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3物质运输的路线教学设计
课题
2.3物质运输的路线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生物
年级
七年级
学习目标
1.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2.描述血液循化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3.明确血液循环的重要意义。
重点
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
难点
血液循环中血液成分的变化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出示:患者输液治疗的图片导语:同学们谁在生病时去医院“输液”治疗啦?护士“输液”时,针头扎哪儿啦?药物是怎样到达病院部位的?我们通过今天的学习,对这个问题做一个全面的了解。
看图片,随着老师的思路进入课堂。
通过设疑,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
出示:心脏、血管的图片(1)心脏有哪四个腔,那个腔的壁最厚?(2)心脏的四个腔分别与那些血管相连?(3)心脏内的血流方向是怎样的?(4)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功能分别是什么?
复习、思考、回答问题
温故知新
教授新课
一、血液循环系统出示: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图片血液循环系统包括心脏、血管及其中流动的血液。体内物质的运输是由血液循环系统完成的。血液在心脏和血管中循环流动,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
认真听讲,与老师互动
初步了解血液循环系统
二、动脉血、静脉血动脉血:含氧多、颜色鲜红的血液。静脉血:含氧少、颜色暗红的血液。思考:根据血液的颜色区分动脉血、静脉血。在体循环中,血液流经全身各处毛细血管网时,动脉血变成静脉血。在肺循环中,血液流经肺毛细血管网时,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认真倾听,与老师互动
了解动脉血与静脉血的变化
探究竟
标出中间方框中的心脏结构。2.用箭头标出血流方向。3.按血流方向依次说出构成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心脏各腔及血管的名称。4.在图中找到流动脉血、静脉血的心脏和血管。
在老师的指导下,探究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血流路线,以及血液成分的变化
了解体循环和肺循环的特点
播放视频:血液循环出示:血液循环示意图图片
讨论:1.肺循环和体循环是各自独立的,还是互相联系的?并说明理由。2.“动脉中流的是动脉血,静脉中流的是静脉血”。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在完成探究竟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
讲授新课
三、肺循环与体循环肺循环是血液在心脏与肺之间的循环。出示:肺循环路线示意图路线:右心室→肺动脉→肺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血液变化:静脉血→动脉血
与老师互动认真倾听
体循环是血液在心脏与全身各组织器官之间的循环。出示:体循环路线示意图路线: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变化:动脉血→静脉血
四、血液循环的重要意义播放视频:全身血液循环出示:血液循环示意图图片
与老师互动认真倾听
了解血液循环的重要意义
小组讨论
讨论:一名同学下肢受伤发炎后,在静脉处注射药物进行治疗。药物是通过怎样的途径到达患病部位的?出示:完整的血液循环示意图图片解释:药物随血液到达患病部位的路径。
小组讨论
讲授新课
血液循环系统负责运输营养物质、氧气、激素、代谢废物等物质,一旦发生障碍,就会影响身体正常的生命活动,甚至会危及生命。所以,平时一定要注意血液循环系统的卫生保健。血液在全身循环一周大约需要30s的时间。
与老师互动认真倾听
课堂练习
1.肺循环开始于(
)A.右心室
B.左心室
C.右心房
D.左心房2.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血液流动的方向是()A.心房→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室B.心室→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房C.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D.心房→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室3.人体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的部位是()A.肺毛细血管
B.肠胃毛细血管C.肝脏毛细血管
D.肾脏毛细血管4.在心脏和血管中流动动脉血部位是(
)A.左心房
B.下腔动脉
C.肺动脉
D.右心室5.医生给患者右手臂静脉注射了一种治疗头痛病的药物,该药物最先到达心脏的(
)A.左心室
B.右心室
C.左心房
D.右心房
完成课堂练习
