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3张PPT。第一次世界大战
点击进入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历史背景
二、导火线
三、战争经过
四、战争影响
五、思考问题
六、大家关注
Back 历史背景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的影响下,帝国主义国家围绕着争夺霸权和殖民地,展开激烈斗争。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错综复杂,但基本矛盾有三对,即法德矛盾、俄奥矛盾和英德矛盾.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
Back导火线-萨那热窝事件萨拉热窝是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首府。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在其吞并不久的波斯尼邻近塞尔维亚的边境地区,进行军事演习,以塞尔维亚为假想敌人。6月28日是塞尔维亚和波斯尼亚联军在1389年被土耳其军队打败的日子,演习选定在这一天是具有挑衅意义的。奥匈皇储斐迪南大公亲自检阅了这次演习,演习结束后,斐迪南大公返回萨拉热窝市区时,被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击中毙命。这就是著名的萨拉热窝事件。
Back三大战场
一、东线战场
二、西线战场
三、海上战场
三大战役
一、马恩河战役
二、凡尔登战役
三、索姆河战役
Back东线战场:
7月28日,奥匈与塞尔维亚断交并宣战。沙俄为支持塞尔维亚,宣布在俄全境实行总动员,引起德国抗议。8月1日,德国以沙俄拒绝停止总动员为借口向沙俄宣战,并侵入中立国比利时。4日,英国以德国侵犯比利时中立为理由对德宣战。6日,奥匈向沙俄宣战。德奥总的战略意图是:利用自己备战较早、动员充分的优势,按德已故总参谋长史里芬的预定计划,乘俄军尚未充分动员,集中兵力从法比边境进攻法国,在4至6周内击败法国,迫使法国投降。然后,向东攻打沙俄,预计在半年内结束战争。战争开始后,德国出动70多个师,猛攻法国,迅速逼近巴黎。
Back西线战场:
1914年8月2日,德军为控制具有战略意义的卢森堡铁路,入侵中立国卢森堡。8月3日,德军未经宣战,越过德比边境,进攻比利时。德军企图攻占列日炮台,遭比利时守军顽强抵抗。至8月9日,德军在付出伤亡3万人代价后,侵占比利时全境,并在边境交战中将法军派往比利时的掩护部队驱回法境。8月21日,德军兵分五路向法国北部进犯,法军防线被突破,被迫撤退。9月3日,德军逼近巴黎,法国政府撤往波尔多。
Back海上战场: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德两国海军在日德兰半岛以西斯卡格拉克海峡附近海域进行的一次大规模海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对德国实行海上封锁,使德国经济陷入困境。为打破封锁,德国海军决心同英国海军决战。英国海军从截获的无线电报中得知德海军即将出海,乃先于对方派出舰队前往迎击。双方参战兵力:英舰151艘(战列舰28、战列巡洋舰9、巡洋舰33、水上飞机母舰1、驱逐舰79、布雷舰1);德舰110艘(战列舰22、战列巡洋舰5、巡洋舰11、驱逐舰72)。
Back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协约国军队同德军于1914年和1918年在法国马恩河地区进行的两次会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军和法军于1916年2~12月在法国的凡尔登筑垒地域进行的战役。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法联军于1916年7~11月在法国北部索姆河地区对德军实施的进攻战役。
Back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1、造成重大生命财产损失; 2、改变列强力量对比; 3、不少国家宣告独立; 4、产生苏联这一共产主义政权; 5、美国从此成为世界第一; 6、法西斯势力抬头; 7、欧洲排犹加剧; 8、世界各大利益集团重新洗牌; 9、推动了科技发展; 10、产生崇尚和平反对战争的文化艺术。
Back第一次时间大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答: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帝国主义各国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德意志帝国战败,割地赔款;奥匈帝国彻底瓦解;英法虽取得了胜利,但在战争中元气大伤,受到削弱;美国在战争中牟取暴利,一跃成为经济强国。战后帝国主义奴役掠夺战败国和宰割弱小国家的《凡尔赛和约》等分赃条约,虽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的关系,但没有消除它们之间的根本矛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祸根。 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各国的革命运动。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德意志帝国和匈牙利等国,也先后爆发了革命,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1919—1920年召开的巴黎和会,成为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分赃会议。苏俄遭到排斥和敌视;塞尔维亚等小国受歧视。作为协约国一员参战的中国,在会上非但未能品尝到胜利的果实,反而成为列强宰割的对象。日本勾结英法美等国,妄图迫使中国承认将德意志帝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予日本,因而激起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导致爆发伟大的“五四运动”。 Back武器大展Back谢谢观看!
Bye-b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