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第17课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原因、特点和影响(微课视频+课件+测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单元第17课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原因、特点和影响(微课视频+课件+测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3-01 16:21:23

文档简介

课件11张PPT。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原因、特点和影响1.危机的原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主要原因:生产与销售的矛盾购买力下降贫富差距扩大具体原因:材料二:当时美国的流行说法是:“一美元首付,一美元月供,”就能把汽车开回家,住进别墅。 汽车、收音机、电冰箱、洗衣机、钢琴、电唱机以至结婚戒指都可以按月分期付款。后来殡仪馆也登起广告:“分期付款,人死了,我们来负责料理后事。”分期付款市场虚假繁荣扩大生产加剧供需矛盾 材料三:20年代初,股票投机成风。人们不但把自己的积蓄全部投入,甚至向银行贷款购买股票,造成这一时期股票价格被大幅度哄抬,发展到令人难以相信的极端,股票以其账面价值的3倍到20倍的价格卖出。连学生都成为证券市场的主顾。他们受到的宣传是:“买股票就能赚钱,早买早赚,不买就让别人赚”。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股票投机活动 严重冲击金融市场的稳定材料1:从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迅速波及到了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并影响到所有的经济部门。范围特别广2.经济危机的特点
材料2:
一般的经济危机持续一年最多不过两年,而30年代初的危机持续了长达4年之久,有的国家甚至更长一点。 时间相当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破坏性情况破坏性特别大抗议失业的示威游行引发社会危机,冲击资产阶级民主制度3.危机的影响: 1930年美国首先宣布提高关税,引起40个国家的报复行动,国际关税战愈演愈烈,1931~1932年,76国提高了关税。

1931年英国率先放弃金本位,令英镑贬值30%。两年后美国也使美元贬值50%。经济危机期间,先后有56个国家实行货币贬值以争夺国际市场。
—《世界现代史》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国际市场争夺,彼此矛盾尖锐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加紧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掠夺,加剧世界紧张局势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小结原因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大影响贫富差距扩大限制消费能力增长
分期付款造成市场虚假繁荣
股票投机冲击金融市场稳定引发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
各主要资本主义加紧国际市场争夺,彼此矛盾尖锐
加紧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掠夺,加剧世界紧张局势1.1933年6月,资本主义各国在伦敦举行的世界经济会议无果而终。这突出的说明经济大危机( )
A.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经济关系空前紧张
B.瓦解了国际金融体系
C.引发了各国严重的政治危机
D.中断了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2.1929年10月24日,美国爆发了资本主义历史上极其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一周之内,美国人在证券交易所内失去的财富达100亿美元,农场主为了销毁“过剩”的产品,把牛奶倒进密西西比河。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美国( )
A.经济危机来势猛烈
B.经济危机范围广,破坏性强
C.经济危机给人们带来深重灾难
D.经济危机持续时间长
3.右图是1935年一个描述工会罢工者与试图穿越
工厂警戒线的无赖打斗在一起的镜头。一个罢工
者打着“法西斯主义”的标语,几名昏迷的男子
躺在地上。这反映经济危机( )
A.导致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B.关税壁垒严重
C.加剧了世界局势的动荡
D.加深了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之间的矛盾
4.1929年,中国的入超额由以前的每年3亿美元增加到8.16亿美元,1932年入超增加至8.67亿美元,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B.九一八事变的影响
C.四大家族垄断的影响
D.美国加紧侵华的影响
5.1929年夏,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股票价格由268美元上升到391美元,这种“牛市”最终导致的结果是(  )
A.社会财富再分配,社会矛盾得到缓和
B.社会财富高度集中,贫富分化严重
C.资本主义“黄金时代”来临
D.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爆发
6.“在1913~1938年的25年间,世界工业生产量增长了83%,但是世界贸易量只增长了3%”。这可以用来说明1929~1933年经济危机(  )
A.破坏性严重    B.是生产的相对过剩
C.持续时间长 D.加剧各国之间矛盾
7.1929~1933年美国经济危机期间,俄亥俄州的示威者喊出了“我们必须夺取政权,建立工农共和国”的口号。这最能说明这次危机(  )
A.对经济的破坏十分严重 B.使人民生活十分困苦