当堂检测,巩固知识。
课堂小结
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心脏、血管、(血液)。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肺循环。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体循环与肺循环沿各自的路线进行,在心脏处有连通在一起,构成完整的血液循环途径,保证了体内物质的运输和交换,使人体各项生理活动得以正常进行。
互动总结
画龙点睛
板书
2.3
物质运输的路线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血液循环:体循环与肺循环的关系:血液循环的重要意义:
(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节
物质运输的路线
一、单选题
1.人体内的物质运输是通过
来完成的(
)
A.肠胃
B.体循环
C.血液循环
D.肺循环
2.血液循环的体循环开始于(
)
A.肺动脉
B.主动脉
C.左心室
D.右心室
3.动脉血是指(
)
A.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血液
B.含氧较少、颜色鲜红的血液
C.流在动脉血管中的血液
D.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血液
4.静脉血是指(
)
A.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血液
B.心脏里里流动的血液
C.流在静脉血管中的血液
D.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血液
5.观察下面的心脏结构示意图,人体体循环止于哪个部位(
)
A.⑤上腔静脉
B.③左心房
C.①右心房
D.②右心室
6.下图中,流动脉血的结构有(
)
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①②③④
D.③④
(5、6题图)
(7、8题图)
(9题图)
(10题图)
7.煤气中毒,一氧化碳进入血液后,随血液循环首先会进入心脏的(
)
A.④左心房
B.①右心室
C.②左心室
D.③右心室
8.下列有关心脏内部结构的及其相连的血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①内是静脉血
B.④內是动脉血
C.③与血管⑤直接相连
D.⑤为肺动脉
9.右图为心脏工作示意图,请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图表示心室收缩,血液泵入动脉
B.心脏四个腔中流动动脉血的是②和③
C.和①④相连的血管是静脉
D.从③流出的血液首先参与肺循环
10.上图中,图甲X表示人体某器官,①、②表示血管,箭头表示血流方向,图乙表示血管①、②中的气体含量。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血管①为肺动脉
B.血管②为体静脉
C.血管②内流动脉血
D.X表示肺
11.下面能正确表示人体肺循环途经的是(
)
A.右心室→肺动脉→肺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
B.左心室→肺动脉→肺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右心房
C.右心室→肺静脉→肺毛细血管网→肺动脉→左心房
D.左心室→肺静脉→肺毛细血管网→肺动脉→右心房
12.血液流经下列那个部位后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
A.主动脉
B.肺静脉
C.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
D.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
13.血液流经下列那个部位后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
A.脑部毛细血管
B.肺动脉
C.心脏
D.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
14.体循环和肺循环之间的关系是(
)
A.体循环在先,肺循环在后
B.肺循环和体循环是同时进行的
C.体循环在后,肺循环在前
D.体循环和肺循是交替进行的
15.在一次医疗事故中,医生错误的将B型血输入A型血的病人体内,造成病人的上肢静脉内出现了大量的红细胞聚集团。这些红细胞团最有可能堵塞病人的(
)
A.脑部毛细血管
B.肺部毛细血管
C.肾小球毛细血管
D.胃部毛细血管
16.肌肉注射青霉素后,青霉素最先到达心脏的(
)
A.左心室
B.右心室
C.左心房
D.右心房
17.血液在人体中主要起运输作用,当血液流经某器官时血液的成分往往要发生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血液流经肺后,血液中氧气含量增多,养料含量不变
B.血液流经小肠后,由含养料多的动脉血变为含养料少的静脉血
C.血液流经肾脏后,由含养料多的动脉血变为含养料少的静脉血
D.血液流经小肠后,血液中氧气含量减少,养料含量不变
二、综合题
18.右图为人体血液循环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心脏的四个腔中,【
】
的壁最厚。
(2)血液由【2】进入【6】,经过【
】
进行气体交换后由【
】
