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阜平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收心考历史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阜平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收心考历史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3-01 16:22: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9年2月阜平中学高一开学收心考试历史试题
注:1.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 试卷分为两部分,选择题部分填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部分写在答题纸上。
(第I卷)
一、选择题(共24题,48分)
1.中国古代收养养子,往往有“异姓不养”的规定。如明清律法都规定,若收养异姓子为嗣,则收养人和送养人都要被杖六十下,其子送回送养人家中。与此规定密切相关的制度是
A. 分封制 B. 世袭制 C. 察举制 D. 宗法制
2. 古代中国某个时期,“三省长官基本不参与政事,又另外设置‘中书门下’,作为宰相办公机构;军政归枢密院掌管;财政则归度支、盐铁、户部三司掌管;宰相只保留行政权。”这一时期是
A. 秦朝 B. 汉朝 C. 唐朝 D. 宋朝
3. 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开始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第人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4. 军机处是清朝官署名,也称“军机房”、“总理处”,是清朝中后期的中枢机关,经历了180余年。下列关于军机处的表述有误的是
A. 进一步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B. 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
C. 主要职责是“跪受笔录,然后传达”
D. 拥有决策权,可以决定国家
5. 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A. 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B. 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
C. 专制程度随着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D. 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
6. “若某人非法杀死另一人的奴隶或牲畜,应以去年奴隶或该牲备的最高价格赔偿受损人;若某人非法损坏了另一人的物品;应以近年该物品的最高价赔偿之。”这说明罗马法
A. 保护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B. 确保公民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C. 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D. 注重维护商业交易的公平性
7. 秦汉时期和罗马帝国时期是东西方文明的重大发展和成熟时期。这里的“文明发展”和“成熟”的含义分别是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罗马法律建设形成完备体系
B.世袭制度被彻底废除,罗马法律建设形成完备体系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罗马开始颁行成文法
D.世袭制度被彻底废除,罗马开始颁行成文法
8. 2016年6月英国全民公投脱离欧盟,英国政府计划在2017年3月正式启动脱欧谈判。2017年1月,英国最高法院就“脱欧”问题裁决,强调政府启动“脱欧”程序必须经议会投票批准。据此可知
A.英国政府受到议会制约?? B.英国首相没有实权
C.责任内阁制已形同虚设?? D. 欧洲一体化走向崩溃
9. 美国学者斯科特?戈登在《控制国家--西方宪政的历史》中写到:“……社会的全盘重建是必要的,而这一伟大任务只有具有不受拘束的坚定且无情的政府才能完成。……美国的政治发展……并没有摒弃英格兰的政治遗产;相反,美国政治重建的设计师试图保持并完善这种遗产。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美国和英国一样都实行资产阶级代议制
B. 美国联邦政府的职能相当于英国的责任内阁
C. 美国总统和英国首相都必须对国会(议会)负责
D. 美、英两国都通过颁布宪法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
10. 麦迪逊认为美国1787年宪法“从严格意义上讲既不是国家宪法,也不是联邦宪法,而是二者的结合”。这种认识主要基于该宪法(  )
A. 协调了国家政府和州政府间的权力分配
B. 构建了三权分立的中央政府
C. 调和了大州与小州关于国会席位的矛盾
D. 达成了南方黑奴计算人口总数的方案
11. 1877年法国总统麦克马洪迫使亲共和的内阁辞职,并解散众议院。但共和派在重选中获胜,麦克马洪不得不承认:“不能将行使解散众议院之权树立为治国的体制”。该事件
A. 导致君主派退出历史舞台 B. 标志着共和政体的确立
C. 说明共和政体得到了巩固 D. 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12. 依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建立的政体属于资产阶级代议制.这部宪法内容中最能体现资产阶级代议制特征的是
A. 帝国依据本宪法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
B. 德意志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
C. 联邦议会主席职位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D. 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
13. 国家主席习近平曾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的演讲中强调,坚持以和平合作、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有130多个国家和地区、70多个国际组织派出代表参加论坛,其中包括联合国秘书长、世界银行行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等。“一带一路”战略赢得肯定和支持是因为
A.全球化趋势下和平俄与发展是共同要求
B.我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际准则
C.公正合理的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确立
D.全球化使我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
14. “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这里的“它”是指
A. 鸦片战争 B. 太平天国运动
C. 辛亥革命 D. 国民大革命
15. 孙中山坦率地承认:“倘近数日内,无足够之资金以解燃眉之急……虽经种种筹划,而时光荏苒,交涉迄无结果……于军队解散、革命政府崩溃之前,作为最后之手段,唯有与袁世凯缔结和议,以防天下大乱。”这说明孙中山让位给袁世凯的主要目的是
A. 维护既得革命成果 B. 实现和平建国
C. 顺利通过《临时约法》 D. 缓解财政困难
16.陈旭麓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A.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冲击了“夷夏”观念,形成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
C.领土和主权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道路被迫中断
D.中国的历史进程由此发生了重大转变
17.太平天国后期提出《资政新篇》,镇压太平天国的李鸿章、曾国藩等发起了洋务运动。这种殊途同归的历史现象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A. 已经开始了全面的近代化历程
B. 向西方学习以摆脱危机的发展趋势
C. 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向西方学习
D. 两个政权都推动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
18.2017年12月13日是我国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公祭日当天,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出席,南京全城默哀。80名南京市青少年代表宣读《和平宣言》。这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深切愿望是
A.?以史为鉴,科学发展 ?? B.牢记历史,珍爱和平 ??