C.引起了政治危机 D.促进政府调整政策
8.下面是美国1919年和1929年经济运行情况对照表。观察表中的数据,下列解读中正确的一项是(  )
时间
汽车产量
家电产值
汽油产量
……
国民总收入
人均收入
1919年
150
万辆
960
万美元
8 600万吨
……
650.9亿美元
620美元
1929年
440
万辆
4.16
亿美元
4.39亿吨
……
828.1亿美元
681美元
A.数据的出现是统计机构造假的结果
B.数据虽可信但这是表面上的繁荣
C.说明美国经济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D.说明此时的贫富差距正在进一步缩小
9.“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其生产率却猛增了55%。”这说明1929年美国爆发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是(  )
A.政府推行“自由放任”政策
B.金融市场投机严重
C.社会经济虚假繁荣
D.市场供需严重失衡
10.(2018·宜春高一检测)以下是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状况表。此表最能说明当时(  )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资本主义世界
工业下降
46.2%
40.6%
28.4%
16.5%
8.4%
1/3
外贸缩减
70%
69.1%
50%
48%
50%
2/3
失业人数
1 700万
600万
近300万
85万
300万
3 000万
A.德国遭到的破坏最严重
B.世界各国经济普遍下降
C.经济危机持续时间长
D.经济危机破坏力巨大
11.“分期付款、抵押贷款、信用卡等消费方式引诱着人们用手头还没有的钱买用不着的东西……由新教伦理的节俭观让位于享乐消费观。”这种享乐消费观(  )
A.是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原因之一
B.有利于扩大需求,摆脱经济危机
C.是凯恩斯主义理论的实际应用
D.是解决当前欧债危机的主要途径
12.(2017·天津学业水平测试)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处于繁荣时期,财富集中在少数人和大企业手中,贫富差距不断扩大。1929年,占美国人口1%的富人拥有的财富超过美国全部国民财富的三分之一。上述现象对美国造成的影响是(  )
A.经济的持续繁荣发展
B.埋下经济危机的隐患
C.债务国变成了债权国
D.民主政治转变为富人专制
13.(2018·宜春高一检测)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中,美国等70多个国家大幅度提高进口商品的关税率,与1929年相比提高了60%~100%。对此评述正确的是(  )
①加剧了世界性经济危机 ②各国全面加强经济干预 ③促进了世界市场的扩大 ④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1931年,世界各地所有的人都在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阿诺德·汤因比产生上述言论的原因是(  )
A.国家对经济的宏观干预加强
B.“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失败
C.苏联实力壮大威胁西方安全
D.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
15.(2017·郑州高一第二学期期末)据统计,1920~1929年,美国工厂中生产率增长55%,而工人的工资只增长了2%。占全国人口5%的富人几乎占了全部收入的1/3,约60%的美国家庭收入仅够生活在温饱线上。这反映了当时的美国(  )
A.经济危机空前严重 B.消费市场的相对狭小
C.供需保持基本平衡 D.国家干预效果不明显
16.(2017·河南六市二模)以下为1927~1930年美国社会离婚率统计表,这表明(  )
年份
1927
1928
1929
1930
离婚率
10%
15%
12%
3%
A.新政有利于促进社会及家庭稳定
B.自由主义思潮影响美国家庭稳定
C.经济水平与家庭稳定程度正相关
D.家庭稳定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较大
17.(2018·江苏如皋期末)1932年12月4日的美国《纽约时报》报道:“在现有谷物价格的条件下,家庭和机关中利用谷物作燃料,要比用煤砖更合算。”这反映了当时(  )
A.胡佛政府开始干预农业经济
B.罗斯福政府推行减耕减产政策
C.出现农产品严重过剩的现象
D.煤炭资源不足的危机暴露出来
18.1931年,在美国纽约州的一所小学里,有一位教员劝一个小女孩回家吃点东西,可小女孩有气无力地说:“不行啊,我们家是轮流吃饭,今天该我妹妹吃!”这表明(  )
A.危机面前胡佛没有采取任何措施
B.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与中国人不同
C.美国经济危机导致贫富差距悬殊
D.经济危机使美国人民生活很艰难
19.“1930年,美国提高近九百种商品的关税,其他国家也采取报复措施,提高关税壁垒。”这表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
A.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部矛盾
B.促使世界大国联合应对人类困难
C.使德国和日本走上了法西斯道路
D.引发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战争
20.1932年,拿不到养老金的老兵在首都华盛顿非法占据长达数月之久;来自匹兹堡的失业工人结成摩托车队,到华盛顿游行示威;在爱荷华州,愤怒的农民倾倒了大量牛奶,阻塞街道。该材料说明美国经济危机(  )
A.造成金融危机的加剧
B.引发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C.导致工业生产大幅下降
D.致使农业遭到毁灭性打击
21.(2018·长沙高一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40%,各国工业产量倒退到19世纪末的水平,资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减少2/3,美、德、法、英共有29万家企业破产。资本主义世界失业工人有3 000多万。
