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前小学 数学 学科第 四 册
第 四 单元教案设计
授课内容 教材第38页例1、第39页例2,第40页练习八第1、2题。 共 课时 1
授课日期: 月 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明确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初步会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能算出除法算式的得数。 2、能比较熟练地进行除法求商。 3、进一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核心价值观与法治知识渗透 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复备
一、复习旧知 1、口算练习4 × 5 5 × 8 7 × 9 9 × 4 7 × 3 6 × 8 9 × 5 8 × 8 7 × 8 3 × 6 9 × 9 6 × 72、 将下列口诀补充完整要。 ( )八五十六 三( )二十七 六( )五十四 七( )六十三 二( )一十八 ( )七二十八 3、 计算下面各题。24÷6 15÷3 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求商的。 二、合作探究 1、谈话引入新课六一快到了。小朋友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忙着布置自己的教室呢!可是他们遇到了一些数学上的问题,你能帮他们一快解决吗? 2、教学例1。 (1)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说说他们遇到了什么问题? 怎样挂小旗整齐? (2)有多少面小旗?列式得出结果。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3)有56面小旗,怎样挂小旗整齐?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如果挂8行,每行有多少面小旗? 解决问题并列出算式。板书:56÷8 (4)引导学生得出算式的商。问:你是怎么计算的?(想乘算除) (5)学生独立解决:要是挂7行呢?你能够解决吗?学生说出自己的计算结果,并把求商的过程跟大家说一说。 3、练习:引导学生完成书本第38页做一做。 4、教学例2 (1)出示例2图。学生观察提出用除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每9个摆1行,可摆几行? 摆成3行,平均每行摆多少个 (2)学生列式计算。说说你是怎样得出商的 5、小结:在今天的学习中我们不仅帮小朋友们解决了数学问题,而且还进一步学会了利用乘法口诀来求商。在以后的除法中只要大家能够熟记口诀,就能很快算出除法的商了。 三、巩固练习 1、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39页做一做第1、2题。 要求学生独立计算,再说一说怎样求得商?集体订正。 2、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第39页做一做第3题。 用比赛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有了什么样的收获?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授课内容 教材40-41页练习八第3-9题。 共 课时 2
授课日期: 月 日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的运用乘法口诀,正确迅速的求积求商。 2、能比较熟练地进行除法求商。3、进一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熟练的运用乘法口诀,正确迅速的求积求商。
教学难点 使学生熟练的运用乘法口诀,正确迅速的求积求商。
核心价值观与法治知识渗透 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复备
一、复习 1、背1~9的乘法口诀。 2、计算6×3 12÷4 35÷7 4×4 5÷5 1×7 14÷2 1×16÷3 42÷6 2×6 8÷2 3×3 6×4 7×4 1×230÷5 49÷7 6÷1 21÷3 4÷2 4÷4 7×7 3×1 3、用语言表达计算过程 42÷6=? 15÷5=? 二、巩固练习 1、教材40页练习八第3题。 强调:先计算出每题的结果,然后再排序。注意括号中应该填写算式。 2、教材401页练习八第4题。 比赛:男生完成左边一组,女生完成右边一组,看谁摘到桃子。 3、教材40页练习八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再随机点两题说说得出商的方法。 4、教材41页练习八第7题。 看清每班有多少队员参加比赛。引导学生认真看插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 5、教材41页练习八第9题。 三、总结。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授课内容 教材第42页例3,教材第43页练习九第1-4题。 共 课时 3
授课日期: 月 日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动手摆一摆,进一步懂得一个数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的方法,体会数量之间的相依关系。 2、通过分析、推理探究求“一个数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的实际问题的一般解决方法。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让学生懂得一个数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的方法,体会数量之间的相依关系。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的含义
核心价值观与法治知识渗透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复备
一、复习旧知 1、出示题目,组织学生口答。 (1)每千克苹果5元,买3得多少元?板书:5×3=15 (2)一条船可坐6人,2条这样的船最多可坐多少人? 板书:6×2=12 2、根据算式4×8﹦32写出2道除法算式。 3、(1)把6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几? (2)6里面有几个2?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教学教材第42页例3。 (1)出示例3图。说说有哪些东西可买?各卖多少钱? (2)题中的问题: “56元可以买多少个地球仪”是什么意思? 指导学生自己动手摆小棒。 “56元可以买多少个地球仪”就是计算56里有多少个8元,也就是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 (3)引导列式。 56÷8=7(个) (4)检查解答正确吗 (6)引导学生完成第42页例3后的问题。 三、总结 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授课内容 教材第43-44页练习九第5-9题。 共 课时 4
授课日期: 月 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求一个数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的意义,掌握这种问题的数量关系,懂得除法计算的道理,会解答这类问题。 2、能用除法求“一个数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求一个数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的意义,掌握这种问题的数量关系,懂得除法计算的道理,会解答这类问题。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求一个数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的意义,掌握这种问题的数量关系,懂得除法计算的道理,会解答这类问题。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复备
一、复习 1、口算: 15里有几个3? 14是7的几倍? 2、有12个苹果,每盘放4个,可以放几盘? 学生列式解答后,请学生回答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二、巩固练习 1、出示教材第43页练习九第5题。 (1)这道题是不是要我们把题中的所有算式都计算出来? (2)这题重点要把握什么? (算出的商是下一步算式的除数) (3)指导: 第一道题是32÷8=4,下一步是28÷4还是35÷7?为什么? (4)放手让学生自己算,并画出线段,找出出迷宫的路线。 2、教材第44页练习九第6题。 (1)学生尝试提出问题,并说说用什么方法解决?为什么? (2)老师提出问题,学生解答: 我们都坐过山车。一共需要多少钱?需要多少辆过山车? 3、教材第44页练习九第7题。 4、教材第44页练习九第9题提示。 便宜是什么意思? 三、课堂总结。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授课内容 教材第45-46页。 共 课时 5
授课日期: 月 日
教学目标 1、复习有关乘法口诀和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内容,整理用1~9的口诀求商的方法,引导学生掌握除法的排列规律。 2、让学生会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转化的数学方法。3、注重引导学生利用数学思想和方法观察生活中现象,感受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沟通乘、除法的联系,掌握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 应用表内乘除的知识和倍的概念,来解决实际问题
核心价值观与法治知识渗透 感受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复备
一、整理和复习 1、回忆:从表内除法(一)到表内除法(二),我们学习到什么? 2、教材第45页整理和复习 (1)观察表格,你发现有什么规律? 第一,每列从上到下的商依次为1-9; 第二,每列的除数相同; 第三,每列从上到下都是依据从1到9的乘法口诀。 (2)学生依据规律写出余下的算式。 (3)用写出的卡片开展活动。 3、教材第46页练习十第1题。 比赛: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4、教材第46页练习十第2题。 5、教材第46页练习十第4题。 先算出正解的被除数。 6、教材第46页练习十第3题(1)、(2)。 重点让学生说说列式的依据。 7、教材第46页练习十第3题(3)。老师提出问题: (1)买7盒冰激凌需要多少钱? (2)10元可以买多少根雪糕? (3)18元可以买多少瓶饮料? 二、总结。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