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契丹族、党项族的崛起及政权的建立,知道辽与宋、西夏与北宋的和与战等基本史实,能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思考北宋民族关系的特征。过程与方法:识读《北宋形势图1111年》,了解辽、西夏与北宋政权的并立;观察契丹和西夏的文字与货币等图片,认识契丹与党项族通过学习中原汉族文化,推动本民族的发展;分析材料理解北宋与辽、西夏议和的原因及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少数民族政权契丹、西夏与宋的和战,认识到民族友好、民族融合始终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都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教学重难点】
重点: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
难点:正确认识澶渊之盟、宋夏议和对民族和平与发展所起的作用
【教学过程】
播放:一首《朝代歌》。
教师:北风乱,夜未央。在北宋时期,在北风呼啸中北方的草原迅速崛起了两个伟大的民族:契丹族与党项族,他们分别建立了自己的政权辽与西夏,他们在那个时代和北宋一起称霸争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展示:三个板块
一 北方民族的强势雄起---契丹族与党项族;
二 契丹族与汉族的交锋---辽与北宋的和战;
三 党项族与汉族的争端—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学生:一起大声朗读
教师:契丹族与党项族在公元10世纪左右在中国的北方先后雄起。他们是一个怎样的民族?他们的领军人物又是谁?他们建国时的国家情况又如何?
学生:大声阅读课本33页和34页的黑体字部分。
完成辽、西夏与北宋的表格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与北宋的关系
辽
北宋
西夏
教师:契丹族与党项族创造出自己文字。我们知道文字的出现标志着一个国家文明的出现,也意味着民族文化的被传承。
教师:经济繁荣必然会促进国家其他方面的发展,比如手工业片学生听讲、当时的契丹族与党项族已经能够制造出精美的工艺品。这也证明了他们的国力雄厚。随着国力增强,历史事实告诉我们强大的马背上的游牧民族与农耕的汉族相遇时,总会演绎一场相杀相爱的悲喜剧。
教师:我们先看契丹族与汉族的交锋:辽与北宋的和战。契丹族与汉族的交锋:辽与北宋的和战。
展示:哑剧表演:辽与北宋和战。其他学生猜测。
学生:回答问题:辽与北宋之间发生了几次和战?请同学们仔细观看辽与北宋之间的和战。
展示:澶渊之盟视频
问题:简析澶渊之盟。
教师:请同学们先不要着急发言。我们一起听听专家是怎样评价澶渊之盟的。
视频展示。
教师,澶渊之盟的利弊。尽管结局对北宋人民造成一定的负担,但毕竟他们议和后又和平共处了一百二十年 。所以老师认为澶渊之盟是一个双赢的盟约。
教师提醒:两族经济发展;人民。再从北宋人民考虑。
教师引导并指导,评价学生回答的问题。
学生回答问题:西夏与北宋是怎样相爱相杀的?最终的结果如何?现在让我们一起再观赏党项族与汉族的相爱相杀。让我们一起朗读。共读。
读完问:西夏与北宋是怎样相爱相杀的?最终的结果如何?
学生回答。
学生:讨论后再答与北宋之间的关系,你认为民族之间的关系是战争为主还是和平为主?你认为民族之间应该怎样相处?(讨论后回答)
展示:
材料一:他统一契丹八部,任用汉人为官,改革习俗,建筑城郭,创制契丹文字,发展农业和商业。916年他称皇帝,国号“契丹”。
材料二:他是党项族拓拔部人,于1038年称帝,国号大夏。他懂汉族文字,懂得佛教经典,还研究过儒家经史兵书。他仿照唐宋封建制度建立统治机构,根据汉字创制西夏文字,曾定制官制、法制、军制。?
问题:材料一、材料二的“他”分别是谁?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教师指点,点评,评价
【课堂小结】
纵观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从一个人:北京人到两个人:炎黄二帝,到一群人:再到夏商周,这是中华民族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交流,交往与交融的时期。 所以到秦汉时期才会有秦人、汉人这称呼。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在这个中华民族第二次大交融时期,中华民族之间实现了真正血脉。特别是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他让鲜卑族的血液与汉族的血液相融,在此意义上说,他创造了一个新的民族。在此之后北方各民族陆续进入中原,各民族之间在碰撞与交流中进一步交融,对中华民族的发展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到了隋唐时期,唐人的称呼已经传遍世界。中华民族初步实现了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后的五代十国, 辽宋夏金元明清时期,中华民族之间的交融达到顶峰。最终成为一个整体。这是中华民族发展与进步的历史趋势,是历史进步的表现。 这是一个民族存在与发展的必然。现在,中华民族之间,平等、团结、友好、互助的精神深入人心,让我们一起为我们伟大的民族喝彩吧!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