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单元检测题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单元检测题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3-02 14:31: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9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单元检测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
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口口两代是可以的。”文中空缺处应是 ( )
A.秦汉 B.魏晋 C.宋元 D.明清
2.“读书人,最不齐,烂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道,变做了欺人技。三
旬承题,两句破题,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弟。……就教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这段材料反映了 ( )
A.魏晋以来权贵子弟把持高官 B.隋朝时开始分科考试选拔官员
C.唐朝时将诗赋作为科举考试内容 D.明朝时采取八股取士的弊端
3.韩剧《来自星星的你》,以1609年《朝鲜王朝实录》中记载的不明飞行物为基础,发挥荒诞的想象,讲述了从外星来到朝鲜的神秘男人都敏俊克服危险追寻真爱的浪漫故事。如果当时他来到中国,最不可能 ( )
A.了解科举考试 B.听郑和下西洋的故事
C.学习活字印刷术 D.阅读《红楼梦》
4.以你所学知识判断,下列清朝的诗句中,只有哪一句可能不会招来杀身之祸?
A.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 B.一把心肠论浊清
C.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 D.绿叶清阴看总好
5.诗词作为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还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下列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排序正确的是①“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②“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③“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④“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⑤“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⑥“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 )
A.②①③④⑥⑤ B.②③①④⑥⑤ C.②③④①⑥⑤ D.②①③⑥④⑤
6.“中国海军为和谐海洋亮剑/中华勇士/铁血儿男/无畏征程/早有郑和六百年/英
雄水兵/勇往直前”,在这首为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壮行的《奔赴索马里》中,六百多年前的郑和最远到达了 ( )
A.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B.地中海沿岸和非洲西海岸
C.印度洋沿岸和好望角 D.大西洋沿岸
7.数十年来,十四世达赖一直企图分裂中国、谋求西藏独立。以下能驳斥达赖的反动言行,说明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史实是①元政府在中央设宣政院, 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②康熙帝以后,达赖、班禅必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③清朝设置驻藏大臣④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 ( )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8.下面四幅关于中国古代历史上皇权势力消长的示意图,哪一幅是最准确的( )

9.下列图片选自同一本著作,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些图片出自 ( )

A.《水经注》 B.《齐民要术》 C.《天工开物》 D.《本草纲目》
10.有人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阔、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以该僧人取经的故事为素材创作长篇神话小说的著名小说家是 ( )
A.罗贯中 B.吴承恩 C.施耐庵 D.曹雪芹
二、非选择题
11.明清时期我国历史最显著的特征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某校初一年级同学对统一多民族国家走向巩固展开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讨论。
探究一:捍卫主权
(1)明朝和清朝前期为抗击外国侵略维护国家主权进行了哪些斗争?
探究二:民族团结
(2)为了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清朝前期对新疆地区采取了哪些措施?
探究三:对外交往 (3)明朝是一个开放的朝代,你能举例说明吗?清朝前期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这种政策有何影响?
探究四:总结感悟
(4)通过对该主题的探究,你有何感想?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当代明史专家吴晗曾指出,郑和下西洋“其规模之大,人数之多,范围
之广,那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就是明朝以后也没有。这样大规模的航海,在当时世界历史上也没有过”。
材料二据《明史》记载:(郑和下西洋)“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材料三 中国自秦汉以来,一直到明代郑和下西洋都是开放的。开放、交流丰富了中华文明,也向世界传播了中华文明。……世界过去几百年的大变化是从大航海开始的,而大航海又是从1405年郑和下西洋开始的,之后才有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达伽马进入印度洋、麦哲伦环球航行。
请完成:
(1)依据所学,请你说说郑和“大规模的航海”从哪里出发?最远到达哪里?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3)郑和下西洋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和意义?
(4)你从世界著名航海家郑和身上学到了怎样的精神品质?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D 3.D 4.D 5.B 6.A 7.D 8.B 9.C 10.B
二、非选择题
11.(1)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帝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
(2)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设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3)明:郑和下西洋。清:闭关锁国。积极作用:对西方侵略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消极影响:清廷故步自封,闭关自守,导致国家的闭塞,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4)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是每一个中国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应当自觉地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我们应当警惕并坚决打击一切形式的分裂活动,坚决抗击外来侵略;只有团结各民族人民共同建设祖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等。
12.(1)成为联系中外的纽带,沟通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据材料归纳,言之有理也可)
(2)变化:宋代民间海上丝绸贸易发展起来。原因:取消限制;政府带动;南宋政府鼓励海外贸易。
(3)和平交往,公平交易;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
(4)变化:由对外开放转变为闭关锁国。启示:对外开放则国力强盛,闭关自守则落伍于世界。(其他答法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