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单选题
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的,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文件是( )
A. 《共同纲领》 B. 《论十大关系》
C. 《临时约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历史事件是( )
A.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B. 三大改造的完成
C. 西藏和平解放 D.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3.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修建的建筑物是( )
A. 北京城 B. 人民英雄纪念碑
C. 天安门广场 D. 颐和园
4.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的标志是( )
A. 抗日战争的胜利 B. 新中国的成立
C. 三大改造的完成 D. 抗美援朝的胜利
5.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标志是( )
A. 西藏和平解放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D. 三大战役的胜利
6.下列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意义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B. 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C. 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 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7.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在北京中南海正式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的和平解放( )
A. 标志中国统一大业的完成 B. 说明西藏开始进入社会主义
C. 实现了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D. 废除了册封达赖、班禅制度
8.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始于( )
A. 开国大典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 中共八大 D.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9.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内容的有( )
①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②通过《共同纲领》
③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④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10.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下列对“新纪元”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结束 B.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C. 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D. 标志着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11.国家主席习近平勉励大家,“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回首往昔,中华民族摆脱屈辱,终于站起来了,不断追梦始于( )
A. 中国共产党成立 B. 抗日战争胜利
C. 三大改造的完成 D. 新中国成立
12.决定五星红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会议是( )
A. 中共一大 B. 第一届全国人大
C. 中共七大 D.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3.电影《建国大业》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周恩来联名写信给留居上海的宋庆龄:“……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至祈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人民历史伟大事业的会议,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予以指导。……”此信中的“会议”应该是( )
A.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 中共一大
C.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中共七大
14.毛泽东的诗词像浪花一样时时以最近切的距离随社会革命的波涛而跳跃.同时又像一面中国革命史的镜子,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开始近半个世纪的斗争历程.下列诗词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是( )
A.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B.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C.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D. “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
15.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率中共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村前往北平,他说“今天是进京赶考去…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照此说法,当年的完美答卷应该是( )
A. 召开第一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 被选举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C. 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D. 实现了中国大陆的统一
16.中国共产党完成了孙中山未竟的事业,主要表现在( )
A. 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B. 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C.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 D. 建立起公有制,实现了共同富裕
17.对联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下列对联中反映新中国成立的是( )
A. 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新 B. 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宏图
C. 扎根农村干革命,志在全球一片红 D. 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18.李文海教授主张把中国近代109年的历史分为“1840-1895”,“1895-1919”,“1919-1949”三个阶段。请问“1919-1949”这个阶段,中国革命的重要成果包括( )
①推翻君主专制②实现民族独立③人民获得解放④建立社会主义
A. 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 D. ①③④
19.近代以来,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用28年的斗争历程证明了这一重要结论。下面属于这一历程的历史事件是( )
A. 五四运动 B. 南昌起义 C. 台儿庄战役 D. 西藏和平解放
20.明确时序是理解历史的基础。以下是《历史为什么选择中国共产党》—书的部分目录,按历史发展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应是( )
①红旗飘扬井冈山②为全民族抗战而斗争③南湖红船风雨中起航④新中国的曙光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③①②④ D. ④③②①
二、材料分析题
21.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探寻中华崛起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器物之路】
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采用西方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著名的有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等。这些企业经费由清政府调拨,产品分配给军队。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另一批企业,如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等,他们希望通过创办这类企业,将产品投放市场,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
【制度变革】
材料二:1895年,北京1000多名举人在“公车上书”的呐喊声中展示了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的觉醒,也由此揭开了一场政治变革运动的序幕。
材料三: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孙中山
【思想解放】
材料四: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中国人首先学习西方的技术,结果甲午一战,证明只学技术不好使……所以就开始学制度。学制度问题又更大了……那么好的制度拿到中国来就变样……后来中国人就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
【新的征程】
材料五: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带领中国人民经历28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建立新中国,并逐步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根据材料分析,洋务运动60年代和70年代创办的企业有什么不同?器物探索之路有何意义?
材料二中“政治变革运动”指什么?材料三中的“革命”有何历史贡献?为什么孙中山还说“革命尚未成功”?
为了改变中国人的思想,知识分子掀起了什么运动?随着运动的深入发展和国际新形势的出现,他们宣传的思想又有了什么新发展?
新中国的成立在中国近代探索历程中有何重要意义?
(5)综合上述材料,近代化道路的探索过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A 2.【答案】 C 3.【答案】B 4.【答案】 B 5.【答案】 A 6.【答案】 C
7.【答案】C 8.【答案】B 9.【答案】C 10.【答案】C 11.【答案】D 12.【答案】 D
13.【答案】 A 14.【答案】 D 15.【答案】 C 16.【答案】 A 17.【答案】 D
18.【答案】C 19.【答案】B 20.【答案】 C
二、材料分析题
21.(1)60年代:军事企业;70年代:民用企业;
意义:引进先进技术,建立近代企业,培养了一批人才,但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2)戊戌变法;
贡献: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或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人民的悲惨遭遇。
(3)新文化运动;传播马克思主义。
(4)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中国近百年的屈辱,国家赢得了独立,人民当家做了主人。
(5)先进思想的指导;坚持党的领导;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