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 课件(共4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 课件(共4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2-28 20:00: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唐太宗

武则天


开元盛世
奠定基础

唐玄宗

导入新课
贞观
之治
第3课
盛 唐 气 象
1、农业的发展
一、经济的繁荣
(1)垦田面积逐渐扩大
(2)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
(3)推广生产工具:
曲辕犁、筒车
(4)兴修大型水利工程
敦煌莫高窟壁画《雨中耕作图》
曲辕犁由11个部件构成,设计精妙,轻便灵巧操作时可自如地控制入土深浅,
回转省力,
适于精耕细
作,大大提
高了耕作的
效率和质量。
史海拾贝
筒车示意图
材 料 研 读
据记载,筒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泄水。”
使用筒车的好处是:节省人力,昼夜不停,提高效率。
想一想:使用筒车的好处是什么?
2、手工业的发展
越窑青瓷、邢窑白瓷、
唐三彩
丝织工艺水平高、蜀锦
纺织业:
制瓷业:
造船业、矿冶业、造纸业等颇具规模
唐越窑青瓷
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秘色瓷
唐邢窑白瓷
唐三彩骑骆乐舞俑
3、商业繁荣
商业十分繁荣,水陆交通发达,贸易往来频繁,出现繁华的大都市。_____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长安
唐长安城平面图
唐都长安的城市规划井然有序,城中有东、西两市,是主要的商业区,这里商铺林立;城内所建100多个坊,是居民区,居住人口达百万。当时,国内各族和国外的商人、使者、艺人、学子、僧侣、工匠等云集长安。长安的建筑布局和城市规划独具特色,在世界城市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 关 史 事




东突厥
西突厥
突厥
6世纪中期建立政权
583年分裂
630年灭于唐
659年灭于唐

安西都护府
648年
北庭都护府
702年
二、民族交往与交融
1、唐太宗击败东、西突厥
唐对突厥地区的管理
唐太宗设安西都护府
武则天设北庭都护府

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各族首领尊奉唐太宗为各族的“天可汗”,意即各族共同的君主。
2、“天可汗”
3、杂居、通婚
唐朝时期,汉族和一些北方少数民族杂居、通婚,民族之间的交融进一步发展。在朝廷中,有很多重要的官由少数民族人士担任。
生活在松花江、黑龙江流域的靺揭族,其中一个分支粟末靺羁于7世纪末统一各部建立政权。后来,唐玄宗在那里设州,以其首领为都督,封渤海郡王。受封后的渤海与内地经贸往来频繁,经济文化发展很快,被称为“海东盛国”。
史海拾贝
________时,吐蕃赞普________统一了青藏高原的各个部落,定都_____,实行了一系列发展生产、改革制度的措施。
唐太宗
松赞干布
逻些
布达拉宫的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塑像
布达拉宫
松赞干布迎娶唐朝宗室女文成公主
为妻,为夸耀后世,在当时的红山上建
九层楼宫殿一千间,取名布达拉宫以
居公主。
《步辇图》记录了唐太宗接见吐蕃请婚使节禄东赞的场面。
阎立本《步辇图》
看《步辇图》指出图上哪位是唐太宗,哪位是禄东赞?然后从他们的表情、神态,对他们的心情进行分析。
禄东赞有些紧张,神态十分恭敬,说明他对求婚这件事十分重视,生怕遭到拒绝。唐太宗则很安详,说明他已胸有成竹,准备答应吐蕃的求婚。
西藏大昭寺内的文成公主入藏壁画
唐蕃会盟碑
唐蕃会盟碑局部拓片
史海拾贝
唐中宗时,吐蕃赞普尺带珠丹与唐和亲,迎娶了金城公主。他上书唐朝皇帝说,唐朝和吐蕃“和同(为)一家”,自称“甥”,称唐朝皇帝为“舅”。唐穆宗时,唐蕃订立盟约,并专门刻“唐蕃会盟碑”,表明世代友好的历史。
4、唐朝与吐蕃的关系
(1)641年,文成公主入藏
(2)松赞干布派贵族子弟到长安学习,请求唐朝给予蚕种。
(3)金城公主入藏;
(4)唐朝和吐蕃“和同(为)一家”
(5)立“唐蕃会盟碑”
5、民族交往与交融
(1)唐初,唐太宗发兵击败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2)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3)唐朝先后设置安西和北庭都护府,管理天山南北。
唐朝突厥图
安西和北庭都护府图
少数民族政权与唐王朝关系密切
(1)唐玄宗封渤海国首领为
渤海郡王;
(2)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
(3)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
1.社会风气比较开放,充满活力,人们多显示出一种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2.社会风气兼容并包,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刚健豪迈的尚武风气盛行一时。
《弈棋仕女图》
唐朝社会风气的特点:
唐戴帷帽
女子骑马雕塑
三、开放的社会风气
四、多彩的文学艺术
1.诗歌的鼎盛时代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当时的文人士子,以唱和吟诵诗歌作为社会交往和抒发情怀的重要方式。唐诗题材丰富,风格多样,传世的诗歌有50000多首。唐朝诗坛气象万千,名家辈出,最为著名的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李白、杜甫、白居易
李白的诗歌歌颂祖国山河的壮美,抒发了昂扬的进取精神,表现出蔑视权贵、超凡脱俗的风骨。他的诗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李白因此享有
________的美誉。
“诗仙”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历经坎坷。他的诗风淳朴厚重,很多诗作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抒发了悲愤凄婉之情。由于杜甫的诗反映
了历史的真实情况,故有______之称,他被誉为________。
“诗史”
“诗圣”
白居易的诗直面社会现实,揭示了统治者的腐化和人民的疾苦。他的诗歌平易近人,通俗易懂,妇孺都会吟唱,深受大众欢迎。
(1)唐朝书法家中,最著名的是?
颜真卿、柳公权和欧阳询
他们的书法有什么特点?代表作是:
2.书法、绘画等艺术的繁荣
颜真卿的字端正劲美,雄浑敦厚
《颜氏家庙碑》
欧阳询
《九成宫醴泉铭碑》(局部)
柳公权的字方折峻丽,笔力劲健
《玄秘塔碑》

