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免费资料)21世纪教育网2009年高考预测:中国古代文化史(历史)

文档属性

名称 (特别免费资料)21世纪教育网2009年高考预测:中国古代文化史(历史)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0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9-05-29 12:2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2009年高考预测:中国古代文化史(历史)
一.选择题
(一)中国古代思想部分
01.(2009年高考文综历史选择题4分,或2009年单科历史卷选择题2分,考点:“百家争鸣”之“孟子”)
孟子说:“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下列对孟子(见右图)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孟子重点强调“人性本善”的观点
B.孟子把自己与圣人等同,是狂妄自大的体现
C.孟子对人性的探讨适应于当时奴隶解放和社会变革的历史潮流
D.标志孟子对人类社会认识的深化,是中对国伦理思想的巨大贡献
02.(2009年高考文综历史选择题4分,或2009年单科历史卷选择题2分,考点:“百家争鸣”之“孟子”)
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邹国。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这段文字说明,孟子之所以成为贡献卓越的“亚圣”,其重要外部因素是
A.高贵的贵族血统与生活习惯 B.幼年丧父的逆境激发了他的奋斗欲望
C.孟子母亲较严厉的家庭教育 D.战国时期社会动荡影响了孟子的家庭
03.(2009年高考文综历史选择题4分,或2009年单科历史卷选择题2分,考点:“百家争鸣”之“荀子”)
荀子说:“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引自《荀子·大略》)。这里,荀子最为强调的是
A.言行一致 B.仁政爱民 C.人性本恶 D.利国为民
04.(2009年高考文综历史选择题4分,或2009年单科历史卷选择题2分,考点:“两汉哲学与宗教”之“王充与《论衡》”)
王充的代表作《论衡》(意为评定当时言论的价值的天平)集中反映了他的唯物主义思想,下列哪一项不应该是王充主张的观点
A.反对儒学独尊 B.反对天人感应
C.反对人死为鬼 D.反对人死厚葬
05.(2009年高考文综历史选择题4分,或2009年单科历史卷选择题2分,考点:“南北朝反佛斗争”之“范缜”)
南朝齐梁之际的思想家范缜(见右图)指出:“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也。”他主要强调的是
A.精神和形体分离 B.形体决定精神
C.精神和形体统一 D.精神驱动形体
06.(2009年高考文综历史选择题4分,或2009年单科历史卷选择题2分,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之“宋明理学”)
南宋淳熙三年(1176年),朱熹与当时著名学者陆九渊相会于江西上饶鹅湖寺,交流思想。朱熹主张“存天理,灭人欲”,陆九渊主张“发明本心”,二人辩论争持,以至互相嘲讽,不欢而散。这就是中国思想史上有名的“鹅湖会”。上述材料中朱、陆二人的思想分别属于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D.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
07.(2009年高考文综历史选择题4分,或2009年单科历史卷选择题2分,考点:“明清时期的文化”之“进步思想家”)
《红楼梦》深刻鞭挞了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罪恶,这一思想内涵与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的思想基本一致。这些思想家不包括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二)中国古代科技部分
01.(2009年高考文综历史选择题4分,或2009年单科历史卷选择题2分,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之“天文”)
王兴文在《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撰文指出,根据司马迁的《史记》、晁公武的《郡斋读书志》、马端临的《文献通考》、钱大昕的《十驾斋养新录》、周中孚的《郑堂读书记》等文献,《甘石星经》不是战国时期甘德、石申的天文学著作,也不是后人将甘、石的著作合编为一书,而是唐宋时人的一部伪书。这从书中列举的地名有许多是战国以后所设的州郡,即可得到明证。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一说法
A.教材错误,应予纠正 B.证据不足,不可采信
C.学术争鸣,仅供参考 D.哗众取宠,一笑置之
02.(2009年高考文综历史选择题4分,或2009年单科历史卷选择题2分,考点:“秦汉时期的文化”之“先进的科学技术”)
北京奥运会火炬是用纸做成的卷轴结构。下列有关目前世界上所知最早的纸的出土地点,应该在
A.甘肃天水放马滩 B.甘肃敦煌莫高窟
C.四川灌县都江堰 D.陕西咸阳始皇陵
03.(2009年高考文综历史选择题4分,或2009年单科历史卷选择题2分,考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之“科学技术的进步”)
