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动量定理 同步练习
考向1:概念的理解
1.(多选)下列关于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动量不变
B.一个物体的速率改变,它的动量一定改变
C.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变化,它的动量一定改变
D.一个物体的动量不变,它的速度可以改变
2.(多选)关于冲量和动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动量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
B.冲量是物体动量变化的原因
C.冲量方向与动量方向一致
D.冲量方向与物体末动量方向一定相同
3.下列对几种物理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击钉时不用橡皮锤,是因为橡皮锤太轻
B.跳远时,在沙坑里填沙,是为了减小冲量
C.推车时推不动,是因为合外力冲量为零
D.动量相同的两个物体受相同的制动力的作用,质量小的先停下来
考向2:公式的理解运用
4.(2018课标Ⅰ,14,6分)高铁列车在启动阶段的运动可看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启动阶段,列车的动能( )
A.与它所经历的时间成正比
B.与它的位移成正比
C.与它的速度成正比
D.与它的动量成正比
5.(2017课标Ⅰ,14,6分)将质量为1.00 kg的模型火箭点火升空,50 g燃烧的燃气以大小为600 m/s的速度从火箭喷口在很短时间内喷出。在燃气喷出后的瞬间,火箭的动量大小为(喷出过程中重力和空气阻力可忽略)( )
A.30 kg·m/s B.5.7×102 kg·m/s
C.6.0×102 kg·m/s D.6.3×102 kg·m/s
6.(2017天津和平质量调查,7)(多选)几个水球可以挡住一颗子弹?《国家地理频道》的实验结果是:四个水球足够!完全相同的水球紧挨在一起水平排列,子弹在水球中沿水平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恰好能穿出第4个水球,则可以判断的是( )
A.子弹在每个水球中的速度变化相同
B.子弹在每个水球中运动的时间不同
C.每个水球对子弹的冲量不同
D.子弹在每个水球中的动能变化相同
7.(2017天津理综,4,6分)“天津之眼”是一座跨河建设、桥轮合一的摩天轮,是天津市的地标之一。摩天轮悬挂透明座舱,乘客随座舱在竖直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摩天轮转动过程中,乘客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B.在最高点时,乘客重力大于座椅对他的支持力
C.摩天轮转动一周的过程中,乘客重力的冲量为零
D.摩天轮转动过程中,乘客重力的瞬时功率保持不变
8.水平面上有两个质量相等的物体和,它们分别在水平推力和作用下开始运动,分别运动一段时间后撤去推力,两个物体都将运动一段时间后停下.物体的–图线如图所示,图中线段。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水平推力大小
②水平推力大小?
③所受摩擦力的冲量大于所受摩擦力的冲量
④所受摩擦力的冲量小于所受摩擦力的冲量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9.甲、乙两物体分别在恒力F1、F2的作用下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动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设甲在t1时间内所受的冲量为I1,乙在t2时间内所受的冲量为I2,则F1与F2,I1与I2的大小关系是( )
A.F1>F2,I1=I2 B.F1C.F1>F2,I1>I2 D.F1=F2,I1=I2
10.一粒钢珠从静止状态开始自由下落,然后陷入泥潭中.若把在空中下落的过程称为过程Ⅰ,进入泥潭直到停止的过程称为过程Ⅱ,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过程Ⅰ中钢珠的动量的改变量等于重力的冲量
B.过程Ⅱ中阻力的冲量的大小等于过程Ⅰ中重力的冲量的大小
C.Ⅰ、Ⅱ两个过程中合外力的总冲量不等于零
D.过程Ⅱ中钢珠的动量改变量的大小大于过程Ⅰ中重力的冲量大小
