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

文档属性

名称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9-05-01 21:2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5张PPT。 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课标标准:
(1)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2)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
(3)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导 言第1课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重点、难点1.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变法的历史产背景(原因)
2.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变法的必然性阅读课文第一个标题的内容回答:
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有哪些?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的重要时期(具体表现在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自主探究大变革: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大动荡:战争频繁,诸侯争霸
大发展: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春秋:前770----前476
战国:前475----前2211.经济方面: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封建生产关系形成(1)农业生产的发展: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兴修水利……
(2)手工业技术的进步:
(3)商业日趋活跃(1)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削弱人身依附关系
(2)新的阶级力量产生:新兴地主、自耕农一、背景表 现影 响封建生产关系的出现:铁制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普遍 阅读材料: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你我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
——黄梅戏《天仙配》插曲
? ? 请回答:上面材料体现的历史现象与铁农具的使用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请指出它们的内在关系?铁农具的使用为小农经济的产生创造了条件2.政治方面:新兴地主要求改革奴隶制度(2)目的:建立和强化封建专制统治(3)途经:变法一、背景(1)原因经济基础的变化,封建生产关系的形成,生产力的发展3.军事方面:诸侯兼并,战争频繁——为改革变法提供了动力:
(1)春秋:争霸战争(2)战国:兼并战争(3)改革变法的动力:富国强兵一、背景4.文化方面:民间办学兴盛,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格局,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其中,法家学说成为诸侯国变法的思想武器一、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面临着怎样时代背景经济:
政治:
军事:
思想:生产力发展 ,封建经济产生新兴地主要求改革奴隶制度民间办学兴盛,百家争鸣,诸侯兼并,战争频繁铁器、牛耕使用私田增多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变革百家争鸣大发展大变革大动荡小结:(一)社会经济的发展:1、农业生产的发展:2、手工业技术的进步:3、商业日趋活跃:铁农具、牛耕、兴修水利生产力发展决定生产关系改革(二)封建生产关系的出现:1、土地私有制的确立:2、新的阶级力量产生:新兴地主、自耕农(三)上层建筑的改革:1、目的:2、途径:建立和强化封建专制统治变法决定上层建筑改革阅读材料:
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代比拟为“第一次五四运动”,深刻地指出,是“社会的转变”“促成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群花怒放”,“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那时的思想学术,无论是南派、北派,都富有独创精神。”
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郭沫若称“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
(2)分析春秋战国时出现学术思想史上黄金时代的原因?
出现”百家争鸣”
原因
经济:井田制的崩溃、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政治:分封制瓦解,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兼并战争;士大夫崛起。
阶级关系:诸侯“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思想文化:私学兴起,学术逐渐下移,“学在官府” 到“学在民间”。
根本原因:春秋时期是社会转型期: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
【学思之窗】 当时兵家、法家为什么都主张重视战争、赢得战争?变法改革与战胜攻取又有什么关系?思想是现实的反映。战争是战国时代的显著特点,“战胜强立”是战国历史的主线。各诸侯国只有通过改革变法,发展封建的经济,才能够富国强兵。只有实现富国强兵,才能够达到对内巩固统治、对外战胜对方的目的。1.春秋时期:齐国:管仲改革
相地而衰征”鲁 国:
“初税亩” “履亩而税”公开承认土地的私有二、风起云涌改革和变法实质上承认土地的私有奴隶主阶级改革春秋时期的改革2.战国时期:李悝吴起魏国李悝变法:率



楚国吴起变法:成


国公元前445年1)尽地力之教,发展农业生产
2)推行“平籴法”
3)制定《法经>》加强法制1)限制贵族权力,改变分封制.收回爵禄
2)强令旧贵族迁居
3)裁减冗员,节余养兵和奖励军功.
4)要求官员秉公执法小结:各国的改革,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地主阶级改革思考:战国时期各国变法改革的共同原因是什么?问题探究各国统治者都希望通过变法改革,实现富国强兵,对内巩固统治、对外争取兼并战争胜利;1)经济基础封建土地私有制形成;新兴地主势力增强,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发展封建经济;2)阶级基础3)内在动力这些改革家们是哪一思想派别的代表?体现了什么思想主张?顺应时代进行变革;以法治国法家问题探究思想派别:思想主张:三、处在十字路口的秦国1.改革的迫切性2.改革的有利条件3.改革的机遇偏居关中,经济、政治、文化落后前代改革的基础;君权集中;法家学说君民认同;民风质朴,崇尚武力;1)晋国分裂,力量大大削弱;2)“士”阶层的兴起为秦招揽贤能、进行变法改革创造了可能性;3)公元前361年诸候国会盟,秦孝公受辱,决心发愤图强,实现富国强兵处在十字路口的秦国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1.迫切性……2.条件……3.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