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湘教版地理选修三练习:第4章过关检测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春湘教版地理选修三练习:第4章过关检测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4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03-01 08:01: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9春湘教版地理选修三练习:第4章过关检测含解析第四章过关检测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一个人要进行旅游活动,必不可少的条件是(  )。
A.具备一定的经济条件就可成行
B.只要具备一定的闲暇时间就可成行
C.同时具备一定的经济条件和足够的时间即可成行
D.既要有金钱、时间和旅游动机,还要有安定的社会环境
解析:一个人要成为旅游者,除了具备个人条件外,还要具备社会条件。
答案:D
2.为了获得较好的观赏效果,在旅游前必须要做的工作是(  )。
①了解旅游区的主要景点及分布,确定旅游路线 ②了解景观的形成原理 ③了解景观的美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④了解景观的经济价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旅游前,要查阅相关资料,对旅游区的景观作一些了解主要景点及分布,确定旅游线路;了解景观的成因、美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等。
答案:A
3.家住上海的小华利用暑假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他设计的游览线路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第3~4题。


3四条游览线路中,能得到图示地形剖面草图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4小华沿丙线路到陕西延安旅游时,有时看到景点尽在眼前,却要绕道行驶,原因是该地地形特征是(  )。
A.沟壑纵横 B.一望无际
C.丘陵广布 D.山河相间
解析:第3题,由剖面图呈现的信息——地势明显分为三级阶梯,唯有乙线符合题意。第4题,延安位于黄土高原上,沟壑广布。位于沟壑两侧的景点看上去近在咫尺,但由于其间无桥梁连接,需要绕道行驶。
答案:3.B 4.A
5.每年的3月和5月是日本旅游的旺季,而受地震的影响,2011年的上半年赴日游客急剧减少,其中也包括大量的中国赴日旅游团被取消。据此完成第5~7题。
5影响中国游客去日本旅游的因素有(  )。
①个人兴趣和爱好 ②日本居民的经济收入 ③游客愿意支付的旅游费用 ④游客的闲暇时间
A.①②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③④
6有关去日本旅游的游客的动机叙述正确的是(  )。
A.每个去日本的游客的旅游动机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消遣娱乐
B.旅游者的动机会随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C.媒体的宣传对赴日本的游客的旅游动机没有影响
D.旅游动机主要取决于游客的心理需求,对目的地的选择没有影响
7大量的中国赴日旅游团被取消,主要是考虑旅游安全问题。有关旅游安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旅游安全就是保证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B.旅游安全完全靠旅游管理部门来实现
C.旅游安全事故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旅游者无意识的行为
D.旅游过程中偶发的疾病不属于旅游安全问题
解析:影响旅游者出游的因素有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主观因素主要是游客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客观因素主要是游客的经济收入、愿意支付的旅游费用和游客的闲暇时间。旅游者的动机并不是固定的,其会随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旅游安全与旅游管理部门、旅游者有关,偶发疾病也属于旅游安全的范畴。
答案:5.D 6.B 7.A
8.某外国游客来中国旅游,在没有登高的情况下,短短的十几天,让他感受到了一年四季的变化。据此完成第8~9题。
8该游客来我国旅游的季节最不可能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9该游客在我国乘坐火车观光旅行,那么他最有可能选择的旅游路线是(  )。
A.沿陇海—兰新铁路 B.沿京哈—京九铁路
C.沿京沪—京包铁路 D.沿沪杭—浙赣铁路
解析:游客在没有登高的情况下能感受到四季的变化,说明游客所处的位置发生了水平移动。这种变化体现了温度和热量的差异,为南北方向的纬度地带性差异。我国冬季温差很大,景观的地带性变化明显;夏季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
答案:8.B 9.B
10.有关结伴出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甘苦与共、互谅互助 B.遵守时间,不掉队
C.不提倡单独行动 D.有了困难自己解决
解析:结伴出游,遇到困难应寻求其他同伴帮助,同样也要帮助他人。
答案:D
11.假如你是一名导游,你可以让夏季初次到青海湖旅游的北方游客做好哪些方面的正确准备?(  )
①青藏高原地区气温变化大,让游客多准备一些感冒药 ②旅途中天气炎热,多准备防暑药 ③该地多雨,天气炎热,旅途中让旅客携带雨具 ④准备必要的防寒服装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解析:青藏高原夏季气温较低,且降水不多。
答案:D
12.学生小明计划考察某地,老师建议他最好把时间安排在8~10月,要带上墨镜、遮阳帽、防晒霜、羽绒服和防水服等物品。按照老师的建议,小明顺利地完成了考察活动。据此完成第12~13题。