C. 正视史实,历史不容篡改 ?? D.牢记历史,牢记仇恨
19.马克思曾这样评价巴黎公社:“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项具体文件,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趋势。”这段话反映了
A. 巴黎公社的战士有着英勇斗争的精神
B. 巴黎公社是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尝试
C. 巴黎公社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政权
D. 巴黎公社不具备充分的社会主义政权性质
20.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法国巴黎公社的经验与俄国二月革命的教训对无产阶级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两者的共同启示是
A. 工人阶级必须建立工农民主专政
B. 应采取较为严厉的新闻政策
C. 无产阶级必须打碎旧的国家机器
D. 无产阶级可以发动资产阶级
21.“这个宪法以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这部宪法的“发展”主要体现在
A. 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B.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C.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D. 明确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22.台湾国民党主席马英九在接受台湾《中国时报》专访时说:“光是一个徐蚌会战都是上百万人的伤亡,那是不堪回首的往事。”对马英九的说法,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 认为徐州会战的牺牲实在是不值得
B. 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两岸问题
C. 反对解放战争
D. 认为历史的悲剧将再次上演
23.二战后初期,美国打着“民主主义"和“反殖民主义”的旗号,向印度渗透势力,允许菲律宾独立,拉拢一些国家于1954年成立东南亚条约组织,并在东南亚建立众多军事基地等等。这些措施主要目的是
A.积极在亚洲推行冷战政策
B.排挤西欧列强在亚洲势力
C.置于美国全球战略的谋划
D.进一步削弱日本势力存在
24.朝鲜战争中,苏联选择了旁观;柏林墙危机中,美国保持了冷静;古巴导弹危机中,苏联做出了退让。这反映出美苏
A. 双方尊重对方的利益要求
B. 交替采用对抗与缓和的政策
C. 在争霸中相互妥协与克制
D. 军事克制是双方冷战的主题
(第II卷)
二、材料解析题(52分)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后,明确规定:“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明太祖《皇明祖训。祖训首章》),结果造成“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的尴尬处境,于是设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明成祖即位后,命官品较低的翰林院编修、检讨等官于午门内的文渊阁当值,参与机务,称为“内阁”。“阁臣之预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白。”仍然是皇帝的私人秘书。永乐中期以后职权渐重,成为皇帝的最高幕僚和决策机构。从明英宗朱祁镇开始,后面的皇帝多为荒怠懒惰或宠幸宦官之人,他们往往会将政务交给内阁处理,于是内阁地位进一步提高。到了明神宗万历年间张居正任内阁首辅大学士后,明朝内阁的权力达到了顶点。
--《百度百科》
材料二:光荣革命取得了巨大成功,它根本上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原有的君主专制形式继承了下来,国王继续保留了许多重要权力,但是他只能在议会广泛限制的范围内行使这些权力,国家主权的中心已无可挽回地从国王一边转到议会一边。从此以后,英国就是在议会制度的框架之内,进行和平和渐进的制度的改革。……首相、内阁和政府的产生与组成的法定程序:英王任命首相→首相提出内阁成员和政府成员名单→英王批准后内阁和政府便告组成。在英国内阁制中,首相一身二任(政府首脑和多数党领袖)是掌握国家实权的关键人物,但是以首相为首的内阁和政府都必须接受议会的监督,如首相有义务向议会报告工作,有责任回答议员的质询。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和《百度百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明朝内阁制形成发展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述17世纪晚期至19世纪中期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改革的和平进程。(6分)
(3)综合上述材料所述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英内阁制度的不同。(4分)
26.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社会政治制度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优于他人担任公职,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二 唐代的丞相不是只有一个人,相权可谓由集体领导,至少有代表皇帝的中书省、代表中央政府最高权力之一的尚书省和监督朝廷的门下省三省首长共同办事,从而构成了一个集体权力结构……这一集体领导体制自此在中国历朝延续,直至清代。
--许倬云《中西文明的对照》
