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期终试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终试题-无答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0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9-05-23 09:0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历史下期终检测题
姓名 学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2分,满分为60分,各题的四个备选答案,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答案前的字母填入下表相应的空格中。)
1、1952年的一天,农民张大爷看着自己刚分到的土地,激动得喜泪涟涟。这一情景的出现与哪一事件有关 ( )
A、土地改革 B、粉碎了“四人帮”
C、改革开放 D、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2001年中国成功获得了第几届奥运会举办权 ( )
A、27 B、28 C 、29 D 、30
3、我国《反分裂国家法》第五条:“……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是 ( )
A、海峡两岸直接实现通航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D、坚持互利互补原则
4、下列各项中最能体现中国在国际社会能够长期发挥重要作用的是 ( )
A、在亚非会议上倡导求同存异方针 B、担任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C、与美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5、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诞生于
A、1949年 B、1954年 C、1956年 D、1982年
6、右图中人物开怀大笑是因为
A、中国促成了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
C、中美上海联合公报发表 D、中苏建交
7、实现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渊历史意义的伟大专转折是 ( )
A土地改革结束 B 中共八大召开C “一五”计划制定 D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8、我国奥运史上实现金牌零的突破的是 ( )
A、许海峰 B、荣国团 C、中国女排 D、刘长春
9、“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祖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1979年后第一批崛起的“城”是 ( )
A、上海 B、广州 C、深圳 D、北京
10、“863计划”是我国发展高科技的重要计划。这一计划名称由来是根据 ( )
A、计划提出与批示的时间 B、提出计划的人数
C、计划涉及的科学领域 D、计划所需要的资金投入
11、“文化大革命”动乱的十年严重阻碍了我国近代化的进程,其危害不包括 ( )
A、使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 B、民主法制遭到严重践踏
C、思想文化受到摧残 D、国家主权遭到严重破坏
12、新中国第一支人民解放军海军是 ( )
A、北海舰队 B、华东军区海军 C、南海舰队 D、东海舰队
13、“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主要含义是: ( )
A、取消鞠躬、跪拜礼,人们可以站起来走路 B、人民不再受地主、资本家剥削,完全按劳分配
C、国家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在政治上成为国家主人
D、人民获得所有生产资料,在经济上成为主人
14、“雪山啊闪银光/雅鲁藏布江翻波浪/驱散乌云见太阳/幸福的歌儿传四方”这首藏族民歌《翻身农奴把歌唱》,唱出了藏族人民的心声,那西藏“驱散乌云见太阳”是指( )
A、西藏的和平解放与民主改革   B、抗日战争的胜利 
C、解放的战争胜利 D、新中国的成立
15,新中国基本上消灭了剥削和剥削阶级是在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土地改革完成C、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颁布 D、三大改造完成
16、“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 ( )
A、“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 B、工业基础得到了极大改善
C、社会主义制度的初步建立 D、社会主义工业化基本完成
17、张艺谋的电影《活着》中有一个场景:小孩找出他父亲的铁皮箱子要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钢。这个场景发生在 ( )
A、“文化大革命”期间 B、“大跃进”时期 C、土地改革时期 D、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期间
18、中共中央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主要原因有: ( )
①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 ②对国情认识不足 ③遵循了客观经济规律 ④急于求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9、一些历史名词往往打上了时代的烙印。请问“大串联”、“上山下乡”、“停课闹革命”发生在: ( )
A、“文化大革命”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人民公社化”时期  D、整风运动时期
20.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的地点是 ( )
A.南京 B.上海 C.北京 D.北平
21.新中国成立之初,起临时宪法作用的重要文献是 (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同纲领》
22.下列关于《共同纲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新中国成立前夕制定通过   B.起临时宪法作用
C.规定了国家的性质  D.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23.从1953—1957是我国的 ( )
A.过渡时期 B.三大改革时期 C.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D.土地革命时期
24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特点是 ( )
A.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农业从而发展社会主义工业
B.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同时进行C.大量采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D.生产关系的变革与发展生产力同时进行
25.一五计划完成最重要的意义是 ( )
A.结束了我国工业落后的历史   B.标志我国实现了由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变
C.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D.为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
26.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D.三大改造的完成
27.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目标。制定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会议是 ( )
A.中共七大 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8.从“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应吸取的教训是 ( )
①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 ②经济建设要立足于本国国情
③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9徐名秀同学查找了“挺进大别山”“十一届三中全会”“一国两制”等资料,由此我们可以判定与小云的探究作业密切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 )
A.邓小平 B.朱德 C.彭德怀 D.贺龙
30.之所以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主要是因为 ( )
A.恢复了邓小平的职务 B.进行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决定
C.作出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D.平反冤假错案
32.下列各项中,属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的是 ( )
