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三大改造 课件(42张ppt+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三大改造 课件(42张ppt+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3-02 10:38:31

文档简介

课件42张PPT。第 5 课三大改造▲教学目标:
掌握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实质和形式,具体完成的时间及历史意义。
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的过程。从合作社的成功,意识到互相帮助、团队合作才是发展之道
▲重点: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及意义
▲难点: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三


造农 业手 工 业资本主义工商 业观看视频及阅读教材23页一、二段思考以下问题
1、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是什么?
2、国家对农业改造采取了什么方式?
(1)土地改革以后,农民分到了土地,但是,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这就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2)农民也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
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俗语典故三个臭皮匠
胜过诸葛亮团结就是力量 1953年,中共中央决定对农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先后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和《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合作社的决议》,号召农民联合起来,组成生产合作社,共同克服困难,中国农村开始了互助合作运动。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有了党中央的指示,乡亲们找到了前进的方向,于是在全县、全乡迅速掀起了加入合作社的高潮,他们准备大干一场了! 农村互助合作运动在轰轰烈烈地进行。这是某村在大会上选出的模范生产小组1956年三大改造时,北京郊区农民报名参加农业合作社。这是邯郸市郊区酒务楼村农民积极报名入社3、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开始时实行自愿互利的原则,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广。经历了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三个阶段。
思考:
改造前后农村的土地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由土地私有变成土地集体所有4、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结果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李老汉入了农业生产合作社之后,和其他社员一起齐心协力,埋头苦干,社里庄稼大丰收,李老汉分到了很多粮食,很快还清了高利贷,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困惑:广大农村和城市里的手工业者仍很贫困。手工业大多是一家一户的家庭手工作坊,资金少,设备简陋,工艺落后,所以手工业者的生活很艰难。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阅读教材25页第一段及以下材料,思考:
为什么要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困惑:李老汉在上海水泥厂当工人的儿子来信说,虽然解放但是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依然存在。
爹,咱的合作社今年又丰收了吧!可儿子在上海水泥厂过得还很郁闷!这水泥厂解放前是一个资本家开的工厂,当时最高产量还达不到设计能力的90%;现在都解放了,我们的劳动条件还很差,资本家还经常打骂和开除工人;水泥厂赚的钱也大都被资本家装进了腰包,我们的工资少得可怜。资本家凭什么还能剥削工人啊?国家得赶快给我们想个办法啊!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1、原因:资本主义工商业是新中国初期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也有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消极方面,甚至采取种种不法手段,严重扰乱经济秩序
阅读教材25页第二段,思考:
1、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的目的是什么?
2、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时间和方式是什么?
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的结果怎样?目的:为使私有制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企业的公私合营结果:在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影响下,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电视剧《大宅门》中百草厅东家在商讨什么事? 影片是讲公私合营内容的,
那么你知道什么是公私合营吗?公私合营:公(国家)私(白家)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它是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形式。思考:
影片中的白七爷为什么一开始不支持公私合营?
后面他的态度为何转变?他的利益是如何得到保障的?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4、特点: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主义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即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采取了赎买政策。1954年起逐步发展企业公私合营的高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1956年底,基本上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乐松生 同仁堂经理 率先实行公私合营 后任北京市副市长 上海水泥厂主人刘鸿生+国家所有制私有制+公有制三大改造的结果(1)结果: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动脑筋:三大改造的实质是什么?材料: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的地位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原因是什么?(3)意义: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大改造的意义(4)局限性:在社会主义改造的后期,存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三大改造的局限性三


造农 业手 工 业资本主
义工
商 业生产合作社公私合营社








立1、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因为其( )
A.农民缺乏必要的生产工具
B.农村出现了新的贫富不均现象
C.先进的机械化农具难以在农村推广
D.分散的个体经营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2、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
A.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B.个体手工业联合成集体合作社
C.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和平赎买
D.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改革
3、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始巩固练习CDD4、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创举是( )
A.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 B.没收官僚资本
C.实行赎买政策 D.实行综合平衡,稳步前进的方针
5、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  )
①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②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③已经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④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1954年,北京著名的中药老店同仁堂的经理乐松生带头实行公私合营,受到毛泽东的赞扬。公私合营后,企业发展迅速,生产、销售量大增,表明( )
A.农村土地改革促进了工业企业的发展
B.社会主义改造是在党中央关怀下进行的
C.三大改造取得了胜利 D.社会主义制度开始显示优越性BCD7、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形式是( )? A.没收 B.租赁 C.合作社 D.公私合营 ?8.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农民参加农业合作社,是因为( ) ?①当时农民非常缺乏生产工具、资金 ?②不能合理地使用耕地③很难使用机械化农具④让本来比较富裕的农民更富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DA7.识读下图:
请回答:
(1)两幅图片分别出现于哪一历史时期?
(2)由图一到图二可以看出土地所有制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3)图二中农民积极报名加入的是什么社?走的是什么道路?
图一:土地改革时期;图二:三大改造时期由土地私有制变成公有制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4)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农村土地实行由“分”到“合”政策的目的是什么?为了发展农村经济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 ?(1)下图反映了三大改造中哪个行业改造的热烈场面? ? (2)该项改造运动结束于哪一年?其改造形式是什么? ?资本主义工商业。1956年,全行业公私合营。(3)三大改造的完成,有哪些重大意义? 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