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历史周考试卷(13-18)
1. 单选(40分,每题1分)
1.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我国古代的科学家发明了许多推到社会进步的科技成就,右图人物发明的科技成就是
A.活字印刷术 B.指南针
C.造纸术 D.火药
2.中国有句俗语;“宰相肚里能撑船。”是说人的心胸要宽广。那么你知道我国古代废除实现了一千五百多年的宰相制度是在什么时候?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3.参考右图: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的地方是
A.东南亚一带 B.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C.波斯湾和阿拉伯 D.苏门答腊
4.中华帝国最后一个繁荣时期是指
A.贞观之治 B.开元盛世 C.汉唐时期 D.从明中期到清前期
5.曾以诗言志:“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后来率部英勇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是
A.戚继光 B.于谦 C.文天祥 D.岳飞
6.郑成功诗云:“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据此你知道明末侵占我国宝岛台湾的西方殖民国家是
A.西班牙 B.葡萄牙 C.荷兰 D.英国
7.军机处设立于( )
A.顺治时期 B.康熙时期 C.乾隆时期 D.雍正时期
8.宋代杰出的词人有(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苏轼
9.反映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风光和繁华景象的画是( )
A.《秋郊饮马图》 B.《清明上河图》 C.《游春图》 D.《步辇图》
10.下列哪一项不利于明太祖、明成祖君权的加强?( )
A.废除丞相 B.分封藩王 C.设立东厂 D.迁都北京
11.1616年,_________自立为汗,定国号为金,史称后金( )
A.耶律阿保机 B.完颜阿骨打 C.骨力裴罗 D.努尔哈赤
12.“文字狱”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其规模之大,次数之多要数( )
A.汉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13.我国四大发明中在北宋时发明的是( )
A.造纸术和火药 B.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 C.火药和指南针 D.造纸术和指南针
14.下列在北京建都的王朝是( )
①宋朝 ②元朝 ③明朝 ④清朝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③④
15.明代一知识分子想参加科举考试,他必须复习的内容是( )
A.唐诗 B.宋词 C.吴承恩的《西游记》 D.四书五经
16.下列史实不具有反侵略性质的是( )
A.文天祥抗元 B.戚继光抗倭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雅克萨之战
17.秦朝“焚书坑儒”、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清朝大兴文字狱,其根本目的是( )
A.防止人民反抗 B.巩固君主专制 C.压制知识分子 D.加强思想控制
18.16~17世纪入侵我国的殖民者是( )
①荷兰 ②沙俄 ③葡萄牙 ④英国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9.清政府设置台湾府,其作用不包括( )
A.使台湾回归祖国怀抱 B.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
C.巩固了祖国的海防 D.促进了台湾的开发
20.靖难之役的实质( )
A.统治阶级内部之争 B.阶级斗争 C.民族斗争 D.割据斗争
21.我国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的标志是( )
A.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 B 内阁的设置
C议政王大臣会议的设置 D军机处的设置
22. 2004年10月胡锦涛主席和普京总统共同宣布:中俄边界走向已全部确定。双方表示:()
两国间4300多公里的共同边界,从此将成为两国人民和平、友好、合作、发展的纽带。请你回忆历史上中俄双方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尼不楚条约》C《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D《中俄北京条约》
23.伴随明清两朝封建专制统治的加强,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影响中国社会进步措施:
(1)设立特务机构(2)八股取士(3)实行“文字狱 ”(4)实行“闭关政策”
(5)设立军机处
A.(2)(3)(4) B.(1)(2)(3 ) C.(2)(3)(4)(5) D.(1)(2)(3)(4)
24. 明时的西洋是指今天
A、印度洋一带 B、东南亚一带
C、南海一带 D、文莱以西的南洋各地及印渡洋沿岸一带
25. 明朝有13个皇帝葬在北京西北郊,被称为“明十三陵”。如果你想去游“明十三陵”,你不会看到哪位皇帝的陵墓?
