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2009年高考预测: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历史)
一.选择题
(一)殖民体系与民族解族运动
01.(2009年高考文综历史选择题4分,或单科历史卷选择题2分,考点:西班牙、葡萄牙早期封建殖民)
下列不属于西班牙、葡萄牙进行殖民侵略的特点的一项是
A.垄断商路,进行欺诈性贸易 B.掠夺殖民地的金银财富
C.大肆从事黑人奴隶贸易 D.将掠夺来的财富在本国转化为资本
02.(2009年高考文综历史选择题4分,或单科历史卷选择题2分,考点:北美独立战争/美国的建立)
1765,在北美殖民的英国人制订了“印花税法案”。他们规定,一切公文、契约合同,执照、报纸、杂志、广告、单据、遗嘱,都必须贴上印花税票,才能生效可流通。这项法案的主要目的是
A.加强对公私业务及财产转让的管理 B.依法征税,加强北美资本主义经济建设
C.加强对北美大陆的经济压制和掠夺 D.依法行政,增强英国对流通领域的管理
03.(2009年高考文综历史选择题4分,或单科历史卷选择题2分,考点: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从1960年开始,南美足球联盟(CONMEBOL)决定举办南美足球冠军争夺赛(后来演变为美洲杯比赛),并将其命名为“南美大陆解放者杯”(见右图)。这是为了纪念下列哪位历史人物
A.玻利瓦尔 B.杜桑·卢维杜尔
C.伊达尔哥 D.何塞·圣马丁
04.(2009年高考文综历史选择题4分,或单科历史卷选择题2分,考点:亚洲革命风暴)
1857年,印度爆发了反英民族大起义,占西人民也在女王阿克西米·葩依(见右图)的领导下参加了起义……女王率领起义军占领了军火库,打死了英国在占西的最高指挥官邓洛普,……英军投降,女王葩依重登王位。在万众欢腾当中,女王郑重宣布:“世界属于上帝,占西属于阿克希米·葩依!”这段文字主要突出了
A.占西女王利用人民起义力量重登王位
B.占西女王信奉基督教,保护私有财产
C.军事胜利是政治斗争的核心组成部分
D.印度民族大起义是由封建王公领导的
05.(2009年高考文综历史选择题4分,或单科历史卷选择题2分,考点: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下列哪一项不是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的背景或条件?
A.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广泛开展
B.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
C.帝国主义国家已奴役和控制世界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
D.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实质决定了它们的掠夺性和开放性
06.(2009年高考文综历史选择题4分,或单科历史卷选择题2分,考点:亚洲觉醒)
下列哪一项不能列入“亚洲觉醒”的范畴?
A.20世纪初朝鲜反日、印度反英斗争
B.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
C.20世纪初伊朗和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
D.20世纪初中国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07.(2009年高考文综历史选择题4分,或单科历史卷选择题2分,考点:非洲人民反帝斗争、二战前局部反法西斯斗争)
19世纪晚期,埃塞俄比亚取得抗意斗争胜利;40年后,埃塞俄比亚沦入意大利法西斯之手。
造成这两个截然不同结果的主要因素应该是
A.埃塞俄比亚人民的团结程度 B.国际环境是否有利于埃塞俄比亚
C.意大利侵略势力的大小强弱 D.敌我对比是否有利于埃塞俄比亚
08.(2009年高考文综历史选择题4分,或单科历史卷选择题2分,考点:拉丁美洲人民民族民主运动)
下列哪一项最能体现20世纪初拉丁美洲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最主要成果?
