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市第二高级中学2008—2009学年下学期
阶段性考试历史试卷
命题人:王永涛 审核人:高一历史组 考试时间: 2009年5月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祈盼“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一个美好愿望,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一个特点是
A.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有家畜养殖的传统
B.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C.用牛力耕田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D.采用“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2、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的“乞巧节”(学习纺织工艺的节日)。它起源于我国古代“牛郎与织女”的美丽传说。导致这一节日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古代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B.人们对神话传说的钟爱
C.自然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D.人们对牛郎与织女遭遇的同情
3、《吕氏春秋·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财产轻便),其产约则轻(容易)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这段话的核心思想是
A.民贵君轻 B.重农抑商
C.施行仁政 D.闭关锁国
4、曾经在央视热播的电视剧《乔家大院》,向我们展示了一代晋商乔致庸的传奇一生。明清时期以晋商为代表的商帮出现的历史条件主要有
①政府放弃了歧视商人的政策 ②农产品大量涌入市场 ,小农经济与市场联系加强 ③商业市镇兴起,城镇经济繁荣 ④货币经济占据主导,白银使用广泛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5.战国以后,我国主要的土地制度是
A.屯田制 B.井田制
C.均田制 D.土地私有制
6.某电视剧出现了“一个因私自出海与外国做生意的人被惩处”的场景,我们可断定
A.属于编导自己的杜撰
B.可能出现在清代初年
C.执行了“重农抑商”政策
D.早在秦朝就已出现,不足为奇
7.1912年3月2日,南京临时政府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的名义公布了《令内务部通知革除前清官厅称呼文》。文中指出:“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义无取焉……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这项变革是希望在人际关系中树立一种
A.自由的观念 B.平等的观念
C.博爱的观念 D.互助的观念
8.“饮早茶、叹(粤语,意为享受)报纸”仍为当今广州的一大民俗。1833年,广州创办了中国境内的第一份中文报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报刊对近代中国所起的影响包括 ①密切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②使广大民众更热心地关注国事、天下事 ③大大降低了中国文盲的人数 ④进步的报刊发挥着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启蒙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9、某同学在图书馆查阅资料时,发现了中国古代某地居民的一份职业结构表,据此推断这种职业结构最可能出现在何时何地
自耕农、地主
佃农
工人
商人
占总人口比例
24%
36%
30%
10%
A.汉代江南地区 B.唐代关中地区
C.宋代关中地区 D.明代江南地区
10.1872年,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发表了著名作品《八十天环游地球》。凡尔纳在创作该小说的时候,已经出现的交通工具有 ①火车 ②轮船 ③汽车 ④飞机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1、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1552—1610年)曾向明皇帝进献《坤舆万国全图》。刻图以地球为一圆球,把东、西方两个已知世界汇编在同一幅地图上,引进了南极洲、南北美洲、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等地理概念,并且第一次在中文地图上使用了赤道、回归线、极圈、北极等名词。你认为该图绘制的时间应在
A.新航路开辟前 B.新航路开辟后
C.工业革命时期 D.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时
12、我国近代著名的烟草品牌“红金龙”香烟的烟盒上写着:“今有烟二种,一为国货,其一则否。君购国货可为国家挽回少许利权,否则为国家增漏卮矣。”由此可以看出 ①争尝异味乃人之普遍心理 ②反映了民族资本家的爱国精神 ③为追求利润而不惜欺骗国人 ④有利于抵制外来经济侵略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13、一战期间,发展最为迅速的民族工业是
A.纺织业,面粉业和卷烟业 B.机器制造业和化学工业
C.纺织业和化学工业 D.卷烟业和机器制造业
14、下图是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产品销售示意图,导致这一营业状况的因素
①辛亥革命扫除了一些障碍 ②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③人民的反帝斗争 ④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⑤民国政府实行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
A. 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15、1903年,山东第一份报纸《济南汇报》创刊,以后,《山东官报》、《济南日报》等多种报纸在济南陆续出现,读报渐渐成为人们的习惯。它对人们的影响主要有 ①开阔视野 ②关注国事 ③启迪民众 ④传播新知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6、文绣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妃子。1931年由于不堪忍受溥仪的凌辱,要求法院出面调解,并于同年10月22日正式与溥仪解除婚约。这件事情震惊社会,被称为中国千年未有的奇事。这件事情充分说明了当时社会
A.清王朝已经彻底没落 B.中国女性逐渐屏弃了落后的封建观念
C.法院的权利已经高于皇权 D.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的制度已经确立
17.罗斯福新政体现的经济学家的思想是
A.亚当·斯密:“发展经济的最佳方法就是自由放任、听之任之、不加干涉。”
B.萨伊:“政府直接插手干预私营企业的自由经营是最可怕的事情。”
C.凯恩斯:“要达到充分就业,其唯一办法,乃是把投资这件事情由社会来综揽。”