材料二 经济风暴的另一影响是使地方性的经济民族主义发展到妨害国际关系的程度。在总崩溃的大潮流中,各国的自卫措施都采取了诸如较高的关税、更严格的进口限额、结算协定、货币管制条例和双边贸易协定之类的形式。这些措施必然会引起各国间的经济摩擦和政治上的紧张关系。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1929~1933年爆发的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更加助长了本已严重的贸易保护主义浪潮,各国间的关税大战愈演愈烈。美国将关税水平提高至53%,推动45个国家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关税。国际贸易进一步趋于萎缩,而这反过来又加深了危机本身。深刻的教训促使各国开始认识到在生产国际化日益发展的背景下,广泛开展国际协调与合作的必要性。
——杨起善《关贸总协定与复关对策研究》
(1)根据材料一,归纳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些特点的主要原因。

1.1933年6月,资本主义各国在伦敦举行的世界经济会议无果而终。这突出的说明经济大危机( )
A.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经济关系空前紧张
B.瓦解了国际金融体系
C.引发了各国严重的政治危机
D.中断了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解析:A。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1933年,正是大危机时代。各国为摆脱危机,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加紧在国际市场上的争夺,导致彼此之间的矛盾和摩擦日趋尖锐,各国关系渐趋紧张。
2.1929年10月24日,美国爆发了资本主义历史上极其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一周之内,美国人在证券交易所内失去的财富达100亿美元,农场主为了销毁“过剩”的产品,把牛奶倒进密西西比河。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美国( )
A.经济危机来势猛烈
B.经济危机范围广,破坏性强
C.经济危机给人们带来深重灾难
D.经济危机持续时间长
解析:B。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历史上极其严重”“100亿美元”“农场主”等信息,可以看出经济危机巨大的破坏性和广泛性,选B。
3.右图是1935年一个描述工会罢工者与试图穿越
工厂警戒线的无赖打斗在一起的镜头。一个罢工
者打着“法西斯主义”的标语,几名昏迷的男子
躺在地上。这反映经济危机( )
A.导致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B.关税壁垒严重
C.加剧了世界局势的动荡
D.加深了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之间的矛盾
解析:A。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从材料中“1935年”“工会罢工者与试图穿越工厂警戒线的无赖打斗在一起”“一个罢工者打着‘法西斯主义’的标语”等信息可知,受大危机的影响,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4.1929年,中国的入超额由以前的每年3亿美元增加到8.16亿美元,1932年入超增加至8.67亿美元,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B.九一八事变的影响
C.四大家族垄断的影响
D.美国加紧侵华的影响
解析:A。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大危机发生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一步加紧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掠夺,导致上述现象的发生,故选A。
5.1929年夏,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股票价格由268美元上升到391美元,这种“牛市”最终导致的结果是(  )
A.社会财富再分配,社会矛盾得到缓和
B.社会财富高度集中,贫富分化严重
C.资本主义“黄金时代”来临
D.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爆发
解析:D。解答本题要抓住题干关键信息“1929年”“牛市”,再联系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导火线是10月24日股价狂跌可知,D项与题意相符。
6.“在1913~1938年的25年间,世界工业生产量增长了83%,但是世界贸易量只增长了3%”。这可以用来说明1929~1933年经济危机(  )
A.破坏性严重    B.是生产的相对过剩
C.持续时间长 D.加剧各国之间矛盾
解析:B:根据题干材料“世界工业生产量增长了83%,但是世界贸易量只增长了3%”可知,这说明国际贸易的增长落后于工业生产的增长,反映了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是生产相对过剩的本质,故选B项。
7.1929~1933年美国经济危机期间,俄亥俄州的示威者喊出了“我们必须夺取政权,建立工农共和国”的口号。这最能说明这次危机(  )
A.对经济的破坏十分严重 B.使人民生活十分困苦
C.引起了政治危机 D.促进政府调整政策
解析:C。由“建立工农共和国”的口号可知,经济危机引发了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一些人要求改变资本主义制度,这说明经济危机引发了政治危机,故选C项。
8.下面是美国1919年和1929年经济运行情况对照表。观察表中的数据,下列解读中正确的一项是(  )
时间
汽车产量
家电产值
汽油产量
……
国民总收入
人均收入
1919年
150
万辆
960
万美元
8 600万吨
……
650.9亿美元
620美元
1929年
440
万辆
4.16
亿美元
4.39亿吨
……
828.1亿美元