12小明考察的目的地是(  )。
A.青海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
B.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
C.四川大熊猫自然保护区
D.内蒙古大草原
13下图中的四幅照片中,由小明在考察地拍摄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第12题,根据考察的时间和携带物品判断,考察地应属于青藏高原。第13题,照片①显示的大熊猫生活在我国的四川;照片②中的动物是藏羚羊,是青海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的重点保护动物;照片③反映的是我国蒙古族群众经常从事的摔跤运动;照片④拍摄的是我国西北的荒漠景观。
答案:12.A 13.B
14.旅游热是新的经济增长点,某国外来华旅游团,在西安参观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后,欲依次游览都江堰水利枢纽、昆明滇池、贵阳织金洞及长沙马王堆古墓。如果他们乘坐火车,应顺次经过(  )。
A.宝成—成昆—贵昆—湘黔线
B.成昆—陇海—宝成—贵昆线
C.陇海—宝成—成昆—湘黔线
D.宝成—成昆—湘黔—贵昆线
解析:从西安出发,依次游览都江堰水利枢纽、昆明滇池、贵阳织金洞及长沙马王堆古墓景点,就只能顺次经过宝成—成昆—贵昆—湘黔线。
答案:A
15.下列有关旅游者自我防范的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事先做好准备工作,规划好旅游路线
B.出游时选择安全的交通线路和交通工具
C.在旅游过程中注意观察地形,避开危险地带
D.在旅途中尽量不要带食物,沿途购买
解析:旅游过程中要讲究饮食卫生,尽量带一些安全卫生的食品。
答案:D
16.旅行社选择时应特别关注的是(  )。
①资质 ②经济效益 ③服务质量 ④地理位置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从旅行安全的角度出发,在选择旅行社时,必须特别关注旅行社的资质与服务质量。
答案:C
17.关于旅游安全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旅游安全是保证旅游目的实现的重要因素 ②在旅游活动过后,对旅游安全进行总结 ③在旅游过程中,不需要考虑旅游安全 ④在旅游活动开始之前需要考虑旅游安全问题,做到防患于未然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解析:旅游安全是保证旅游目的实现的重要因素,在旅游活动开始之前就必须对旅游安全有充分的把握,做到防患于未然。
答案:D
18.雨季登山,应特别注意哪些地质灾害对旅游安全的影响?(  )
①火山喷发 ②地震 ③滑坡 ④泥石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本题题意强调“雨季登山”,火山喷发、地震与雨季无直接关系。
答案:C
19.为实现旅游业永续发展目标,我国许多自然风景区就门票价格召开听证会。有一风景区拟全年开放,经营上须符合以下条件:每日游客平均不超过4 000人,年营业收入最少应比年维护成本1.5亿元多20%,才能维持正常运营。下表为此风景区预估门票定价与游客人数关系表,据此完成第19~20题。
定价方案 门票价格(元) 游客人数(万人次/年)
甲 100 300
乙 150 200
丙 200 100
丁 250 50
19若门票为唯一的收入来源,则听证会选择的门票定价是表中的哪个方案?(  )
A.甲 B.乙 C.丙 D.丁
20我国九寨沟、张家界等自然风景区内没有规划付费游乐设施,其最可能考虑的是(  )。
①地处偏僻,员工不足 ②游乐活动过多,环境污染增加 ③收入不敷建设成本 ④降低景观欣赏价值 ⑤人工设施易破坏生态环境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②④⑤
解析:第19题,首先计算该景点年营业收入最少应为:1.5×(1+20%)=1.8亿元,其次按每日4 000人、一年365天计算,全年游客人数为365×4 000=146万人,可排除A、B;若按丙方案每天游客人数为100万÷365天≈2 900人,门票收入为100万×200=2.0亿,均符合条件;按丁计算门票收入为1.25亿元,可排除丁。第20题,修建付费游乐设施,会破坏环境,加大环境污染,从而降低景观欣赏价值,这是九寨沟、张家界等自然风景区内没有规划付费游乐设施的原因,与①③无关。
答案:19.C 20.D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21.(10分)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是北京申奥成功的重要原因,结合旅游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北京市中属于中国十大风景名胜的旅游景点是    、    。?
(2)假如奥运会结束后,有一代表团从北京出发,准备游览泰山、龙门石窟、孔庙、孔府、孔林、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都江堰、滇池、长沙马王堆汉墓、桂林山水、杭州西湖,最后从上海回北京,请你设计一条乘火车不重复的旅游线路,则依次经过的铁路线有    线、    线、    线、    线、    线、    线、    线、   线、   线。?
(3)假如你是北京景区的导游,你应了解该景区的哪些基本情况?
解析:解答本题需要调动所学的知识:一是我国主要的旅游资源分布,尤其是我国的十大名胜和世界遗产;二是我国的铁路交通网分布,将各旅游景点一一对应,然后仔细解答;三是作为导游应了解该景区的一些基本情况。
答案:(1)故宫 八达岭长城
(2)京沪 陇海 宝成 成昆 南昆 湘桂 京广 浙赣 京沪
(3)地形、区位、环境、生态、历史、文化、风俗民情等。
22.(10分)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据了解,每年冬季,沈阳的严寒期较长,这使得错季旅游成为市民欢迎的旅游类型。2012年1月22~28日的七天假期是一年两个长假之一,这让市民盘算起2012年过年的旅游地。2012年1月4日、5日,记者从沈阳市内多家旅行社了解到,春节旅游已经开始全面接受预订。
(1)假如你是沈阳一家旅行社的负责人,你在为游客推荐旅游线路时,首先要做到的是了解旅游者的        ,其影响因素主要有哪些??
