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检测题
(分数:120分,时间:9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3分)
A.凫水(fú) 潺潺(chán) 磅礴(páng) 脑畔(pàn)
B.归省(shěng)瞳仁(tóng) 脸颊(jiá) 恣意(zì)
C.怠慢(dài) 羁绊(jī) 糜子(mí) 挑衅(xùn)
D.撺掇(chuān)晦暗(huì) 挑剔(ti) 斡旋(wò)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篷勃 蕴藻 束缚 大彻大悟
B.震撼 恬静 流苏 叹为观止
C.怅惘 摹然 严峻 嘎然而止
D.烧灼 恢宏 山涯 惊心动魄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刘老师有趣的语文课上,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大家都踊跃地发言。
B.2018年元旦假期期间,除1月1日照例闭馆外,杭州图书馆及各分馆均照常开放。
C.他还是个孩子,还不懂人情世故,只是如果可以,我宁愿他永远如现在这般天真。
D.面对无数个豆腐渣工程,面对受害者亲人叹为观止的痛苦,我们无法再保持沉默。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教育行政部门提出,要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措施。
B.我们只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才能在各种考验面前充满信心。
C.在观众一阵又一阵的喝彩声中,给运动员增添了无穷的力量。
D.各级人民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关系到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能否顺利开展。
5.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如果说命运是那破旧的花架,只要意志坚强,它可以变得________;如果说命运是那浑浊的污流,只要意志坚强,它可以变得________;如果说命运是那漆黑的夜空,只要意志坚强,它可以变得________;如果说命运是那贫瘠的土地,只要意志坚强,它可以变得________。
①沃野千里 ②繁花似锦 ③碧波荡漾 ④星光灿烂
A.①③②④ B.③②①④ C.②③④① D.②④①③
6.关于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社戏》一文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写出了“我”十一二岁时在平桥村夜航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生活经历。
B.《安塞腰鼓》中“好一个安塞腰鼓!”出现三次,形成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气势,推动情节和情绪向高潮发展,还提示了文章的内容层次;“好一个”抒发了对安塞腰鼓的赞美之情,可以说是文章的抒情线索。
C.《回延安》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现出浓郁的陕北风情。
D.《灯笼》一文作者以小说的自由笔法,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7.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每句1分,共6分)
(1)微君之故,______________?(《诗经·式微》)
(2)青青子衿,______________。(《诗经·子衿》)
(3)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可用来鼓励和安慰朋友,道出了古今上下几千年人们心声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表现洞庭湖的波澜壮阔的名句是??????????????,???????????。
8.综合性学习(6分)
校团委准备开展以“走进传统节日”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1)为了营造活动气氛,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围绕这次活动,某同学收集了一些资料,准备张贴在宣传栏里,但其中部分内容存在问题,请你按提示帮他修改。
(A)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孕育了众多的传统节日: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重阳、国庆等。(B)这些传统节日,或凝聚了团圆和美好的观念,或寄托了贵和尚中的和谐追求,或传播着人伦孝悌的血脉亲情,或弘扬着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操。传统节日珍藏着中华民族的独特文化记忆,折射出千百年来积淀凝聚的民族认同。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节日似乎越来越没“味儿”了……
①(A)处句子存在问题,应将“________”删去。
②(B)处句子存在搭配不当的问题,应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
(3)有的同学说,传统节日已经过时,对此,你有何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探究(40分)
(一)名著阅读(4分)