颜真卿《多宝塔碑》
欧阳询
《九成宫醴泉铭碑》
《玄秘塔碑》
柳公权(778—865) 官至太子太师,世称“柳少师”。由于他也被皇帝封为河东郡公,因此后人也称他“柳河东”。他是颜真卿的后继者,后世以“颜柳”并称他们,成为历代书法的楷模。 并与赵孟覜、颜真卿、欧阳询合称“楷书四大家”。
(2)唐朝书画家中,最著名
的是哪两位?
他们的绘画特点分别是什么?
阎立本和吴道子
阎立本的人物故事画、人物形态各异,神形兼备;
《步辇图》
吴道子的画落笔雄劲、风格奔放。
《送子天王图》
(1)莫高窟位于今天什么地方?
甘肃敦煌市东南的鸣沙山
(2)敦煌莫高窟与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我国的三大石窟,是闻名中外的艺术宝库。
知 识 拓 展
3.敦煌莫高窟艺术
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1600年前,有个和尚乐僔来到敦煌。呀,天晚了,太阳就快沉到大沙漠里去了。
忽然,前面出现一个奇迹:山峰上金光灿烂,好像有许多佛在金光中走动。“这是圣地呀!”乐僔发誓要在这儿建造石窟。
莫高窟现存石窟492洞
其中魏窟32洞,
隋窟110洞;
唐窟247洞;
五代窟36洞;
宋窟45洞;
元窟8洞。
民族交融
多彩的文学艺术
课堂小结
盛唐气象
开放的社会风气
经济繁荣
课堂练习
1、阅读下引史料并回答问题。“天下诸津,舟航所聚……弘舸巨舰,千轴万艘,交货往还,昧旦永日。”
说一说:这则材料反映出了什么样的景况?
唐朝国内水陆交通畅达,河流纵横,湖泊颇多,交织成为巨大的水道网,把沿岸及内地的许多城市联结起来,商业与交通有着密切的关系。
水路运输发达,港口码头往来船舶众多,商品交流繁盛。
2、诗歌赏析。“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 ——王建《凉州行》
“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 ——元稹《法曲》
回答问题:(1)诗句中的“蕃”
“胡”,指的是什么?
“蕃”是我国古代对外族或异国人的泛称;“胡”是我国古代对北方和西部各族的称呼。
课堂练习
2、诗歌赏析。
“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 ——王建《凉州行》
“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 ——元稹《法曲》
回答问题:(2)上引诗句反映出怎样的社会情况?
唐代周边少数民族向汉族学习农业耕作技术,种植谷物,同时少数民族的音乐、饮食、服装、骑马等也在唐代广为流传,各民族相互影响、不断交融,共同发展。
课堂练习
3、隋唐时期,科学技术成果丰硕。以医学为例,不仅政府开办了医科学校,编写了《唐本草》,而且名医辈出,“药王”孙思邈还写成《千金方》。查一查,看看这一时期还有什么值得关注的科学技术成就?
李春设计建造赵州桥;唐朝发明曲辕犁和筒车等科技成就;雕版印刷术的发明;火药的发明;僧一行测量子午线等。
课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