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导学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导学案(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3-01 20:13: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导学任务单
学习目标
目标1: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完成自学检测试题,识记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及人口增长的基本史实。
目标2:举例说出清朝前期兴盛的表现,分析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影响,初步了解自然、社会发展与人口增长的辩证关系。(重点)
二、自主学习
任务一:【自学识记】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完成自学检测试题,识记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及人口增长的基本史实。
自学检测
1.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1)概述: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______政策。
(2)表现:
耕地面积增加
到______末年,全国的耕地面积比明朝鼎盛时期增加了近3亿亩
兴修水利
对______、淮河等大河以及大运河进行治理
庄稼种植
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______、甘薯等高产作物
经济作物种植
______增加,棉花、甘薯、烟草、茶叶、药材、花卉、水果等作物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3)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繁荣。农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加,也对手工业和______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2.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1)手工业:清朝前期,手工业获得了很大发展,尤其是丝织、棉织、印染、制瓷等方面,品种繁多,产品精良。当时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______,其中有些颇具规模。
(2)商业:
①形成了由农村集市、______、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
②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拥有雄厚的商业资本,在全国进行商业活动。如______、徽商等。
3.人口的增长
(1)人口增长:
①原因:清朝前期,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社会______。
②表现:______时,全国人口已达到1.5亿;______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
(2)影响:由于人口密度加大,______矛盾逐渐突出;庞大的人口也造成社会压力,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三、合作探究
任务二:【合作探究】
1.举例说出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表现。
2.阅读材料,归纳概括农业发展的原因,并分析其影响。
材料一 清军入关后,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为了维护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驻藏大臣和伊犁将等设军;平定了噶尔丹和大、小和卓叛乱。
材料二 清朝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材料三 原产南美洲的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明代引入中之国后,到了清代得到大面积的推广。
材料四 清代的经济在明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
材料五 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3.观看微课:人口增长,并结合教材,讨论清代人口增长的原因及影响。
四、知识结构
任务三:【动动手】动手制作本课知识结构图。
五、互动训练
A卷
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清朝前期农业生产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康熙年间清政府奖励垦荒,农业得到恢复和发展
②经济作物品种增加,种植面积扩大
③高产作物甘薯、玉米得到推广
④农业生产的发展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下图所示是清朝开荒执照,反映了清朝前期推行( )
A.垦荒政策
B.轻徭薄赋政策
C.休养生息政策
D.重农抑商政策
3.下列明清时期的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
①安徽、山西等地商人形成商帮
②某些农村地区变成专门的工商业市镇
③全世界十个五十万以上居民的城市中,中国占六个
A.中国手工业发达
B.中国经济在世界上落伍了
C.中国商业很发达
D.中国人口众多
4.经过清初的恢复,社会经济在清朝前期得到迅速发展。下列关于清朝前期手工业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手工业有很大的发展
B.品种繁多,产品精良
C.规模较小,还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
D.丝织、棉织、印染、制瓷等手工业发展尤为快速
5.“大抵徽商……其所积蓄,则十一在内,十九在外。”材料表明徽商( )
A.注重扩大对外贸易
B.注重扩大商业资本
C.注重谋取政治地位
D.注重扩大经营范围
6.康熙时,全国人口总数已达1.5亿。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1/3。清朝前期,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不包括( )
A.国力强盛,社会稳定
B.耕地面积扩大,高产农作物的种植
C.政府推行有利于人口增长的政策
D.战乱频繁
7.清朝前期,人口显著增长,这是社会繁荣的产物,但也带来了一些社会的隐患。下列关于清朝前期,人口增长所带来的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耕地面积扩大,人多地多
B.人均耕地面积减少
C.自然环境遭到破坏
D.给社会带来压力,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
B卷
单项选择题
1.明清时期,农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
A.统治者鼓励垦荒
B.改良新品种
C.人口的迅速增长
D.治理黄河,修建堤坝
2.“兵兴以来,地荒民逃……其令所在有司,广加招徕……各州县以劝民耕之多寡……岁终抚按考核以闻。”材料反映清朝初期,解决粮食问题的措施是( )
A.鼓励垦荒,扩大可耕地面积
B.清政府不再向人们征收赋税
C.重农抑商
D.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
3.清朝前期,江南出现“妇女半边天”的说法,南京云锦织造中生成了“七上八下”的成语(用“七个范子、八个障子”打理杂乱无章的丝线)。材料中的行业最可能是( )
A.种植业
B.水利业
C.交通业
D.纺织业
4.下图是清朝《盛世滋生图》(局部)所展示的苏州斜桥商市。从该图所反映出的我国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一个典型特点是( )
A.出现了农村集市
B.坊市分置
C.边境贸易繁荣
D.商业市镇兴盛
5.《乔家大院》《晋商》《徽商》等电影、电视作品使明清的“商帮”走入人们的视野。对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商业群体的特点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具有地域性
B.政府大力支持
C.长途贩运活动为主
D.货币广泛流通为条件
6.据估计,宋朝耕地面积为5.6亿亩,明朝增加到8.5亿亩,清朝又增至11亿~12亿亩。在新增加的耕地亿亩,清朝又增至11亿~12亿亩。在新增加的耕地中,不少是“瘠卤沙冈”“陡绝之地”。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铁制农具的发展
B.水利灌溉的进步
C.人口的快速增长
D.统治者政策的推动
7.下表是清朝前期雍正到嘉庆年间土地与人口变化图。据此,可以推知( )
A.土地兼并有所好转
B.人地之争矛盾日益突出
C.传统农业逐渐没落
D.重农抑商政策逐渐失效
六、学后反思
学后反思
我学到的知识
我学到的方法
我还要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