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复习第二轮之生物填空题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年中考复习第二轮之生物填空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3-01 16:09: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考二轮复习之生物填空题(2019)
1. 智能机器人的诞生,为科学技术发展史揭开了崭新的一页。在我国的“探月”计划中,将由智能机器人完成着陆巡视勘察,以及月面取样返回工作。典型的智能机器人包括4个部分:传感系统、计算机中央处理器和数据库、机器人本体传动装置和对外通讯系统。智能机器人的主要工作系统是仿照人体神经系统的工作原理设计的。
(1)勘察月球时,月球表面最引“人”注目的是____,即月坑。
(2)机器人中的“计算机中央处理器和数据库”相当于人体反射弧中的____。
2. 人体生命开始于父母产生的精子和卵细胞融合成的受精卵,一个受精卵经过复杂的过程形成人体。
(1)在发育过程中,由于细胞____形成不同的组织,继而形成器官、系统和人体。
(2)子女像父母,是因为父母将遗传信息通过精子和卵细胞传给了子女,携带这些遗传信息的物质是____。
(3)由于神经调节和____调节,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并适应环境的变化。
3. 某科学研究小组分别选择绿藻和蓝藻在不同pH缓冲液中进行实验。左图是光照装置示意图,右图是实验结果示意图。

(1)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
(2)实验产生的气泡中含有的气体主要是氧气,其中绿藻产生氧气的场所是____(填细胞质中某一结构名称),在该场所中,光能转变为____能。
(3)从上图分析,在绿藻和蓝藻中,____对pH变化适应性较强。
4. 小华学习了“生物类群”后,对生物的分类产生了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编造了一张植物分类检索表:

请回答:
(1)a和b处应分别填上____。
(2)小华在一次野外活动时,采集到甲、乙、丙3种植物,通过观察标注了它们在检索表中的位置。这3种植物中,共同特征比较多的两种植物是____。
5. 公元前300年,古希腊医生把心脏看成一个水泵,并且已经能够区分出动脉和静脉。他们猜想,在动脉和静脉之间存在着更为细小的血管。此后,英国学者哈维(1578~1657)用实验方法证明了血液在体内循环的事实。在哈维死后的第四年,意大利生物学家马尔比基(1628~1694)终于用显微镜发现血液确实是通过毛细血管从动脉流入静脉的。请回答:
(1)为什么把心脏看成是一个水泵?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毛细血管在结构和功能上有什么特点?________
(3)血液由肾动脉流入肾脏,再由肾静脉流出肾脏,是体循环中的一段路径。通过此段路径,血液成分发生了什么变化?____________
6.2018年5月,在一颗七千年前的牙齿化石中,科学家检测到乙肝病毒DNA的部分片段。
(1)七千年前乙肝病毒与现在乙肝病毒的DNA存在差别,这种差别说明乙肝病毒在繁殖过程中存在______现象。
(2)预防传染病流行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我国新生儿都要注射乙肝疫苗,这属于上述措施中的______。
7. 资料显示,我国每年新增宫颈癌病例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研究表明,感染人乳头瘤病毒(简称HPV)是导致宫颈癌发生的最高风险因素。为此,科学家研发了HPV疫苗,以有效的预防人乳头瘤病毒的感染,进而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
(1)下图为某年我国肿瘤登记地区宫颈癌发病率随年龄变化的曲线图。根据该图信息分析,宫颈癌发病率增速最快的年龄段是_________。(以5岁为一个年龄段)

(2)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分析,女性接种HPV疫苗属于_________。
(3)接种疫苗后,人体血液中的相关淋巴细胞会大量增殖、分化,并产生专门抵抗这种病原体的蛋白质,此种蛋白质在免疫学中称为_________。
8. 检索表是生物分类和鉴定的重要工具。
(1)生物检索表是根据生物一对或几对_________的区别,逐级排列编制而成。
(2)下表是四种植物叶片的信息表,某同学根据这些信息尝试对这四种植物进行分类,并制作了二歧式检索表,表中处“*****”处信息已省略。此检索表中“?”处的信息是_________。
种类 叶片信息
甲 叶缘内有褐色纹;叶呈盾形、浅裂
乙 叶缘内无褐色纹;叶呈掌形、深裂
丙 叶缘内无揭色纹;叶呈盾形、深裂
丁 叶缘内无褐色纹;叶呈掌形、浅裂
1a ***** …………………………甲 1b ***** …………………………2 2a ? …………………………丙 2b ***** …………………………3 3a ***** …………………………乙 3b ***** …………………………丁

