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4张PPT。第3课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本课重点: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本课难点:对王安石变法的命运和历史地位的全面认识;1、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具体包括哪些措施?复习提问2、王安石变法之前,提出“因天下之力以生产天下之财”和“民不加赋而国用足”的理财方法。在变法期间,上述方针是如何体现的?①变法取得一定成效一、变法的结果:②神宗去世后,新法被废除王安石变法被废止的原因有哪些?想一想二、变法失败的原因①触犯大地主、大官僚利益,遭到激烈反对.(阻力大)主要②变法后期宋神宗的动摇和去世,保守派重新得势.④执行过程中用人不当,出现一些危害百姓的现象,引起民间不满③推行新法操之过急。 司马光说:“臣与王安石,犹冰炭之不可共器,若寒暑之不可同时。”材料:一些地方官为追求政绩,强制农民借贷。材料:1074年,王安石被迫辞职,1076年,再次被迫辞职,此后,王安石退居江宁至死。1085年,宋神宗死去,司马光做了宰相,废除新法。材料:熙宁二年二月王安石拜参知政事。七月行均输法。九月行青苗法。闰十一月行农田水利法。三年十二月行保甲法。四年二月改革科举。十月行募役法。行太学三舍法。五年三月行市易法。五月行保马法。八月行方田均税法。六年六月置军器监。八月行免行法。七年(1074年)九月行将兵法。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议一议(4)王安石变法使得宋朝的国力由弱转强,一度扭转了统治危机,积贫积弱局面有所改变,短期内取得了富国强兵的效果。王安石变法的作用(1)在经济方面,使农业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同时,抑制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兼并,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2)在军队方面,节省了军费开支,同时也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有效的解决了冗兵的问题。(3)在文化方面,改革科举考试的内容,有利于思想解放,培养了大批学以致用的人才。想一想性质:王安石变法是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是社会改良性质的改革王安石变法的性质是什么?②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的改变,负担依然沉重。局限性:①变法没有触动大地主土地所有制,因此,它不可能使北宋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的危机。失败根因想一想王安石变法的局限性有哪些?思考:
怎样认识王安石变法结果?1、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挠,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充分考虑到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2、改革的成败关键要看其积极成果能否得以保留和维持,不以改革者个人命运为转移。
3、改革措施要针对实际情况,推行改革要用人得当。
4、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1、改革的实质:从根本上说,任何改革,都是对生产 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调整或变革。
2、改革的分类:(根据改革的本质特征)(1)是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不会影响社会形态的本质特征)(2)是生产关系发生本质变化(1)标准:尽管一切改革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但标准只有一个,即从它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去评价(2)基本思路3、关于改革的评价首先,应分析当时的历史条件、历史要求(趋势)其次,看这次改革在多大程度上适应或违背了这一历史发展的要求,对历史发展起什么作用。学习深化改革启示类题目思路(1)从改革的原因来看: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所以……。
(2)从改革的目的和结果来看:改革是促进国家强盛的手段,但不是所有的改革都能取得成功。
(3)从改革的过程来谈:改革会有阻力、充满艰险,应此……(要充分考虑到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变法的命运如何呢?王安石变法期间遇到哪些阻力?面对阻力王安石是如何对待的?取得了一定成效最终被废除了王安石变法背景内容作用社会危机
积贫积弱
庆历新政富国之法
强兵之法
取士之法积贫局面
的改善
积弱局面
的改善对王安石变法的认识背景
目的
性质
作用
局限
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