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无产阶级革命家
测试(二)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根本原因是:
A.资本主义阶级矛盾激化 B.工人阶级觉醒
C.马、恩的努力 D.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的发展
2、马、恩合著,发展黑格尔的辩证法并第一次系统阐述唯物史观的著作是
A.《德意志意识形态》 B.《神圣家族》
C.《德法年鉴》 D.《共产党宣言》
3、伟大的人物往往有共同的辉煌。下面的革命理论和实践
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完成的是
①创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
②写作《共产党宣言》
③创办《新莱茵报》
④写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⑤支持并参加1848年欧洲革命
⑥建立第二国际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⑤⑥
4、某高二文科班将举行有关剩余价值学说的专题报告会,请小明做主持人,他准备到图书馆去查阅有关资料。你想他推荐以下哪部著作最适合供其参考
A、《共产党宣言》 B、《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C、《资本论》 D、《国家与革命》
5、马克思说:巴黎公社“只是在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起义”,其含义是
A.巴黎公社革命是由于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发展
B.无产阶级夺权时机只在巴黎城成熟
C.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D.巴黎公社革命具有自发性和偶然性
6、“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步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共产党宣言》中这段话的核心思想是
A.夺取国家政权 B.发展社会生产力
C.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D.夺取全部生产资料
7、列宁在评价恩格斯的无私精神时指出,“他为天才的朋友树立了一块永不磨灭的纪念碑。无意间,他的名字也被镌刻在了上面。”你认为这块永不磨灭的纪念碑是
A.《共产党宣言》 B.《德意志意识形态》
C.《神圣家族》 D.《资本论》
8、“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的这句名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哲学家不仅要解释世界,更要去改变世界
B.号召人们起来为改造世界而斗争
C.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腐败和黑暗
D.马克思立志献身于人类解放事业的远大理想
9、下列属于新形势下,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的是
A.明确提出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革命纲领
B.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C.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必须发展生产力
D.社会主义可以在一个资本主义国家首先取得胜利
10、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根本不同点是
A.领导不同 B.性质不同 C.主力军不同 D.结果不同
11、列宁主义被称为“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其根本原因是
A.它是产生在帝国主义时代 B.它与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背景不同
C.它坚决捍卫了马克思主义 D.它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12、1920年,苏俄农民流传这样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这反映了当时的经济政策
A.保障了农民的利益 B.取消了自由贸易
C.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D.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13、列宁认为,新经济政策是一种用“改良主义”的办法来解决苏维埃国家过渡时期经济发展战略任务的长期性政策。这里的“改良主义”是指
A.修改调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恢复经济、缓和矛盾
C.利用市场关系和资本主义发展经济 D.逐步壮大社会主义经济成份
14、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农业方面的共同点是
A.国家享有优先获得农民部分产品的权利 B.禁止农产品的自由贸易
C.农民自由支配交纳国家后的剩余农产品 D.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15、“布尔什维主义和布尔什维克党的产生,标志着与西欧社会民主党根本不同的新型马克思政党的出现。”这里的“新型”是指:
A.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B.以暴力革命为手段
C.以实现无产阶级专政为目的 D.以列宁主义为理论指导
16、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几年甚至几十年也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此话的正确理解是
A.没有一战就没有俄国十月革命
B.一战促进了俄国十月革命的发生
C.一战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D.战争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必备条件
17、十月革命的胜利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先进知识分子
A.找到了一条改造中国的新的革命道路
B.提出了只有民主与科学才能使中国富强的主张
C.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D.认识到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法宝
18、关于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造成1921年春苏俄发生经济政治危机的重要原因
B.实践证明,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是行不通的
C.农业集体化方针确立后,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
D.新经济政策的核心内容是实行余粮收集制,取消一切商品贸易
19、毛泽东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最关键时期是
A.五四运动时期 B.参加中共一大后
C.井冈山时期 D.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期间
20、从中国共产党创建到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期,毛泽东提出的主张不包括
A、坚持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
B、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
C、批判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D、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21、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过程中的一系列革命实践活动中,对中国革命影响最深远的举措是
A.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号 B.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C.决定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 D.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
22、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形成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②确立于抗日战争时期 ③在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创造性提出了和平改造的理论 ④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 ⑤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⑤
23、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他所说的“伟大传奇”是指
A.秋收起义 B.井冈山会师
C.第五次反围剿 D.长征
24、毛泽东领导我国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一项创举是
A.改造与工业化建设并举 B.和平赎买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C.没收官僚资本 D.农业合作化
25、毛泽东思想中有关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有①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②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③社会主义政治建设④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6、邓小平幽默地说:“如果对政治上东山再起的人设立奥林匹克奖的话,我很有资格获得该奖的金牌。”面对邓小平政治生活中的三度沉浮,我们最应该学习他
A.不怕打击,愈挫愈勇的精神
B.一切以党和国家前途命运为重的崇高品德和博大胸怀
C.敢于斗争,坚持真理的精神
D.严于律己,宽于待人的精神
27、1985年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其本质含义是
A.开创了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
B.改革不适应经济发展的生产关系
C.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D.改变了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和管理体制
28、邓小平南方谈话回答的当时束缚和困扰人们思想的重大问题最主要是
A.要不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问题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C.要不要深化改革开放的问题
D.要不要搞社会主义市场的问题
29、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谈到:“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难……总之,三十几年的经验是,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上述材料反映的实质是
A.由于“人家封锁”给我们带来了困难
B.我们曾长期实行“闭关自守”而导致困难
C.“人家封锁”和我们“闭关自守”都是错的
D.必须坚持长期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30、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者共同的本质特征是
A.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B.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D.一脉相承、与时俱进
二、材料解释题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相关问:
材料一:列宁说:“我们在夺取政权时便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存方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这类问题……我们必须根据实践作出判断。”
——----《苏联的共产主义》
材料二: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实行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只能允许两种公有制形式的存在和发展;社会主义所有制越大越公就越优越;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道路就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工业化道路,加强党的领导就是一切权力越来越集中于党;社会主义越发展阶级斗争越尖锐。 ——-《世界历史》杂志
材料三: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 苏联搞了许多年也未完全弄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后来苏联僵化了……什么叫社会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并不是完全清醒的,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邓小平文选》
材料四:“为什么一谈市场就说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呢?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邓小平文选》
(1)列宁的话表明了什么 为此列宁进行了哪些探索 成效怎样
(2)从材料二归纳斯大林认为的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说明邓小平建设社会主义的主要观点 这种观点与材料一、二有何联系
(4)阅读材料四,请你列举本世纪中外社会主义国家利用“市场”和资本主义国家利用“计划”即国家干预来发展生产力的三个实例。
32、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刚产党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产生了哪两大理论成果?请简要分析这两大理论成果的主要作用。
(2)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想结合的光辉典范是什么?
(3)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其含义是什么?
(4)指出中国共产党找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因。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D A B C D B D D D B D D C A C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 A D A D D A D B A B C B D A
31、
(1)列宁的话表明,苏联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
探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效果:战对共产主义政策失败,新经济政策取得成功,但苏联后来又废除了新经济政策。
(2)特点: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优先发展重工业;充满阶级斗争;社会主义一党专政。
(3)观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的关键是发展生产力。
联系:吸取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正反两方面的教训。
(4)①苏联的新经济政策;②美国罗斯福新政;③中国改革开放政策。
32、
(1)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重要作用:毛泽东思想推动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邓小平理论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2)典范: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农村包围城市。
(3)含义:中共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问题,妥善地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
(4)原因:对中国国情和社会矛盾的正确分析,总结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对世界形势作出了正确的判断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