9.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1956年2月29日夜 亲爱的孩子:昨天整理你的信,又有些感想。 关于莫扎特的话,例如说他天真、可爱、清新等等,似乎很多人懂得;但弹起来还是没有那天真、可爱、清新的味儿。这道理,我觉得是“理性认识”与“感情深入”的分别。感性认识固然是初步印象,是大概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深入一步,了解到本质。但是艺术的领会,还不能以此为限。必须再深入进去,把理性所认识的,用心灵去体会…… 比如你自己,过去你未尝不知道莫扎特的特色,但你对他并没发生真正的共鸣…… 这一回可不然,你的确和莫扎特起了共鸣,你的脉搏跟他的脉搏一致了…… 《傅雷家书》节选 (1)《傅雷家书》是傅雷写给儿子__________的,“书”指的是_______。(2分) (2)在这封家书中,傅雷为什么多次提到莫扎特?(2分)
(二)古诗词阅读。(6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 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0.赏析首联中的“辅”字和“望”字。(3分)
11.试分析“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怎样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的。(3分)
(二)文言文阅读(14分)
飞事亲至孝,家无姬侍。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飞曰:“主上宵旰,宁大将安乐时耶!”却不受。玠大叹服。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督将士注坡跳壕,皆铠以习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卒有疾,亲为调药。诸将远戍,飞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无犯。凡有所举,谋定而后战,所向克捷。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每调军食,必蹙额曰:“东南民力竭矣!”好贤礼士,恂恂如儒生。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选自毕沅《岳飞》,有删改)
【注释】①宵旰:天未亮就起床穿衣,天黑了才吃饭。②休舍:休息。③注坡跳壕:军事训练内容。注坡:从斜坡上急驰下去;跳壕:跃过壕沟。
12.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飞事亲至孝
(2)饰名姝遗之
(3)皆铠以习之
(4)秋毫无犯
13. 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
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
14.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4分)
(1)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2)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15. 为什么敌人会发出“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感慨?请概括其原因。(4分)
(四)记叙文阅读(16分)
家乡的渔鼓
①我出生在微山湖畔的一个小村庄,在我童年的记忆里,除了几本翻得破破烂烂的小人书,能滋养我干涸而荒芜心灵的就是乡村渔鼓了。相传渔鼓始自唐代道教的一种劝善方式,后来演变成历史小说、神话典故的传播载体传入民间。渔鼓这种器乐是用三尺左右的圆竹筒,外敷油漆,一端用猪或羊的护心皮或鱼皮绷蒙做成的。演奏时左臂斜抱鼓,用右手中指和食指叩击,发出“嗡铿”之声。左手持简板,鼓与板相互交叉或同时击敲,以配合说唱。简板的尺寸、质地各有不同,一般以竹木制作,长者约五十厘米,短者约二十五厘米。一面渔鼓、一副简板,再加上伶牙俐齿,乡村的渔鼓艺人行走天下,云游四方。
②童年的印象里,到村子里唱渔鼓的艺人很多,隔三差五地来一个,大都以乞讨为生,现在想来,或许是受“蓝采和持简板唱踏歌行乞于市”的影响,渔鼓仿佛是为募捐化缘量身定做的工具。多年后,脑海中时常浮现出这样的情境:每当大门口有“渔鼓拍到主人家,六畜兴旺人丁发”之类的渔鼓词唱起来,母亲总会接过艺人的大搪瓷缸到自家的泥缸里舀上半碗粮食端到门口,唱渔鼓的人便会将随身背着的布袋打开,将粮食倒进去。有时遇上家人正在吃饭,唱渔鼓的人便会递上一个大碗,让母亲给他盛上一碗热饭,夹一些菜卷在煎饼里。接过饭菜,唱渔鼓的人收起渔鼓和简板,蹲在门口的大槐树下香甜地吃起来。吃完,有时还会唱上一段《十三款》或《张果老逃婚》以示感谢,俚语民谣,声情并茂,唱完拱手而别,再前往下一家。
③三十年前,微山湖区运河两岸的渔民逢年过节、生辰喜庆、婚丧嫁娶,渔鼓助兴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红白喜事,乡下人讲究个排场,图个热闹,请来一班渔鼓艺人,常常是唱到大天亮,一个人唱累了下去休息,另一个人接着上场,轮番登台演唱,吸引四面八方的村民都来看热闹。尤其是我们这些上小学的孩子,每每周围十里八村有唱渔鼓的,总是追着看热闹,不顾饥寒,乐而忘返。那时,演唱渔鼓的舞台也不尽相同,逢年过节大的喜庆活动,往往在村中学校的操场上搭个舞台,那是一种正规的场所,听渔鼓的人来自四邻八乡,场面比较隆重。其他情况下大多因地制宜。
