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0 曹刿论战 练习(2份,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0 曹刿论战 练习(2份,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3-02 12:21:53

文档简介

20 曹刿论战
基础导练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曹刿( ) 又何间焉( ) 肉食者鄙( ) 
牺牲玉帛( ) 小信未孚( ) 登轼而望之( ) 
吾视其辙乱( ) 望其旗靡( )
古今异义。 (1)齐师伐我 古义: 今义: ?????
(2)肉食者鄙 古义: 今义:
(3)牺牲玉帛 古义: 今义:
(4)小大之狱 古义: 今义:
(5)必以信 古义: 今义:
(6)忠之属也 古义: 今义: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出自本文的一个成语是:?????? ,意思:??? ? ???。
(2)有利于反攻的时机是“???? ???”之时。
(3)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 ??”
(4)追击开始的时机是“???? ”之时。
4.翻译下列句子。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从曹刿总结战争胜利的经验内容看,为什么他仅就如何选择反击时机作了议论?你认为他总结得全面吗?
能力提升
6.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灞上秋居
马 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①。
?????【注释】①致此身:?意即以此身为国君报效尽力。
(1)这首诗颈联写园中露滴、壁邻野僧,有什么作用?
(2)唐代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写道:“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分析这两首诗的情感有何不同?
7.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梁君①出猎,见白雁群。梁君下车,彀弓②欲射之。道有行者,梁君谓行者止。行者不止,白雁群骇。梁君怒,欲射行者。其御③公孙袭下车抚矢曰:“君止!”梁君忿然作色怒曰:“袭不与其君而顾他人,何也?”公孙袭曰:“昔齐景公之时,天大旱三年,卜④之,曰:‘必以人祠,乃雨。’景公下堂顿首曰:‘凡吾所以求雨者,为吾民也;今必使吾以人祠,乃且雨,寡人将自当之。’言未卒,而天大雨方千里者,何也?为有德于天而惠于民也。今主君以白雁之故而欲射人,袭谓主君言无异于虎狼!”梁君援其手与上车归,入庙门,呼万岁,曰:“幸哉今日也!他人猎皆得禽兽,吾猎得善言而归。”????????????????????
(选自刘向《新序·杂事》) 【注释】①梁君:即魏国国君。②彀(gòu)弓:拉开弓。?③御:车夫。④卜:占卜,古时迷信活动。? (1)下列句子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两项是 ( ) A.梁君谓行者止????????? 谓:认为 ????? B.其御公孙袭下车抚矢曰???抚:抚摸 ??????? C.必以人祠,乃雨???????? 雨:下雨 D.梁君援其手与上车归?????援:拉 ?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
A.袭不与其君而顾他人?????微斯人,吾谁与归?? B.袭谓主君言无异于虎狼???皆以美于徐公 C.必以人祠,乃雨??????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D.为吾民也?????????? 不足为外人道也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①今必使吾以人祠,乃且雨,寡人将自当之。
②为有德于天而惠于民也。
(4)公孙袭讲故事的目的是想讽劝梁君怎样去做?(用原文回答)
参考答案
1.guì jiàn bǐ bó fú shì zhé mǐ
2.(1)攻打、讨伐。 砍伐。 (2)鄙陋,目光短浅。 卑鄙。 (3)指猪、牛、羊等祭品。 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或利益。 (4)案件。 监狱。 (5)信实,诚实。 书信。 (6)尽力做本分的事。 忠诚。
3.(1)一鼓作气 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2)彼竭我盈
(3)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4)辙乱旗靡
4.(1)位高禄厚的人,目光短浅,不能作长远打算。 (2)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要根据实情去处理。 (3)第一次击鼓,士气振作;第二次(击鼓),士气就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泄尽了。
5.曹刿对战争胜利的总结是针对鲁庄公的疑惑而发的,鲁庄公的疑惑就是在战争中他两次要下令抢先进攻和追击敌人,但都被曹刿阻止了,于是曹刿有针对性的对庄公做了解释,并以此总结打胜仗的经验,这样使课文内容做到了前后呼应,发展自然。
当然,曹刿的总结是不够全面的,长勺之战中鲁国之所以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除曹刿总结的两方面外,最根本的原因是鲁国进行的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鲁庄公能取信于民,得到人民的支持,还选择了有利于鲁军反击的交战地点,采用了诱敌深入的战略战术等。
6.(1)用了衬托的手法,用园子中的露珠滴落都能听见,与四处无定的野僧相邻来衬托出自己的孤寂之情。 (2)本首诗表达的是想要报君而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苦闷;《雁门太守行》表达的是作者不惜以死报国的壮志豪情。 7.(1)A B (2)C (3)①现在一定要让我用人祭祀,才将要下雨,我将亲自充当祭祀品。 ②(这)是因为(齐景公)对天有德,对人民施恩惠。 (4)有德于天而惠于民也。
