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地球与宇宙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2分)
1.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员,太阳活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地球上的气候、水文、地质,甚至人类的生活,下列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标志的是( )
A.日冕 B.太阳黑子 C.日珥 D.太阳风
2.下列关于宇航员在月球上的感受,正确的是( )
A. 这里是无声的世界,只有陨石的撞击声打破了月球的寂静
B. 他们穿着沉重的宇航服,手拿探测器在月面上举步维艰
C. 闲暇时宇航员可以放放风筝轻松一下
D.他们可以看到地球从月球的地平线上升起,只是看到的天空背景是黑色的
3.月球成为人类观测宇宙天体的理想场所是因为( )
A.在月球上观测不需要任何仪器,成本低、方便
B.在月球上尘埃少,能见度高
C.月球上引力小,观察得更远
D.月球离宇宙中天体的距离更近
4.如图1,当地球公转到C处时,下列地理现象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图1
A.北半球是夏季 B.正是南极考察最佳季节
C.北半球昼夜等长 D.南半球昼长夜短
5.从我国的“清明节”到“国际劳动节”,太阳直射点在地表的位置及移动方向是( )
A.位于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C.位于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D.位于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6.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征,相同的是( )
A.方向 B.绕转中心 C.周期 D.产生的现象
7.我们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往往蕴含了很多科学知识。下列现象与地球公转有关的是( )
A.小明在中秋节赏月
B.杭州四季分明,从春分到夏至,昼夜长短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C.一天中,操场上旗杆影子的长短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D.日月星辰总是东升西落
8.读“地球公转及其轨道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2
A.公转轨道是正圆
B.地球运行至A点大致是一月初
C.地球公转方向为自东向西
D.地球过A点时的运动速度略小于B点
9.如图3所示,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在公转轨道上沿①→②→③→④绕着太阳公转。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3
A.昼夜交替现象与地球公转有关
B.四季更替现象与地球自转有关
C.5月13日这天,地球位于①→②之间
D.地球处于②和④位置时,全球昼夜平分
10.2015年10月26日(农历九月十四),天空出现金星和木星再次紧密相连的天文奇观,这一天的月相最接近图中的( )
图4
11.南极考察的最佳季节是北半球的(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2.在杭州市的一天中,旗杆杆顶影子所留下的轨迹最有可能是图中的( )
图5
13.从农历初一到二十二,月相变化的情况是( )
A.月面面积从小变大,再变小
B.月面面积不断变大
C.月亮升起的时间越来越早
D.月面总是西边亮
14.我国“嫦娥工程”计划进展顺利,“嫦娥N号”也将于201X年发射升空。假如有一天,你乘上我国的“嫦娥N号”飞船登上
月球,当日、月、地三者位置如下所示时,在A点你能看到地球的地相是( )
图6
A.上弦地 B.满地
C.下弦地 D.新地
15.关于天体系统的正确叙述是( )
①宇宙是由所有的星系组成的
②太阳之所以能成为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因为其质量大
③目前人们可以观测到约千亿个星系
④人类可观测到的最远天体距离地球是130亿光年,所以宇宙是有限的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6.地球上永远只见到月球的一面,其原因是( )
A.月球上正面和背面形态相同
B.月球的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相同
C.月球背面朝向地球时,其月相为新月,故只见一面
D.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
二、填空题(共40分)
17.(6分)月球表面明暗状况不同,明亮部分是月球上的________,暗黑部分是广阔的__________,月面上最显著的特征是有众多的________。
18.(6分)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时,地轴北端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使地球表面产生了很多奇妙的现象。杭州市某校小明同学发现:阳光照射下家里的窗户影子的大小和位置都随时间发生变化。于是他就提出了下列问题,请帮助分析回答:
(1)一天中,使窗户影子的大小和位置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杭州市________ (填“有”或“无”)阳光直射现象。
(3)为了使底层住户的窗台全年都有阳光照射到,我国两幢居民楼之间的距离应依据______日的楼影来计算。
19.(4分)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7
(1)地球公转的方向是________,以下现象主要由公转造成的是________。
A.昼夜现象 B.昼夜交替现象
C.昼夜长短变化现象 D.四季变化
(2)该图所示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____(重要纬线的名称),此时杭州地区的昼夜长短状况是昼最长夜最短,这一天正午时分,杭州地区学校旗杆的影子与________图所示最相似。
图8
20.(4分)我国的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2017年的中秋节是公历10月4日,此时地球大概运行在甲图中的________之间,这一天的月相最接近乙图中的________。(阴影线表示暗部)
图9
21.(3分)世界著名的彗星是________,最近出现的时间是1986年,预计下次会在________年出现。它的头部叫彗核,由________________组成。长尾是受太阳风的作用而喷发出来的气体和尘埃,可达几万千米。
22.(6分)读“太阳系模式示意图”(图10),请回答:
图10
(1)在我国古代,常用“金、木、水、火、土”五行来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在天文学上,金、木、水、火、土星是距离地球较近的行星。图中表示金星的字母是__________。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__________。(填序号)
①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甚至中断
②太阳耀斑增强时,紫外线相对增强
③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与黑子的11年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
(3)若图示中的地球绕日运行恰好处在6月16日。那么,6个月后的那天,绍兴地区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__。
23.(4分)近年来,科学家们对火星的探索兴趣有增无减。火星的直径约为地球的一半,自转轴倾角、自转方向、周期均与地球相近,公转一周约为地球公转时间的两倍。火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以CO2为主的大气十分稀薄,密度仅为地球大气密度的1%。
(1)根据以上信息,你认为下列推测正确的是______。(多选)
A.火星上也有季节变化
B.火星的一天比地球的一天约长一倍
C.在火星上也能看到太阳的东升西落
D.火星表面昼夜温差大
(2)当火星处于图11中①位置时,此时火星北半球的季节类似于地球北半球的________季。
图11
24.(3分)读图12,回答下列问题。
图12
(1)月相产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动。
(2)请写出月相的名称。a处:________;b处:________。
25.(4分)写出与下列诗句相对应的月相:
(1)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____。
(2)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________。
(3)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________。
(4)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________。
三、解答题(共28分)
26.(6分)为了研究影子长度与哪些因素有关,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图13所示的实验:在水平地面上竖直固定一根长杆,长杆上装有一个可以上下移动的点光源A,再在地面上竖立一根短木条(短木条始终低于点光源A)。保持短木条的长度和位置不变,该同学将点光源A从图示位置逐渐向上移动,测得数据如下表:
图13
点光源的高度h(厘米) 20 30 40 50 60
影子长度l(厘米) 30 15 10 7.5 5
(1)该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做此实验,想要验证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上述实验数据还可得出:在点光源逐渐上移的过程中,若点光源高度的增加量相同,则影子长度l的变化量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图中s可表示点光源到短木条放置处的水平距离,如果要研究影子长度l与点光源到短木条的距离s的关系,应如何操作?
