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5张PPT。1.在科技创新。唐朝时创制的农业生产工具有( )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D复习回顾2.周杰伦的《青花瓷》中唱道:“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赞美了我国古代瓷器的精美。下列属于唐朝时期陶瓷业典型代表的是( )
①唐三彩 ②青瓷 ③白瓷 ④冰裂纹瓷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6 41年,文成公主由唐朝大臣护送入藏,与松赞干布联姻,加强了汉藏两族的联系。当时的唐朝皇帝是( )
A.唐高祖
B.唐高宗
C.唐 太宗
D.唐玄宗
AC5.中国历史上许多朝代都实行过和亲政策,汉唐两朝还留下了昭君出塞和文成公主入藏的佳话。二者在当时产生的影响,正确的是( )
A.有利于加强对边疆少数民族的行政管理
B.促进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
C.使边疆少数民族政权归属于中央政府
D.形成了汉族与少数民族交融的高潮
6.(临沂模拟)《中国诗词大会》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邀请全国各个年龄段、各个领域的诗词爱好者共同参与诗词知识比拼。其中,“日色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是唐代“诗仙”的名句。他是(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苏轼
BA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1.掌握遣唐使和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
2.掌握鉴真东渡日本及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
3.了解鉴真六次东渡、玄奘西游的艰苦历程,感受他们不屈不饶的奋斗精神;
4.理解唐朝对外交往频繁的主要原因.本课学习目标日本天竺长安贞观年间开始 15次日本人乘遣唐使船到中国是为了什么?遣唐使由哪些人组成?(结合课本P19相关内容)遣唐使
1.目的:
2.成员: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使节、留学生和留学僧等日本遣唐使船只模型材料一:“大唐国者,法式(法度)备定,珍国(文明发达)也,常须达(应该经常去看看)。”
——《日本书纪》(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遣唐使传入日本的唐朝先进文化还有哪些?材料二:“日本中古之制度,人皆以为多系日本自创,然一检唐史,则知多模仿唐制。”
——木宫泰彦《中日交通史》(1)材料一中,唐朝时日本访问中国的使节叫什么?他们“常须达”的目的是什么?遣唐使;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学习唐朝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艺术等。 唐装 和服服饰生活中的历史生活中的历史茶道 斗茶 茶道文字生活中的历史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床前明月光 疑われる上で霜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海上に明るい月が昇ります、
天の果てでも同じ時を共有しています 长安城平城京大内里太极殿 建筑日本的和同开珎
(始铸于708年)唐朝的开元通宝
(始铸于621年) 货币生活中的历史节日 端午节日本收藏的唐紫檀木琵琶生活用具遣唐使
1.目的:
2.成员:
3.影响:学习中国先进文化使节、留学生和留学僧等日本遣唐使船只模型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学、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到日本扬州江阴人,俗姓淳于。原为扬州大明寺高僧,精通佛经和医学。日本僧人荣睿.普照等邀请他去日本。鉴真鉴真六次东渡概况鉴真盲目航东海,
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
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这首诗称颂了鉴真的什么精神?该诗认为鉴真的功绩有哪些?不怕困难,舍己为人的精神弘扬了佛法,传播了唐朝先进文化公元754年,鉴真东渡到达日本鉴真精心设计的唐招提寺 唐招提寺中的鉴真塑像被日本政府定为一级国宝是因为鉴真对日本有着突出的贡献,鉴真对日本有哪些贡献?鉴真东渡的影响:
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天竺长安玄奘法师姓名:西行时间:贡献:唐太宗贞观年间1.带回大量佛经;2.写成的《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陈袆(huī),又称唐三藏、唐玄奘(阅读教材P21,将玄奘的名片补充完整)长安天竺 645年,玄奘携600多部梵[fàn]文佛经回到长安,受到盛大欢迎。唐太宗派宰相房玄龄等前去迎接。《玄奘取经回长安图》生动描绘了玄奘归来时受到盛情迎接的场景。玄奘取经回长安 《大唐西域记》记述了玄奘西行亲历138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和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重要文献。《大唐西域记》《西游记》中的唐僧与历史上的玄奘有什么不同?形象……性格贡献经历 材料一: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 常须达。
——《日本书纪》 材料二:隋唐对外交往活跃……唐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唐朝对外交通路线图 想一想:
为什么唐朝时对外交往如此广泛和活跃呢?唐朝国力强盛,经济文化都处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
对各国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唐朝比较开放、宽容的对外政策给各国友好交流提
供了机会。 唐朝对外交通发达,给各国友好往来提供了条件。 论从史出对外友好往来唐朝的中外交往日本印度玄奘西行天竺
《大唐西域记》遣唐使来华
鉴真东渡双向交流,兼容并蓄本课小结1.“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这首诗反映了唐朝文化( )
A. 对日本的影响
B. 对新罗的影响
C. 对天竺的影响
D. 对波斯的影响A小试牛刀2. 图中人物的事迹不包括( )
A. 历经艰险,前往天竺学习佛经
B. 在天竺遍访有名的佛教寺院,成为著名的佛学大师
C. 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潜心翻译
D. 以亲身见闻写成《西游记》D3. 唐朝时,中国与各国友好往来,出现前所未有的盛况,其原因不包括( )
A. 唐朝的对外交通发达
B. 唐朝的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C. 唐朝的疆域空前广大
D. 唐朝统治者推行开放的对外政策C4.下列内容,哪些是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 ( )①都是唐朝的僧人
②都在唐朝的对外交往中有重大贡献③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
④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A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