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三大改造 课件(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三大改造 课件(2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3-02 12:01:32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制度的探索第5课 三大改造 学习目标
1.识记三大改造的内容、形式和意义
2.理解三大改造的原因、实质和缺点
3.认识三大改造的完成,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一、自主学习
(请阅读课本,找出下列问题并记忆)初读正文、勾划要点、完成金榜学案中的自主学习部分 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形式、目的、原则、方法、阶段、结果分别是怎样的? 原因:(1)土地改革以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2)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3)农民也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 二、新课讲授(一)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目的:
原则:
方法:
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 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自愿互利。典型示范,逐步推广。阶段:1、农业互助组
2、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3、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形式: 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的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结果:(1)背景:
(2)方式:
(3)结果:(二)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动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者踊跃报名入社(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第5课 三大改造 资本主义工商业是新中国初期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私营工商业中有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消极方面,为牟取暴利不顾国家和民众的利益。
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国营经济力量的增强,公私合营经济出现并有所发展。(1)时间:
(2)方式:
(3)创举:
(4)结果:1954年起公私合营。实行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1956年1月工商界代表乐松生向毛主席送喜报天津盛锡福帽厂实行公私合营上海一家绸布商店庆祝公私合营哈尔滨各界庆祝社会主义改造胜利联欢大会第5课 三大改造三大改造完成是什么时候
有什么历史作用?
三大改造存在什么缺点?第5课 三大改造1956年底;意义:存在的缺点:时间:1、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2、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3、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三、合作探究三大改造的实质是什么?三大改造在当时对推动我国社会发展起了什么作用?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农业
合作社手工业
合作社公私合营生产资料私有制 公有制三大改造 四、课堂小结意义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到公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C课 后 活 动1.( )政策是三大改造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A.拍卖 B.兼并
C.赎买 D.没收C五、达标检测2.1956年底,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 )
A.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B.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C.新中国的成立
D.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D3. 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第二次历史巨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这两件大事相关的年代分别是
A、1949年、1951年
B、1949年、1952年
C、1949年、1954年
D、1949年、1956年D作业布置:

特训:材料题必做
普训:选择题必做、材料题选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