27.(18分)读图14,回答下列问题。
图14
(1)图中序号①所代表的天体名称是________。比太阳系更高一级的天体系统是________。
(2)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_____星与______星之间存在一个小行星带。各行星绕日公转具有________、_________和近圆性的特征。
(3)人类在不断尝试到宇宙空间寻找地外生命。请简要说明可能存在地外智慧生命的天体需要具备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4分)如图15,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中央代表太阳,用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以电灯为圆心,在桌面上按箭头方向沿虚线平移地球仪,实验模拟某自然现象。
图15
(1)该实验能模拟地球的________(填“自转”或“公转”)运动。
(2)仔细观察地球仪被灯光照亮部分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我国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地球平移的位置处于图中的________(填“A”或“B”)附近。
详解详析
1.B [解析] 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黑子和耀斑;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是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
2.D 3.B
4.A [解析] 当地球公转到C处时,从图中可以判断:太阳的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也就是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的冬季,此时北半球是昼长夜短。南极会出现极夜现象,不利于南极考察。
5.A [解析] 清明节大概是在4月4日—6日,国际劳动节在5月1日,太阳的直射点从3月21日左右到达赤道,一直北上,到6月22日左右到达北回归线,也就是从我国的“清明节”到“国际劳动节”,太阳直射点在地表的位置一直在北半球,移动方向是一直向北。
6.A
7.B [解析] 地球公转产生季节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昼夜长短变化。
8.D [解析] 地球公转方向为自西向东,轨道是椭圆的,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日地距离随地球公转而变化,有近日点和远日点之分,地球位于近日点时是1月初,远日点是7月初;从机械能守恒的角度思考,此时势能越大,动能越小,运动速度会慢一些。
9.C [解析] 地球处于①和③位置时,全球昼夜平分;①处为春分日,②处为夏至日,5月13日这天,地球位于①→②之间。
10.D 11.D
12.A [解析] 杭州市位于北半球(北回归线以北),所以旗杆杆顶影子一定在杆的北部,不可能到达南部区域。所以不可能是B、C、D。
13.A [解析] 从农历初一到二十二,月相变化的情况是从新月到上弦月(右边亮)变成满月,再变成下弦月(左边亮),亮的面积从小变大,再变小。
14.D [解析] 当日、月、地三者位置如题图所示时,我们站在月球上,去看地球,只能看到地球的背面,也就是只能看到暗的一面,看到的是新地。
15.B 16.B
17.高原和山脉 平原和低地 环形山
18.(1)地球的自转(或由于地球的自转,太阳高度角发生了变化) (2)无 (3)冬至
19.(1)自西向东 CD (2)北回归线 B
20.DA B
21.哈雷彗星 2062 岩石碎片、固体微粒和水
22.(1)B (2)①②③ (3)昼短夜长
[解析] 八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远近顺序排列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火星和木星之间为小行星带。图示位置为6月16日,6个月后为12月16日,北半球为冬季,与冬至日较为接近,昼夜长短状况为昼短夜长。
23.(1)ACD (2)冬
[解析] 火星的自转与地球相似,自转一周约为24小时37分22秒,比地球上的一昼夜稍长一点,所以B选项是错误的。
24.(1)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
(2)新月 上弦月
25.(1)满月
(2)蛾眉月
(3)蛾眉月(下弦月)
(4)满月
26.(1)点光源的高度越高,杆的影子越短
(2)减小
(3)保持点光源位置和短木条长度不变,将短木条沿水平方向向左(或向右)移动。
27.(1)海王星 银河系
(2)木 火 同向性 共面性
(3)外部条件:稳定的太阳光照,安全的宇宙空间;自身条件:适宜的温度;适合生命物质呼吸的大气;液态水的存在(任意三点即可)
28.(1)公转 (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