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09年中考专题复习精品课件:综合专题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2009年中考专题复习精品课件:综合专题复习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9-05-19 19:0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5张PPT。 第一次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改革) 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确立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兴起文艺复兴 新航路开辟(早期三大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第二次工业革命进入帝国主义三国同盟三国协约一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相对稳定时期1929~1933经济危机美国(罗斯福新政)德日(法西斯专政) 欧洲亚洲策源地形成二战经济 第三次科技革命 经济 全球化格局资本主义 欧洲欧洲共同体 日本资本主义世界第二 美国霸权政策欧洲冷战政策亚洲侵朝越战争社会主义苏联(华约组织)两极格局美苏争霸第三世界争取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格局新变化(欧盟) 专题一: 隋 唐 和 明 清 的 比 较政治思想方面经 济 方 面民 族 关 系对 外 交 往 文 化 方 面政 治 方 面发展阶段:隋唐:明清:封建社会鼎盛(繁荣)时期封建社会衰落时期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加强中央集权隋唐:明清:明朝: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立 清朝:军机处的增设思想上明朝:八股取士清朝:大兴文字狱科举制内容作用隋唐:以才选官明清:四书五经、八股文经 济 方 面隋唐:明清封建经济空前繁荣(农业、手工业、商业)商品经济空前活跃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民 族 关 系唐朝明清(开明)用少数民族首领为官加强对边疆的管理联姻(和亲)册封(恩威并重)册封 设管理机构武力平叛迎接回归对 外 交 往对外政策 唐朝:对外开放 清朝: 闭关锁国 对经济影响促进经济繁荣妨碍经济文化交流、落伍对外交往 唐朝明清:互派使节和留学生 贸易往来文化交往侵略反侵略友好往来变化郑和下西洋荷兰,倭寇,沙俄郑成功,戚继光康熙葡萄牙1、“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隋唐时期在哪些方面体现了那个时代的创新精神?2、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蓬勃兴旺的隆盛时代。你知道这时期的主要成就有哪些?嘉靖年间,盛泽镇(今苏州附近)上有一人姓施名复,夫妇两口,别无男女。家中开张绸机,每年养几筐蚕,妻络夫织,甚好过活。施复是个小户,本钱少,织上几匹,便去上市出脱(卖掉)施复养蚕,大有利息,渐渐活动(宽余)……几年间就增上三四张绸机,家中颇富裕…夫妻依旧省吃简用,昼夜营运,不上十年,就长有数千金家事(资产)。又买了左近一所大房居住,开起三四十张绸机,又讨几房家人小厮(仆人)把个家业收拾得十分完美以上材料描写的是什么时期的事?施复“开起三四十张绸机”的工场在当时称为什么?在那里存在着何种生产关系?从“家中开张绸机”到“妻络夫织”到“开起三四十张绸机”,施复的社会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他的这种变化反映出当时社会经济领域中出现的一种什么新的现象?阅读理解材料, 问:1.“焚书”和“咸阳之郊”指的是什么事? 2.回顾科举的产生,思考为什么对科举的评价不同? 材料一: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
-----《唐zhi言》
材料二: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
www.jkzyw.com 专题二 新疆问题2、开始管理:1、西汉汉武帝时,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60年,西汉设西域都护 3、东汉时,重设西域都护。 4、唐太宗和武则天先后在西突厥地区设立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5、清初:乾隆帝平定回部贵族大小和卓的叛乱 设伊犁将军 在新疆驻军,设哨所 乾隆帝时,迎接土尔扈特部回归新疆并妥善安置 浩罕国派阿古柏侵入新疆 ,左宗棠 …签约…设行省 专题三:西藏问题唐朝时 关系密切 元朝时开始管辖清朝时加强管辖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唐朝将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尺带珠丹上书说:唐蕃已 “和同为一家”设宣政院,管辖藏族地区行政事物 1、册封(顺治帝康熙帝)2、设驻藏大臣 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就两国在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专题四:台湾问题为什么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三国:吴国派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 隋朝:隋炀帝三次派人去流求(今台湾) 元朝:设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和琉球(今台湾) —台湾正式归中央政府管辖。 明朝:荷兰殖民者侵略台湾清朝: 郑成功收复台湾 , 清军进驻台湾, 设台湾府 《马关条约》将台湾和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 中华民国: 抗战胜利后,1945年10月,中国收复台湾 1972年尼克松访华,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新中国: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1971年第26届联大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所有建交国家 台湾问题形成的历史原因1949年,蒋介石的国民党政府败逃台湾 1950年,美国“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军统一祖国, www.jkzyw.com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主张毛泽东:新中国成立后:明确提出解放台湾 50年代中期,确立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 邓小平:改革开放后,确立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 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江泽民: 提出八项主张 推进和平统一的指导思想 后:2005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反分裂国家法》 当前两岸关系的发展的主要史实1987年,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 1990年,成立海基会 1992年,九二共识 1993年,汪辜会谈 人员往来及经济文化交流蓬勃发展 二十年来的交往经济相互促进、互补互利的局面初步形成1991年,成立海协会当前解决台湾问题的主要障碍 外国势力干涉和台湾分裂势力阻挠 美国对台军售推行“以台制华”战略 是台湾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以李登辉、陈水扁为代表的台独势力是台湾问题最大麻烦的制造者 当前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有利因素: 改革开放,国力增强; “一国两制”方针充分考虑到各方的利益; 香港澳门问题的顺利解决,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范例 祖国统—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 “一个中国”的原则得到联合国和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承认。www.jkzyw.com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设台湾府,相同的意义是 A.加强了台湾与祖国内地的联系 B.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C.我国开始了对台湾行使主权 D.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近代历史上,台湾被从中国分割出去是在 A.道光皇帝在位时??????????B.咸丰皇帝在位时 C.同治皇帝在位时???????????D.光绪皇帝在位时唐朝时期,书生张三苦读寒窗十载,一日他从家乡A地(隋大运河最南端)出发,经运河到京城B应试,途中遇雨,避进一老翁家,老翁沏茶热情款待,并拿出玉米招待他。后来张三考中,为答谢老翁,送他一幅董其昌的字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中共一大 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工人运动 中共二大 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八七会议 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 文家市决策 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最后武装夺权的革命道路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次合作:国内阶级矛盾推翻北洋军阀国民党一大召开 国民党右派叛变基本推翻北洋军阀中日民族矛盾 抗击日本侵略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取得胜利,收回台湾 认识:任何时候,两党都应精诚团结,携手合作,共渡难关,为祖国统一大业作出自己的贡献。 20世纪20~40年代,国共两党的关系呈现出由合作到分裂,由再次合作到再次分裂的局面,其决定性因素是( )