D.马尔萨斯:“政府颁布济贫法只会使穷人的境况更趋恶化。”
18右图反映的是()
A.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B.世贸组织成立
C.人们反对经济全球化
D.《关税与贸易协定》签署
19.当今对世界经济影响最大的三大区域集团是
①欧洲联盟 ②北美自由贸易区 ③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④世界贸易组织 ⑤欧共体
A.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②③⑤
20、有俄罗斯学者指出“美国思想体系的传统任何时候都不会转变为僵死的教条,而是在每一新的历史阶段为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 的举措是
A.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B.大力拓展世界市场
C.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积极发展知识经济
21、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都进行了改革。资本主义国家在继续发挥商品和市场作用的同时,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空,而社会主义国家在继续发挥计划经济作用的同时,强化商品和市场的作用。这两种社会制度的经济改革之所以有这种共性,其最根本的原因是
A.商品和市场经济不符和现在的经济发展规律
B.计划经济不符和现在的经济发展规律
C.适应各自国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D.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并行是永恒的经济政策
22、邓小平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国家利用“市场”,和资本主义国家利用“计划”,即国家干预,都取得成效的实例。符合这一观点的史实有 ①中国的改革开放 ②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③美国的罗斯福新政 ④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3、电视剧《当家的女人》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村长带人搜查各家各户私养的羊、兔,“割资本主义尾巴”,女主人公菊香说:“都说上面政策已经放宽了,你们怎么还这样做呢?”该情节反映的历史时期大致处于
A.20世纪50年代初 B.农业合作化时期
C.“文化大革命”初期 D.20世纪70年代末
24、《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里程碑》:“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政治大国舞台,那么,30年后,……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事件是
A.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B.亚太经合组织首脑非正式会议在上海召开
C.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
D.中国在朝鲜核问题会谈中发挥重要作用
25、当今的一些汉堡店内有全球编号相同、口味相同的汉堡包。同时为了迎合各地民众口味,在不同地区又兼卖适合当地口味的食物。这些速食汉堡店还提供新式的文化空间,一些青年学生则聚集在店里聊天、看书,形成“另类的图书馆”。以上现象说明了 ①全球化的生产是基于经济利益之上的 ②全球化对于弱国的文化有提升的作用,并出现其“地方化”的发展方向 ③大众传媒与全球化的形成有密切关系 ④在跨国公司资本的推动下,全球化已深入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 ①③④ D.①②④
26、要使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就要做到:①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②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 ③各国放弃自身利益,超越民族界限 ④对经济全球化因势利导、趋利避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7.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深远影响是
A.平息了农民不满余粮收集制而发动的暴动
B. 改善了人民的极端困苦的生活
C.恢复了国民经济
D.探索了一条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28、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的主要原因是
A.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B.区域集团化发展的减弱
C.世界出现和平稳定的局面 D.新型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明
29、下面是湖北天门县一农民家1974年、1980年贴的两幅春联:1974年:过年只有两斤米,压岁并无一分钱。横批:我也过年。1980年: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横批:欢度春节。出现这种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重新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B.人民公社制的推行
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30.当代资本主义的各种新变化表明
A.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也就是进入到了垂死的阶段
B.资本主义国家已经通过自我调节彻底解决了自身固有的矛盾
C.由于社会福利政策的完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界线已经变得模糊
D.资本主义国家也需要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第II卷 非选择题(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
——[英]迪恩和科尔:《英国经济的增长》
材料二 18世纪中叶起,英国从私人圈地进入国会圈地时期······1760年开始的乔治三世在位时期,国会颁布圈地法令达3000个以上,从1760年到1815年共圈占农民土地600多万英亩。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材料三 世界强国工业生产能力变化趋势表(1860-1900)
1860年 英国 法国 美国 德国
1870年 英国 美国 法国 德国
1890年 美国 英国 德国 法国
1900年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 工业革命的飞速发展是以迅速消灭森林为代价的。图中几位伐木工人正骄傲地炫耀即将被他们伐倒的巨树,这种场面在20世纪初仍被认为是人类的杰作。
《12英尺的战利品》
