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完善-岳麓版

文档属性

名称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完善-岳麓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9-05-05 22:2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0张PPT。第8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完善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标志:
一、限制王权的《权利法案》 材料:英国议会要求威廉和玛丽承认《权利法案》,威廉以他自己和妻子的名义宣读了议会修改过的誓词,“我们衷心地接受你们向我们提出的议案,并保证以英国法律作为自己行为的准则”, 保证“根据议会同意的法规”进行统治. 问题:
1,英国议会要求威廉和玛丽承认《权利法案》的政治前提是什么?
2,材料威廉的誓词说明了什么?一、限制王权的《权利法案》 为什么说<权利法案>限制了王权?1.《权利法案》的主要内容:
法权高于王权;
未经议会同意无权征税;
和平时期不得维持常备军;
议会选举必须自由。
2. 君主立宪制的基本原则:
限制王权
议会权利至上 奠定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基础的是
A《权利法案》 B《权利宣言》
C《三年法案》 D“光荣革命”D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一)标志: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
(二) 《权利法案》意义:标志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确立了限制王权、议会主权至上的原则。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一位近代英国的宪法权威人士曾经说:“上下两院如果作出决定,就是把女王本人的死刑判决书送到她面前,她也不得不签字。”二、内阁:对议会负责根据责任内阁制的特点判断,责任内阁制形成什么时候?
(一)责任内阁制的形成(二)责任内阁制的确立:19世纪中叶 特点:
1、内阁对议会负责,掌握国家行政权,国王统而不治 ;
2、内阁由议会中获得多数席位的政党领袖组阁责任内阁制的原则: 1、 内阁得不到议会信任即应辞职;
2、内阁在失去了议会多数信任时,还可以解散议会,重新选举,直接诉诸选民的裁决;
3、在议会选举中取得多数席位的政党组阁,该党的领袖担任内阁首相。
2、英国首相布莱尔追随美国出兵伊拉克。你认为:A 内阁成员大体上是赞同还是反对?为什么?
B 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如果反对,布莱尔会不会为此而撤兵? 为什么?
C 议会中大多数极力反对,结果又会如何?赞同。集体负责,共同进退。不会。首相掌握行政大权,不对国王负责。议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要求内阁
下台;内阁要么下台,要么宣布解散议会,
重新选举。三、议会改革:选举权的扩大1、1832年的改革 1932年议会改革意义,存在哪些缺陷?1832年议会改革的内容:
降低了选民和候选人的财产资格限制,取消了一些衰败选区,给予新兴的工业城镇代表名额。
1832年议会改革的意义:
新兴工业资产阶级首次进入议会。削弱了土地贵族势力,工业资产阶级得以更多地分享政权。这是英国向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迈出的重要一步。
城市小资产阶级、工人和妇女仍被排斥于政治之外。 三、议会改革:选举权的扩大1、1832年的改革2、1867年的改革 1932年议会改革意义,存在哪些缺陷? 1867年议会改革存在什么问题?1867年议会改革的内容:基本取消了“衰败选区” ,空出的议席分给大工业城市和较大的郡。法案还降低选民的财产资格。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城市工人都获得选举权。
意义:基本取消了“衰败选区”,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城市工人都获得选举权,英国在政治民主化的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但是下层工人和农业工人仍未获得选举权。三、议会改革:选举权的扩大1、1832年的改革2、1867年的改革 1932年议会改革意义,存在哪些缺陷?3、1884年的改革内容和意义,局限 1867年议会改革存在什么问题? 什么是代议制?1884年议会改革的内容:使农业工人获得了选举权。
意义:英国基本上实现了男性户主的选举权。代议制民主在英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局限;妇女被排斥在选民之外代议制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它是一种间接民主的形式,通常以议会作为代表民意的机关。
代议制是资产阶级取得革命胜利、夺取政权之后正式确立起来的。它的基本特征是:由通过普选产生的议员组成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议会议决事项均由议员共同讨论并经多数通过;议会享有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现代国家大都实行代议制。 四、两党制的演变1、辉格党和托利党的演变2、工党的兴起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基本特点君主上院下院内 阁选 民司 法 独 立任命(大贵族)选举组 成 议 会多数
组阁形式任命负责(权力中心 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国家象征
统而不治)1、君主立宪制的形成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统治方式的正式建立,主要是因为
A议会权力加强 B法律取得了至高的地位
C国王权力受到限制 D内阁制度形成2、《权利法案》实质意义在于
A为限制王权提供了宪法保障
B使议会获得全部统治权
C保障资产阶级统治地位的确立
D宣告了君主专制被正式废除BC3、从社会转型的角度来看,英国《权利法案》制定的意义主要在于
A确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
B确立了法律至高无上的地位
C标志着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到来
D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4、有限君主制和君主立宪制的最大区别是
A君主权力是否受限 B君主是否虚位君主
C政权性质 D君主是否世袭D______1、<权利法案>认定了议会主权至上的原则,英国议会成为国家政治活动中心,下列体现这一特点的是①内阁要对议会负责②由议会选举中取得多数席位的政党来组阁③议会进行了多次改革,扩大了选举权④工党和保守党通过竞选议会席位,组织政党内阁,实行轮流执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D2、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的特征是
A宪法由君主主持制定
B君主按宪法选举产生
C君主权力受宪法制约
D议会由君主负责召开C3、“光荣革命”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的标志,主要是因为
A推翻了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
B确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地位
C避免了重大流血冲突而取得成功
D推翻了君主专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B4、关于“光荣革命”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是资产阶级,新贵族同封建势力妥协
B这是一场不流血的宫廷政变
C被邀请继承王位的是詹姆士二世的女儿和女婿
D“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D5、君主立宪制的基本原则是
A自由平等和民主
B限制王权与议会权力至上
C天赋人权与主权在民
D天赋人权与有限君主制B6、关于<权利法案>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有①议会必须定期召开②征税权属于议会③议员由自由选举产生④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废止法律或停止法律的实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D7、在君主立宪制下①议会的权力是占主导地位的国家权力②英国议会获得了政治稳定与经济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③英国国王是“统而不治”的虚位君主④英国在本质上逐渐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C8、19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的确立表明①内阁权力增强,国王权力被逐步削弱②内阁对议会负责的制度形成③首相及内阁的权力来源于议会④议会对内阁不信任时,内阁须辞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C讨论:1、《大宪章》被视为 “英国自由的奠基石 ”、
英国的第一部“ 宪法 ”。你认为对吗?为什么?对。它限制了君主的权力,保障了以贵族为代表的民权自由,后来逐步发展成为普遍的宪法权利。2、英国首相布莱尔追随美国出兵伊拉克。你认为:
A 内阁成员大体上是赞同还是反对?为什么?
B 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如果反对,布莱尔会不会为此而撤兵?
为什么?
C 议会中大多数极力反对,结果又会如何?赞同。集体负责,共同进退。不会。首相掌握行政大权,不对国王负责。议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要求内阁下台;
内阁要么下台,要么宣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