A.1917年墨西哥资产阶级新宪法的颁布 B.经济上废除了封建大地产制
C.政治上推翻了大地主独裁的考迪罗制 D.外交上摆脱了半殖民地处境
(二)国际关系体系
01.(2009年高考文综历史选择题4分,或单科历史卷选择题2分,考点:一战前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第一世界大战前夕,巴尔干成为欧洲“火药桶”的最主要原因是
A.该地区的民族矛盾长时期尖锐复杂 B.有的巴尔干国家推行地区霸权主义
C.奥匈帝国在该地区不断地进行扩张 D.欧洲列强纷纷介入扩张自己的势力
02.(2009年高考文综历史选择题4分,或单科历史卷选择题2分,考点:凡尔赛体系的形成)
巴黎和会上,被称为“百灵鸟”的右图政治人物、时任美国总统的伍德罗·威尔逊带着“十四点和平计划”乘兴而来,但却败兴而归。该人物的目的在当时不能实现的主要原因是
A.威尔逊外交经验不足 B.当时美国的综合国力不如英法
C.美国的孤立主义影响 D.当时美国在亚太地区面临挑战
03.(2009年高考文综历史选择题4分,或单科历史卷选择题2分,考点:凡尔赛体系的形成)
右图是刊登在1921年德国一家杂志上的漫画。结合当时形势分析该漫画,下列解析中,不正确的是
A.怪兽的五只头寓意英、法、美、意、日五个国家
B.被怪兽踩在脚下其内脏被吞食殆尽的人寓意德国被苛刻处置
C.此图反映了德国对凡尔赛条约的强烈不满
D.反映了战胜的协约国在处置战败国时团结一致
04.(2009年高考文综历史选择题4分,或单科历史卷选择题2分,考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瓦解)
右图漫画题为“不会被传染!”左边床上的人说:“多么幸运的一件事呀!我们是分床睡的,我不会被传染!”(右边床上依次是:斯大林搔痒症、希特勒炎症、闪电战瘟疫、纳粹发热病、法西斯流感)下列各项对此图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此图反映的时间可能在二战前夕或二战初期
B.左边床上的人所说的话反映了美国人当时的心态
C.反映当时欧洲危机重重
D.此图揭示了美国人的远见卓识
05.(2009年高考文综历史选择题4分,或单科历史卷选择题2分,考点:雅尔塔体系的形成)
右图为联合国总部矗立的雕塑——《铸剑为犁》的照片,它所反映的世界主题是
A.反对帝国主义反对霸权主义 B.和平与发展
C.反饥饿、反浪费 D.共同劳动、共同创造
06.(2009年高考文综历史选择题4分,或单科历史卷选择题2分,考点:雅尔塔体系的瓦解)
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的那种挑战。”文中的“挑战”是指
A.苏联的威胁 B.西欧和日本的经济竞争
C.第三世界崛起 D.美国经济“滞胀”
07.(2009年高考文综历史选择题4分,或单科历史卷选择题2分,考点: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下表反映了二战后西欧对美国战争政策态度的变化情况,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朝鲜战争(1950年—1953年) 第四次中东战争(1973年) 伊拉克战争(2003年)
参与美国组织的联合国军侵略朝鲜 不支持甚至批评美国的中东政策 明确反对美国避开联合国对伊动武
A.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
B.苏联对西欧的强力支持,使西欧有了强力后盾
C.西欧各国对美国的控制不满,双方反目成仇
D.西欧国家一贯坚持正义,反对美国侵略弱小国家
二.非选择题
01.(2009年高考文综第39题历史材料题20分,或单科历史卷材料解析题20分,考点:考点:雅尔塔体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雅尔塔体系的内容概括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1)如何最后打败德日法西斯国家,以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2)重新绘制战后欧亚的政治地图,……(3)建立联合国,维持战后世界和平,……(4)对德日意的殖民地以及国联的委任统治地实行托管计划,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与一战不同,它具有反法西斯的正义性,因此,作为这场战争的产物的雅尔塔体系要比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更具有历史进步性。
材料二 斯大林出于各种考虑多次向英美让步,大体上接受了丘吉尔提出的瓜分巴尔干势力范围的百分比协定,……而罗斯福为了争取苏联尽快对日宣战,以使美国免于付出100万人伤亡的代价,同时为了把战时的同盟关系延续到战后,以实现其“世界蓝图”,他在东欧问题和远东问题上对苏联也作了让步。
材料三 雅尔塔体系大体经历了四个时期,即:1945——1955年体制的形成和战后初期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出现,1955——1969年美苏“冷战”中的局部缓和,1969——1985年前后美苏缓和中的激烈争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体制的瓦解,雅尔塔体系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最终解体,是多种原因促成的,从根本上说是各种反霸力量合力的结果。
——《世界近现代史专题30讲》
请回答
(1)分析材料一,概括雅尔塔体系比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进步的表现。(4分)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体现的雅尔塔体系的消极因素是什么?(4分)
(3)分析材料三,贯穿雅尔塔体系始终的内容是什么(2分)?促成其体系瓦解的“多种原因”有哪些(6分)?
