2009春八年级历史第一月考
班级 姓名 考号
1、 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1、 祖国大陆实现统一的标志是 (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西藏和平解放
C、 三大改造的完成 D、香港、澳门回归
2、中国人民志愿军渡过鸭绿江,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发生在( )
A、1950年10月 B、1950年3月
C、1951年10月 D、1951年3月
3、被誉为“最可爱的人”中,为了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宁肯让烈火烧死也始终严守纪律的英雄是 ( )
A、黄继光 B、雷锋 C、罗盛教 D、邱少云
4、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要任务是 ( )
A、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农业和商业
B、相应的发展交通运输业、农业和商业
C、发展生工业为主,建立工业化初步基础
D、培养相应的建设人才
5、“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这是下列哪位先进人物的豪言壮语 ( )
A、雷锋 B、邓稼先 C、王进喜 D、焦裕禄
6、“文化大革命”对我国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但这十年间,我国的经济仍有一定的发展,主要是因为 ( )
A、周恩来、邓小平努力纠正“左”倾错误
B、粉碎了林彪反革命集团
C、广大干部、群众对“左”倾错误的竭力抵制
D、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
7、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于 ( )
A、1949年 B、1953年 C、1958年 D、1956年
8、“文化大革命”的起止时间是 ( )
A、1949-1959年 B、1956-1966年
C、1956-1976年 D、1966-1976年
9、导致林彪反革命集团覆灭的事件是 ( )
A“九一三”事件 B“二月逆流”C、整风运动D五四运动
10、标志“文化大革命”结束的事件是 ( )
A、“九一三”事件 B、粉碎了林彪反革命集团
C、“四五”运动 D、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
11、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的严重失误是( )
A、浮夸风 B、整风运动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大炼钢铁
12、“大跃进”时期有一幅壁画题为“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这突出反映了当时出现的“左”倾错误中的( )A、瞎指挥 B、“共产”风 C、浮夸风 D、大炼钢铁
13、以下事件按发生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四五” 运动 ②“九一三”运动
③粉碎四人帮 ④“文化大革命”开始
A、④②①③B、①②③④ C、①④②③D、④②③①
14、人的名字往往反映了其出生时的时代特征,“马跃进”应该出生于 ( )
A、1949年 B、1953年 C、1958年 D、1966年
15、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于1954年9月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 ( )
A、到目前为止一直在实施的宪法
B、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标志
D、社会主义制度最终确立的标志
16、中共十届三中全会最重要和最具深远影响的成果是 ( )
A、邓小平的复出 B、华国锋任国家主席
C、陈云的复出 D、胡耀邦任中共中央总书记
17、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开始于 ( )
A、“文化大革命”后 B、新中国成立后
C、三大改造完成后 D、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18、在“文化大革命”中,共和国历史上最大冤案的受害者( )A、彭德怀 B、邓小平 C、刘少奇 D、陈毅
19、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际上形成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是 ( )
A、毛泽东 B、周恩来 C、江泽民 D、邓小平
20、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于 ( )
A、1976年底 B、1977年底 C、1978年底 D、1979年底
21、我国改革开放的第一个春天是 ( )
A、1977年 B、1978年 C、1979年 D、1980年
22、下列哪项不属于城市改革的内容? ( )
A、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B、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制度
C、扩大企业自主权 D、实行平均分配的制度
23、我国搞好改革开放的根本保证是 (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安定的政治局面 D、正确的思想路线
2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的主要方式是 ( )
A、土地转归个人所有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允许土地买卖 D、人民公社化运动
25、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城乡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
A、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B、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C、废除人民公社 D、允许个体经济和私人经济的发展
26、“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赞扬的领导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和“改革开放富起来”的领袖人物分别是 ( )
A、毛泽东、周恩来 B、毛泽东、邓小平
C、邓小平、江泽民 D、江泽民、胡锦涛
27、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 ( )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D、内地――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
28、我国首先对外开放的“窗口”是 ( )
A、沿海开放城市 B、经济特区 C、沿海经济开放区 D、内地
29、对外开放后发展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的是( )A、上海浦东开发区 B、海南经济特区
C、深圳经济特区 D、厦门经济特区
30、歌曲《春天的故事》喝道:“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圈。”它歌颂了邓小平在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哪一段丰功伟绩?( )
A、在深圳、珠海等地搞经济特区试点
B、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提出“科学第一生产力”的诊断。
一、将正确选项填入下表中。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选项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选项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选项
二、识图填空题(6分)
读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图略)回答问题:
(1)、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 全会作出了实行对外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2)、1980年我国决定在 、 、
、 、设置经济特区,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窗口。
(3)、1988年,国家又决定建立 经济特区,这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
三、材料分析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9分)
材料一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国野心狼! —————某军战歌
材料二 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
—————美国将军克拉克
(1)、“跨过鸭绿江”的军队名称是什么?(1分)根据材料一,你认为他们“跨过鸭绿江”的目的是什么?(2分)
(2)、上述部队出现了哪些英雄人物?(举两例)(2分)
我们应向他们学习什么精神?(3分)
(3)、根据材料二指出,这一事件的结果如何?(1分)
2、小明的爷爷、奶奶生活在农村。今年暑假,小明打算去看望爷爷、奶奶,并完成一份农村调查报告。为此,他做了充分的准备,搜集了大量关于“农业、农民、农村”的资料。下面几个问题是他资料中的一部分,你能回答吗?请试试看。(共7分)
(1)、建国初,我党在新解放区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其法律依据是什么?(1分)
(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对农村生产关系做了哪些重大调整?请举一例说明(1分)
(3)、假如你是一名人大代表,请就“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提一些合理化建设?(5分)
四、简答题(共18分)
1、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是什么?中国革命的胜利有什么伟大历史意义?(8分)
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哪年召开的?在哪儿?(2分)
(2)、大会确立的思想路线是什么?(2分)
(3)、为建设中车特色的社会主义,大会作出的战略决策是什么?(2分)
(4)、 大会具有什么深远的历史意义?(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