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6张PPT。第5课 三大改造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阅读教材,我能完成以下问题:
(1)三大改造是对哪三大行业进行改造?
(2)国家分别采取了什么方式对三个行业进行改造?
(3)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及意义。
课前预习题1949新中国成立对内:
土地改革对外:
抗美援朝1953195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过渡时期总路线 “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3年过渡时期总路线我国工业化起步阶段所需的资金从何而来呢?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950年,农业税占全国财政收入的41%,1949年至2005年我国农业税总收入累计达到4200亿元。土改后出现哪些问题?材料一:土改后部分农民因天灾受损,或家中有人重病,或无力耕作等出卖自己的土地。1952年山西省对49村农民调查,在被出卖的718公顷土地中,1949年的占3.95%,1950年占30.99%,1951年占51.15%,1952年占13.09%。1953年对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典型调查,出卖土地的农户占农村总农户的1.29%,出卖土地面积占农村土地总面积的0.22%。
材料二:经过土地改革,广大农民得到了土地,农村生产力从封建制度束缚下解放出来,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起来了,但农民绝大多数还是靠人畜经营……正因如此,今天农业生产的发展,还有许多困难的条件限制了它,约束了它。
——邓子恢《在全国第一次农村工作会议上的总结报告》1.找出土地改革后农业生产存在哪些困难?2.这些困难会阻碍什么发展?3.为了解决这些困难,国家采取了什么措施?阅读教材第一段: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合作互助 共同富裕但是,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你的土地,牲畜,农具就要归集体所有,那你会不会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呢?材料:土地改革时,中国差不多有3亿农民,要分的一共是7亿亩土地和297万头耕畜,人均可分得的工地有多少亩?多少人可分得一头耕畜?7÷3≈2.3亩297万÷3亿≈0.01头 人均可分得耕地2.3亩,约100人可分得一头耕畜。 张老汉在旧社会没有自己的土地,新中国建立后,他在土改中分到了土地,本以为能过上好日子了,但是他发现单靠自己干、手里的农具根本不够用,自己还没有耕牛,也没钱买种子;后来好容易东拼西凑种了点庄稼,却没有水渠灌溉,长势一直不好;更没想到的是,秋天一场蝗灾竟然让他颗粒无收!欲哭无泪的老汉为了活命,在冬天只得把地卖了,又靠借高利贷和租富农的土地艰难度日。张老汉的困难 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国家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目是什么?促进农业生产提高生活水平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合作社农民备齐工具一起劳动生产合作社
兴修水利工程生产合作社使用大型耕作工具 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促使农民踊跃参加合作社,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都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走上了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农村合作社的成果张老汉看到的手工业情况 广大农村和城市里的手工业者仍很贫困。手工业大多是一家一户的家庭手工作坊,资金少,设备简陋,工艺落后,所以手工业者的生活很艰难。改造方式: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成果:到1956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想想合作实在好, 个体分散办不到, 组织起来乐道道, 机器生产效率高。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方式是什么?手工业者踊跃报名入社 “爹,咱的合作社今年又丰收了吧!可我在上海水泥厂过得不好!这水泥厂是资本家开的,最高产量还达不到设计能力的90%,劳动条件很差,工具特别老旧,工厂赚不到钱,资本家经常开除工人,我们的工资少得可怜,每天还担心失去工作,怎么办啊。张老汉儿子的来信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财产被没收,但民族资产阶级在革命的过程中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财产没收显然有失公允,可不没收,他们又存在剥削,显然与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不相吻合。怎么办? 单个企业公私合营:在私营企业中增加公股,国家派驻干部(公方代表)负责企业的经营管理。利润分配实行 “四马分肥”,大致是资本家的红利占20.5%,国家占34.4%,工人福利占15%,公积金占30%。 全行业公私合营:采取定息制度:十年内每年由国家按照企业合营时核定的私股额,发给股息,年息为5%,1966年9月,定息年限期满,公私合营企业最后转变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公私合营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看一看资本家是什么态度? 影片中白七爷为什么支持公私合营社会主义道路是大势所趋赎买政策 一位资本家自述: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1956年1月工商界代表乐松生向毛主席送喜报哈尔滨各界庆祝社会主义改造胜利联欢大会上海一家绸布商店庆祝公私合营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你知道哪些历经改造发展至今的中华老字号?1956年实现公私合营后,“鼎丰真”获得了壮大与发展,成立了“鼎丰真”食品店。1952年公私合营,末代老板杨福来。在中国餐饮业500强中,全聚德排名为中式正餐之首。三大改造完成的意义材料:20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经济成分变化表 1.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三大改造的实质、基本任务2.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材料一:农民说的一句话:“刚分到的土地屁股还没坐热呢,又被收走了……不仅把土改时分来的土地收公了,把我们自己原有的土地也充公了,牲畜和农具也都统统归公了。” 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材料反映在三大改造过程中出现什么问题 ?三大改造的
局限性材料二:合作化运动,对各地政府来说都是政治任务,务必要完成,由于发展速度过猛,不少地方出现了违反自愿原则的现象,由于侵犯了富裕中农的实际利益,引起了他们很大的抵触情绪,出现大量屠宰牲畜的现象,有的省估计至少杀了三十万头,有的省估计耕畜减少百分之二十。 课堂小结资本主义私有制个体农民私有制个体手工业私有制改造后性质改造前性质集体所有制集体所有制国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初级阶段)农业 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农业生产
合作社手工业生
产合作社公私合营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1.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因为其( )
A.农民缺乏必要的生产工具
B.农村出现了新的贫富不均现象
C.先进的机械化农具难以在农村推广
D.分散的个体经营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2. 土地改革之后,我国又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被称为“三大改造”,其中对农业的改造途径是( )
A .走集体化道路 B .供销合作社
C .一大二公 D .公私合营 D巩固练习A3.1956年1月,上海市副市长兴奋地宣告:“我国资本主义最集中的城市,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了!这一伟大胜利是我们人民的胜利。”他如此激动是因为上海完成了( )
A.手工业合作化 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一五”计划 D.土地改革
4.“企业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这在世界上早就出现过,但采用这样一种和平方法,使全国工商界都兴高采烈来接受这种改变,则是史无前例的。”“和平方法”指的是( )
A.实行股份制 B.廉价收购
C.赎买政策 D.无偿没收BC5. 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
A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公私合营
B .个体手工业者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C .农民参加合作社
D .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D读史可以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