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3-01 22:09: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教学
模式
活动教学
教学
目标
(三维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情况,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等,进而明确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于完成于南宋之时。
2、通过思考和概括唐朝中晚期至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通过思考和总结束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提高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农业、手工业生产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商业和对外贸易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居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对外贸易的发展为传播中国古代文明,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的兴旺;南方商业的繁荣。
教学难点:南方经济的发展的原因是本课的难点。
板书设计
教学环节
小组合作学习、展示内容
(按环节学查、展点、悟导等内容)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导入
视频欣赏:
《清明上河图》
欣赏
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都城东京的繁华局面,下面我们就一起跟着《清明上河图》来感受宋代经济的繁荣。
宋代经济的发展
农业的发展
手工业的兴盛
商业的繁荣
学习目标展示
1.掌握五代、辽、宋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具体情况;
2.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情况;
3.掌握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
朗读学习目标,做到心中有数
首先请同学们朗读本课的学习目标,做到有的放矢。
自主学习:阅读书本P41-46思考以下问题
1.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
2.南方手工业的繁荣表现在哪些行业?
具体成就有哪些?
南方商业的繁荣表现在哪些方面?
合作探究:
分组讨论展示思维导图
阅读书本,用笔圈画出知识点
小组合作完善预习思维导图,选优展示。
适当指导

同学们的思维导图条理清晰,结构分明,预习非常到位,但有些细节仍需完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解决一些细节问题。
图表展示:
表格:北宋时期,南北方人口分布发生的变化
看图识农事:《耕获图》
猜一猜:打一农作物
白如玉,穿黄袍,只有一点大,都是宝中宝。
(水稻)
生在山上,卖到山下,一到水里,就会开花。
(茶)
不是桃树却结桃,桃子里面长白毛,到了秋天桃熟了,只见白毛不见桃。
(棉花)
图片展示:
1.“号为冠天下”的 蜀地丝织品;宋朝织机
2.南宋棉毯;黄道婆
景德镇瓷器
福建泉州出土的宋代海船
合作探究:
分组讨论宋代商业发展的表现。
【思维角度参考:第一组:市镇发展(地位、表现);第二组:海外贸易(地位、表现、作用);第三组:纸币出现(原因、时期、地点、地位)】
读史明智
材料一: 唐后期,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混战使关中地区经济受到严重破坏。五代之际,黄河流域政权更迭,战乱不已。其后,北方历经靖康之难、宋金对峙、蒙古灭金,战乱不休。
材料二: 吴越王弘募民能垦荒田者,勿收其税,由是境内无弃田。……国人皆悦。
材料三: 宋代时南北气温普遍变冷,南方相对适宜农作物生长。加之在长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北方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而南方受到的破坏较小,南方农业发展较快。
(1)根据材料和所学师生共同探讨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2)宋代经济发展的最终结果是什么?
(3).你认为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课堂小结:
学生
竞猜
欣赏
图片
分组
探讨
阅读材料寻找关键语句得出结论
根据所学知识联系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思考
跟着思维导图回忆本课所学
图表具体展示完善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及表现。
知道手工业兴盛的典型成就。
仔细寻找宋代商业繁荣的表现。
帮助学生找出关键语句,引导学生思考
思维参考角度: 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我国南方农业的发展促进了手工业的兴盛,而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又促进了商业的繁荣,这三个方面一起成就了宋代经济的繁华局面
随堂训练:
1.从五代起,南方的农业超过北方的原因是( )
A.南方战祸少,许多中原人流落到江南,增加了那里的劳动力
  B.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得到推广
  C.南方重视兴修水利
 D.麦田面积扩大
全国经济重心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是在( )
魏晋南北朝
B.唐朝 C.北宋 D.南宋
3.北宋前期在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
A.交子
B.会子
C.关子
D.铜子
作业布置
课堂作业:随堂训练
课后作业:复习、预习
教学反思
领导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