681美元
A.数据的出现是统计机构造假的结果
B.数据虽可信但这是表面上的繁荣
C.说明美国经济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D.说明此时的贫富差距正在进一步缩小
解析:B。材料表明美国大萧条之前经济出现繁荣现象,但这是表面上的“虚假繁荣”,表格中的数据体现了当时美国的经济发展较快,但这种快速增长的背后也隐藏着危机,故B项正确;“造假”“良性”“缩小”等,明显与当时的实际情况不符,A、C、D项均排除。
9.“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其生产率却猛增了55%。”这说明1929年美国爆发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是(  )
A.政府推行“自由放任”政策
B.金融市场投机严重
C.社会经济虚假繁荣
D.市场供需严重失衡
解析:D。题干中提到经济危机的原因是工人工资的增长幅度远远低于社会劳动生产率,工人的工资决定了市场的购买力或者是市场需求,而不断上升的生产率就等于市场的供给,由此导致供需严重失衡,即供给远远大于需求,故选D。
10.(2018·宜春高一检测)以下是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状况表。此表最能说明当时(  )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资本主义世界
工业下降
46.2%
40.6%
28.4%
16.5%
8.4%
1/3
外贸缩减
70%
69.1%
50%
48%
50%
2/3
失业人数
1 700万
600万
近300万
85万
300万
3 000万
A.德国遭到的破坏最严重
B.世界各国经济普遍下降
C.经济危机持续时间长
D.经济危机破坏力巨大
解析:D。据材料五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世界在工业下降、外贸缩减和失业人数方面的数据可知,经济危机破坏力巨大,故选D。
11.“分期付款、抵押贷款、信用卡等消费方式引诱着人们用手头还没有的钱买用不着的东西……由新教伦理的节俭观让位于享乐消费观。”这种享乐消费观(  )
A.是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原因之一
B.有利于扩大需求,摆脱经济危机
C.是凯恩斯主义理论的实际应用
D.是解决当前欧债危机的主要途径
解析:A。“分期付款、抵押贷款、信用卡等消费方式”导致的过度消费是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的原因之一,故A项正确;材料中论述的是经济危机的原因,不是摆脱方式,故B项错误;凯恩斯主义理论主张有计划的消费,不是盲目消费,故C项错误;享乐消费观只能导致危机加剧,不可能解决当前欧债危机,故D项错误。
12.(2017·天津学业水平测试)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处于繁荣时期,财富集中在少数人和大企业手中,贫富差距不断扩大。1929年,占美国人口1%的富人拥有的财富超过美国全部国民财富的三分之一。上述现象对美国造成的影响是(  )
A.经济的持续繁荣发展
B.埋下经济危机的隐患
C.债务国变成了债权国
D.民主政治转变为富人专制
解析:B。从题干可看出,繁荣时期的美国,社会财富高度集中,贫富差距扩大,从而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加剧生产与销售之间的矛盾,最终导致了经济危机的爆发,故选B。
13.(2018·宜春高一检测)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中,美国等70多个国家大幅度提高进口商品的关税率,与1929年相比提高了60%~100%。对此评述正确的是(  )
①加剧了世界性经济危机 ②各国全面加强经济干预 ③促进了世界市场的扩大 ④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B。根据材料“美国等70多个国家大幅度提高进口商品的关税率”可知,这是为了阻止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摆脱经济危机,但结果却导致世界经济进一步混乱,从而加剧经济危机和国际关系的恶化,故选B。
14.“1931年,世界各地所有的人都在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阿诺德·汤因比产生上述言论的原因是(  )
A.国家对经济的宏观干预加强
B.“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失败
C.苏联实力壮大威胁西方安全
D.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
解析:D。根据材料“1931年”并结合所学可知,此时西方正爆发大规模经济危机(1929~1933年),“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表明西方的政治制度遭到了人们的质疑,结合所学,当时出现严重的政治危机,法西斯主义和工人运动兴起,故D正确。
15.(2017·郑州高一第二学期期末)据统计,1920~1929年,美国工厂中生产率增长55%,而工人的工资只增长了2%。占全国人口5%的富人几乎占了全部收入的1/3,约60%的美国家庭收入仅够生活在温饱线上。这反映了当时的美国(  )
A.经济危机空前严重 B.消费市场的相对狭小
C.供需保持基本平衡 D.国家干预效果不明显
解析:B。从材料中“约60%的美国家庭收入仅够生活在温饱线上”可知,美国穷人占主体,故实际购买力低,消费市场狭小,故B项正确。
16.(2017·河南六市二模)以下为1927~1930年美国社会离婚率统计表,这表明(  )
年份
1927
1928
1929
1930
离婚率
10%
15%
12%
3%
A.新政有利于促进社会及家庭稳定
B.自由主义思潮影响美国家庭稳定
C.经济水平与家庭稳定程度正相关
D.家庭稳定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较大
解析:D。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之后,离婚率反而下降了,说明家庭稳定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较大,故D项正确。