①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②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③提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④提出处理国际关系的五项基本原则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33.70年代末,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家农户聚集在一起,在一份合同书上庄严留下了自己鲜红的手印,从而揭开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始于 ( )
A.建立农村互助组 B.建立人民公社
C.建立农村合作社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4.根据右边材料判断,它反映的史实是在我国 ( )
A.建国初期 B.大跃进时期 C.文革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35.图片是形象的史料。邓婷婷和胡容同学在学习中收集到以下几幅图片,她们为该图片配上的标题,恰当的是 ( )
A.中国的外交成就 B.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C.中国完成统一大业 D.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
36.今年(2009年)是我国政府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五十六周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它不包括 ( )
A.互不侵犯 B.平等互利 C.和平共处 D.求同存异
37.学完中国现代史后,何文静同学得出这样的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下列叙述能够体现这一认识的有 ( )
①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②1971年,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③我国在解决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④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开始进入小康水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8.2009年是中美建交 ( )
A.38周年 B.37周年 C.30周年 D.60周年
39.三合初中要开展“20世纪成功的中国外交”主题活动,魏昭兵和夏露秋同学收集的历史图片中,不能采用的是 ( )
A.《南京条约》的签定 B.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 C.中国重返联合国 D.香港回归
40、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层次,推行顺序正确的是: ( )
①沿海开放城市 ②经济特区 ③沿海经济开放区 ④内地
A、①②③④  B、④③①②   C、②③①④  D、②①③④
41、1997年7月1日,我国的哪一个地方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 )
A、西藏   B、澳门 C、台湾   D、香港
42、建国以来我国科学技术成就取得的先后顺序是 ( )
①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②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③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④第一艘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③②①④   D、③④②①
A.51岁   B.52岁   C.54岁   D.55岁
43、邓小平强调“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不要像小脚女人一样”,“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些讲话应该是在 ( )
A、1978年十一届山中全会上 B、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上
C、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 D、1997年中共十五大
44、“收回香港这篇文章,是邓小平的天才创造。”这里的“天才创造”是指 ( )
A.“一国两制”的构想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求同存异”方针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5、按建立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我国一下各兵种,正确的一组是 ( )
①陆军 ②空军 ③战略导弹部队 ④海军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③④①② D.①③②④
46、20世纪80年代,为了发展高新技术,美国率先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同一时期中国也提出了 ( )
A.“863计划” B.尤里卡计划 C.希望工程计划 D.“曙光”计划
47、改革开放后,随着综合国力的提高,我国日益成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大国,北京将在2008年举办的国际体育盛会 ( )
A.亚运会 B.世界杯足球赛决赛 C.乒乓球世界锦标赛 D.奥林匹克运动会
48、右图为中国人民邮政为纪念某次会议的召开而发行的纪念
邮票。请你判断,这次会议讨论的内容应属于哪方面工作
A、经济建设 B、国防科技 C、文学艺术 D、民族宗教
49、原北京市委书记陈希同、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克杰、江西副省长胡长清被绳之以法,充分体现了: ( )
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②依法治国的方略 ③违法必究的原则 ④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0、中国共产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 ( )
A、 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D、胡锦涛
二、识图题(10分)
51、读下列两幅图,请回答:
A图 图B
(1)图A和图B反映的是哪一地区的百年沧桑巨变?(2分)
(2)请写出图A和图B所反映的两个重大历史事件。(请写明时间。4分)
(3)请对以上两件重大历史事件发表评论。(至少2点,每点2分,满分4分)
52.(6分)阅读下列材料:
“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努力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不断改善人们的吃、穿、住、行、用的条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进医疗卫生条件,提高生活质量。” ―――江泽民
请回答:
(1) 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前提条件是什么?(2分)
(1) 我国大力发展经济,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是什么?(2分)
(1) 材料反映出中国共产党代表谁的利益?(2分)
53.(14分)阅读下列材料:
阅读下列图片材料,回答问题
农民高举“三面红旗”参加国庆游行(图一) 农民在领取包产到户合同书(图二)

经济特区示意图(图三)
①、依据图一回答:我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有过哪些严重失误? (6分)
②、依据图二回答: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4分)
③、依据图三写出图中A、B、C、D、所代表的经济特区名称(4分)
54、为纪念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展现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果,八年级(1)的同学在学完《中国历史》后,准备在该班博客的历史学习网页出一专刊。请你参加科技部分的内容编写。
科技部分的主要内容有:重大科学成就、科学家的风采、名人名言、感言集绵。
(1)请在“名言”后补上“名人”(1分)
宁肯少活20年。也要拿下大油田 ——------------( )
(2)下面是“科学家的风采”部分的一张插图。请你介绍他的成就。(3分)

55、《春天的故事》的部分歌词:“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请回答:(1)为什么说1979年“是一个春天”,这里的“春天”指什么? 1
(2)“有一位老人”这位“老人”指的是谁?请你用一句话评价这位老人。 2
(4)歌词中的“老人”1992年“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是指什么?1
(5)歌曲歌颂了“老人”的丰功伟绩,你能说一说这位“老人”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作了哪些贡献2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包地包产后,家家生活大变样。”
——《凤阳花鼓词》
第4页 共4页 第2页 共 页
PAGE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