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1张PPT。九年级历史(岳麓版)下册第34课 美苏冷战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冷战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极格局的形势下形成的。
(2)知道美国为遏制苏联,提出了“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标志着冷战的开始。苏联联合东欧国家,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以此反击美国的遏制。知道两大军事集团“北约”和“华约”的建立。2.能力目标
(1)通过了解美苏冷战形成的原因、表现,培养学生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2)通过了解美苏争霸的大致进程、特点,体会美苏之间“既紧张又缓和”的关系,培养学生全面、正确地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观察历史地图,使学生学会从历史地图中获取信息,培养学生空间思维的能力,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综合多种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在充分掌握历史事实等感性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思考分析,提高对史实的理性认识,培养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明白: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是由这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特别是经济实力决定的,中国要提高国际地位,就必须发展综合国力。一、导入新课
1946年3月5日,在杜鲁门陪同下,丘吉尔到密苏里州的富尔顿发表了反苏演说:“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苏联对‘铁幕’以东的中欧、东欧国家进行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对苏联的扩张,不能采取‘绥靖政策’。美国正高踞于世界权力的顶峰,应担负起未来的责任。”丘吉尔主张英、美结成同盟,英语民族联合起来,制止苏联的“侵略”。
富尔顿演说后不到10天,斯大林发表谈话,严厉谴责丘吉尔和他的朋友非常像希特勒及其同伴,演说是杜鲁门借他人之口发表的冷战宣言,是美国发动冷战的前奏曲。
什么是冷战?冷战表现在哪些方面?冷战给世界带来怎样的影响? 1946年1月20日,美国参议员伯纳德在国会发表演说,他把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说成是美国和资本主义世界的最大敌人,提出“对付这样的敌人在不排除武装进攻的前提下,应多从特殊的政治手段、外交手段、经济手段、文化手段进行渗透。……我为这种渗透取个新名词,叫做‘冷战’。”
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冷战”一词的由来二、新课讲解——从盟友变成敌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和苏联为了战胜威胁人类生存的共同敌人——德、意、日法西斯,携起手来并肩作战。随着德、意、日法西斯的溃败,美苏战时结盟的基础不复存在,意识形态、社会制度上的矛盾和对抗重新浮现,特别是美苏两国所追求的战略目标发生严重对立,双方开始把对方视为主要敌人。
美苏两国因为各自的利益,从二战时期的盟友变成了敌人,所谓的“一山不容二虎”,美苏都想成为世界霸主,争斗是难免的,二战刚刚结束,再次出现战争恐怕美苏两国难以承受,为了争夺世界霸权,两国之间展开了对峙。材料一:战后美国实力简表1.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居于世界第一位。冷战原因1.“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1)冷战开始的背景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依仗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力量,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②苏联经过战争的洗礼,军事力量与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③双方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截然对立,在共同的敌人消除后,国家利益和战略目标的冲突取代了战时的友好与合作。
(2)冷战的开始
①1946年,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密苏里州的富尔敦发表演说,呼吁西方国家联合起来,遏制苏联与共产主义的挑战。冷战的序幕由此拉开。
②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以应对希土危机为借口,在向国会宣读的咨文中强调:“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或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正式表达了美国遏制苏联、称霸世界、成为“自由世界领袖”的目标。这篇咨文宣布的美国对外政策被称作“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是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材料二: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其他任何一个伟大的领袖所担负的责任,都不能同美国今天所担负的责任相比拟。
——美国总统杜鲁门2.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战后初期的苏联说明什么问题?苏联在战后实力大大增强,成为唯一能抗衡美国的国家。军事力量空前强大,到1945年,拥有军队1140万人,军事工业仅次于美国。
扩大了领土面积,西部邻国的一些地区先后划入苏联版图。
在苏联影响和帮助下,东欧和亚洲一系列国家建立起人民民主政权,苏联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材料三:苏联以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力量雄踞欧亚大陆,堪与美国平分秋色。1949年成功制造出原子弹,打破了美国的的核垄断。……苏联成为战后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大国。 3.强大起来的苏联,成为美国称霸的障碍。“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战争就不可避免,和平是不会有的。苏联人民必须对战争有所准备。” ——斯大林 “战时, 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分裂。
---斯大林·1945于雅尔塔美国为什么采用冷战的形式?1、苏、美势均力敌。美国不敢贸然直接武装对抗。
2、大战刚结束,人心思和平。
2.马歇尔计划和经济互助委员会
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表现是“马歇尔计划”。“马歇尔计划”的实施,有利于关国在资本主义世界霸权地位的确立。“杜鲁门主义”出台后,美国在经济方面推行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
马歇尔计划的作用是什么?