9. 某兴趣小组仵学习酶的知识后,又开展了酶专一性的实验研究。
【查阅资料】
材料一:淀粉和蔗糖都是大分子非还原性糖类,在相关酶的催化作用下被分解成葡萄。
材料二:葡萄糖厲于还原性糖,它遇斐林试剂显砖红色。
【实验器材】1%淀粉溶液、1%蔗糖溶液、淀粉酶溶液、蔗糖酶溶液、斐林试剂、若干试管等。 【实验过程】(1)取两支相同试管,编号为甲、乙;
(2)实验分组及所加试液如下表一;
表一
甲 乙
1%淀粉溶液 3mL
1%蔗糖溶液 3mL
淀粉酶溶液 2mL
蔗糖酶溶液 2mL
斐林试剂 2mL 2mL


表二
丙 丁
1%淀粉溶液 3mL
1%蔗糖溶液 3mL





(3)实验现象:甲、乙试管内均显砖红色。
【反思交流】有同学认为比较甲、乙两组实验,还不能证明酶具有专一性,理由是____________。
【方案完善】为补充证据,淸你结合反思交流完成下列实验步骤的设计,并预测实验结果。
(1)另取两支相同试管,编号为丙、丁;
(2)实验分组如表二,请在表格中填写出应加试剂的种类及用量;
(3)预期实验现象:____________。
【讨论分析】(1)通过比较表二两组实验,说明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分解成葡萄糖。
(2)……
10. 松材线虫病是危害松展植物的一种毁灭性流行病。病原线虫从松树的伤口进入,寄生在树脂进中,大量繁殖后遍及全株,造成水分输送受阻、蒸腾作用降低、树脂合成急剧减少。
目前,防治松材线虫主要措施是给松树“注射”一种有效成份是苦参碱的免疫激活剂。注药方法是在松树树干基部斜钻出一个小孔,在小孔上插入药剂瓶(如图),依靠树体自身的输导功能将药液运输到树体各个部位,达到防治松材线虫病的目的。
(1)松树适应性强、分布广,是我国山林植被的主要树种,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松树属于____________。
(2)为保证药剂输送到树体各个部位,小孔深度至少要到达松树茎结构中的______。该施药技术与大面积喷洒农药相比,优点是____________,目前在公园、景区等病虫害防治中得到广泛应用。
11. 樱桃因色彩鲜、口感好而深受大家喜爱。目前市场上有大樱桃和小樱桃两种。试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大樱桃皮厚、呈暗红色,小樱桃皮薄、呈浅红色。这些差异与细胞核内________不同有关。
(2)下图中,大樱桃的食用部分位于花结构中的_____发育而成。

(3)采摘、运输时,樱桃要避免碰撞,否则会损伤樱桃表面的___________组织,导致变质腐败。
(4)樱桃常采用低温储藏的方法进行运输,试分析其原因______ 。
12. 人体的各系统都由多个器官组成,每个器宮各具功能,协同完成相关生理活动。如图是人体部分器官组成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器官甲、乙、丙、丁均属于人体___________系统。
(2)健康人在进餐一段时间后,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会上升,随后器官丁中内分泌腺分泌的___________也会增多,促进葡萄糖合成糖元储存到___________(用图中器官编号表示),起到调节人体血糖浓度作用。
(3)图中器官甲分泌的胆汁,流入胆囊浓缩和贮存。人体如因胆结石或胆囊炎做胆囊切除手术,术后短期内对病人生活有一定的影响,请你对病人的饮食提出合理建议并说明理由。
______
13. 如图为某同学绘制的生态系统结构示意图。

(1)甲代表的生态系统成分是____________。
(2)请根据图中提供的生物间的食物关系写出食物链;____________。
14. 如图为人体新陈代谢的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A、B、C、D表示物质,①②③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

(1)当人体完成了A和B的气体交换后,该处血管中的血液变成____________血。
(2)正常人肾小管中的D物质不可能是____________(选填“水”、“葡萄糖”或“大分子蛋白质”)。
15. 1955年,中国科学家汤飞凡分离出一种能引起沙眼的微生物“TE8”。1973年世界卫生组织将“TE8”等类似微生物命名为“衣原体”。
(1)从传染病角度分析沙眼衣原体属于____________(选填“病原体”或“传染源”)。
(2)不使用公共毛巾和脸盆,有利于预防沙眼传染,这种防止传染病流行的措施属于____________。
16. 胰岛素(成分是蛋白质)的发现和提取,凝聚了许多科学家的心血。
(1)1869年,朗格汉斯发现:胰腺分成两部分,除了分泌胰液的部分外,胰腺中还有能分泌胰岛的胰岛细胞。胰岛细胞是由于细胞分裂、生长和____________形成的。
(2)因为胰岛素会在胰液中胰蛋白酶的作用下分解,所以很难从中提取胰岛素。1920年,班廷提出了一个巧妙的想法:如果将狗的胰导管结扎,一段时间后,狗的胰岛就会萎缩,胰腺中不再产生胰液,再设法从未萎缩的胰岛中分离出胰岛岛素。班廷的想法巧妙之处体现在____________。
(3)1921年,在麦克劳德的生理实验室里,班廷先在狗的身上提取出了胰岛素,很快又研究出在酸性和冷冻环境下从牛胰腺中提取出胰岛素的新方法,产量明显提升。他在该环境下提取胰岛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
(4)用提取出的胰岛素在患糖尿病的狗及志愿者身上多次试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胰岛素能够治疗糖尿病,是因为它具有____________的功能。
1923年,班廷和麦克劳德分享了当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7. 科研小组在研究某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时,选取了大小、生长状况相近的同种植物若干,平均随机分成甲、乙、丙三组,置于适宜的相同环境中,测定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速率如图。