材料三 “本宪法所授予之立法权,均属于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之合众国国会……众议院以各州人民每二年所选举之议员组成……行政权属于美利坚合众国大总统。大总统之任期为四年,同任副总统之任期亦然,大总统与副总统,应依照下列手续选举之……”
?? 材料四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 材料五 宪法规定立法权归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总统任期7年,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议会采取两院制,参议院通过间接选举产生,有权否决众议院通过的法律。
?? 材料六 第12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 第15条:“由皇帝任命帝国首相。”
?? 第18条:“(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表现。(3分)
(2)材料二中“集体领导体制”指的是什么制度?简述其主要作用。(6分)
(3)材料三至材料六四则材料分别出自欧美国家的什么政治文献?反映了资本主义国家代议制的哪两种基本类型?(6分)
(4)依据材料五、六,指出两国元首产生方式以及与各自议会之间关系的差异。(2分)
(5)对于上述各国所采取的不同政治体制,你有何启发(4分)
请回答: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地位。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材料二 苏联解体之后,美国作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认为由美国领导的国际关系体系的“单极阶段”终于到来了,于是依靠美国的权势和价值观来建立“世界新秩序”的主张频频出现在美国领导人的讲话中,但是,继承了原苏联主要遗产的俄罗斯仍然是惟一拥有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核武器的国家,作为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俄罗斯在世界事务中的作用仍然不可低估。与此同时,欧共体向欧盟的成功发展有力地表明了西欧是国际政治中的一极重要力量。以中国、韩国和东盟成员国为代表的亚洲的崛起,同样显示出该地区除了日本以外的其他国家正在确立和发挥它们在世界事务中的重要作用。占有联合国多数席位的第三世界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对国际事务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因此,两极格局彻底终结,多极化趋势却是不断加强。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列举“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的有关史实。(5分)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的原因。(4分)
(4)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6分)



2019年2月阜平中学高一考学收心考历史答案
1、 选择题答案
1—5DDDDC 6—10AAAAA 11—15CDACA 16—20BBBBC 21—24DBCC
二、材料解析题
25. 答案:(1)废丞相,皇帝政务繁忙;明太祖祖制不能改,皇帝工作太累,需要有人分忧;明英宗以后的皇帝多为荒怠懒惰或宠幸宦官之人。
(2)发展:①《权利法案》颁布确立君主立宪制;②18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内阁制,国王“统而不治”;③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力。
(3)英国:内阁掌握实权,不对君主负责;君主统而不治,虚有其位。是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产物。中国:内阁没有实权,只负责日常事务;君主专制,大权独揽。是封建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的产物
26. 答案:(1)特点:人民主权;法律之上;任人唯贤.(3分)
(2)制度:三省六部制.
作用:分工明确,提高办事效率;相权分割,加强了皇权.(6分)
(3)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基本类型: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6分)
(4)德国:世袭,控制议会;法国:选举,对议会负责。(2分)
(5)政治体制的建立要合乎国情;不断创新才有活力;不同政治文明应和谐相处。(每点2分,任意两点4分)
27. 答案:(1)在欧洲的冷战:北约与华约;马歇尔计划和经互会;西德与东德;杜鲁门主义与苏联的争霸策略.(任意3点得3分)在亚洲的热战:中国内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任意2点得2分)
(2)俄罗斯的实力不断增强;欧盟的活动;亚洲(中国和东盟成员国)的崛起;第三世界国家的影响.(4分)
(3)二战后,由于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冲突加剧,美苏开始“冷战”,出现两极格局;20世纪六七十年代,欧洲联合、日本崛起、不结盟运动兴起以及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多极化趋势出现;20世纪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6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