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带上她的眼睛
01 积累运用
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B)
A.点缀(zhuì) 迟钝(dùn) 下潜(qiǎn) 灵犀(xī)
B.察觉(chá) 蔚蓝(wèi) 岩浆(jiāng) 天涯(yá)
C.合拢(lǒng) 凸现(āo) 吟唱(yín) 蒙眬(lóng)
D.蹲下(dūn) 拍摄(shè) 炽热(zhì) 狭窄(zhǎi)
(解析:A.“潜”应读为“qián”;C.“凸”应读为“tū”;D.“炽”应读为“chì”。)
2.请用正楷将下列词语工整地写在田字格内。
不期而至 貌合神离
3.文学常识填空。
刘慈欣,首位获得“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的亚洲作家,中国科幻文学代表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超新星纪元》《球状闪电》《三体》三部曲等,中短篇小说《流浪地球》《乡村教师》《朝闻道》《全频带阻塞干扰》等。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D)
A.炽热的岩浆刺目地闪亮着,翻滚着,随着飞船的下潜,在船尾飞快地合拢起来。
B.她在大屏幕上,还在那个封闭的控制舱中,穿着那件“太空服”,画面凝固着,是以前录下来的。
C.只有当一个人不再对生活抱任何幻想的时候,真正的解脱才会不期而至。
D.虽然又是一句轻柔的祝福,却是我的心语;虽然见面只是微微一点头,却满含浓浓情意;虽然我们说话不多,却彼此貌合神离。
(解析:D.“貌合神离”多指表面上关系很密切而实际上怀着两条心,与语境不符,应改为“心有灵犀”。)
5.(2017·西宁)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B)
A.西宁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在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下,已经阶段性取得了成果。(语序不当:应把“阶段性”调到“取得了”之后)
B.为了提高市民的文明素养,西宁市教育局策划开展了“读传统经典,建文明城市”。(成分残缺:把“西宁市教育局”调整到“为了”之前)
C.我们在学习上即使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绝不能骄傲自满。(关联词搭配不当:应把“即使”改为“虽然”,或把“但”改为“也”)
D.考试前是否充分备考,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前后两面失衡:在“取得”之前加上“能否”)
(解析:B.应在句末加“的活动”。)
6.下面三段文字引发了你什么感想?请用一句话写下来。
宇宙是一个大生命,我们是宇宙大气中之一息,江流入海,叶落归根,我们是大生命中之一滴,大生命中之一叶。
(冰心《谈生命》)
在宇宙中一定存在着远比我们的智慧要高得多的生物,因为我们的太阳系只用约50亿年的历史,就演化出了有智慧的生物,而宇宙至少已经有200亿年的历史了。
(严春友《敬畏生命》)
一到月球表面,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马上开始了紧张的工作,奥尔德林从登月舱取出电视摄像机安装在月球的表面,他们又安装了一台太阳风测定装置,用来检测宇宙射线,还安装了用来精确测定月球和地球之间距离的激光仪。
(朱长超《月亮上的足迹》)
【示例】宇宙广阔无边,我们要怀着敬畏之心去探索。
02 拓展阅读
地球上有生命吗?
[美]阿特·布奇沃德
①最近一周以来,金星上都快要沸腾了,巨大的兴奋散发在空气里,四处都可以嗅到激动的气味。这一切都只是因为金星上那帮科学家成功地在那颗名叫地球的行星上安置了一枚卫星。这毕竟是第一次,更重要的是,这枚卫星已经从地球上送回了信号和照片。这枚卫星降落在地球上一个被冠名为“曼哈顿”的地区。这名字是为了纪念伟大的金星天文学家曼哈顿教授。正是他于两万年前首次用望远镜发现了这个地方。
②这几天来,研究工作一直在紧张地进行着,由于良好的天气状况和非常强烈的信号,科学家们已通过获取的信息对地球上着陆载人飞行物的可行性做出了合理的分析。为了向公众通报这些研究结果,科学家们决定在金星技术中心召开新闻发布会。
③会议当天,会场气氛异常热烈,到处人头攒动。记者们为争夺有利的位置都快打起来了。正在此时,研究小组负责人佐格教授突然出现在主席台上。顿时,台下的注意力全被他吸引住了,安静了不少。佐格教授将视力辅助器上的旋钮调动了一下。这是他说话前的习惯动作,就像有的人说话前先要清清嗓子一样。他又将旋钮调动了一下,开口说道:“女士们,先生们,在你们提问前,我要先告知你们一件事,就是,通过我们的研究发现,地球上丝毫没有生命的迹象。”
④这句话刚出口,台下立刻骚动了起来。一名“金星晚报”的自然专栏记者激动地站起来,向佐格教授发问道:“教授先生,您是怎样得出这个结论的呢?”