(1)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____________(填细胞结构名称)中进行的。
(2)科研小组开展上述研究活动的目的是______。
(3)若仅考虑光合作用,该种植物更适宜在土壤含水量相对较__________的土壤中生长。
(4)在一次给植物施以等量的同种肥料后,发现甲组植物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速率反而有所下降,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18. 墨鱼俗称乌贼,我省沿海产量丰富。
(1)墨鱼是真正的贝类,图甲是通过____________镜观察到的墨鱼体内放大120倍的内贝壳。用图乙装置测定内贝壳中碳酸钙含量时,撤去B装置将使实验结果___________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2)一条受惊后从海中跃起的墨鱼,利用喷气推进可飞跃至20米左右高空(图丙),墨鱼的这种类似导弹的推进方式利用了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__的原理。

(3)墨鱼鲜脆爽口,有些人食用墨鱼等海鲜会过敏,过敏是免疫系统对抗原的免疫反应造成的,属于____________(选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
(4)请根据下表信息完成三种动物的简单检索表。
动物 特征
墨鱼 没有脊椎骨、鳞、鳍等结构
娃娃鱼 有脊椎骨,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
鲫鱼 有脊椎骨,用鳃呼吸,有鳞片



______
19. “柳絮飞时花满城”,柳絮内有种子。柳树能依靠种子进行繁殖,属于_______生殖,柳树的花分为雌花和雄花两种(如图),能够长出种子的应该是图_______所示的花。

20. 最近,长江江豚“升格”为独立物种,它与白鳍豚、中华鲟、扬子鳄均属长江流域的珍稀物种。 某同学根琚图中动物的特征编制了如下检索表。

甲是_____________,①处填写内容是______________。
21. 如图,密闭玻璃瓶内的水恒温放贤几天后,液态水不会减少也不会增加,并不是瓶内的水既不汽化也不液化,而足瓶内存在着汽化和液化的动态平衡过程。

(1)请你从分子的角度简要解释瓶内液态水体积保持不变的原因。___________。
(2)自然界中存在很多这样的动态平衡,如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存在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的动态平衡。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再举1个类似的动态平衡例子。___________。
22. 19世纪末,班廷在解剖尸体时,发现尸体的肢腺中布满了岛屿状的暗点,但在糖尿病人尸体胰腺里的暗点明显缩小。于是,他推测糖尿病可能与这些暗点的缩小有关。班廷取狗的 胰腺切成碎片,研磨并加人生理盐水拌匀,制成提取液进行实验。
(1)若取10只患有糖尿病的狗,随机平均分成两组,第一组每只注射10毫升提取液;第二组每只应当注射___________。
(2)结合所学知识,糖尿病的发生与胰腺中岛屿状暗点分泌的___________减少有关。
23. 1986年,陈日胜在海滩盐碱地发现一株1.6米高的海水稻。他取下这株海水稻的522粒 种子,在海边经过多年的育种、选种和试种,培育出了海水稻的优良品系。
(1)普通水稻在盐碱地很难存活的原因是:外界溶液浓度___________根毛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优良稻种的培育是利用生物在生殖过程中存在的___________现象,通过逐代的选择获得。
24. 5月15日,在“月宮一号”内进行的“月宫365”实验取得圆满成功。在“月宫一号”内,人类生活所必笛的物质可以循环再生。
(1)图甲表示“月宫一号”内各生物间的物质流动。图中有___________条食物链。

(2)某同学认为“月宮一号”作为一个人工生态系统,可以引人以黄粉虫为食的生物。请你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角度评价此观点。___________。
(3)“月宮一号”里的植物能为人提供氧气、水和食物。光照足彩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之一。某科学兴趣小组利用围乙装置研究不同色光对金龟藻光合作用的影响,并对实验中测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如图丙)。据图分析“月宫一号”内给植物照射的最佳两种色光为___________。
25. 农业生产中,在保证水、肥等条件下,要让农作物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光能,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下图(一)表示叶片在阳光下进行的一些生理活动;图(二)表示叶面积指数与农作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两生理过程的关系(叶单位指数是指单位面积上植物的总叶面积;叶面积指数越大,叶片交错重叠程度越大)。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若A表示二氧化碳,则C表示 ,此时,物质B是通过 运输倒其他器官的;若C表示水,此时图(一)表示叶片正进行 。
⑵叶面积指数为 时,对农作物的增产最有利。
⑶通过对图(二)曲线的分析,你得出的结论是 。
26. 下图为人体新陈代谢示意图,其中ABCDEF表示相关的细胞、器官或系统,abcde表示相关物质,①②表示生理过程。请分析回答问题:
(1)过程①的生理意义是实现了气体的交换,其交换场所是 。
(2)若E为泌尿系统,则d的形成要经过 和 两个生理过程。
(3)物质a浓度最高的部位是 。
(4)有一类特殊的蛋白质致使B中液体呈红色。为了预防体内缺乏该种蛋白质,在设计菜谱时要搭配一定量的含蛋白质和 的食物。