1964年11月9日,为了纪念祖冲之(见右图)对我国和世界科学文化作出的伟大贡献,紫金山天文台将1964年发现的、国际永久编号为1888的小行星命名为为“祖冲之星”。以下对祖冲之的科学贡献的描述,正确的选项是
①提出计算圆周率的正确方法
②取得精确计算圆周率的阶段性成果
③专著《缀术》对数学发展有杰出贡献
④编写《九章算术》、《水经注》等科技著作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04.(2009年高考文综历史选择题4分,或2009年单科历史卷选择题2分,考点:“隋唐时期文化的繁荣”之“科学技术的新阶段”)
“药王”孙思邈对良医的诊病方法做了总结:“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下列各项符合这一总结的是
①自信+谨慎 ②勇敢+细心 ③灵活+无私 ④智慧+方法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05.(2009年高考文综历史选择题4分,或2009年单科历史卷选择题2分,考点:“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之“科学技术”)
下列哪项不是元朝杰出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专家和仪器制造家郭守敬有可能做的事情
A.在太史局中查阅历史上的水文资料 B.创制简仪、高表等近二十件天文观测仪器
C.主持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 D.主持编定《授时历》,一年周期与现行公历基本相同
06.(2009年高考文综历史选择题4分,或2009年单科历史卷选择题2分,考点:“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之“科学技术”)
“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英国人培根所说的这三种机械发明分别指中国的
A.造纸术 针灸 指南针 B.造纸术 印刷术 指南针
C.造纸术 印刷术 火药 D.印刷术 火药 指南针
07.(2009年高考文综历史选择题4分,或2009年单科历史卷选择题2分,考点:“明清时期的文化”之“古典科技巨著的涌现”)
下列关于《天工开物》的表述,正确的是
A.记述了我国西南的石灰岩溶蚀地形 B.被称为“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
C.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D.介绍了欧洲先进的水利技术和工具
(三)中国古代文学部分
01.(2009年高考文综历史选择题4分,或2009年单科历史卷选择题2分,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之“诸子散文”)
鲁迅高度评价庄子散文说:“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引自《汉文学史纲要》)。下列哪一项是对庄子散文的正确评价
A.立论严肃、辩论见长 B.联系现实、善用寓言
C.脱离现实、主观虚幻 D.文字优美、想象丰富
02.(2009年高考文综历史选择题4分,或2009年单科历史卷选择题2分,考点:“秦汉时期的文化”之“文学的新成果”)
“乐府诗”是汉代乐府(汉武帝时期掌管音乐歌舞的政府机构)采集民间诗歌配乐而成的文学作品,其中的名篇《十五从军征》写道:“十五从军行,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这首乐府名篇主要反映了
A.战乱之痛 B.思乡之情 C.懊悔之意 D.避世之心
03.(2009年高考文综历史选择题4分,或2009年单科历史卷选择题2分,考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之“承上启下的文学”)
陶渊明(见右图)的诗感情真挚,朴素自然,有“田园诗人”之称,也是田园诗派的鼻祖。但他却是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饮酒》二十首)的诗人。这一现象说明
A.陶渊明嗜酒如命 B.南北朝好酒成风
C.南北朝政治黑暗 D.陶渊明官场失意
04.(2009年高考文综历史选择题4分,或2009年单科历史卷选择题2分,考点:“隋唐时期文化的繁荣”之“诗歌的黄金时代”)
下列各组唐朝著名诗人中,与陶渊明、谢灵运属于同一创作偏好的一组是
A.高适、岑参 B.孟浩然、王维 C.李白、杜甫 D.杜牧、李商隐
05.(2009年高考文综历史选择题4分,或2009年单科历史卷选择题2分,考点:“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之“元曲”)
元朝杂剧《窦娥冤》:“地也,你不分好歹和为地!天也,你错堪贤愚枉做天!”此句体现了关汉卿剧本的特色是
①反封建 ②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 ③对受封建压迫的人民的同情 ④呼吁解放妇女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06.(2009年高考文综历史选择题4分,或2009年单科历史卷选择题2分,考点:“明清时期的文化”之“明清小说”)
中国“四大古典小说”中,《三国演义》描述刘备等“汉室宗亲”虽倍加努力却未竞大业,《水浒传》刻意安排宋江等人“受招安为朝廷效力”却不得好死……这种现象主要表明了
A.作者站在维护封建统治的正统立场 B.作者的时代和阶级局限性的必然结果
C.作者想表达造化弄人、命运难测 D.作者要揭示封建社会腐败与衰落趋势
(四)中国古代艺术部分
01.(2009年高考文综历史选择题4分,或2009年单科历史卷选择题2分,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之“艺术”)