(2)沈阳市民在外出前通过旅行社收集了有关旅游地的信息,这些信息主要包括     、       、        以及大致的    等。?
(3)下列目的地中,能够满足沈阳市民实现错季旅游的可能是    。?
A.三亚、丽江
B.玉龙雪山、黄山
C.曲阜、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
D.厦门、青岛
这些地区成为沈阳市民错季旅游目的地的主要原因是? 。?
(4)沈阳市民错季旅游应注意哪些影响旅游安全的因素?
解析:在选择旅游线路时要根据旅游者出游的愿望和能力,其影响因素主要有旅游者的动机、旅游偏好、旅游者的经济承受能力和闲暇时间等。旅游地的信息主要包括旅游资源的特色、旅游地的时空可达性、旅游服务设施和条件、旅行费用等。根据材料可以看出,错季旅游是相对于寒冷的冬季而言的,因此沈阳市民多选择气候温暖的地区,这些地区与游客居住地环境差异大,对游客吸引力大。影响旅游安全的因素主要包括地形、气候、水文、交通、旅游设施及社会秩序等。
答案:(1)出游愿望和能力 旅游者的动机、旅游偏好;旅游者的经济承受能力和闲暇时间等。
(2)旅游资源的特色 旅游地的时空可达性 旅游服务设施和条件 旅行费用
(3)A 沈阳冬季漫长而寒冷,而三亚和丽江等热带地区,气候温和,旅游目的地与沈阳市民的居住地环境差异大,对沈阳游客吸引力大
(4)地形、气候、水文、交通、旅游设施、社会秩序等。
23.(10分)读下面的旅游漫画,完成下列问题。

(1)四幅漫画各揭示了旅游中的哪些不良行为?
①     ;②             ;?
③;④      。?
(2)旅游者应遵守的旅游要求有哪些?
(3)下列有关文明旅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文明旅游应贯穿于旅游的全过程
B.旅游时尊重地方习俗也属于文明礼貌的要求
C.文明旅游不仅要注意个人礼貌,还要注意旅游安全
D.文明旅游可有可无,只要尽兴就好
解析:本题考查不合理的旅游行为的表现及危害。第(1)题,读图分析不难得出各图中的不文明行为。第(2)题,结合所学知识及实际旅游活动解答。第(3)题,文明旅游十分必要,既可获得愉悦的收益,又可保护旅游资源、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答案:(1)破坏文物 不讲文明礼貌和公共道德 破坏宾馆设施 随地乱扔果皮
(2)遵守法律法规,爱护旅游资源、维护旅游环境,尊重旅游地的文化习俗,讲究文明礼貌,注意旅游安全等。
(3)D
24.(10分)青藏铁路的开通运营,把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长途交通运输方式引入西藏,为西藏提供全天候、大运量的进出通道,并从根本上改变了西藏对外交通联系的条件,西藏又一次成为焦点。读“青藏地区简图”,完成下列问题。

(1)玲玲的父母7月从上海到西藏拉萨旅游,请你给他们一些温馨的提示。
(2)玲玲的父母在图甲中A城品尝了独特、美味的由高原特有农作物    酿制的美酒,藏族群众告诉他们,西藏虽然气温低,但这里的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较高,请你为玲玲父母解答困惑。?
(3)在图示铁路建设过程中,一些平坦的高原面上修建如图乙所示的模拟自然山坡工程,你认为工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4)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极大地刺激了旅游业的发展,但是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试分析其表现。
(5)据有关部门预测,西藏将会成为旅游业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其主要依据可能是什么?
解析:本题考查青藏地区的生态环境、青藏铁路对西藏旅游业的影响及旅游业发展对其经济的影响。结合青藏高原的环境特点,分析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及措施,进而理解旅游业发展及其影响。
答案:(1)高原缺氧环境,进藏前一定要休息好,可准备好氧气袋;高原空气稀薄,紫外线强,需准备防晒物品;西藏昼夜温差大,建议加带衣服;西藏生态环境脆弱,请保护自然环境;尊重当地宗教和习俗。
(2)青稞 空气稀薄,白天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光照强,光合作用强;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低,呼吸作用弱,这样养分积累较多,产量较高。
(3)主要是便于野生动物的活动与迁徙。因为青藏高原地区生态脆弱,更要注重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
(4)①生态破坏加重;②旅游环境污染;③文化景观的破坏。
(5)青藏铁路的建成改善了当地交通运输的状况,推动该地区第三产业,尤其是旅游业的发展,进而促进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和产业升级;青藏铁路的建成和运营加强了该地区与区外的广泛联系,有利于促进当地市场的开放和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