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苏争霸格局[图文]-新课标[整理]

文档属性

名称 美苏争霸格局[图文]-新课标[整理]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9-05-08 11:2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6张PPT。美苏争霸美苏争霸思考问题: 回忆思考:二后初期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怎样的重大变化?1、美苏争霸的格局 形成的原因是什么?2、美苏争霸主要分哪三个阶段?双方领导人是谁?3、分析三阶段美苏争霸的特点及其原因?明确美苏外交的基本战略。 4、指出美苏争霸三阶段的主要表现(争霸史实)?5、评价美苏争霸的格局。思考:从美苏争霸事实中,应吸取哪些历史教训? 回忆思考:二后初期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怎样的重大变化?
①战后初期,美苏均势基础上二分天下形成了雅尔塔体系;
②在雅尔塔体系基础上形成美苏两极格局。
国际关系格局的特点:
是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全球对峙的两极格局,即所谓“冷战”格局(1947——1991)形成。 美苏争霸21世纪五十年代中期———1991年苏联解体形成原因过程:三阶段
(特征、表现、原因)结束(评价)1、时间:

2、主要原因:
一、美苏争霸格局的形成50年代后期起 美、苏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战后初期美国推行全球扩张战略,称霸世界,成为世界霸主。
赫鲁晓夫上台后,提出同美国“平起平坐”,实现“苏美合作”,争夺世界霸权的对外政策。 50年代中后期
~60年代初期60年代中后期
~70年代末期80年代赫鲁晓夫
肯尼迪等 勃列日涅夫
尼克松等 戈尔巴乔夫
里根等 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和领导人与美平起平坐,实现苏美合作,共同主宰世界。采取积极进攻战略与美国争夺霸权放弃争夺军事优势,由对外扩张转向全面收缩和平政策(既合作又对抗)。 尼克松主义(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收缩) 里根主义; “星球大战计划”。 美苏争霸三阶段的政策、特点及其原因缓和与紧张并存;既合作又对抗;
争霸优势在美国方面苏联处于攻势,美国 转攻为守;
争霸优势在苏联方面美对苏采取强硬政策,苏进行全面收缩;
争霸优势在美国方面苏联实力增强。开始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经济实力同美国的差距大为缩短,军备实力赶上了美国。 军备竞赛拖垮了苏联经济,经济陷于停滞;农、轻、重比例失调使经济困难加剧。 美国实力强大是世界霸主经济增长趋缓,越战受挫,军事实力被苏联赶上。保住霸权。 美国经济复苏,实力相对增强。 双方经济军事实力对比的变化 决定美苏争霸态势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赫鲁晓夫对美国记者说: 我们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果我们为和平联合起来,那么就不会有战争。那时,如果有某个疯子想挑起战争,我们只要用手指吓唬他一下,就足以使他平静下来。 “ 如果某个核大国威胁我们某个盟国自由,或威胁某个我们认为其生存关系美国安全的国家的自由,我们将提供保护;在涉及其他形式的侵略场合,我们将根据条约义务在被要求时提供军事和经济援助。但我们指望直接遭受威胁的国家承担为本身防务提供人力的主要责任。”战略进攻 战略收缩“星球大战”计划美苏争霸三阶段的主要表现(争霸史实)1961年8月民主德国修建“柏林墙”的情形勃兰登堡门是最著名的、经常被旅游者参观的地方,因为它是德国分裂和统一的标志。这是从西边看东柏林(1968) 古巴导弹事件的结局反映了什么?战略优势在美国“中美三个联合公报”: (1972中美上海公报;1979中美建交联合公报;1982中美八·一七联合公报。美国政府于1979年1月1日发表声明,承诺“一个中国”原则和对台湾当局“断交、撤军、废约”三项建交条件。) 如何看待美苏争霸格局?(评价) ① 美苏争霸过程中, 互有攻守,各有得失, 长期的争霸给世界带来了动荡不安和局部战争;
②同时美苏也互相牵制,避免了世界大战的爆发;
③然而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两极格局的结束,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④但美国继续推行霸权主义及强权政治,以致于局部战争接连不断。(海外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巴以冲突,伊拉克战争)留给我们太多沉重的思考。
我们的世界将走向何方? 决定世界格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世界各种力量的对比发生变化或重组。 美苏争霸四十多年,对战后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请思考一下,有哪些历史教训值得吸取? ①美苏争霸是世界不安定的根源,世界人民必须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②美苏争霸损人害己 ,军备竞赛,军费开支巨大。导致美国债台高筑,财政赤字激增;导致苏联经济恶化,这是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之一。
③美苏争霸,都企图将自己的意思形态和社会制度强加别国,并推广全世界。这是以错误的思维方式来处理国家国际关系。我们应该承认世界社会的多样性,尊重各国人民根据国情来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
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