27. 现在,常有些同学不吃早餐就去上学,上午这些同学往往会出现头晕、心慌、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这样既会影响学习效果,又会影响身体健康。下面是一份较为合理的早餐食谱:一块面包、一杯鲜牛奶、少量 的蔬菜和水果。请分析回答:
(1)与成年人相比,处于青春期的少年更应该吃好早餐,这是因为青春期身体生长发育较快,新陈代谢过程中的同化作用 ▲ 异化作用。(填“大于”或“等于” 或“小于”)
(2)面包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其最早开始消化的场所是 ▲ 。
(3)牛奶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其最终的消化产物是 ▲ 。
(4)早餐中的营养成分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是 ▲ 。
(

29

)28.冬天,霜冻的日子里,同学们起来早锻炼时,发现一些落在绿色草坪中的枯枝落叶上,覆盖着一层白色晶体——霜,可它周围的绿色小草上却没有霜(或比枯枝落叶上少一些),请你从生命活动的角度说说原因是什么? ▲ 。
29.学习了人体气体交换与血液循环的知识
后,小明画了如右的模式图(图中7表示肺泡,8表示组织细胞),
请据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解答下列问题:
(1)在心脏的A与C之间、B与D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 ▲ 。
(2)图中 ▲ 处二氧化碳的浓度最高。(填1~8的序号)
30.下图是一个人工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利用情况,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
栽培植物
家禽、家畜
饲料
粪肥
沼气发酵
沼渣、沼液作肥料
秸杆
燃料

食用菌
沼渣

便

便
秸秆
)








(1)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于 ▲ 。
(2)请写出该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 ▲ 。
(3)在该生态系统中,处理秸秆的主要方式是用作沼气发酵、培养食用菌,而不采用燃烧方法。这样做的意义是: ▲ 。(写一点即可)
31.第30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12年在英国伦敦举行,届时,来自世界各国、各种肤色的运动员将齐聚伦敦。
(1)英国以白种人居多。根据肤色不同,人类可以分成白种人、黑种人、黄种人,从生态学的角度看,地球上所有这些不同肤色的人属于同一个 ▲ 。
(2)“更高、更快、更强”是奥林匹克倡导的体育精神,所以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运动员在奥运赛场上的比赛时尽可能多的使体内的化学能转化为 ▲ 。
32.如图是小明同学为探究“植物光合作用所需条件”而进行的实验操作过程,通过这个实验说明光合作用需要 ,24小时黑暗处理的原因是 。
(
24小时黑暗处理
4小时后
太阳
酒精神
碘液
变蓝
不变蓝
第25题图
)




33.阅读下面两幅图,请分析回答:
(1)图a为肺部毛细血管网,则A为 (写出具体的血管名称)。
(2)图b所示为血液流经泌尿系统的某些结构时,血浆中某些物质含量的变化,其中葡萄糖含量在DE段升高的原因是肾小管的___ ________。





图a 图b
34.对照下图,描述人体的免疫。





(1)图 表示的是人体第一道防线;图 表示的是人体第二道防线。这两道防线人人生来就有,不只针对某一类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做 免疫。
(2)第三道防线出生以后才产生,通过抗原—抗体作用,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此叫做 免疫。
35.下面是转基因鼠的研制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以上研究过程利用的技术叫 。
(2)将带有大鼠生长激素基因的受精卵注入小鼠体内,受精卵在小鼠的 哪个器官内内发育成新个体? 其间胚胎和母体通过 和 进行物质交换。
(3)在这项研究中,被研究的性状是 。
(4)转基因超级鼠的获得,说明性状和基因之间的关系是 。
36.下图表示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对长颈鹿进化历程的解释,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所示的长颈鹿个体颈的长短不同,不的长,有的短,这种个体之间性状上的差异称为 ,这些差异是可 的。
(2)图[2]所示的现象叫做 ;此过程会由于 而愈加激烈。
(3)用简单语言描述图[3]所示的现象 。
(4)自然选择是通过 实现的。
37.表示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有________条食物链,消费者有:________。
(2)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后,《人民日报》于5月18日介绍了地震灾后动物疫病防控知识,见下图。请依据图中信息回答问题:
(
A
用具
B