1978年,湖北随州一座战国时代(约公元前433年)的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是至今为止所发现的成套编钟中最引人注目前一套。下列对该编钟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它反映了战国时期贵族的文化娱乐生活,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B.它的工艺水平是我国古代青铜铸造技艺高度成熟的体现
C.它是从战国时期楚国显贵曾侯的第二个墓穴中出土的
D.它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具有十二个半音阶关系的特大型定调乐器
02.(2009年高考文综历史选择题4分,或2009年单科历史卷选择题2分,考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之“大放光彩的艺术”)
以下对“书圣”王羲之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王羲之的作品《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B.王羲之和他的儿子王献之合称“二王”
C.王羲之的行书风格是“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铁书银钩,冠绝古今”
D.王羲之与著名画师曹不兴、顾恺之都是东晋时期的文化名人
03.(2009年高考文综历史选择题4分,或2009年单科历史卷选择题2分,考点:“隋唐时期文化的繁荣”之“书法”)
我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千姿百态,形式多样。请判断下列书法的种类
王羲之《兰亭序》(唐人摹本) 颜真卿《多宝塔碑》 怀素《自叙帖》
A.隶书 楷书 小篆 B.行书 隶书 草书
C.行书 楷书 草书 D.隶书 楷书 草书
04.(2009年高考文综历史选择题4分,或2009年单科历史卷选择题2分,考点:“隋唐时期文化的繁荣”之“绘画”)
画技承上启下,人称“唐画之祖”的著名画家是
A.吴道子 B.阎立本 C.展子虔 D.颜真卿
05.(2009年高考文综历史选择题4分,或2009年单科历史卷选择题2分,考点:“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之“绘画艺术”)
邓小平在一次参观文物展览时,指着一幅名画说:“我们祖先早已熟知商品经济了”。这幅名画指的是
A.《天王送子图》 B.《洛神赋图》   
C.《步辇图》 D.《清明上河图》
二.非选择题
01.(2009年高考文综历史部分材料解析题32分,或2009年单科历史卷材料解析题32分,考点:中国历史上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化)
(32分)2008年9月27日至29日,第一届世界儒学大会在孔子研究院隆重举行。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在致辞中指出:儒学,是中华民族奉献给人类思想宝库的珍贵精神财富。孔子是“德侔天地,道贯古今,删述六经,垂宪万世”的文化圣人。在历史的长河中,儒学既保持着其仁爱、和谐的精神特质,又带有不同时代的文化烙印,她以开放的姿态生发扩展,为世界文明形态的延续做出了重要贡献。儒学,讲究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学,可以使人心怀世界,志存高远。研究儒学,有利于当今世界传统与现代的对话,有利于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交流和会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文化遗产——山东曲阜的“三孔”(孔府、孔庙、孔林)
材料二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 ”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 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 为政》
材料三 西汉时期的董仲舒在回答汉武帝有关治理国家的方针大计的策问时,指出:“《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 董仲舒传》
材料四 “分明挂了共和招牌,而国会议员居然大声疾呼,定要尊重孔教。……孔教与共和乃绝对势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故其提倡孔教必掊共和,亦犹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
—一《陈独秀文章选编》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你获得了哪些信息?(8分)
(2)据材料二、三概括孔子与董仲舒的思想主张(4分),并指出两种主张的不同结局及其原因(8分)。
(3)材料四中“尊重孔教”的真实用意何在(4分)?陈独秀主张“必排孔教”,有何积极意义和局限性(8分)
02.(2009年高考文综历史部分材料解析题20分,或2009年单科历史卷材料解析题20分,考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开宝三年(970年)五月……时兵部令史冯继升进火箭法,命试验,且赐衣物 束帛。……咸平三年(1000年)八月,神卫水军队长唐福献所制火箭、火炮、火蒺藜,造船务匠项绾等献海战船式,各赐缗钱。……开庆元年(1259年)……又造突火枪,以巨竹为筒,内安子窠(注:子窠,似今子弹),如烧放,焰绝然后子窠发出,如炮声,远闻百五十余步。
——引自《宋史·兵志·器甲之制》