(4)雅尔塔体系的形成和瓦解对国际关系格局的重大影响是什么?(4分)
02.(2009年高考文综第39题历史材料题20分,或单科历史卷材料解析题20分,考点:考点:两极格局的形成、欧洲一体化及两极格局解体)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地位。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冷战风云》世界知识出版社
材料二
图一 欧洲共同体总部大厦 图二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生效
材料三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伴随苏联的解体,两格格局结束,世界多极化进程加快。这一重大变化,使得世界出现许多新情况:大国关系在重新调整,出现了缓和的趋势;一些过去被两极格局掩盖的矛盾,如地区冲突、民族和宗教问题等开始暴露出来。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运用所学知识各举两例论证该观点。(4分)
(2)结合材料二的两幅图片,指出二战后欧洲发展的特点(4分),谈谈图一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4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冷战结束的标志(2分),并简要概括冷战后国际形势的基本状况(2分)。
(4)结合材料二、三分析材料三中“世界多极化进程加快”的原因有哪些?(4分)
答案要点及简析、预测立意:
一.选择题
(一)殖民体系与民族解族运动
01.D 西、葡从殖民地掠夺的财富用于在国外购买奢侈品为主,没有在本国转化为资本。(立意:熟悉课本对西班牙、葡萄牙两国早期殖民的简要表述)
02.C 北美独立战争前夕,英国人在北美的经济政策主要目的是从经济上掠夺殖民地。(立意:联合历史背景,透过现象看本质)
03.A 熟悉拉美独立运动中持续时间长、斗争范围广的独立运动领导人。(立意:从知识的熟悉度及对比、理解能力角度考查)
04.D 熟悉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的相关概况。(立意:考查学生阅读材料、结合课本进行判断的能力)
05.B B项因果关系颠倒。(立意:用适当的哲学方法指导历史思维)
06.D “亚洲觉醒”以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为主,兼及旧式农民起义。(立意:从历史概念的内涵出发去选择判断)
07.B 19世纪晚期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矛盾激化;20世纪30年代英法美纵容法西斯国家侵略。(立意:把具体历史事件放在世界历史的大背景中思考)
08.A A项“1917年墨西哥资产阶级新宪法”从法制层面保障了墨西哥人民民族民主运动的胜利果实。(立意:重视制度建设,注意历史概念的整合)
(二)国际关系体系
01.D 本题应从列强间围绕战略利益、矛盾激化的角度判断。(立意:把局部地区状况放在国际关系大背景下考查)
02.B 外交的成败,主要取决于国家实力的强弱。(立意:国际外交的基本准则是凭实力说话)
03.D D项不符合凡尔赛体系的隐含矛盾。(立意:全面掌握一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相关知识)
04.D 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战前和二战初的法西斯侵略、中立自保政策及绥靖政策等。(立意:注意时间限制,把具体历史事件放在特定时间段的基本政策框架中思考)
05.B 图中的“犁”寓意和平与发展,这也符合联合国的宗旨。(立意:考查学生结合图画寓意和课本知识进行判断的能力)
06.B 结合尼克松任总统时美国面临的危机及世界经济形势思考。(立意:历史人物对时局所下的结论来源于特定时期的历史发展状况)
07.A 西欧国家对美国对外战争的态度变化取决于世界格局的变化。(立意:从世界格局变化的角度思考美国盟国对美国态度的转变)
二.非选择题
01.
立意:从国际关系相关知识体系中考查学生的对比能力、知识迁移联系能力。
(1)(从国际体系的包容性及处理国际关系的方式、原则角度思考)进步性的表现:一是将苏联和美英两种不同社会制度间的和平共处纳入了国际关系体系。二是以和平、民主方式处理战败国,使之完成民主化的任务,同时原则上承认国联“托管”地区和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4分)
(2)(从两分天下、强权政治等两极格局特点角度出发作答)体系是以大国的实力为基础的,事实上是划分各自的势力范围,体现了以美苏为首的列强的争霸性质;苏美英既合作又争夺,相互妥协,使该体系深深打上了大国强权的烙印。(4分)
(3)(从美苏两极的存在及矛盾看始终贯空的内容、从国际形势的演变概况分析瓦解原因)内容:美苏争霸(2分)。瓦解的原因:第三世界的崛起和不结盟运动的发展;西欧和日本实力的增强;苏联的解体;世界各种反霸力量合力的结果(任答三点给6分)。
(4)(从主要趋势看影响)影响:形成: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取代,国际关系进入一个新阶段。瓦解:使世界形式的总趋势走向缓和,多极化趋势加强。(4分)
02.
立意:从两极格局的形成、变化角度考查学生对二战后国际关系演变的纵向掌握。
(1)(分别列举亚洲“热战”、欧洲“冷战”的具体事例)亚洲: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2分)。欧洲: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德国的分裂和柏林墙的修筑等(2分)。
(2)(思考二战后欧洲的一体化特点及其对两极格局的影响)特点:逐渐走向联合;逐渐由经济一体化发展为经济政治一体化(4分)。影响:使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三足鼎立的局面,有力的冲击了两极格局,是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4分)。
(3)(识记课本相关知识)苏联解体(2分)。总体趋向缓和,但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2分)。
(4)(从多极崛起、旧格局打破、经济格局多极等多角度综合思考)欧洲联盟等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苏联的解体;经济多极化趋势的不可逆转(4分)。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