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课件(29张ppt+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课件(29张ppt+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3-02 11:27:29

文档简介

课件29张PPT。《玄宗幸蜀图》唐玄宗一众到了马嵬坡(今陕西兴平市西北23里)途中将士饥疲,六军愤怒,陈玄礼认为杨国忠作乱才导致安禄山谋反,请李辅国转告太子想杀杨国忠的意图。这时吐蕃使者正率领20多人围堵杨国忠,抱怨没食物。有官兵喊:“杨国忠与胡虏谋反!”杨国忠骑着马逃到西门,被众人杀死肢解,头被枪挑着竖在驿站门口。陈玄礼及韦谔请求玄宗杀死杨贵妃。高力士劝说玄宗保军心安定,杀死杨贵妃。玄宗忍痛命令高力士在佛堂缢死杨贵妃。此后,玄宗入蜀。后世史家认为“马嵬之变“是一场“有计划的兵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唐朝由盛世到衰败的过程,以从中汲取教训。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教学目标1.了解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和背景;了解黄巢起义和唐朝灭亡的基本史实;把握五代十国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2.通过对历史事件原因、过程、影响的分析,获取有效历史信息。
3.通过唐玄宗统治后期朝政腐败的了解,认识到治理国家要完善人才选拔制度,用人要德才兼备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安史之乱、五代十国。
教学难点:安史之乱唐朝的衰亡原因;五代十国形成的原因和影响。探究一安史之乱材料一:天子骄于佚乐而用不知节,大抵用物之数,常过其所入。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五一《食货志一》
材料二: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白居易《长恨歌》
材料三:(天宝元年)李林甫为相,凡才望功业出己右及为上所厚、势位将逼己者,必百计去之;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一五《唐纪三一》
结合以上材料,说一说唐玄宗统治后期的统治情况。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腐败社会矛盾尖锐安史之乱结合上述材料和教材总结安史之乱的原因:背景①开元末年以后, 朝政日趋腐败。
②各种矛盾尖锐,边疆形势紧张。
③节度使势力膨胀。
④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失衡,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节度使权力集中“外重内轻” 安禄山兼任平卢、范阳、河东三地节度使,独掌15万的兵力,拥兵边陲,其手下骁勇善战,甚获玄宗宠信,安禄山久怀异志,加上手握重兵,就以讨杨之名举兵叛唐。 节度使——安禄山经过安史之乱763年,安史之乱被平定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755年,安禄山、史思明发动叛乱影响安史之乱材料一 安史之乱对人民是一场浩劫,给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破坏。“人烟断绝,千里萧条”,整个黄河流域,几乎一片荒凉。材料二 安史之乱,使唐王朝自盛而衰,一蹶不振,阶级压迫和统治阶级的压榨更加深重。唐王朝也失去了对周边地区少数民族的控制。唐王朝从此内忧外患,朝不保夕,更加岌岌可危。材料三 安史之乱期间及以后,唐朝增设了许多节度使。不少节度使管辖的地区,名义上是唐朝的藩镇,实际上是割据势力。这样就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材料一 安史之乱对人民是一场浩劫,给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破坏。“人烟断绝,千里萧条”,整个黄河流域,几乎一片荒凉。材料二 安史之乱,使唐王朝自盛而衰,一蹶不振,阶级压迫和统治阶级的压榨更加深重。唐王朝也失去了对周边地区少数民族的控制。唐王朝从此内忧外患,朝不保夕,更加岌岌可危。材料三 安史之乱期间及以后,唐朝增设了许多节度使。不少节度使管辖的地区,名义上是唐朝的藩镇,实际上是割据势力。这样就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1.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2.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3.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探究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阅读课本,找出黄巢起义的原因?①统治腐朽
②宦官专权
③藩镇割据
④赋役繁重
⑤连年灾荒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由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天子顾力不能制,则忍耻含垢,因而抚之,谓之姑息之政。……由是号令自出,以相侵击,虏其将帅,并其土地,天子熟视不知所为,反为和解之,莫肯听命。藩镇割据你这混帐东西,别看你是皇帝,我要你死,你就活不了! 从唐穆宗(唐朝第十二位皇帝) 以后,唐朝的皇帝都是由宦官拥立的。这样一来,宦官的权力就更大了,连皇帝的命运都掌握在他们的手里。宦官专权黄巢起义黄巢起义,转战南北,席卷了现在的山东等十二行省,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到公元884年黄巢起义被朱温等人平定而结束。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唐朝灭亡 朱温投降唐朝,被分为节度使,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了黄巢起义。朱温 朱温陆续兼并了北方的大小割据势力,907年,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灭亡。探究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裂合作学习:1.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哪些政权?
2.十国是指?
3.五代十国的特征?
4.通过五代十国的更迭,分析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史称“五代”。五代1.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哪些政权?十国2.十国是指?南方地区出现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加上北汉,史称“十国”。五代十国3.五代十国的特征?五代诸镇节度使,未有不用勋臣武将者。
五代的开国皇帝都是凭武力夺位,在位的时间也都不长,最短的只有十个月。这五个朝代的统治平均约为十年,最短的不到四年。武人统治政权更迭频繁韩熙载夜宴图4.通过五代十国的更迭,分析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什么?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本课小结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由盛而衰安史之乱致命打击黄巢起义唐朝灭亡后梁灭唐五代十国——更迭分立当堂练习1.下列不属于安史之乱爆发原因的是(  )         A.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腐败 B.社会上的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边疆形势日益紧张 C.各地的节度使逐渐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势力膨胀 D.节度使权力越来越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D2.唐朝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是公认的中国古代最强盛的时代之一。唐朝的建立者和灭亡唐朝的分别是 (  ) A.李渊、黄巢 B.李世民、朱温 C.李渊、朱温 D.李世民、黄巢 C3.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唐朝灭亡以后进入的分裂时期是( ) A.春秋战国 B.魏晋南北朝 C.三国时期 D.五代十国 D4. “天宝年间,边镇兵力达50万。而安禄山一人更兼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这三地之间地域相连,兵力又于诸镇之中最强,拥兵20万,实力强大。相反,中央兵力则不满8万。”材料反映了唐玄宗后期(  ) A.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B.形成了外重内轻的局面 C.励精图治重用贤能 D.民族间交融进一步发展 B5.唐朝灭亡后,并没有出现一个统一的王朝,而是经入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实质上是(  ) A.没有出现乱世英雄 B.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C.唐朝后期经济崩溃,无力建立一个统一的大国 D.唐末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和扩大 ? D下节课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