流到【3】,【3】中的血液是
血。
(3)小明早餐中的蛋白质在小肠中分解为氨基酸,氨基酸被小肠绒毛壁吸收进入血液后,需经过心脏
次才能到达大脑细胞处。
(4)在体循环中,血液流经骨骼肌后,其成分的主要变化是营养物质、
含量减少,
含量增加,血液由
血变成
血。
19.下图为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在心脏的各个组成部分中,【
】
和【
】
流动脉血,【
】
和【
】
流静脉血。
(2)肺循环的途径是
(用图中的字母、数字、和箭头表示)。
(3)血液流经
以后(填数字),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
20.下图中曲线表示血液依次流经ABC血管时,血液中某种物质含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
(1)若曲线表示氧含量的变化,则A血管是
,B血管中流
血,氧气从肺泡进入血液后,最先到达心脏的
。
(2)若曲线表示早饭后葡萄糖含量的变化,则B血管可能是
周围的毛细血管。
(3)若曲线表示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则B血管可能是
(填“骨骼周围”、“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
参考答案
1.C
2.B
3.A
【解析】动脉血不是指动脉血管中流动的血液,而是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血液。
4.D
【解析】静脉血不是指静脉中流动的血液,而是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血液。
5.C
6.D
【解析】在心脏中,左心房、左心室流的是动脉血,右心房、右心室流的是静脉血。
7.A
【解析】煤气中毒时,一氧化碳在肺毛细血管处进入血液,随血液流动进入肺静脉、左心房。
8.C
【解析】在如图所示的心脏中,左心房④、左心室③中流的是动脉血,右心房①、右心室②中流的是静脉血;血管⑤是肺动脉,与右心室②直接相连,左心室③与主动脉直接相连。
9.B
【解析】图中所示的心脏心室正在收缩,血液被压入动脉;心脏四个腔中,①左心房、②左心室内流动的是动脉血,③右心室、④右心房内流的是静脉血;①左心房与肺静脉相连,④右心房与上腔静脉、下腔静脉相连;从③右心室流出的血液直接进入肺动脉,参与肺循环。
10.B
【解析】据图乙可知血管①流的是含氧少的静脉血,血管②中流的是含氧多的动脉血。在图甲中,血管①中的动脉血经过器官X后,变成静脉血进入血管②。由此,可以判断:血管①是肺动脉,器官X是肺,血管②肺静脉。
11.A
12.D
【解析】在肺循环中,血液流经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时,肺泡与血液发生物质交换: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这样,血管中流动的静脉血就变成了动脉血。
13.A
【解析】在体循环中,血液流经全身毛细血管(包括脑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与组织细胞发生物质交换:血液中的氧气等物质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进入血液。这样,管中流动的动脉血就表示你成了静脉血。
14.B
【解析】体循环和肺循环共同组成血液循环系统,肺循环和体循环不分先后,同时进行。
15.B
【解析】毛细血管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因此,红细胞凝团会最先阻塞毛细血管。上腔静脉内的血液先流回右心房,再由右心室流出,进入肺动脉、肺毛细血管。所以,上肢静脉的红细胞聚集团可能会最先堵塞病人的肺毛细血管。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血液在人体的整体循环流动路线。
16.D
【解析】肌肉注射青霉素后,青霉素会通过注射部位的毛细血管进入血液,然后随血液流动进入静脉、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到心脏的右心房。
17.C
【解析】血液流经肺后,氧气含量增多;血液流经其它器官后,氧气含量都减少。血液流经小肠后,养料含量增多;血液流经其它器官后,养料含量都减少。
18.(1)4
左心室
(2)5
肺毛细血管网
7
肺静脉
动脉
(3)2
(4)氧气
二氧化碳
动脉
静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7张PPT)
2.2.3物质运输的路线
冀教版
七年级下
新知导入
导语:同学们谁在生病时去医院“输液”治疗啦?护士“输液”时,针头扎哪儿啦?药物是怎样到达病院部位的?
我们通过今天的学习,对这个问题做一个全面的了解。
温故知新
(1)心脏有哪四个腔,那个腔的壁最厚?
(2)心脏的四个腔分别与那些血管相连?
(3)心脏内的血流方向是怎样的?
心脏的四个腔分别是: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心室壁心房壁厚,左心室的壁最厚。
心脏的左心房与肺静脉相连,左心室与主动脉相连,右心房与上、下腔静脉相连,右心室与肺动脉相连。
心脏内的血流方向: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
温故知新
(4)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功能分别是什么?