威协

疫区
C
)








(1)图A告诉我们,一旦确诊疫情,应马上按规定采取隔离、深埋等措施,这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上属于 。
(2)依图B可知,这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上属于 。
(3)图C告知:疫情一旦发生,对发生疫情的受威胁区要采取强制 措施,提高疫病免疫率。

















中考二轮复习之生物填空题(2019)参考答案
1.【答案】 (1). 环形山 (2). 神经中枢
【解析】试题分析:参与反射的神经结构叫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1)月球上,以卫星看,常会看到月球上有许多大大小小,坑坑洼洼的凹坑,即随处可见的环形山,称之为月坑,是由小行星撞击,或月球表面的火山喷发引起的。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如图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机器人中的“计算机中央处理器和数据库”控制机器各部位有序配合,完成各种高难度动作,相当于人体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熟记反射弧的五部分结构及功能。
2.【答案】 (1). 分化 (2). DNA (3). 激素
【解析】(1)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细胞群,我们把形态、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群称之为组织。所以,在发育过程中,由于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继而形成器官、系统和人体。
(2)控制生物性状遗传的主要物质是DNA,DNA位于染色体上,染色体位于细胞核内,所以子女像父母,是因为父母将遗传信息通过精子和卵细胞传给了子女,携带这些遗传信息的物质是DNA。
(3)人的调节方式主要两种: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
3.【答案】 (1). 不同pH缓冲液中对绿藻和蓝藻光合作用的影响 (2). 叶绿体 (3). 化学能 (4). 绿藻
【解析】试题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植物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的过程。
(1)据图可见: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pH缓冲液中对绿藻和蓝藻光合作用的影响。

(3)据柱状图可见:绿藻在不同pH缓冲液中产生氧气的变化幅度不大,而蓝藻在不同pH缓冲液中产生氧气的变化幅度较大,由此可见:绿藻对不同pH缓冲液的适应性较强。
4.【答案】 (1). 无根茎叶分化;有茎叶 (2). 乙和丙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植物是否用种子繁殖后代,可以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可分为: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可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据此解答。
(1)根据植物是否用种子繁殖后代,可以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其中藻类植物的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可见a是无根茎叶分化。苔藓植物没有真正的根,因此无法支持很高的地上部分,虽然有了茎和叶,但茎、叶内无输导组织,不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其利用,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根能吸收大量的水和无机盐,并且体内有输导组织,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植物生长利用,因此蕨类植物一般长的比较高大。可见b是有茎叶,甲是蕨类植物。
(2)种子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都能产生种子,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的属于裸子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的属于被子植物。可见图中乙是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是裸子植物;被子植物根据子叶数目的不同,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一般单子叶植物的根系是须根系、平行脉,一般双子叶植物的根系是直根系,网状脉,所以丙是单子叶植物。所以甲、乙、丙这3种植物中,共同特征比较多的两种植物是乙和丙。
点睛:熟练掌握各类群的主要特征,仔细分析题意,即可解答。
5.【答案】 (1). 心脏昼夜不停的跳动,推动者血液在血管内流动 (2). 管壁极薄,仅由一层细胞构成、管径极细、连接小动脉和小静脉,血流最慢;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 (3). 尿素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增多,氧气减少
【解析】试题分析:肾脏作为一个一般器官,其正常的生命活动,要进行呼吸作用,需要消耗氧气和养料,所以血液流经肾脏后氧气和养料都会减少;肾脏作为一个排泄器官,要将流经肾脏的血液中的一些代谢废物形成尿液排出体外,所以血液流经肾脏后血液中的废物会减少。
(1)在人体内,血管和心脏构成了物质运输的管道系统。其中,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血管是血液流经的管道。心脏昼夜不停的跳动,推动者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所以,心脏是输送血液的泵,是发动机。
(2)毛细血管的管壁极薄,仅由一层细胞构成、管径极细、连接小动脉和小静脉,血流最慢,这样的结构特点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
(3)尿的形成主要有两个过程,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流经肾小球时发生了过滤作用,血液中的葡萄糖、水、无机盐、尿素、尿酸等(除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外),都能过滤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发生了重吸收作用,原尿中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进入血液,而剩余的水、无机盐和没有被重吸收的尿素、尿酸等一起形成尿液。由于肾小管不重吸收尿素,尿素随尿液流出,尿素不再进入血液中,因此从肾脏流出的血液(肾静脉中的)中尿素含量减少,同时二氧化碳增多,氧气减少。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掌握心脏的结构功能及尿液的形成过程。
6. 【答案】变异;保护易感人群
【解析】解:(1)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具有普遍性,遗传可以使子代能保持亲代的性状,利于保持生物的稳定性,变异能使生物个体产生新的性状,因此七千年前乙肝病毒与现在乙肝病毒的DNA存在差别,这种差别说明乙肝病毒在繁殖过程中存在变异现象。
(2)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我国新生儿都要注射乙肝疫苗,目的是增强新生儿的抵抗力避免感染,因此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故答案为:(1)变异(2)保护易感人群
(1)遗传是指子代与亲代的性状的相似性,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
(2)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健康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对健康人进行预防接种等措施就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7. 【答案】 (1). 35—45岁 (2). 保护易感人群(者) (3). 抗体
【解析】(1)如图为某年我国肿瘤登记地区宫颈癌发病率随年龄变化的曲线图。根据该图信息分析,宫颈癌发病率增速最快的年龄段是35—45岁。
(2)接种的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进入人体后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因此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分析,女性接种HPV疫苗属于抗原。
(3)接种疫苗后,人体血液中的相关淋巴细胞会大量增殖、分化,并产生专门抵抗这种病原体的蛋白质,此种蛋白质在免疫学中称为抗体。这种具有免疫功能的蛋白质存在于血液、淋巴和组织液中。
8. 【答案】 (1). 相对性状(或自身特征) (2). 叶缘内无褐色纹
【解析】(1)人们为了便于识别生物,生物学家编制出生物检索表,编制生物检索表的依据主要是生物自身特征的差异。所以生物检索表是根据生物一对或几对相对性状(或自身特征)的区别,逐级排列编制而成;
(2)从表中可以看出a表示的叶纹,b是叶的形状,2a表示丙的叶纹,所以应该是叶缘内无褐色纹。
9.【答案】 (1). 没有形成对照实验 (2).
丙 丁
1%淀粉溶液 3mL
1%蔗糖溶液 3mL
淀粉酶溶液 2mL
蔗糖酶溶液 2mL
斐林试剂 2mL 2mL