材料二 庆历(1041-1048年)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和纸灰之类冒(注:冒,盖)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销溶,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 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引自《梦溪笔谈·技艺》
材料三 括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著。又纪平日与宾客言者为《笔谈》,多载朝廷故实、耋旧出处,传于世。
——引自《宋史·沈括传》
材料四 宋自靖康之乱,仪像之器尽归于金。元兴,定鼎于燕,其初袭用金旧,耐规环不协,难复施用。于是太史郭守敬者,出其所创简仪、仰仪及诸仪表,皆臻于精妙,卓见绝识,盖有古人所未及有。
——引自(元史·天文志)
材料五 守敬因奏:“唐一行开元间令南宫说天下测景,书中见者凡十三处。今疆宇比唐尤大,若不远方测验,日月交食分数时刻不同,昼夜长短不同,日月星辰去天高下不同,即目测验人少,可先南北立表,取直测景”。帝可其奏。遂设监候官一十四员, 分道而出 ,东至高丽,西极滇池,南逾朱崖,北尽铁勒,四海测验,凡二十七所。
——引自《元史·敬守敬传》
请回答:
(1)我国古代四大发明指: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火药和指南针。其中A始于_____________;B始于______________,指南针应用航海事业是在___________时期。(10分)
(2)北宋时期,为什么会频繁的制造火药武器?(2分)
(3)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欧洲使用同类技术在哪个世纪?(2分)
(4)沈括的主要成就是什么?(2分)
(5)材料四、五反映了郭守敬哪两项重要成就?除此之外,他还有哪些重要成就?
(4分)
03.(2009年高考文综历史部分材料解析题20分,或2009年单科历史卷材料解析题20分,考点:中国古代科技及中外科技对比)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英国学者罗伯特 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一书统计,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基本的发明创造,几乎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如下表:
年 代 科技发明(件) 中国 世界其他国家
件 百分比 件 百分比
公元l-400年 45 28 62% 17 38%
公元40l-1000年 45 32 71% 13 29%
公元100l-1500年 67 38 57% 29 43%
公元150l-1840年 472 19 4% 453 96%
材料二 英国著名科技史学家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写道:“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中国曾保持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水平,那时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这一点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但16世纪以后,欧洲诞生了近代科学,中国的文明却没有能够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科学史上把这个问题称为“李约瑟难题”。
材料三 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科技史上地位变化情况。(4分)
(2)依据材料三,分析三大发明对欧洲历史发展的贡献。(8分)
(3)你认为3至13世纪“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的主要原因有哪些?(4分)明清时期中国为什么不能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4分)
答案要点、答案简析和预测立意:
一.选择题部分
(一)中国古代思想部分
01.B “圣人与我同类者”是学习圣人的方法、追求圣人的境界。(立意:准确理解材料)
02.C 题中材料主要强调了孟子母亲严厉的家教。(立意:归纳材料的要点与重点)
03.D 言、行只要有利于国家、人民,就该赞扬。(立意:理清材料主线)
04.A 识记王充在《论衡》中表达的主要观点。(立意:以唯物主义哲学立场为出发点)
05.C 归纳材料中所主张的“形”、“神”关系。(立意:理解范缜的名言)
06.D 比较两位唯心主义儒学大师的异同。(立意:实现历史与哲学的完善结合)
07.D 王夫之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立意:熟悉明清进步思想家)
(二)中国古代科技部分
01.C 应该审慎对待最新学术成果。(立意:对学术新成果要有正确的态度)
02.A 识记目前世界上所知最早的纸的出土地点。(立意:识记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科技)
03.B ①项是刘徽,④项与祖冲之。(立意:正确搭配中国古代科学家与科技成就)
04.D 准确理解“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的含义。(立意:准确理解名言)
05.A 太史局负责编制新历法,不管水利。(立意:准确定位中国政府部门的职能)
06.D 重点强调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世界影响。
