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73张PPT。第四单元 无产阶级革命家
■留法少年
■转战千里
■建国初期与“文革”岁月
■拨乱反正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第16课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导入 邓小平睿智幽默,常说“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他心中铭记着“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他善于革命,更善于建设,被世人评价为“20世纪罕见的杰出人物”“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留法少年邓小平故居 邓小平孩提时就读的协兴小学堂旧址“盎特莱鹏”号邮船,邓小平乘这艘轮船赴法国留学 我在法国呆了五年多,其中在工厂劳动了四年,干重体力劳动。……当时工资很低。但也有一个好处。这样的生活,使我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我来的时候,便已打定主意,更坚决地把我的身子交给我们的党,交给本阶级。从此以后,我愿意绝对的受党的训练,听党的指挥。始终为无产阶级的利益而争斗。
——邓小平1920年,留法勤工俭学时的邓小平,时年16岁。 邓小平和叔叔邓绍圣1921年3月在法国的合影 邓小平旅法时的“居留登记卡” 1924年7月1日,出席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区第五次代表大会的代表在法国巴黎合影(四排左五为邓小平) 。转战千里 1929年12月11日,邓小平、张云逸、韦拨群领导和发动百色起义,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和右江革命根据地。邓小平任中共红七军前敌委员会书记、红七军政治委员。 1937年,抗日战争初期的邓小平,时年33岁。 1945年,邓小平、卓琳、刘伯承、汪荣华和他们的孩子在河北武安县留影。 1948年11月,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组成由邓小平任书记的五人总前委,统一领导和指挥中原、华东两大野战军。左起:粟裕、邓小平、刘伯承、陈毅、谭震林。 1949年4月21日凌晨,人民解放军第二、三野战军发起渡江战役,迅速突破国民党政府军的长江防线,先后解放了南京、上海及苏、皖、浙、赣等省广大地区。刘伯承、邓小平亲临前沿,部署渡江作战。 1951年4月,邓小平和各界群众欢迎以阿沛·阿旺晋美(正面左一)为首的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团途径重庆前往北京 。同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代表同西藏地方政府代表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 建国初期与“文革”岁月 20世纪50年代初期,邓小平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图为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合影,右起:邓小平、贺龙、熊克武、龙云、王维舟、刘文辉。主政大西南的邓小平1952年,初任政务院副总理时的邓小平,时年48岁。 1963年7月,邓小平同志率领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前往莫斯科同苏联共产党代表团谈判,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同志到首都机场送行。 邓小平在江西时的留影 1969年,邓小平被送到江西省新建县拖拉机修造厂劳动。图为邓小平和夫人卓琳、继母夏伯根在江西住地合影。1974年8月,邓小平70寿辰时与家人合影。 1974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团长邓小平在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上发言,系统阐述毛泽东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 拨乱反正 1974年底,毛泽东称赞邓小平“政治思想强,人才难得”。1975年1月,邓小平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周恩来病重住院,邓小平主持党政军日常工作。 1975年,邓小平在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期间,同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召开了解决军队、交通、工业、农业、科技等方面问题的一系列重要会议,着手进行全面整顿,全国形势明显好转。1976年10月,北京市民欢庆“四人帮”的倒台。 1977年4月,邓小平写给中共中央的信,批评“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 (部分手稿)。 1978年,邓小平着重阐述了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和根本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光明日报》刊登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 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大家认为进行这个争论很有必要,意义很大。从争论的情况看,越看越重要。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是毛泽东同志在整风运动中反复讲过的。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的确是个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为《光明日报》编辑部出版的一本真理标准讨论纪念文集题词邓小平手迹1978年邓小平在吉林视察1980年夏,在攀登峨嵋山的崎岖小径上,邓小平向乡亲问候。 1977年9月,邓小平会见美籍数学家陈省身。 1978年3月,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的讲话中,阐明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个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指出"四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会后,邓小平接见出席会议的代表。图为同青年数学家陈景润握手。 1979年1月,邓小平会见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美籍物理学家杨振宁和夫人杜致礼,与他们亲切交谈。邓小平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改造了旧中国的形象,凡是炎黄子孙,不管穿什么服装,都关心中国的强盛,都对中华民族有自豪感。 1987年7月,邓小平亲切会见在四化建设中作出重大贡献的中年科学技术专家。 1979年7月,75岁高龄的邓小平登临黄山。一群正在游览的大学生见到邓小平,喜出望外。图为邓小平为闻讯赶来的杭州大学学生签名留念。 为景山学校题词(1983年10月1日) 1984年2月,邓小平和王震在上海观看小学生操作简易电子计算机。邓小平说:“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做起。” 1990年9月5为“希望工程”题词 1981年6月,邓小平任中央军委主席后,提出必须把人民解放军建设成为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队。图为邓小平在华北某地观看北京部队和空军部队举行的大规模军事演习,检阅陆海空军部队。 1985年6月,邓小平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宣布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年内裁减员额100万。 根据邓小平的倡议,1979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3月12日为植树节。这是邓小平到北京十三陵植树。右二为万里,右一为郝建秀。 为中国植树节十周年题词1991年3月 1979年1月底至2月初,邓小平和夫人卓琳出访美国。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领导人第一次对美国的访问。图为邓小平和美国总统卡特在白宫阳台上。1984年4月,邓小平会见美国总统里根。 1984年12月,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联合声明举行签字仪式。图为邓小平会见来华参加签字仪式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撒切尔夫人对邓小平“一国两制”的构想极尽美好赞誉之词句,称为“天才的结晶”,是“英中香港问题达成协议的关键”。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 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的根本问题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原则,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为此就必须开放。否则,不可能很好地坚持社会主义。
——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邓小平给深圳特区的题词 35周年国庆首都群众游行时,北京大学的学生们在游行队伍行进中打出的横幅。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
——邓小平邓小平1992年南巡邓小平在南方视察 1992年2月7日,邓小平在中共上海市委书记吴邦国陪同下,考察上海杨浦东工地,听取指挥部负责人的情况汇报。 1992年3月26日,《深圳特区报》发表文章,详细介绍了邓小平南巡及南巡谈话的主要内容。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南巡讲话(原题《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 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个问题要搞清楚。如果分析不当,造成误解,就会变得谨小慎微,不敢解放思想,不敢放开手脚,结果是丧失时机,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邓小平南巡讲话(原题《在武昌、深圳、珠海、
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 1989年11月,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批准了邓小平的退休申请,邓小平从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这是邓小平同江泽民亲切握手。 1992年10月19日,邓小平与出席中共十四大的全体代表亲切见面 1997年9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 199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江泽民作了题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报告。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上作报告 邓小平理论初步解决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有系统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邓小平理论集中起来,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邓小平理论在哲学认识论方面的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是邓小平理论在政治经济学方面的基础;社会主义本质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是邓小平理论在科学社会主义方面的基础。 邓小平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同志不幸与世长辞,神州震动,举国同悲。2月25日, 邓小平同志追悼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在追悼大会上致悼词。为邓小平送行的人们天安门广场上悼念的群众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
——邓小平邓小平英、法、俄、西、日文版《邓小平文选》结 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