(3). 丙、丁试管内均不显砖红色 (4). 甲和丁
【解析】【反思交流】有同学认为比较甲、乙两组实验,还不能证明酶具有专一性,对照试验要求遵循变量唯一的原则,除控制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均相同。甲乙两组具有两个变量,淀粉溶液和蔗糖溶液、淀粉酶溶液和蔗糖酶溶液,所以理由是没有形成对照实验。
【方案完善】另取两支试管,编号为丙、丁,丙中加入3mL1%淀粉溶液,丁中加入3mL1%蔗糖溶液,再向丙加入2mL蔗糖酶溶液,向丁加入2mL淀粉酶溶液,然后分别加入2mL斐林试剂,其他均不做处理。一段时间后,丙和丁试管内的淀粉都未被分解成葡萄糖。因此丙、丁试管内均不显砖红色。
【讨论分析】(1)甲和丁两组的变量是淀粉,通过比较甲和丁两组实验,说明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分解成葡萄糖。
10. 【答案】 (1). 生产者 (2). 木质部(或输导组织) (3). 减少了农药使用量,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解析】(1)松树能够利用光能制造有机物,属于生产者,其他动物属于消费者。
(2)导管位于木质部,从下往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因此为保证药剂输送到树体各个部位,小孔深度至少要到达松树茎结构中的木质部。该施药技术与大面积喷洒农药相比,最大的优点在于减少了农药使用量,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11.【答案】 (1). 遗传物质(或基因) (2). 子房壁 (3). 保护 (4). 温度低,呼吸作用弱,消耗的有机物少;同时微生物繁殖慢,有利于保鲜
【解析】(1)大樱桃皮厚、呈暗红色,小樱桃皮薄、呈浅红色,这些差异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2)一朵花受精完成后子房的发育情况如图:

从图中可知,植物在完成受精作用后,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就发育成种子。大樱桃食用部分是果皮,因此,大樱桃食用部分是由花的子房壁发育而成。
(3)保护组织一般位于根、茎、叶的表面,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属于保护组织。若樱桃在运输过程中损伤表皮,失去保护功能,容易腐烂变质。
(4)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蔬菜水果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或抑制呼吸作用,新鲜的蔬菜水果,其自身的呼吸,对微生物的入侵具有重要作用,但其呼吸消耗,又会降低蔬菜的营养价值,改变其口感,降低其品质,减弱呼吸作用的方法,主要为降低氧气浓度、增加二氧化碳以及降低温度,低温都可以降低植物的呼吸作用,使植物体内的有机物不过度消耗。
12. 【答案】 (1). 消化 (2). 胰岛素 (3). 甲 (4). 建议少吃脂肪类食物。因为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胆囊切除后,肝脏分泌的胆汁无法在胆囊内浓缩和贮存,不利于脂肪类食物的消化
【解析】观图可知:甲是肝脏、乙是十二指肠、丙是胃、丁是胰腺。
(1)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消化腺包括大消化腺和小消化腺,大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肝脏,胰腺;小消化腺包括胃腺,肠腺。甲是肝脏、乙是十二指肠、丙是胃、丁是胰腺,所有图中器官甲、乙、丙、丁均属于人体消化系统;
(2)健康人在进餐一段时间后,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会上升,随后器官丁中内分泌腺分泌的胰岛素也会增多,促进葡萄糖合成糖元储存到甲肝脏中,又称肝糖,起到调节人体血糖浓度作用;
(3)脂肪在人体内主要作为备用的能源物质储存在皮下,摄入过多可致肥胖和动脉粥样硬化。肝炎病人的肝功能受损,胆汁分泌不足,影响脂肪的消化。因此建议肝炎病人少吃脂肪类食物。因为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胆囊切除后,肝脏分泌的胆汁无法在胆囊内浓缩和贮存,不利于脂肪类食物的消化。
13.【答案】 (1).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2). 水稻→蝗虫→青蛙→蛇
【解析】(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甲是生态系统的非生物部分,代表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2)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故图中食物链为:水稻→蝗虫→青蛙→蛇。
14【答案】 (1). 动脉 (2). 大分子蛋白质
【解析】图为人体新陈代谢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包括消化与吸收、吸气和呼气、血液的功能、肺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尿液的形成过程和排出等,字母A、B、C、D表示物质,其中A是二氧化碳、B是氧气、C是葡萄糖、D是原尿;①②③表示生理过程,其中①表示消化过程、②吸收过程;③表示肾小管的重吸收过程。
(1)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B是氧气,甲细胞能运输B物质,因此甲细胞的名称是红细胞。在肺泡里的气体交换是:从外界到肺泡内的气体氧气浓度高于肺泡毛细血管内的氧气浓度,毛细血管中二氧化碳的浓度高于肺泡内的浓度,根据气体扩散作用的原理,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故氧气由肺泡扩散到毛细血管中去,二氧化碳由毛细血管扩散到肺泡中去。故当人体完成了A和B的气体交换后,该处血管中的血液变成成动脉血。
(2)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可见正常人肾小管中的D物质不可能含有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15【答案】 (1). 病原体 (2). 切断传播途径

16.【答案】 (1). 分化 (2). 可以很好地避免胰腺分泌的胰蛋白酶分解胰岛 (3). 酸性和低温的环境能抑制胰蛋白酶的活性 (4). 调节血糖浓度
【解析】(1)胰腺具有内分泌部和外分泌部,外分泌部分泌胰液,胰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能消化蛋白质、脂肪、淀粉。内分泌部是胰岛,能分泌胰岛素,它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具体说它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分泌不足易导致糖尿病。胰岛细胞是由于细胞分裂、生长和分化形成的。
(2)因为胰岛素会在胰液中胰蛋白酶的作用下分解,所以如果将狗的胰导管结扎,胰腺中不再产生胰液,便可从未萎缩的胰岛中分离出胰岛素。班廷的想法巧妙之处体现在可以很好地避免胰腺分泌的胰蛋白酶分解胰岛。
(3)因为酸性和低温的环境能抑制胰蛋白酶的活性,避免胰液中胰蛋白酶对胰岛素的分解作用,因此在酸性和冷冻环境下从牛胰腺中提取出胰岛素的新方法,产量明显提升。
(4)胰岛素可以调节血糖在人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具有调节血糖浓度的作用。因此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制剂来治疗。
17.【答案】 (1). 叶绿体 (2). 探究土壤含水量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3). 低 (4). 土壤溶液浓度大于根毛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
【解析】(1)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存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就叫光合作用。光合作用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
(2)该实验是探究土壤含水量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3)据图可见:该种植物更适宜在土壤含水量相对较低的土壤中生长。
(4)分析可知,当土壤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在一次给植物施以等量的同种肥料后,发现甲组植物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速率反而有所下降,可能的原因是土壤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
18.【答案】 (1). 显微 (2). 偏大 (3). 相互 (4). 特异性 (5). 2a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娃娃鱼2b用鰓呼吸,有鳞片………………鲫鱼或2a用鳃呼吸,有鳞片…………………鲫鱼2b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娃娃鱼
【解析】(1)墨鱼是真正的贝类,图甲是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墨鱼体内放大120倍的内贝壳。由于碳酸钙与硫酸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所以撤去B装置将使实验结果偏大。
(2)导弹推进原理依据的是牛顿第三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一条受惊后从海中跃起的墨鱼,利用喷气推进可飞跃至20米左右高空”,墨鱼的这种类似导弹的推进方式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
(3)过敏是指人体免疫系统对抗原(海鲜)发生的异常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
(4)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并结合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地理分布情况等。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墨鱼身体里没有脊椎骨属于无脊椎动物;娃娃鱼和鲫鱼的身体里有脊椎骨,属于脊椎动物。因此三种动物的简单检索表如:2a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娃娃鱼;2b用鰓呼吸,有鳞片………………鲫鱼或2a用鳃呼吸,有鳞片…………………鲫鱼;2b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娃娃鱼
19.【答案】 (1). 有性 (2). 乙
【解析】柳树能依靠种子进行繁殖,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有性生殖。柳树的花分为雌花和雄花两种。柳的花都是单性花,花没有花被,只有一个鳞片。柳的雄花有两枚雄蕊,两个蜜腺,柳的雌花有一枚雌蕊,一个蜜腺。因此能够长出种子的应该是图乙所示的花。
20.【答案】 (1). 扬子鳄 (2). 嘴狭长(或“吻狭长”)
【解析】长江江豚、白鳍豚属于哺乳动物,中华鲟属于鱼类,它们无四肢,扬子鳄属于爬行动物,有四肢,所以甲是扬子鳄。白鳍豚的嘴狭长,尾巴和鳍能竖立。长江江豚的上颌几乎一样长,吻较短阔,因此①处应填嘴狭长。
21.【答案】 (1). 水分子在不停做无规则运动,液态水中的分子有一部分运动到上方的空气中,空气中的水分子有一部分运动到液态水中,两者的数量保持一致 (2). 人体体温的恒定,是由于人体内产热与散热的动态平衡(其他合理答案举例:饱和溶液 中存在溶解和结晶的动态平衡,人体内的水盐平衡;血糖浓度能保持相对稳定,大气成分的稳定等。)
【解析】(1)水分子在不停做无规则运动,液态水中的分子有一部分运动到上方的空气中,空气中的水分子有一部分运动到液态水中,两者的数量保持一致,因此,瓶内液态水体积保持不变。