——以上文字与图片均引自人民版《历史必修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1801~1901年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的变化趋势。(2分)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造成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2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60~1900年世界强国工业生产能力的变化趋势及其主要原因。(4分)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全面简要地评价两次工业革命的共同历史影响。(2分)对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有何启示?(2分)
32.下列一组图片反映了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初的美国社会景象。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4分)
图1:美国繁荣时期的汽车长龙 图2:美国人被迫廉价出售私人汽车
图3:在巨大宣传画下排队领取救济金的美国人
(1)图片2图片3反映当时美国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指出这一事件产生的社会原因。(3分)
(2)为应对这一事件,美国政府采取什么对策?其实质是什么?(3分)
(3)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及重大的历史影响是什么?(4分)二战后当代资本主义发展出现了哪些新变化?(4分)
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要使欧洲国家统一起来,必须结束长达百年之久法德之间的冲突……把法德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这样结合起来的联营生产意味着将来在法德之间发生战争是不可能的,而且在物质上也不可能。
----《舒曼计划》(1950年5月9日)
材料二 第三条……共同体的活动应包括:
(1)在各成员国之间取消商品进、出口的关税和定量限制,以及具有同等影响的一切其他措施;
(2)建立对待第三方国家的共同关税率和共同贸易政策;
(3)在各成员国之间,废除阻止人员、劳务和资本自由流动的各种障碍;……
------《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1957年3月25日)
材料三 西欧……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他们正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的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的那种挑战。”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一次演说
材料四
(注:蓝色底黄色星、十二颗星代表欧洲十二个国家)
(欧元)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长达百年之久法德之间的冲突”主要指哪些冲突?《舒曼计划》的主要目的和内容是什么?(4分)
(2)根据材料二,从内外两个方面归纳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的主要目的。(4分)
(3)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三,说明在经济领域欧共体对美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4)说出材料四展示的会旗和货币所代表的国际组织名称,上述四则材料体现了欧洲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4分)
濮阳市第二高级中学2008—2009学年下学期阶段性考试
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部分每小题2分,共60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C
B
D
D
B
B
B
D
A
B
C
A
D
D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C
C
C
C
C
D
D
C
A
C
D
A
D
D
31. (1)变化趋势:1801年英国农业就业人数分别高于工业和服务业就业人数,(1分)但1851年后已经大大低于工业和服务业就业人数。(1分)
主要原因:工业革命的推动;(1分)圈地运动的影响。(1分)
(2)变化趋势:1870年以前英国的工业生产能力世界领先,(1分)1870年以后美国和德国的工业生产能力超过英国,1900年分列世界第一位和第二位。(1分)
主要原因:英国世界领先是受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分)美国和德国后来居上是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分)
(3)评价: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但也带来生态环境的破坏等社会问题(2分)启示:重视科技创新;注意保护环境,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发展之路。(2分)
32.(1)答案要点: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2分)
经济危机爆发原因:20世纪20年代,财富集中于少数人和企业的现象十分严重,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生产日益相对过剩;股票投资异常活跃,造成经济繁荣假象;20年代盛行分期付款的方式造成严重的经济隐患。
(2)答案要点:实行新政。实质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管制。(3分)
(3)特点: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历史影响: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大危机,加速了生产力的恢复;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遏制了法西斯势力;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的深远的影响。(4分)新变化: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2分)
33、(1)普法战争,一战、二战中的法德冲突。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防止法德之间再次爆发战争,逐步使欧洲走向统一。(4分)
(2)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推行统一的对外关税和对外贸易政策。(4分)
(3)美国遇到了强烈的“竞争”与“挑战”,对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构成威胁。(2分)
(4)欧洲联盟。体现了欧洲一体化的发展趋势。(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