④人们多称渔鼓艺人为“先生”,因他们要穿长袍马褂。演出之前,“先生”敲响渔鼓,听众来得差不多了,然后开书。说唱时,坐唱为主,兼有站立和走动。说、唱结合,讲究赶板、夺词,叙述故事时则强调情、气、神的表现。唱渔鼓的师傅不仅会演唱,而且会说故事、会表演,技艺高超的还精通口技。说唱时,可根据不同情节或情绪的变化,产生快慢不同的节奏。鼓与板相配合,板以重拍为主,通常以五鼓三板进行伴奏。印象中的唱渔鼓类似于说书,但不同的是要以渔鼓来伴奏。渔鼓的故事丰富多彩,有缠绵缱绻的男女恋情,有闻所未闻的历史掌故,有令人毛骨悚然的鬼怪传说,但更多的还是风云际会的英雄传奇,像《三国》《水浒》《西游》《杨家将》《岳飞传》之类,内容绝对老少皆宜,雅俗共赏。
⑤我已离开家乡多年,很长时间没有听到渔鼓的声音了,现在无论在繁华的都市还是在偏远的山村,都很难觅到说唱渔鼓的艺人了,然而,我对那如泣如诉、如诗如歌的乡村渔鼓,却有着独特的感情。我爱声声渔鼓,它像家乡的大运河一样在我心中长流不断,充满了浓浓的乡情风韵,犹如穿越岁月时空的天籁之音,在我耳畔久久回响。“咚咚咚——”暮霭中,童年的渔鼓声又有节奏地响了起来。我合上眼睑,倾听这带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声声渔鼓,伴着低沉苍老的唱词,那么亲切,又仿佛那么遥远。
16.渔鼓的演奏方式是怎样的?用文中的话回答。(3分)
17.选文主要描写了哪几种渔鼓艺人的故事?(3分)
18.作者为什么对渔鼓有着“独特的感情”?(3分)
19.如何理解本文第5段划线句的意思?(3分)
20.简要分析在表达方式和情感上,选文和我们学过的《安塞腰鼓》有什么不同?(4分)
三、作文(5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成长的过程中,家庭的温暖、师友的帮助、社会的关爱,甚至产生的迷茫、经历的困难、遭受的挫折,都曾启迪你的智慧,点燃你的希望,增强你的信心,激励你的成长,成为你人生宝贵的财富,值得珍藏。
请结合自己的经历,以《值得珍藏的财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
八年级(下)语文一单元检测题答案及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A
2.B
3.D
4.A
5.C
6.D
7. (1)胡为乎中露 (2)悠悠我心 (3)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4)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每句1分)
8. (1)示例:重视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或:走进传统节日,弘扬中华文化)
(2)①国庆 ②观念 祝福
(3)很多传统节日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需要保护的,需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地予以传承,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节日也会增加新的民俗活动和新的文化内涵。我们应该正确地、理性地看待传统节日。
二、阅读探究(40分)
(一)(4分)
(1)傅聪、信(2分)
(2)要点:傅聪从事音乐工作(傅聪是音乐家)(1分)傅雷望子成才,用心良苦(1分) 示例:傅聪从事音乐工作,因此傅雷谈莫扎特的艺术特色与内心情感的关系,与傅聪交流,循循善诱。也体现一位父亲望子成才的良苦用心。
(二)(6分)
10.“辅”是辅佐、护卫的意思,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三秦大地护卫着长安的景象,气势宏伟,使诗歌开篇意境开阔;一个“望”字,将相隔万里的长安与蜀地联系起来,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
11.示例:这两句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真挚感情和惜别之情,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道出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界限的哲理,一改送别诗离愁别恨、伤感低沉的传统基调,写得昂扬乐观、积极向上,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故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三)(14分)
12. (1)伺候(侍奉 照顾 服侍) (2)赠送(给予 馈赠) (3)穿上铠甲 (4)侵占(侵犯)
13. 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
14. (1)文臣不贪图钱财,武臣不吝惜生命,天下就太平了! (2)每次推辞升官,一定说:“将士出力,我岳飞有什么功劳!”
15. 岳家军训练严格;军纪严明;岳飞关爱体恤下属、百姓;清廉不贪;军事才能杰出;岳家军具有强大的战斗力。(答出四点即可)
(四)(16分)
16.左臂斜抱鼓,用右手中指和食指叩击,发出“嗡铿”之声。左手持简板,鼓与板相互交叉或同时击敲,以配合说唱
17.主要有三种:以乞讨为生的渔鼓艺人;为红白喜事助兴的渔鼓艺人;类似说书的渔鼓“先生”。
18.是因为渔鼓包含着浓浓的乡情风韵,我怀念家乡的渔鼓,它带给了我太多美好的回忆,让我不能忘怀。
19.“亲切”是因为“我”对乡村渔鼓有着独特的感情,时时在耳畔回响;“遥远”是因为“我”很长时间没有听到渔鼓的声音了,现在无论在繁华的都市还是在偏远的山村,都很难觅到说唱渔鼓的艺人了。
20.课文《安塞腰鼓》运用了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而选文只运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安塞腰鼓是气势磅礴的,而渔鼓是包含着浓浓的乡情风.
三、作文(50分)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