22.【答案】 (1). 10毫升生理盐水 (2). 胰岛素
【解析】试题分析:胰岛散布于胰腺中,分泌胰岛素,切除胰腺的狗胰岛也随着被切除,因此切除胰腺的狗体内缺乏胰岛素。胰岛素的作用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等。

(2)结合所学知识,糖尿病的发生与胰腺中岛屿状暗点分泌的胰岛素减少有关。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熟悉胰岛素的作用。
23.【答案】 (1). 大于 (2). 遗传变异
【解析】(1)细胞的吸水或失水取决于细胞液浓度和外界溶液浓度的大小。当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就吸水;当细胞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失水。盐碱地的浓度大于水稻细胞液的浓度,因此水稻细胞失水,水稻体内的水流到盐碱地里,细胞失水,使普通水稻在盐碱地很难存活。
(2)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具有普遍性,遗传可以使子代能保持亲代的性状,利于保持生物的稳定性,变异能使生物个体产生新的性状,因此优良稻种的培育是利用生物在生殖过程中存在的遗传和变异现象,通过逐代的选择获得。
点睛:本题关键是理解植物细胞的吸水或失水原理,及遗传变异的概念。
24.【答案】 (1). 2 (2). 观点错误。引入的生物会消耗能量,流入人体的能量减少 (3). 蓝光和红光
【解析】试题分析:(1)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等,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2)食物链书写的原则是: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据此解答即可。
(1)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图中有2条食物链,即植物→人,植物→黄粉虫→人。
(2)某同学认为“月宮一号”作为一个人工生态系统,可以引入以黄粉虫为食的生物。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角度评价此观点是错误的,引入的生物会消耗能量,流入人体的能量减少。
(3)观图可知:蓝黄和红光在相同的时间内产生的气体量最多,所以“月宮一号”里的植物能为人提供氧气、水和食物。光照是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之一。某科学兴趣小组利用图乙装置研究不同色光对金鱼藻光合作用的影响,并对实验中测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如图丙),据图分析,“月宮一号”内给植物照射的最佳两种色光为蓝光和红光。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对食物链的写法、生态系统的功能等知识的理解及运用。生态学问题是热点问题,中考或会考时常用命题点,同学们要重点掌握。
25.⑴氧气 筛管 蒸腾作用 ⑵40 ⑶有效提高单位面积产量,需合理密植
26.(1)肺(肺泡) (2)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3)组织细胞(或F) (4)铁
27.(1)大于 (2)口腔 (3)氨基酸 (4)小肠
28.小草的呼吸作用释放的一部分能量转化为热能散失在周围空间
29.(1) 房室瓣 (2) 8
30.(1)太阳能 (2)植物→家禽→人(合理给分)
(3)减少CO2等气体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或提高物质和能量的利用效率等(合理给分)
31.(1)种群 (2)机械能
32. ⑴ 光 ⑵ 耗尽植物叶内原有的淀粉,排除对试验结果的干扰
33.(1)_ 肺静脉 (2) 重吸收
34.(1)A、D B、C 非特异性 (2)特异性
35.(1)转基因 (2) 子宫 胎盘 脐带(3) 鼠的大小 (4)基因决定性状
36..(1)变异 遗传(2)生存竞争 过度繁殖(3)生存竞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4)生存竞争
37.(1)3 菜青虫 食虫鸟(2)绿色植物→菜青虫→食虫鸟
38.(1) 控制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3) 免疫(或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