动脉血管的功能:将血液由心脏运送到全身各处。
静脉血管的功能:将血液由全身各处运回心脏。
毛细血管的功能:进行物质交换。
新知讲解
血液循环系统包括心脏、血管及其中流动的血液。
体内物质的运输是由血液循环系统完成的。
血液在心脏和血管中循环流动,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
一、血液循环系统
新知讲解
动脉血:含氧多、颜色鲜红的血液。
静脉血:含氧少、颜色暗红的血液。
二、动脉血、静脉血
你能分辨吗?
新知讲解
在体循环中,血液流经全身各处毛细血管网时,血液与组织细胞发生物质交换,将运输的氧和营养物质留给组织细胞利用,同时将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这样,流动的血液就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在肺循环中,血液流经肺毛细血管网时,血液与肺泡内的气体发生物质交换,肺泡内的氧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经过肺部气体交换,流动的血液就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新知讲解
1.标出中间方框中的心脏结构。
2.用箭头标出血流方向。
3.按血流方向依次说出构成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心脏各腔及血管的名称。
4.在图中找到流动脉血、静脉血的心脏和血管。
探究竟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血液循环示意图
新知讲解
讨论:1.肺循环和体循环是各自独立的,还是互相联系的?并说明理由。
2.“动脉中流的是动脉血,静脉中流的是静脉血”。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血液循环分成肺循环和体循环。肺循环与体循环虽是两条独立的循环路线,却在心脏处连接在一起,形成完整的血液循环。因此,肺循环与体循环是紧密相互联系在一起的。
这种说法不对。如肺动脉中流的是静脉血而不是动脉血,肺静脉中流的是动脉血而不是静脉血。这是由于动脉与静脉是根据血管的结构功能来确定的;而动脉血与静脉血是根据血液含氧多少、血液颜色来区别的。
新知讲解
肺循环是血液在心脏与肺之间的循环。
三、肺循环与体循环
路线:右心室→肺动脉→肺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
血液变化:静脉血→动脉血
新知讲解
体循环是血液在心脏与全身各组织器官之间的循环。
路线: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血液变化:动脉血→静脉血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体循环与肺循环沿各自的路线进行,在心脏处有连通在一起,构成完整的血液循环途径,保证了体内物质的运输和交换,使人体各项生理活动得以正常进行。
四、血液循环的重要意义
新知讲解
讨论:一名同学下肢受伤发炎后,在静脉处注射药物进行治疗。药物是通过怎样的途径到达患病部位的?
新知讲解
药物随血液到达患病的路径:上肢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肺动脉→肺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室→主动脉→下肢动脉→下肢伤口处
新知讲解
血液循环系统负责运输营养物质、氧气、激素、代谢废物等物质,一旦发生障碍,就会影响身体正常的生命活动,甚至会危及生命。所以,平时一定要注意血液循环系统的卫生保健。
血液在全身循环一周大约需要30s的时间。
课堂练习
1.肺循环开始于(
)
A.右心室
B.左心室
C.右心房
D.左心房
2.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血液流动的方向是(
)
A.心房→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室
B.心室→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房
C.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D.心房→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室
A
C
课堂练习
3.人体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的部位是(
)
A.肺毛细血管
B.肠胃毛细血管
C.肝脏毛细血管
D.肾脏毛细血管
4.在心脏和血管中流动动脉血部位是(
)
A.左心房
B.下腔动脉
C.肺动脉
D.右心室
5.医生给患者右手臂静脉注射了一种治疗头痛病的药物,该药物最先到达心脏的(
)
A.左心室
B.右心室
C.左心房
D.右心房
A
C
D
课堂总结
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心脏、血管、(血液)。
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肺循环。
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全身各级静
(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
(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体循环与肺循环沿各自的路线进行,在心脏处有连通在一起,构成完整的血液循环途径,保证了体内物质的运输和交换,使人体各项生理活动得以正常进行。
板书设计
2.3
物质运输的路线
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
血液循环:
体循环与肺循环的关系:
血液循环的重要意义:
作业布置
结合今天所学的内容,说一说口服药物到达患病部位的路径。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