⑤“首先,”佐格教授又调动了一下视力辅助器上的旋钮,似乎他是用眼睛说话,“地球的表面——至少在曼哈顿地区——是由坚固的水泥构成,这种土质是无法生长植物的。其次,我们发现,地球的大气中充满了诸如一氧化碳之类的致命气体,我想没有生命能在这种空气里幸存吧。”
⑥“那么这对我们的飞碟计划意味着什么呢?”另一名记者问道。
⑦“我们将不得不携带氧气,这将令飞碟重量比计划中增加不少。”
⑧他话音未落,又一名记者迫不及待地向他发问:“除了你刚才所说的外,你们在研究中还发现了什么危险?”
⑨佐格教授微微一笑,按下显示钮,一幅激光全息影像展现在大家眼前:“请看这里,你看到这片环绕地球上空的黑云了吗?我们称呼它‘爱迪生联合带①’,我们不清楚它的构成,但它很可能给我们带来许多麻烦。所以在我们把第一个金星生物送到那里之前,我们将会作进一步的研究。”
⑩“请注意这看起来像河的区域,卫星发回的资料显示,它已经被严重污染了,而且里面的水完全不适宜饮用。这意味着我们须携带饮用水,这又大大增加了飞行器的重量。”
?这时,一位记者打断他,问道:“对不起,教授,请问照片上这些黑色微粒是些什么东西?”
?“关于这点我们还不能确定,它们看起来像是一些沿着固定路线移动的金属微粒,它们放出气体,发出噪音并且不断地互相冲撞。鉴于如此多的路线和金属微粒,在飞船降落时简直不可能避免地撞上一两个。”
?“那么这些石笋般挺立着的又是什么东西呢?”
?“这些是某种夜晚能发光的花岗岩形成物,格拉姆教授管它们叫‘摩天者’,因为它们看起来像要触到天空似的。”
?“佐格教授,如果这些都是事实,那么飞碟计划不是会被迫延迟吗?”
?“是的,不过一旦‘格拉布贷款基金会’追加投资,我们将立刻继续研究。”
?“可是,教授,难道我们要花费数以亿计的货币只是为了在一个没有人的地球上降落飞船吗?”
?“因为只要我们金星人能够学会在地球上存活,那我们就能在任何地方生存了!”
【注释】
①爱迪生联合带:爱迪生联合公司是美国一家大型电力公司,它制造了大量烟尘污染。
7.金星人是从哪几个方面来研究地球的?请用简短的语言概括。
生物灭绝,大气被污染,水体遭破坏,废气乱排放。
8.第④段中加点的“这个结论”是指什么?佐格教授得出“这个结论”的依据是什么?
指地球上丝毫没有生命的迹象。依据是:①地球的表面由坚固的水泥构成,这种土质无法生长植物。②地球的大气中充满了诸如一氧化碳之类的致命气体。
9.根据佐格教授描述的黑色金属微粒的样子,请你推测那是什么。为什么用微粒来形容它?
汽车。微粒用来形容又小又多的东西,这里生动形象说明汽车已经泛滥成灾,严重破坏了地球的环境的状况。
10.怎样理解“因为只要我们金星人能够学会在地球上存活,那我们就能在任何地方生存了”这句话?
说明地球上的环境恶化已达到令人恐怖的程度,看似俏皮的一句话,却把地球环境被破坏的程度表现得淋漓尽致。
11.如果将本文题目换成“金星上的新闻发布会”,你觉得好吗?为什么?
不好。因为原题以疑问句的形式,既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又引起读者的深思,给人以警醒,警示人们必须保护环境,否则将会面临灭亡的厄运。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