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第4课唐朝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课件(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下第4课唐朝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课件(共3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3-02 08:24: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学习目标
1.了解唐朝对对外交往情况,日本遣唐使,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鉴真东渡日本,唐朝和新罗的经济与文化的交流,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
2.介绍玄奘、鉴真不畏艰险,出国远行,学习交流的事迹,启发学生不怕困难险阻、勇于开拓以及对事业执著追求的精神。
3.认识唐代的强盛及其在国际上的地位,从而增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认同情感。
?本课的重点? 唐朝与日本、天竺的交往
本课的难点?? 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
职贡图
展示:《职贡图》,思考问题:
1、图中内容反映了什么情景?
2、为什么有这么多外国人来中国呢?

一、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唐朝时期,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因此对周边很多国家发生了很大的吸引力。
此图反映了外国使节和周边少数民族携贡品来唐的生动情景。
遣唐使船
1、什么叫“遣唐使”?
2、描述日本遣唐使团的规模。
3、遣唐使来中国对日本社会有什么影响?
总结:
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称为遣唐使。
遣唐使有十几批,最多一次500多人。
遣唐使把中国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建筑技术传回日本。
学习与探究:
日本平城
唐都长安
日本和同开宝
唐开元通宝
各抒己见:
说一说,唐朝文化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1、仿唐制进行政治改革
2、参考汉字,创造日本文字
3、社会生活、风俗、饮食、服饰等 方面保唐朝人的某些风尚

学习与探究:
鉴真在哪一年抵达日本?
他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751年。
传授佛经,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
从鉴真六次东渡中,我们能得出什么启示?
坚定信念,不畏艰险,最终一定能获得成功。
阿倍仲麻吕,日本留学生,学成后留在中国,考中科举,进士及第,玄宗皇帝赐给他中国名字“晁衡”。
渐入老境的他日夜想故乡,书奏上愿回国。他所坐乘的船,在东海暴雨中遇难,漂流到海南岛,回不了日本了。听到他的死亡信息(其实他还没死),就中国朋友都感觉悲伤。
中国史上最杰出的诗人李白听到了他的遇难,做了一首诗:
日本晁卿辞帝都,
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
白云愁色满苍梧。
史海拾贝:
鉴真盲目航东海
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义
唐风洋溢奈良城

鉴真和尚
鉴真东渡
日本奈良唐招提寺
议一议:
日本向唐朝学了许多东西,推动了日本社会的进步。今天日本在某些方面走在了我们前面,我们应向日本学习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二、唐朝和新罗的关系
合作探究:
由图中看出,新罗位于什么地方?
朝鲜半岛
唐朝和新罗经济交流有什么表现?
许多新罗商人来唐朝经商,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唐朝对新罗
文化的影响
1、仿唐制建立政治制度
2、采用科举制度选拔官员
3、引入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

唐朝接受的
新罗文化
朝鲜半岛的音乐传入中国
唐与新罗的文化交流
三、玄奘西行
这是《西游记》剧照唐僧,你知道他的原型是谁吗?
唐朝高僧玄奘
1、玄奘是何时去的天竺?
2、他为什么要到天竺去?
3、他在天竺有何成就?
4、他回国后又有什么重大成就?
学习与探究:
1、贞观初年;
2、求取佛经;
3、遍访名寺,研习佛法,成为佛学大师;
4、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主持译经工作,为佛教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口述成书《大唐西域记》。
鉴真和玄奘身上有哪些共同之处?
思想升华:
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不怕牺牲,不惧艰难,百折不挠,奋勇开拓,意志顽强,等等。
当你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应怎么办?
坚定信念,意志顽强,不怕困难险阻,勇于开拓以及对理想执著追求 。
史海拾贝:
在玄奘西行之前,国人称印度翻译为天竺,也有人翻译为“身毒”、“贤豆”,玄奘把它翻译为“印度”,并通行至今。
玄奘西行图
玄奘讲经处
那烂陀寺遗址
《玄奘取经回长安图》
《大唐西域记》
长安兴教寺玄奘墓塔
大雁塔地宫供奉的玄奘舍利
返回
玄奘
结合你们看到的影视作品《西游记》,比较一下书中的玄奘与影视作品中的唐僧有何异同?
唐朝和新罗
1、经济交流
2、文化交流

唐朝和天竺
玄奘西行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课 堂 小 结
唐朝和日本
1、遣唐使
2、鉴真东渡
?活动探究:
今天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经济高度发展时期,我们能从唐朝的对外交往中得到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