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9张PPT。2009年高考历史IB模块复习思考一、IB模块复习的背景分析1.新课程中的IB模块 做好IB模块的复习是实施、推进新课程的必然要求一、IB模块复习的背景分析2.新高考中的IB模块 IB模块是重点大学和普通大学的分水岭 一、IB模块复习的背景分析3.IB模块高考试卷分析(3)体现三“新” ;能力立意(1)注重比较(2)紧扣热点一、IB模块复习的背景分析4.IB模块教学情况简述 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不高,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质量不高 一、IB模块复习的背景分析5.学生学情分析 大部分为女同学,学习能力较强,学习习惯好,善记忆多勤奋而弱归纳 二、IB模块复习的复习目标2.对学习模块准确的价值定位1.清晰的知识结构和框架体系
3.四个能力的巩固和提升方法论——模块提供给我们什么方法、思维去认识历史上的改革和遗产进而帮助我们认识现实世界?认识论——模块让我们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有何收获?三、IB模块复习的实践操作——以《改革》为例1.在通史体系复习中明确IB模块的知识定位,完善知识结构和体系即建立IB模块与IA模块的初步联系 A.把IB模块内容渗入专题通史复习 B.把IB模块内容融入小通史复习即IB模块与IA模块共融相生 B.把IB模块内容融入小通史复习“起”“伏”的中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 1.分列此时世界史与中国史的大事年表。3.也有人认为,本节课的内容应该命名为“匍匐的中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请结合史实谈谈你的看法。2.概括此时世界的发展潮流。从这一角度出发,说明中国 “起”、“伏”的表现。结合史实说明导致中国“起”、“伏”的原因。三、IB模块复习的实践操作——以《改革》为例2.在IB模块体系复习中把握模块的价值定位,深化模块体系和脉络 (1)采用“问题—对策—结果”模式构建IB模块复习教学 (1)问题的成因。(材料)(2)“他”有哪些可以调用的资源?(材料)(政治、经济、军事等)这些资源中的有利、不利因素是?(3)作出决策。“问题—对策—结果”模式应用4.填写表格。 (知识结构整理)1.出示材料,请学生结合教材,说明当时孝文帝面临什么问题? (问题)3.结果怎样?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有何影响? (结果)2.怎么解决? (对策)(2)决策中如何取舍?取舍的依据是什么?在此过程中学生进行模块价值构建:(3)如何去评价、认识一次改革?(1)如何解剖一次改革?IB模块的价值定位: (1)认识历次改革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形成这些困难和问题的原因,给出几个排除困难的方法
(2)能说明如何对待传统,以及怎样评价文明的碰撞
(3)认识影响改革成败的机遇与条件探究一探究三探究二三、IB模块复习的实践操作——以《改革》为例2.在IB模块体系复习中把握模块的价值定位,深化模块体系和脉络(2)借助案例教学法,提高复习效率和质量(2)借助案例教学法,提高复习效率和质量商鞅变法、明治维新、戊戌变法(富国强兵的努力)北魏孝文帝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文明的转型)欧洲宗教改革、梭伦改革
(改革的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 三、IB模块复习的实践操作3.蕴能力培养于前二者的复习教学和测试中四、几个关注1.关注比较分析2.关注社会转型的改革3.关注“探究学习”4.关注文明史观谢谢大家,敬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