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枣 儿孙 鸿
◇教材分析◇
《枣儿》是一部重在写情,以情感人的话剧小品。全剧运用象征手法,围绕“枣儿”展开情节,描写了老人和男孩之间的一段亲切交往,他们满怀亲情,呼唤着各自的亲人回归故乡,回到自己身边,来吃这家乡的“枣儿”,表现了老人对儿子、男孩对父亲的深切思念,反映了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变迁。
全剧的主要艺术特点是象征性。因此,教读这个话剧小品时,应试着指导学生在反复诵读文章的过程中,领悟其中蕴含的象征意义,体会作品的象征手法,理解作品的主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熟悉剧情,领悟剧中人物的矛盾冲突。
2.了解现代戏剧艺术中常用的象征手法。
3.揣摩情节、语言,理解作品的象征意义,培养学生对戏剧的品评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分角色演读课文,整体感知,把握剧情。
2.指导学生从对话中品析人物形象,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
3.深层探究,合作研讨,理解作品蕴含的象征意义。
4.拓展延伸,联系现实,关注身边的孤独人群。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我国社会转型期人们的生存状况,正确认识和适应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弘扬亲情和乡情。
◇教学重难点◇
1.重点:(1)把握剧中老人和男孩两个人物形象,理解他们的思想情感。(2)体会作品的象征手法。
2.难点:领悟剧本所蕴含的象征意义,理解剧本的主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国人民正迈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不少农村家庭的主要劳动力涌入城市生活,不仅为城市建设做出了贡献,也摆脱了贫困的生活,实现了富裕。然而进步的同时也产生了新的矛盾,如留守家园的老人和孩子只能在无尽的思念中生活,他们怎样寄托这种思念呢?让我们一同走进戏剧小品《枣儿》中寻找答案。
二、预习检测
(一)疏通字词
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
囫囵(húlún) 凝视(níng) 踌躇(chóuchú)
咀嚼(jǔjué) 翘首(qiáo) 蹑手蹑脚(niè)
2.理解重要词语的词义。
囫囵:完整,整个儿的。
踌躇:犹豫不决。
翘首:抬起头来(望)。
垂头丧气:因事情不顺利而情绪低落。这里用来形容男孩因见不到父亲而伤心、低落。
蹑手蹑脚:形容走路时脚步放得很轻。
无可奈何:没有办法;没有办法可想。
(二)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孙鸿,当代戏剧小品作家。《枣儿》发表于《剧本》1999年第1期,获1999年“中国曹禺戏剧奖”——小品小戏奖一等奖,并囊括优秀编剧奖、优秀导演奖、优秀演员奖。
日益强劲的现代化浪潮不可阻挡地席卷着一切与之不相适应的思想和观念,迫使许多人不得不放弃他们熟悉的生活而远离他乡,奔赴大城市谋生。《枣儿》等戏剧小品以呐喊的方式呼唤着人们原始的精神维系和生命依托。
三、学习新课
步骤一:诵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
1.自由诵读剧本,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剧本的主要情节。
明确:在乡间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下,一位老人遇到了一个捡枣儿的男孩,这一老一少交谈起来,十分亲昵。在谈话中,老人回忆有关“枣儿”的往事,流露出自己对儿子的思念;男孩要把“枣儿”留给父亲吃,表露了自己对父亲归来的急切盼望。他们满怀亲情,呼唤各自的亲人回归故乡,回到自己身边,来吃这家乡的“枣儿”。
2.根据剧情发展,理清结构层次。
明确:第一部分(从开头到“留给娃娃过年吃”):点明背景,用歌谣展开剧情。