A、明太祖 B、明成祖 C、明神宗 D、明宪宗
26. “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虏,一代英雄。”诗中的英雄是
A B C D
27. 下列历史现象与商品经济天关的是
A、“瓦子” B、“交子” C、《清时上河图》 D、行省制度
28. 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与兄弟逛街,这条街上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等等。请问他们走到了当时被称为什么的地方
A.专门制造房瓦的瓦厂 B.食客盈门的酒楼
C.城市中的娱乐场所瓦舍 D.好汉比武的擂台
29. 郑成功诗云:“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据此你知道明末侵占我国宝岛台湾的西方殖民国家是
A.西班牙 B.葡萄牙 C.荷兰 D.英国
30.比较评价历史人物是历史学科能力要求之一。耶律阿保机、完颜阿骨达、成吉思汗、努尔哈赤历史作用相同之处是:
(1)统一本民族 (2)创制本民族的文字 (3)少数民族的杰出的政治家 (4)建立政权
A.(1)(2)(3) B.(2)(3)(4) C.(1)(2)(4) D. (1)(3)(4)
31.大陆一旅行团要去台湾旅游,第一站要去台南市看看当地赤嵌楼,因为这是奉祭民族英雄----------的专祠。( )
A.戚继光 B.岳飞 C.郑成功 D. 郑和
32.开始从明朝形成的制度是( )
A.分封制 B.三省六部制 C.行省制 D.内阁制
33.中俄《尼布楚条约》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
A.双方停战 B.相互通商 C.划分中俄东段边界 D.划分中俄西部边界
34为了反对削藩,以“靖难”的旗号起兵抵制的是( )
A.朱元璋 B. 建文帝 C. 燕王朱棣 D. 崇祯帝
35.明朝废除丞相,撤中书省,改革行政机构的目的是( )
A. 较强君主权利; B. 进行特务统治; C. 减少行政支出; D. 有利于分封藩王;
36.北宋时兴起的城市景德镇,后发展为著名的( )
A. 丝绸之路 B. 鱼米之乡 C, 瓷都 D. 产茶之乡
37.规定科举考试命题在四书五经范围之内的是( )
A. 唐朝 B. 北宋 C. 元朝 D. 明朝
38.攫取澳门居住权,进而独占澳门的西方殖民国家是( )
A. 西班牙 B. 葡萄牙 C. 荷兰 D. 英国
39.电影“后金记事”,想去盛京拍外景,如果你是导演,你们会去( )
A. 沈阳 B. 长春 C. 锦州 D. 北京
40.“张骞, 玄奘, 郑和”三人相关资料总结为( )
A. 顽强抗战的民族英雄; B. 开拓新王朝的专制帝王
C. 突出贡献的交流使者; D. 辅佐帝王的有功之臣;
二.连线搭配(16分,每线一分)
时间 事件 有关人或国家 民族 首领 政权
1662年 《尼布楚条约》 郑成功 女真族 元昊蒙 古国
1684年 收复台湾 清朝 蒙古族 阿保机 西夏
1689年 侵占我国台湾 中俄 契丹族 努尔 哈赤后金
明朝后期 设置台湾府 荷兰殖民者 党项族 成吉思汗 契丹国
三、从隋唐开始,为了加强统治,在官员选拔和中央行政机构的设置上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对唐朝及以后的封建王朝产生了重大影响。
(1)请回答有关官员选拔的几个问题:
A.隋唐时期创制了怎样的选官制度?(2分)
B.举一例说明,该制度到明清时期,演变成了朝廷钳制人们思想的工具的原因。(2分)
(2)请回答有关中央行政机构的设置的几个问题:
A.唐朝完善了“三省六部制”。结合图示,说出“三省”各自的职权。(6分)
B.元朝时,在中央设立了 ,作为全国的最高行政机构。地方设立 ,加强对地方的管辖。(2分)
四.材料解析题(13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清朝前期中俄边界示意图
材料2 清朝前期中俄某边界条约规定:中俄两国以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和外兴安岭往东至海为界,外兴安岭以北,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西属俄国,外兴安岭以南、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东属中国。
(1)材料2所说的边界条约的名称是什么?签订的时间是什么时候?(2分)
(2)清军打败沙俄侵略军和签订边界条约的地点分别在哪?请在地图上将两地分别用A和B表示出来。(4分)
(3)此条约签订的内容是什么(3分)
(4)这一条约的签订有何重要意义?(4分)
五.总结与归纳:我国君主专制制度经历了一个不断加强的过程。明朝的君主专制制度与前代相比出现了一些变化。
(1)明朝加起君权的措施有哪些不同与前代的特点?(2分)
(2)上述特点说明了什么?(2分)
(3)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有什么作用?( 4分)
(4)明成祖于1421年把都城迁到那里?(2分)
(5)八股取士有什么危害? 与历史上什么事件有过之而无不及?(3分)
六.点拨与回顾
“材料: 观夫海洋,洪涛楼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疾驰,涉彼狂澜,若履……”郑和描述船队远航的情景。
(1) 这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什么事件?(2分)
(2)船队中什么货物很受欢迎?(2分)
(3)此事件在中国历史上有什么意义?(2分)
答案如下:1-5:A C B D A. 6-10:C D D B B. 11-15:D D B B D.16-20:A B B D A,21-25: D B D D A,26-30:D D C C D,31-35:C B C C A,36-40:C D B A C
二.连线搭配(16分,每线一分)
时间 事件 有关人或国家 民族 首领 政权
1662年 《尼布楚条约》 郑成功 女真族 元昊 蒙古国
1684年 收复台湾 清朝 蒙古族 阿保机 西夏
1689年 侵占我国台湾 中俄 契丹族 努尔 哈赤后金
明朝后期 设置台湾府 荷兰殖民者 党项族 成吉思汗 契丹国
三.(1)A. 科举制;B. 八股取士或文字狱;(2)布政司管民政;按察司管刑狱;都司管军政;(3)中书省,行中书省;
四.(1) 尼布楚条约 ,1689年;(2) 打败沙俄的地点雅克萨,签约的地点尼布楚;
(3)从法律上肯定了从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4) 它是中俄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中俄东段边界;此条约保持了100多年的安定局面;中俄双方边界都得到发展,还进行贸易。
五.(1)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和东厂;设立八股取士;
(2)明朝君主专制制度高度强化的一种表现;
(3)巩固了明王朝的统治,形成了较安定的局面;也为明王朝以后的统治没下了危机;
(4)北京
(5)使读书人呆板不讲求实际学问,禁锢了人才,阻碍了中国历史进步与发展;焚书坑儒
六.(1) 明朝前期/明成祖统治时期/1405年-1433年/;郑和下西洋
(2)丝绸黑瓷器
(3)比欧洲的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毕昇
A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