一方面是帮助当时极为困难的西欧各国迅速恢复经济,防止革命的爆发;另一方面,美国通过援助西欧各国,不仅加强了资本主义世界的联系,形成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联盟,而且打开西欧的门户,控制西欧。
苏联也针锋相对,组织东欧国家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与之对抗。1946年丘吉尔“铁幕演说”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的后面,座落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华沙、柏林、布拉格、维也纳、布达佩斯、贝尔格莱德、布加勒斯特和索菲亚——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冷战信号 ------政治:杜鲁门主义出台 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
——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的演讲冷战政策杜鲁门主义的出台(1)时间:
(2)背景:
(3)内容:
(4)标志:
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声称希腊和土耳其受到苏联和共产主义威胁,要求国会拨款援助。杜鲁门宣扬苏联和共产主义对希腊和土耳其的威胁,声称为了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扩张,美国必须援助“各国自由人民”抵抗这一威胁。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冷战开始。“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实质:美国在全球扩张势力的宣言书。
你是否同意丘吉尔的说法?说说你的理由。 1948-1950年,共有16个国家(基本为西欧国家)接受了美国10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10%是贷款,因此丘吉尔把“马歇尔计划”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我们每接受一笔贷款,我们的独立便减少一分。” ——法国总理皮拉尔迪 经济:推行马歇尔计划 观察左图,结合“二战”后初期的有关史实回答:
(1)你认为,画面中的“医生”和“病人”分别指代什么?
(2)“医生”开的是什么“药方”?
(3)“药方”的作用是什么?“医生”指代美国;
“病人”指代“二战”后的西欧。 马歇尔计划(或欧洲复兴计划) 复兴欧洲经济,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用膏药援救死者》 表明二者的本质目的是一样的。即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力量,稳定资本主义世界,确立美国的霸主地位。美国总统杜鲁门说:“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谈谈你的理解。二、两个德国的出现“杜鲁门主义”提出后,美苏冷战全面展开。由于美苏的对抗和较量,横亘在东西方之间的德国逐渐走向经济和政治上的分裂。苏 美 英 法占领德国及德国分裂示意图1.第一次柏林危机
背景:二战结束后,美、英、法、苏四国分区占领了德国及其首都柏林。
1948年春夏之交,西方占领当局宣布在西占区实行单方面的货币改革,旨在分裂德国
苏联随即以保护苏占区经济为由,切断西战区和西柏林之间的水陆交通,对西柏林实行全面封锁,由此形成“第一次柏林危机”。
结果:双方都不想诉诸武力,经过秘密谈判,苏联于1949年5月结束封锁。
影响:危机虽然过去,但德国已形成事实上的分裂。
2.两个德国的形成
师讲述:1949年9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简称联邦德国)在西方的支持下正式成立,定都波恩。10月,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简称民主德国)在苏联的支持下宣告成立,定都东柏林。
德国的分裂是美苏冷战的直接后果。英国占领区苏联占领区法国占领区美国占领区纳粹德国法西斯政权垮台以后,德国领土及首都柏林被哪几个国家分区占领?苏、美、英、法德国的分裂(1)1949年9月,在美、英、法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又称“联邦德国”或“西德”,定都波恩。
(2)1949年10月,在苏占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又称“民主德国”或“东德”,定都东柏林。
德国的分裂是美苏冷战的直接后果。东德西
德1.北约的建立
伴随着马歇尔计划的实行和苏联强化对东欧的控制,尚未复苏的西欧各国要求按照马歇尔计划的自助、互助与他助方式在军事上谋求美国的援助。于是1949年8月正式成立了以美园为首的,包括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挪威、加拿大、冰岛、葡萄牙、意大利、丹麦12国在内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这12个国家在华盛顿签订《北大西洋公约》,它规定任何一个缔约国受到武装攻击,应视为对全体缔约国之攻击,其他缔约国应采取包括使用武力的必要行动。1952年2月,希腊和土耳其正式加入北约。1955年5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正式加入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至此北约有15个成员国。截至2009年,北约成员国已达28个。北约与华约对峙军事: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49年5月,美国联合加拿大和西欧10国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成立了一个以美国为首的军事联盟,即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签订《北大西洋公约》北约的成立 《北大西洋公约》宣称:“各缔约国同意对欧洲或北美之一或整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各缔约国可采取必要之行动,包括武力。北约是美国遏制苏联,称霸全球的军事组织。北约总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冷战时期苏联宣传画:苏联人对美国人说“你最好别惹我!”针对美国的冷战政策,苏联在经济上和军事上采取了什么对策?苏联的针锋相对经济上:
军事上:1949年,建立“经互会”1955年,成立“华约” 1955年5月,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等8国在波兰首都华沙签订《友好合作互助条约》,通称《华沙条约》,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2.华约的建立
1955年5月,苏联建立了包括民主德国和东欧国家在内的与北约直接相抗衡的另一个欧洲军事同盟——华沙条约组织。于是美苏双方通过一系列相互作用与反作用的敌对策略和具体措施,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终于形成了政治、经济、军事上的两大阵营的全面冷战对诗。“两极”对峙格局形成也使世界维持了相对稳定的局面。在冷战中美苏各自以自己为核心成立了什么军事集团?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与华沙条约组织。
我们应怎样评价这两大军事集团?
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期,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着激烈的对抗和较量,给世界和平带来巨大影响。由于双方势均力敌,也使世界维持了相对稳定的局面。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二战后主要国家之间的紧张关系,这是国际格局的新变化,是二战后新的国际形势。这次没有硝烟的战争,损伤也是很严重的,这就启示我们:在今天的发展中要和平共处,合作实现双赢;携手共进,同创辉煌,建设更美丽的人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