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 沪科版物理 8.1力的作用效果 教案(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 沪科版物理 8.1力的作用效果 教案(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3-01 10:51: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泸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



课 题 8.1 力的作用效果 拟用 2课时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知道什么是压力,会画压力的示意图。通过探究知道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并能建立压强定义公式。 知道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及其意义,会进行压强的简单计算。 4.能在日常生活上灵活运用压强知识为生产生活服务
德育教育 教育学生要热爱生活
重 点 压强的概念和压强的公式。
难 点 压强公式的应用
关 键 对于本节的概念及公式要正确的理解
教 具 学生探究实验器材:自制压力小桌,10×10×5厘米3的塑料泡沫,质量为200克的砝码,50克的砝码各一个,细砂,海绵、玻璃杯、铅笔等 教师演示器材 :汽球,图钉,鸡蛋等
采用教法 启发式,讨论法,讲授法 课型  新 课
作业布置 收集生活中增大压强和减少压强的例子。《启航》
板 书 设 计
8.1 压强一、压力:定义: 产生原因: 大小: 方向: 作用点: 二、压强:定义: 公式:P=F/S 单位: 物理意义: 三、压强的增大与减小
标注 教师活动(含分课时安排) 学生活动
引入 讲解 教师演示实验 讲解 讲解 巡视 指导 问 问 鼓励 第一课时:压力与压强 一.新课将一气球置于讲台上让班上个最高力最大的男生用手掌压气球,因气球打气不很足,他必费九牛二虎之力才能压破球,接下来叫一个个头最小的女生(偷偷给她一根针)。她只要轻轻一碰气球便破了,学生必大笑。此时设问为什么?从而引入新课二.什么是压力①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杯子对桌面施加的力F1,画出桌面受到的力F1 ②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施加的力,画出斜面受到的力F3 ③手指按图钉,图钉对墙面施加的力F2,画出墙面受到的力F2归纳这些力的共同特点:垂直受力物体表面并指向其内部然后得出压力的定义定义: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学生针对性练习请作出下列图中各物体对支撑面的压力和重力的示意图 压力与重力的区别: (三)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压力作用效果的体验亲自体验一下。做书本图8-1的实验.让学生利用三角板,如图用食指和大拇指轻轻夹着两头,提问:两个手指的感觉一样吗?为什么两个手指的感受不同呢?提醒学生注意发现问题。接着让笔尖压在手指上,先轻压后重压,比较两次疼痛的感觉。
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让同学们猜测并讨论,同时说明猜想是科学研究的常用方法,但一定要用实验验证。 学生进行实验探究(讨论设计方案,收集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交流实验体会) 学生在这里的实验方案很多,可采用复式教学法---各组学生先分别做自己设计的实验,然后分别上讲台汇报。 大家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多个因素有关,那么实验中我们应采用什么研究方法呢?(控制变量法)如何控制变量呢? 教师演示8-4实验 分析与论证: 在相同受力面积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在相同的压力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因此,压力作用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系,还跟受力面积有关系。判断下列说法中对错,并找出错误之处( ) A、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大,产生的压力越大 B、在受力面积相等时,重力大的物体产生 的压强一定大。 C、压力大的物体产生的压强不一定大 D、压力相等时,底面积大的物体受到的 压强一定小学生思考问题:如果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大小都不相等时,我们该如何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呢? (三)压强 ①定义:物理学中把物体受力面上受到的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叫做压强 ②公式:压强=压力/受力面积;。(比值法) 并由此引出压强的单位是由力的单位和面积单位共同组成的。单位:牛顿/米2读作:牛顿每平方米;它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做帕斯卡,简称帕,符号是Pa。以成年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1.5×104 Pa的含义是:1米2的地面受到的压力约1.5×104牛顿。 压强P物理意义:描述压力作用效果的明显程度。 第二课时压强的计算与应用 练习:计算芭蕾舞演员和大象对地面的压强。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做题,其余同学在下面做,教师来回巡视,及时发现学生的解题问题,给予及时纠正。做完后。讲评练习的同时指出同学在解题中出现的错误和不规范的问题。 已知:G1=475N S1=9.5cm2 m2=6000kg S2=4×600cm2求:P??1,P2解:① S1=9.5cm2=9.5×10-4m2 F1=G1=475N ②S2=2400cm2=2.4×10-1m2 F2=G2=mg=6000kg×10N/kg=6×104N (4)课堂练习 P147第4 题 (四)压强知识的应用 为了使同学了解压强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并且如何运用压强的知识为我们服务,设问:压强是越大越好,还越小越好呢?然后解释生活中我们需要压强大时要想办法增大压强,需要压强小时想办法减小压强?同时说明任何物体能够承受的压强都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物体会被压坏。举例说明:如砖能承受的压强大约是5×106帕,混凝土是(5—50)×106帕等等。为了不压坏物体,使物体受到的压强小于物体能承受压强,因此人们就想方设法减小物体受到的压强。 设问:如何去增大压强或减小压强呢?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找出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解决课前提出的问题。由P=F/S分析出增大压强与减小压强的办法,并引导鼓励同学分类举出生活中我们应用的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例子,如:①书包带平而宽; ②吸管一头尖一头钝; ③椅子用宽而平的板平不用一细杆 ④铁轨铺在枕木上等等 同时让同学们参与做对比小实验,这样不仅说明问题又能活跃课堂气氛,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轻轻松松学习,又懂得了生活中的很多情况用到了所学的知识,培养了学生正确分析问题的能力的和表达能力,对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物理兴趣和学习信心有很好的作用。 学生归纳总结: 1.增大压强的方法: ①增大压力; ②减小受力面积; 2.减小压强的方法: ①减小压力; ②增大受力面积. 活动 画图 练习 思考 画图 思考发现问题 实验 猜想 讨论 实验 归纳 总结 学生观察泡沫的形变程度 练习 练习 举例 归纳 总结
教学后记 (在教后填写)




PAGE



4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