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条形统计图 青岛版(五年制)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条形统计图 青岛版(五年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五四制)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3-02 20:30: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新校服
—— 条形统计图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3~114页,条形统计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结合现实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等教学活动学会整理数据的不同方法,能够把已知的信息描述在条形统计图上,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1个单位)的特点;会看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能从中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并能根据统计的结果分析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引导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能提出并解决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创新意识以及合作能力,感受数学的魅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学生身边有趣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与同伴合作进行统计活动的过程中,增强合作意识,体验合作的愉快;培养统计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1、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2、条形统计图的绘制与分析。
教学难点:会根据条形统计图分析数据。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种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水彩笔等。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实践操作、合作交流、观察发现等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导语:同学们,我们学校要订做新校服了,你知道你要订多大尺码的吗?请举手告诉老师。
师:这么多的尺码,还不相同,老师怎么记呢?记得课前老师就让各组长以小组为单位统计一下,并按顺序张贴在黑板上。
【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体会到统计的必要性,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和兴趣。】
二、探究方法,解决问题。
1.小组合作,思维碰撞。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各小组统计的情况吧。哪个小组记录得最完整?书写得最漂亮呢?
2.班级交流,达成共识。
师:这是我们全班同学校服尺码的大小情况,现在,老师想知道我们全班穿哪个尺码的同学最多?穿哪个尺码的同学最少?穿135尺码的、150尺码的都有多少人?
师:这样看是不是觉得眼花缭乱,看不清楚呢?那怎样才能看得很清楚呢?
(师:可以把每个组收集的数据整理在统计表里……)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把每个组收集的数据整理在统计表里。
活动要求:
1.小组长做好分工和记录。
2.第一、二小组完成统计表中135及135以下数据的整理。
3、其它每两个小组依次完成剩下数据的整理。
课件出示:
三年级全班校服尺码情况统计表
______年_____月
尺码 135及135以下 140 145 150 155 160及160以上 特体
人数
【学生分组汇报,教师记录整理。让学生经历知识获取的过程,便于理解和记忆。】
师:请组长完善你组的统计表。
师:现在是不是一眼就能看出我们全班穿哪个尺码的同学最多?穿哪个尺码的同学最少?还有穿135尺码的有多少人呢?穿150尺码的有多少人?
师小结:我们将收集的数据整理在统计表里,这样就很容易看出全班校服尺码的情况了。
师:老师这里有一种新的统计方法,更能让人看了一目了然,同学们想不想知道什么方法?
3.认识条形统计图。
师:这是一个未完成的统计图,需要我们帮助它完成,同学们想不想帮助个忙?
课件出示一幅未完成的条形统计图,介绍横轴和纵轴。
师: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可以用涂格子的方法描述表中的数据,涂一个格子表示一个人。
师:你能把统计表中的数据在统计图上描述出来吗?
(1) 放手让同位合作完成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教师巡视并倾听和交流)
(2)学生在投影下展示条形统计图,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做的?
师:接下来,老师想和同学们共同完成剩下的统计图,欢不欢迎?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看看老师的想法和大家是不是一样好吗?(师边演示边讲解)
师小结:像同学们刚才做的这个统计图,我们就叫它条形统计图。
板书:条形统计图
师:同学们回想一下刚才在绘制条形统计图时,一格表示几个单位?我们先干什么,再干什么?
板书:一格表示一个单位
(3) 分析数据:
师:观察现在的统计图,你能把发现的信息说给同学们听吗?
师:我们通过看统计图,能够清楚地看出穿各种尺码的有多少人。这也是条形统计图最显著的特点。
板书:条形统计图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
师总结:这节课同学们历经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进而认识了一格表示一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并发现了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这些都归功于我们全体同学的智慧和力量。谢谢大家!
【设计意图:小小的总结帮助了学生对知识的回顾,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和理解,体验到了学习条形统计图的必要性。】
师:条形统计图的作用非常大,下面我们就用统计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三、自主练习,方法应用。
1.这是各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爆炸相隔时间统计图。
(1)观察这个统计图,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横轴表示要统计的国家,纵轴表示相隔的时间。)
(2)说一说,一个格代表几年?各个国家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爆炸相隔时间分别是多少?你有什么感想?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体会条形统计图优越性的同时,感受到我国科技事业的快速发展,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2.完成第115页“自主练习”第2题。
(1)观察统计图,发现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分析一下这个班同学的投篮情况。
【设计意图:不同层次的练习,既能增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又能加深学生对条形统计图特点的理解,从而培养了学生运用统计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回顾整理,总结提升。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想对同学们说点什么?你想怎样评价自己呢?
师总结:在学习条形统计图的过程中,我们运用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解决问题、分析问题,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是非常的广泛。


板书设计:
认识条形统计图
(一格表示一个单位)

特点: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
收集数据 → 整理数据 → 描述数据 → 分析数据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