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同为一家(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

文档属性

名称 和同为一家(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9-04-16 08:01:00

文档简介

课件29张PPT。 看一看下列图片说一说分别是哪个民族?猜一猜 藏族 满族 维吾尔族 彝族 白族历史上中原地区的许多统治者与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矛盾重重。但在唐朝初期,却有一位皇帝深深地赢得了北方各民族的拥戴。在这位皇帝生前,各族首领尊奉他为各族的领袖──“天可汗”,这位皇帝是谁?
他为什么能获得各民族的尊重? 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他的话是什么意思?这体现了什么民族政策?
唐太宗 唐太宗说:“过去的统治者只重视中原汉族,轻视边疆的少数民族。我与他们不同,我对各民族一视同仁。”
政策:民族平等“和同为一家”第五课吐蕃回 鹘黑水靺鞨南
诏回主题吐 蕃吐蕃是藏族的祖先,生活在青藏高原一带。7世纪前期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西藏高原,建立起吐蕃王朝。定都逻些(拉萨)。问题 :
松赞干布为什么多次向唐王室求婚?
唐太宗为什么同意将文成公主远嫁吐蕃?这是唐朝画家阎立本所画的《步辇图》。
此画以贞观十五年文成公主嫁给吐蕃王松赞干布这一重要历史事件为题材,描绘唐太宗李世民坐步辇接见松赞干布使者禄东赞的情景。文成公主入吐蕃布达拉宫的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塑像世界屋脊的明珠--布达拉宫 文成公主庙文成公主庙倒淌河 青藏高原上有一条倒淌河,这条河与其他的河不同,它自东向西流,注入青海湖中。如今这个名字在中国地形图上还清晰可见。相传,原来这条河也和天下其他河一样是向东流的,但是文成公主在过了这条河后,就进入了茫茫无际的大草原了。思乡的公主向东回望,感到这一去不知何日才是归期,伤情之下忍不住失声痛哭。说来也怪,哭声似乎震撼了这条大河,竟然使得河水倒转,变为由东向西流,一起陪伴文成公主入藏了,“倒淌河”也就由此得名。唐蕃“和同为一家”唐蕃会盟碑开元十八年(730年),尺带珠丹给唐玄宗上书说:“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旧唐书·吐蕃传》) 
(今藏族)青藏高原一带①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嫁入吐蕃。②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嫁入吐蕃,唐蕃“和同为一家”。以农耕或游牧为业,纺织和冶铸水平很高。7世纪前期,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今拉萨)。回纥汗国回纥牙帐色楞格河8世纪到9世纪中期 回纥是我国维吾尔族的祖先,六七世纪时,游牧在色楞格河一带。8世纪中期,回纥受中原文化影响,有了农业、商业,开始建筑城市和宫室,过半定居的生活。在色楞格河畔,建在回纥可汗的富贵城。可汗和贵族开始穿戴起华丽的服饰。 这两个穿戴华丽的回纥贵族的形象,摹绘自新疆伯孜克里克的壁画。 回纥的贵族回纥君主像(今维吾尔族)色楞格河一带,后西迁至今甘肃、新疆等地。游牧生活居住毡车关系友好。唐玄宗时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8世纪中期建立回纥汗国,9世纪中期瓦解。松花江、黑龙江一带种植谷物,酿酒、穴居7世纪中期粟末部强大,7世纪末建立政权。唐玄宗授大祚荣为渤海郡王。(海东盛国) “车书本一家”渤海石灯塔唐玄宗封皮罗阁为云南王。8世纪前期,六诏统一受中原影响,丝织、冶铁、建筑业发展加快云南洱海一带(彝族和白族)苍山洱海间的南诏云南大理崇圣寺三塔
崇圣寺三塔在云南大理城西北崇圣寺内。图上的大塔叫千寻塔,建于唐代南诏保和时期,千寻塔的后面,有南北两座小塔,建于五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