07.C A项是《徐霞客游记》,B项是《梦溪笔谈》,D项是《农政全书》。(立意:熟悉中国古代科技著作的相关内容及评价)
(三)中国古代文学部分
01.D 识记庄子散文的特点。(立意:对应搭配诸子散文的特点)
02.A 从《十五从军征》所引诗句的寓意判断。(立意:领会文学寓意,进行适当概括)
03.C A、B项证据不足,C项导致D项。(立意:主观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产物)
04.B 陶、谢与王、孟都是山水田园诗人。(立意:熟悉古代史上文学家的艺术风格)
05.B ④项是指男女平等的观念,不符合关汉卿的时代特征。(立意:紧扣历史人物的时代特征)
06.B A项包含于B项当中,C项太表象,D项指《红楼梦》。(立意:运用阶级和时代分析法)
(四)中国古代艺术部分
01.C 准确理解“曾侯乙墓”的含义。(立意:理解重要历史事物的准确含义)
02.D D项曹不兴是三国时期名人,不属于东晋时期。(立意:准确定位名人的时代)
03.C 结合图画,联系课本,明辩古代书法风格。(立意:图文兼顾,熟知教材)
04.C “唐画之祖”是由隋入唐的展子虔。(立意:准确了解隋唐文化名人概况)
05.D 《清明上河图》描述的北宋东京繁荣景象,正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立意:透过现象看本质)
二.非选择题部分
01.
立意:考查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演变。
(1)(从人物、思想、经济等角度看待“三孔”)信息: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备受后代推崇;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很大;“三孔”旅游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开发,推动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
(2)(结合时代背景对比孔子与董仲舒)孔子主张“以德治民”;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大一统”(4分)。不同结局和原因:孔子思想主张在当时诸侯争霸、兼并战争背景下不可能实现;董仲舒思想主张适应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被汉武帝采纳,使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8分)。
(3)(熟悉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意义和局限)真实用意:为复辟帝制制造舆论(4分)。积极意义:动摇了传统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推动了人们思想解放,促进民主科学思想的传播(4分)。局限性:对东西方文化看法存在绝对否定或肯定的偏向(或对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存在绝对否定的偏激)(4分)。
02.
立意:熟悉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
(1)(对应四大发明及其开始应用时期)A:造纸术 ;B:印刷术; 西汉、隋唐、北宋。(10分,每空两分)
(2)(结合政治背景分析火药武器的使用)北宋时为抵御辽、西夏和金进攻,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制造火器。(2分)
(3)(熟悉活字印刷术的外传及在欧洲的运用)15世纪。(2分)
(4)(沈括成就,一“历”一“书”)制订“十二气历”;编著《梦溪笔谈》。(2分)
(5)(归纳材料要点,联系课本知识)创制了简仪、高表等近二十种天文观测仪器,主持全国规模天文测量工作(2分)。主持编定《授时历》(2分)。
03.
立意:考查中国古代科技的地位、外传的历史贡献和古代及近代东西方科技差距原因。
(1)(从表格中时间和百分比的变化进行总结)明清(或16世纪)以前,中国的科技成就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明清以后走向衰落。(4分)
(2)(先总后分,从整体和局部说明材料中“三大发明”对欧洲历史发展的贡献)三大发明的外传,在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了促进作用(2分)。火药摧毁了欧洲封建统治的军事基础;(2分)指南针为西欧人新航路的开辟和海外殖民征服创造了条件,加强各地的联系,从而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分)印刷术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2分)
(3)(从经济基础、政治状况、外交措施及文化政策等多方面分析原因)
发达原因: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中央集权国家政权的支持和组织;民族融合,多民族的共同努力;吸收外来先进科技成果;科技成果的继承与发展等等(答出3个方面即给4分,其他观点,只要符合史实,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不能产生近代科技的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实行文化专制;实行闭关锁国;重人伦、轻自然的文化传统;科举制度的束缚等等。(答出3个方面即给4分,其他观点,只要符合史实,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