20《曹刿论战》
基础知识自主学习
一、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①又何间焉( ) ②肉食者鄙 ( ) ③牺牲玉帛 ( )
④下视其辙 ( ) ⑤登轼而望( ) ⑥望其旗靡 ( )
二、在括号中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①齐师伐我( ) ②又何间焉( )
③肉食者鄙 ( ) ④牺牲玉制( )
⑤小信未孚( ) ⑥大小之狱 ( )
⑦可以一战( ) ⑧齐师败绩( )
三、用变双音词的办法 解释下面的词。
①伐( ) ②将( ) ③请( )
④谋( ) ⑤惠( ) ⑥必( )
四、对下面各题进行最佳选择。
1.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小惠未彳扁 ”的“彳扁”同“遍”。 B. “神弗福也”的“福”是动词。
C.“公与之乘”的“之”指代曹刿。 D.“齐人三鼓”的“三鼓”指击鼓进军。
2.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此句应读出“反对”的语气。
B.小惠未彳扁,民弗从也——此句应读出“肯定”的语气。
C.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此句应读出“抒情”的语气。
D.夫大国,难测也,惧伏焉——此句应读出“感叹”的语气。
【基本能 力达标学习】
比较阅读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乙: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为之,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 ,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甲文在写法上主要运用了 描写。乙文运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是 。
2.这两段文字所表现的思想相同的一项是( )
A.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B.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C.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D.实行仁政,取信于民
3.下面句子在语序上跟现代汉 语习惯一致的一项是( )
A.何以战? B.虽不能察,必以情。 C.可以一战。 D.微斯人,吾谁与归?
4.甲文中最能表现曹刿“取信于民”战略思想的一句是 。乙文中最能体现作者志向和全文中心的句子是 。
5.乙文中文末划曲线句子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是( )
A.找不到志同道合的伙伴而无限惆怅的情绪。
B .对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的感慨。
C.学习“古仁人”崇高思想的决心和抱负。
D.勉励人们以“古仁人”为榜样。
6.乙 文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句承前省略的主语是 ;甲文中“可以一战”的“以”后 省略的内容是“ ”。
7.甲文中鲁庄公第一次回答“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这里的“人”指的是 ;乙文中“或异二者之为”的“二者”指的是 。
8.翻译句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理解运用探究学习】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和非 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1.正确的一项是( )
A.两个“之”用法相同,都是结构助词“的”。
B.两个“之”用法相同,都是动词“去、到”。
C.前一个“之”是结构助词“的”,后一个“之”是动词“去、到”。
D.前一个“之”是动词“去、到”,后一个“之”是结构助词“的”。
2.译文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女杀彘——杀猪给你吃。
B.子而不信其母——孩子就不再相信母亲的话。
C.妻适市来——妻去到集市回来。
D.婴儿非与戏也——不可以和孩子做游戏。
3.对曾子的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曾子谈论的是孩子的学习方法。
B.曾子谈论的是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
C.曾子谈论的是孩子应如何对待父母的教育。
D.曾子谈论的是父母应该从生活上关心孩子。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自主学习】
一、1.jiàn 2.bǐ 3.bó 4.zhé 5.shì 6.mǐ
二、①军队 ②参与 ③鄙陋,文中指目光短浅 ④指猪、牛羊等 ⑤为人所 信服 ⑥案件 ⑦可以凭借 ⑧大败
三、①征伐 ②将要 ③请求 ④谋划 ⑤恩惠 ⑥必定
四、1.D 2.A
【基本能力达标学习】
1.语言 议论 2.A 3.B 4.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5.B 6.古仁人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7.官吏和贵族 上文中一悲一 喜的人 8.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或喜或悲
【理解运用探究学习】
1.C 2.D 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