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盛一时的隋朝

文档属性

名称 繁盛一时的隋朝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68.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9-05-06 13:54:00

文档简介

课件16张PPT。南北朝(420年-589年)繁盛一时的隋朝第1课一.隋朝统一南北1、阅读课本第2页第一段内容,归纳:
隋朝建立和统一的时间、建立者、都城。2、阅读课本第2—3页的小字内容,了解:
隋朝为什么能够统一全国?而隋的统一有什么重要意义?3、阅读课本第3页内容,思考:
隋文帝在位时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就?4、阅读课本第4页上面小字内容,思考:
你觉得隋文帝身上有什么优秀品质?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借鉴意义?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二.隋朝大运河1、阅读课本第4页内容,归纳:
隋朝大运河是谁在哪一年开凿的?他为什么要开凿大运河?大运河的中心和南北端点各在哪里?全长多少公里?大运河的开凿有什么重要意义?2、阅读课本第4页地图及第5页小字内容,了解:
大运河从北向南分为哪几段?连接了哪几大水系?想一下,隋炀帝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①隋文帝在位二十多年里,国家治理得比较好,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这就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
②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
③大运河是在天然河道和古运河基础上开通的。涿郡(今北京)洛阳余杭(今杭州)永济渠
通济渠
邗沟
江南河
课本第5页动脑筋题:这句话的意思是,国家水上运输粮食全靠大运河。
中国古代在没有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的条件下,陆路运输粮食只能利用车、马,靠人力、畜力进行,运量小,速度慢,费用大。而水上运粮食比起陆运,运量大,速度快,费用小。课本第5页活动与探究一:今天的运河不经过洛阳;今天,大运河北段已不通航,现正在逐步疏通。 总的来说是好事,但不能简单地用“好”与“坏”字来评论大运河的作用。大运河开通后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也有利于国家统一。但当时为开凿大运河,的确是过度役使了民力,给劳动人民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课本第6页思考与判断:课堂小节练习:一.选择:
隋朝的统治类似于下列哪一个朝代:
A、秦朝 B、东汉 C、西晋 D、东晋2. 581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的是:A王莽 B杨坚  C李渊  D李世民3.隋朝统一全国是在: 
A.581年 B.605年
C.589年 D.611年   4.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在于: 
A.满足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 B.南水北调 C.大大加强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D.便利对少数民族的战争 
5.下列关于隋朝大运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开凿于隋炀帝统治时期
B.全长四、五千公里
C.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
D.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6.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  
A.攻打陈朝  B.巩固隋朝的统治  
C.巡游享乐  D.攻打高丽   7.在隋朝大运河中,最南面的一段运河称 
A永济渠  B广通渠 C江南河 D灵渠  
你掌握了吗?
1、隋朝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
2、隋朝统一全国时间。
3、隋文帝在位时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什么成就?
4、大运河开通的主要目的、开凿时间、大运河的中心及南北端点、大运河的作用。课题: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备课时间
草案时间
集体讨论时间
个人修改时间
3月3日
3月5日
上课时间




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隋朝“繁盛”的历史,包括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等基本史实。
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究“隋炀帝为什么要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隋朝开通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等问题,培养学生从特定的历史条件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
价 值 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与长城齐名的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
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
一是教材对隋初经济的繁荣写得比较概括,难以使学生感受和理解;二是对开凿大运河的目的和作用,要引导六年级的学生辩证地、全面地去分析和评价,有一定难度。
教学过程
实施步骤
修改记录
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回顾有关南北朝的知识,然后指出:经过一段时间的分裂和混战之后,我国历史进入了一个繁荣和开放的时期——隋唐时期。从而引入新课内容的学习。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南北重归统一
1、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第2页第一段内容,归纳:
隋朝建立和统一的时间、建立者、都城。
2、阅读课本第2—3页的小字内容,了解:
隋朝为什么能够统一全国?(北方民族的大融合;江南经济的发展;陈后主的荒淫无道。)
而隋的统一有什么重要意义?(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对峙局面,开创了隋唐时期三百七十余年的“大一统”局面,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3、阅读课本第3页内容,思考:
隋文帝在位时采取了哪些措施?(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
取得了哪些成就?(国家出现统一安定的局面,人民负担较轻,社会经济繁荣,人口有大幅度增长。)
4、阅读课本第4页上面小字内容,思考:
你觉得隋文帝身上有什么优秀品质?(提倡节俭,以身作则。)
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借鉴意义?(创建节约型社会,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的教育。)
小结、过渡:引导学生看隋朝的疆域图,指出隋朝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重要的贡献,但其最重要的贡献是隋朝大运河的开凿。)
二、大运河的开通
1、阅读课本第4页内容,归纳:
隋朝大运河是谁在哪一年开凿的?他为什么要开凿大运河?大运河的中心和南北端点各在哪里?全长多少公里?大运河的开凿有什么重要意义?
2、阅读课本第4页地图及第5页小字内容,了解:
大运河从北向南分为哪几段?连接了哪几大水系?(结合地图引导学生分析了解。)
想一下,隋炀帝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①隋文帝在位二十多年里,国家治理得比较好,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这就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②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
③大运河是在天然河道和古运河基础上开通的。)
3、今天的大运河和隋朝大运河有什么区别?
古运河以洛阳为中心,今天的运河不经过洛阳;今天,大运河北段已不通航,现正在逐步疏通。
4、课本第6页活动与探究二:思考与判断
总的来说是好事,但不能简单地用“好”与“坏”字来评论大运河的作用。大运河开通后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也有利于国家统一。但当时为开凿大运河,的确是过度役使了民力,给劳动人民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
巩固练习
屏幕出示练习题进行巩固训练。
课堂小结
利用纲要信号归纳繁盛一时的隋朝的知识体系。




掌握课堂所学的内容并完成第一课同步训练。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