第二部分(从“从身旁晒满红枣”到“老人紧紧搂住男孩”):写老人与男孩相遇交谈的过程。
第三部分(从“我娘说”到结尾):照应开头,呼唤亲人。
3.剧本的结构必须遵循空间和时间高度集中的原则,本文把时空集中在什么地方?“枣儿”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红枣儿树下。以“枣儿”为标题,并以“枣儿”贯串全文,“枣儿”是全文的线索,老人和孩子以“枣儿”进行对话,展开情节。老人的经历、情感乃至命运,都与“枣儿”有着不解之缘;男孩对父亲的思念也与“枣儿”相牵连。
步骤二:揣摩语言,分析台词的含义
1.怎么没人来吃枣儿呢?多好的枣儿。
明确:“最甜莫过故乡水,最亲莫过故乡人”,故乡的枣儿成熟了,甜甜蜜蜜的枣儿应该由亲人来吃,但“怎么没人来吃枣儿”?吃枣儿的人身在何处?这里表现了老人内心的孤独、精神上的失落,更表现了老人对吃枣儿的人回归的渴望。
2.听好,我讲完一个故事,你才能吃一颗枣儿。噢,慢慢吃才能吃出个甜味。
明确:“慢慢吃才能吃出个甜味”一句表达的意思不仅是指吃枣品出甜味,其中还隐含了对既往岁月、对传统生活、对精神家园的依恋。
步骤三:精读课文,理解人物的形象
1.分角色读剧本,说说老人和男孩分别是怎样的人物形象。
明确:老人是最有普遍意义的长者的形象:满怀真情、富有爱心、关爱下一代。男孩是年幼的新生一代的形象:好奇而懂事、思念父亲、喜爱心疼自己的老人,身上处处体现了儿童纯真可爱的天性。
2.你对剧中未出场的老人的儿子“枣儿”和男孩的父亲这两个人物怎么看?
明确:老人的儿子:不再像老一辈那样终身不离乡土,而是远离故乡和亲人,闯荡于外面的世界。男孩的父亲:离开乡村而定居城市,抛弃了旧家,另成新家。这两个人物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社会的变化。
步骤四:细读剧本,探究下面的问题
1.“童谣”是全剧的桥梁,说说它有什么特殊的表达效果?
明确:童谣表达了在“枣儿”中所融入的父母疼爱子女的亲情,以童谣开头,将人们带入具有民族传统风情、充满乡土气息的特定情境。结尾既与开头相呼应,又强化了剧中的情境和内容,深化了全剧的思想感情。
2.结合剧本情节,说说“枣儿”象征着什么。
明确:“枣儿”是亲情的象征,是故乡的象征,也是传统生活和精神家园的象征。
步骤五:小组讨论,理解剧本的主题
1.请大家谈谈对作品主题的认识。
明确:(预设)生1:剧本表现了感人至深的亲情,也表现了老一辈的深厚乡情。
生2:剧本反映了当今社会家庭关系的变化,呼唤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亲情和心灵沟通。
生3:剧本反映了现代化进程中,农村青壮年离开乡土,老人和孩子留守家园的现实状况。
生4:剧本反映了社会变革时期传统的失落、精神家园的失落以及人们对传统、对精神家园的追寻。
2.在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类似本文的情形。请大家想想,我们该做些什么?
明确:①呼吁社会力量共同关爱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②向那些经常不回家的人提出倡议:常回家看看。
四、课堂小结
优秀的剧本,其主题思想往往是深刻的,本文通过一老一少的亲切交往,表现了社会的深刻变迁,企盼和呼唤人们认识和适应社会发展带来的变化,走出家园、走出封闭、走出传统而迈进现代社会的新生活。给读者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间,发人深省。
五、布置作业
联系现实生活,关注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社会现象,了解产生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并谈谈你的看法。
附:板书设计
枣儿象征
手法
◇课后反思◇
本课围绕情节、人物、主题设计问题,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但忽视了让学生从表演的角度读剧本,一个方面是诵读,另一个方面就是实在的表演。这种看似简陋的表演形式对学生理解人物与主题具有重要意义,这实际上也符合学习剧本的真正用意,在课堂时间充足的前提下,应弥补此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