A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B 两党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C 蒋介石政府的态度变化
D 帝国主义因素的影响
主要矛盾斗争对象政策 结果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几个分期 1、五四运动和建党时期既有阶级矛盾,又有民族矛盾 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北洋军阀政府 中共一大、二大 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中共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先进的政党和正确的革命纲领的指导,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主要矛盾斗争对象政策 结果 大革命(国民革命)时期 阶级矛盾 北洋军阀政府 特点同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后失败国共第一次合作 主要矛盾斗争对象政策 结果 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 阶级矛盾 国民党反动统治 武装反抗国民党十年内战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九一八事变中日民族矛盾 打败日本侵略者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主要矛盾斗争对象政策 结果 抗日战争时期 中日民族矛盾 日本侵略者 特点同国民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打败日本侵略者,收复台湾,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国共第二次合作 主要矛盾斗争对象特点结果 解放战争时期 (1945~1949)阶级矛盾 国民党反动派 共产党和各革命阶级和阶层结成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新中国 www.jkzyw.com 材料一:我们的口号是武装保卫平津,保卫华北,不让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寸土,为保卫国土流最后一滴血!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新进攻!驱逐日寇出中国!
材料二:我们希望和平,而不苟求和平;准备应战,而不求战……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所以政府必须特别谨慎,以临此大事。 ——引自蒋介石1937年7月7日谈话
请回答:(12)材料一为何组织的通电引文?
(2)二个材料的共同点是什么?反映当时的什么社会现状?
(3)二个材料在对日态度基调上有什么区别?
(4)在此之前,国共两党之间的关系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概况: 1、资本主义在欧洲兴起: (1)资本主义的最早萌芽: (2)文艺复兴: 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3)新航路开辟 英法荷等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2、蒸汽时代的资本主义经济 第一次工业革命 英国较早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场” 3、电气时代的资本主义经济: 第二次工业革命 美德成为世界头号、二号资本主义大国 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4、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资本主义经济: (1)1924—1929年资本主义处于相对稳定时期 (2)1929—1933年从美国开始的经济危机 5、二战后的资本主义经济(1)战后各国经济都经历了恢复时期、高速发展时期和发展缓慢时期(战后初期)(20世纪50—70年代)(1974—1975年经济危机后)(2)二战后美国经济实力增强,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呈现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70年代后:美国、西欧、日本三足鼎立 (3)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 推动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却不能让中国从此走向世界,主要因为
A.郑和不能航行到达美洲
B.郑和不能航行到达欧洲
C.郑和下西洋只有政治目的
D.郑和下西洋主要是为了加强海外贸易、一战后国际出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对此体系表述正确的是 A.确立了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 B.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C.还不能完全消除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 D.只有英法在外交中取得了胜利
17、经济全球化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推动 B.高新科技的发展 C.美苏争霸的结束 D.世贸组织的作用 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下,新兴的工业部门不包括
A.汽车制造业 B.核工业 C.航空航天工业 D.计算机工业
第二次工业革命给资本主义世界带来了深刻影响。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都有所发展,其中美、德的发展步伐超过了英法
B.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其中美、英最为突出
C.垄断组织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工业的发展
D.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资本主义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 材料一 旧的世界格局已经终结,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多极化在不断发展。……在新的多极化的世界格局没有形成前,一个超级大国、多个世界强国并存的“一超多强”的局面还会在较长时间内存在下去。 ——引自《世界历史》第二册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实力远胜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 ——引自《世界历史》第二册
材料三 美国在这一时期的技术研究和技术引进,主要是应用技术,并不更多地注意基础科学的研究,但这为后来科学研究和更多的技术发明创造了条件,争取了时间,聚集了力量。 ? 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及世界各地的著名科学家向美国流动,美国抓住这一有利时机采取自由开放的政策,在世界各地搜罗“智囊”,进口“博士”,以补自身不足,仅二次大战后,美国引进人才达20多万人。 ——摘自《大循环》
请回答: (1)据材料三,归纳美国成为超级大国的主要原因?(3分) (2)据材料二,指出美国为了成为世界霸主实行了哪些政策?(3分) (3)从材料三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1)美国成为超级大国的主要原因有:①美国利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机遇,更多地采用新技术、新设备,使经济跃居世界第一位。②在一战、二战中,美国先“中立”,后参战,都成为战胜国,使美国既获得经济利益,又提高其国际地位。③二战后,美国的军事、经济实力强大,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2)美国在二战后的主要政策是实行“冷战”。即政治上推行“杜鲁门主义”;经济上实施“马歇尔计划”;军事上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竞争就是人才竞争,科技无国界。 www.jkzyw.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