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七
学科
历史
课型
新授课
时间
12.5
主备人
王琳
成员
薛志君 韩幸
教学课题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课时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张仲景和华佗对中医学的贡献、《史记》、道教和佛教等基本史实;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教材、观察图片,讲解这些图片反映的历史现象,提高解读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张仲景、司马迁等人为了理想,面对挫折,坚韧不拔的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造纸术的发明;华佗和张仲景;《史记》
难点:道教和佛教
教学准备
《导学案》
教? 学? 过? 程
1、导入新课
古人常用“学富五车”来形容学问渊博,但这也反映出书写工具的落后。在中国古代,读书人不用学习五大车的竹简也可达到“学富五车”的程度,这种现象最早可能出现在什么朝代,你知道吗?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2、讲授新课
(1)教师提问,学生作答
1、这一时期科技文化的突出成就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造纸术的发明
(2)张仲景和华佗
(3)历史巨著《史记》
(4)道教和佛教
此问题先让学生对本课的内容形成一个整体认识。
2、在纸发明以前,中国古人用什么作书写材料?这些材料有什么特点?
联系第五课学习的文字和观看课本《居延汉简》《马王堆汉墓帛书》图片,了解此知识点。
3、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是什么时期在哪里发现的呢?东汉的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他是怎样改进造纸术的呢?改进后的造纸术有哪些优点?造纸术的传播及意义。
①参考相关史事和《造纸工艺流程图》了解最早的纸,只作为知识的补充。
②重点了解蔡伦改进造纸术,对书上的知识点进行划分解释并让学生熟记。通过对比以前书写工具,了解改进后的造纸术优点。
4、张仲景和华佗的医学贡献有哪些。
①对书上的知识点进行划分解释并让学生熟记。
②结合相关史事和《导学案》以及图片了解二者贡献。
5、《史记》主要记述的内容、它的历史地位及学习他的什么品质或精神?
①对书上的知识点进行分点。
②依据“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对《史记》的历史内容和地位理解。
6、道教、佛教起源地、创始人、教义、传入中国及影响。
①对书上的知识点进行分点。
②通过教义的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道教、佛教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
三、巩固练习
1.世界上最早的纸出现于(?B??)??
A.西汉早期??B.西汉后期??C.东汉前期???D.东汉后期??
2.对纸的普遍使用做出突出贡献的是(?B??)??
A.张衡??B.蔡伦?C.张仲景??D.华佗??
3.大型电视剧《三国演义》中,大将关羽曾被毒箭射伤,为他做手术疗伤的首选医生是(?B??)
A.张仲景?B.华佗?C.孙思邈?D.李时珍?
4.《史记》记载了从中国上古开始到西汉时期,长达3000多年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下列在《史记》中没有记载的历史事件是(??D?)??
A.刘邦建立汉朝?B.项羽自刎?C.陈胜起义??D.刘备建蜀国??
5.白马寺是我国最早的佛教寺院,它兴建于(?B??)??
A.西汉武帝时期?B.东汉明帝时期?C.南朝时期??D.西晋时??
6.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思想的来源之一是春秋战国时期的(?B??)?
A.儒有思想?? B.道家思想??C.墨家思想??D.法家思想?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
材料二?“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
(1)材料一中“通古今之变”中的“古”“今”分别指何时??
(2)? 鲁迅在评价这部书时,说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为何对这部书评价这么高??
(3)司马迁有句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对照司马迁的经历和成就,你如何看待这句话?我们可以从中领悟出哪些人生道理??
答案:
(1)“古”指远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今”指汉武帝时期。
(2)“史家之绝唱”指的是司马迁的《史记》在所有史书中地位最高。正所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谓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指《史记》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因为这部书文笔优美,所记人物形象生动,在文学史上与屈原的《离骚》地位相同。
(3)司马迁忍辱负重,坚忍不拔的写出了《史记》,活得有价值,有意义;人活着,就要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国家为人民多做贡献,即使死也要死得有价值。
四、归纳小结
教师依据板书归纳本节课所学的科技和文化,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
五、作业安排
《导学案》自主测评、自我小结、深化拓展
二次备课
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汉朝的科技和文化,古代科学家他们那种锲而不舍地善于追求真理、善于创新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因此,作为当代中学生,都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民族的复兴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板书设计
?
?
课后反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