考向3:综合运用与能力提高
11.(2018山西师大附中月考,5)(多选)以下四个图描述的是竖直上抛物体的动量增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和动量变化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若不计空气阻力,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那么正确的是( )
12.一粒钢珠从静止状态开始自由下落,然后陷人泥潭中.若把在空中下落的过程称为过程Ⅰ,进人泥潭直到停止的过程称为过程Ⅱ,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过程Ⅰ中钢珠的动量的改变量等于重力的冲量B.过程Ⅱ中阻力的冲量的大小等于过程I中重力的冲量的大小C.Ⅰ、Ⅱ两个过程中合外力的总冲量等于零D.过程Ⅱ中钢珠的动量改变量的大小等于过程Ⅰ中重力的冲量
13.“蹦极”运动中,长弹性绳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绑在人身上,人从几十米高处跳下,将蹦极过程简化为人沿竖直方向的运动,从绳恰好伸直,到人第一次下降至最低点的过程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绳对人的冲量始终向上,人的动量先增大后减小B.绳对人的拉力始终做负功,人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C.绳恰好伸直时,绳的弹性势能为零,人的动能最大D.人在最低点时,绳对人的拉力等于人所受的重力
14.据媒体报道,某手机带有屏幕保护器,保护装置设置在屏幕的4个角落由弹性塑料、聚合物及超薄金属片组成,一旦手机内的加速度计、陀螺仪及位移传感器感知手机掉落,屏幕保护器会自动弹出,并完全吸收手机撞击地面的能量,避免手机屏幕直接接触地面而损坏.已知该手机设计质量约为160g,从1.5 m自由掉落,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手机落地的速度约为4.5m/sB.保护器弹出的时间应小于0.55sC.手机落地时重力的功率约为7.5WD.若保护器吸收撞击力的时间为0.05s,则地面对手机的平均作用力约为19.2N
15.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人站在静止的小车上用力向右推静止的木箱,木箱以相对冰面6m/s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运动一段时间后与竖直墙壁发生弹性碰撞,反弹回来被人接住后,再以相对冰面6m/s的速度向右推出。已知木箱的质量为10kg,人与车的总质量为60kg。求:
(1)第一次推出木箱的过程,人对木箱的冲量大小;
(2)人在一次接住与推出木箱的过程,木箱对人的冲量大小;
(3)人推木箱多少次后,人接不到木箱。
参考答案:
1.1动量定理 同步练习
考向1:概念的理解
1.
【答案】BC
2.
【答案】AB
3.
【答案】C
考向2:公式的理解运用
4.
【答案】B
5.
【答案】A
6.
【答案】BCD
7.
【答案】B
8.
【答案】D
9.
【答案】A
10.
【答案】A
考向3:综合运用与能力提高
11.
【答案】CD
12.
【答案】ACD
13.
【答案】AB
14.
【答案】BD
15.
解:
(1)对木箱由动量定理可知,人对木箱的冲量
I=m箱v箱 ①
带入数据得:I=60kg·m/s ②(2)人接收木箱到推出木箱过程,木箱对人的冲量大小
I2=2m箱v箱=120kg·m/s ③(3)第一次推木箱过程,木箱对人的冲量
I1=m箱v箱
设人推木箱n次后,人接不到木箱,则
I1+(n-1)I2=m人v人 ④
其中v人≥v箱 ⑤
带入数据得:n=3.5?⑥
即:人推木箱4次后,人接不到木箱? ⑦
16.一辆轿车强行超车时,与另一辆迎面驶来的轿车相撞,两车相撞后,车身因相互挤压皆缩短了0.5 m,根据测算,两车相撞前速度约为30 m/s.
(1)车祸中车内质量约60 kg的人受到的平均冲力是多大?
(2)若此人系有安全带,安全带在车碰撞过程中与人体的作用时间是1 s,这时人体受到的平均冲力为多大?
解:
(1)两车相撞时认为人与车一起做匀减速运动直到停止,位移为0.5 m.设运动的时间为t,根据s=t,得t== s.
根据动量定理得Ft=Δp=mv0
解得F==N=5.4×104 N.
(2)若人系有安全带,则F′==N=1.8×103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