17.(2018·江苏如皋期末)1932年12月4日的美国《纽约时报》报道:“在现有谷物价格的条件下,家庭和机关中利用谷物作燃料,要比用煤砖更合算。”这反映了当时(  )
A.胡佛政府开始干预农业经济
B.罗斯福政府推行减耕减产政策
C.出现农产品严重过剩的现象
D.煤炭资源不足的危机暴露出来
解析:C。 题干材料未涉及干预农业,与材料中“利用谷物作燃料”不符,故A项错误;1933年3月,罗斯福就职总统与材料中“1932年12月4日”不符,故B项错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表现是产品严重过剩,“利用谷物作燃料,要比用煤砖更合算”是由于谷物产量过剩,价格下降,故C项正确;材料中“在现有谷物价格的条件下”反映了更便宜,没有涉及煤炭资源不足,故D项错误。
18.1931年,在美国纽约州的一所小学里,有一位教员劝一个小女孩回家吃点东西,可小女孩有气无力地说:“不行啊,我们家是轮流吃饭,今天该我妹妹吃!”这表明(  )
A.危机面前胡佛没有采取任何措施
B.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与中国人不同
C.美国经济危机导致贫富差距悬殊
D.经济危机使美国人民生活很艰难
解析:D。A项与材料无关且与史实不符,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B和C的内容,题干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是“轮流吃饭”,说明在经济危机时期美国人民生活很艰难。
19.“1930年,美国提高近九百种商品的关税,其他国家也采取报复措施,提高关税壁垒。”这表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
A.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部矛盾
B.促使世界大国联合应对人类困难
C.使德国和日本走上了法西斯道路
D.引发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战争
解析:D。 “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部矛盾”与材料“其他国家”信息不符,A项错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后,各国以邻为壑,转嫁危机,B项错误;C项与材料无关,排除;依据材料“1930年,美国提高近九百种商品的关税,其他国家也采取报复措施,提高关税壁垒”可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引发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贸易战争,各国加紧在国际市场上的争夺,彼此之间的矛盾和摩擦日趋尖锐,D项正确。
20.1932年,拿不到养老金的老兵在首都华盛顿非法占据长达数月之久;来自匹兹堡的失业工人结成摩托车队,到华盛顿游行示威;在爱荷华州,愤怒的农民倾倒了大量牛奶,阻塞街道。该材料说明美国经济危机(  )
A.造成金融危机的加剧
B.引发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C.导致工业生产大幅下降
D.致使农业遭到毁灭性打击
解析:B。 材料反映出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各种“群体性社会事件”频发,社会矛盾激化,社会危机加深,B项正确。其他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
21.(2018·长沙高一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40%,各国工业产量倒退到19世纪末的水平,资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减少2/3,美、德、法、英共有29万家企业破产。资本主义世界失业工人有3 000多万。
材料二 经济风暴的另一影响是使地方性的经济民族主义发展到妨害国际关系的程度。在总崩溃的大潮流中,各国的自卫措施都采取了诸如较高的关税、更严格的进口限额、结算协定、货币管制条例和双边贸易协定之类的形式。这些措施必然会引起各国间的经济摩擦和政治上的紧张关系。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1929~1933年爆发的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更加助长了本已严重的贸易保护主义浪潮,各国间的关税大战愈演愈烈。美国将关税水平提高至53%,推动45个国家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关税。国际贸易进一步趋于萎缩,而这反过来又加深了危机本身。深刻的教训促使各国开始认识到在生产国际化日益发展的背景下,广泛开展国际协调与合作的必要性。
——杨起善《关贸总协定与复关对策研究》
(1)根据材料一,归纳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些特点的主要原因。
解析:应注意依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来归纳特点,而不是将教材中的特点全部列出;主要原因应结合所学知识从市场、经济政策等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特点:波及范围特别广;破坏性特别大。主要原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自由放任”主义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以邻为壑,转嫁危机。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说明1929~1933年经济危机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解析:要理解好材料内容并概括说明经济危机的影响。
答案:影响:资本主义国家为加强贸易保护,打起关税战、货币战等,原有的世界货币体系四分五裂,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陷入混乱,加深了经济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