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第9课 列宁与十月革命 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二月革命及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了解彼得格勒起义和十月革命的起因、经过、结果。了解为了巩固苏维埃政权的措施。了解三年国内战争。十月革命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对比俄国十月革命前后社会状况,理解十月革命的意义;结合中国近代史理解十月革命对中国对影响。
情感、意志和价值观:
十月革命的曲折性和复杂性;学习列宁的革命首创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十月革命的背景和原因
难点:十月革命的意义和影响
三、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讲授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2017年是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爆发一百周年。俄总统普京说:“我对参加俄国革命100周年国际纪念活动的人表示欢迎。1917年轰轰烈烈、跌宕起伏的事件是我们历史不可分割而又复杂的组成部分。这场革命对俄罗斯和全世界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很大程度上决定了20世纪的政治、经济、社会面貌。”那么俄国十月革命是怎样的一场革命? 这场革命给俄国带来了怎样的变化呢?
(二)、讲授新课:
一、十月革命前的俄国
1、社会矛盾的激化:
材料一:
材料二 1861年改革后,俄国是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4/5。1913年按人口计算,俄国的钢产量只及美国的1/11,俄国的1/8,英国的1/5,法国的1/4。
问:从以上材料,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1861年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缓慢,依然是一个农业国家,依然是一个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与西欧、北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俄国相对落后。
材料一:俄国在“一战”的状况:
1914年-1917年,俄国有1500多万人应征入伍,大量的未成年人和妇女被赶进了工厂,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至1917年,俄国约有150万人死于战争,400多万人伤残。
材料二:1910年经济罢工有214次,政治罢工8次,l914年经济罢工迅速上升到1370次,政治罢工达1034次,参加者近10万之众。
材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国1500万成年男子被征入伍,200万匹马被征军用,但是,俄军在前线却接连失利,伤亡数百万人;由于农业失去了将近一半的劳动力,大量农田荒芜,粮食产量剧减;战争也让俄国大量企业倒闭,国家债台高筑,经济濒于崩溃;物质匮乏,粮食奇缺,民众饥寒交迫。
问:一战给俄国带来哪些影响?
“一战”加剧了本来就很尖锐的社会矛盾。列宁曾经说:“假如没有战争,俄国也许几年甚至几十年内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
2、二月革命:
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国国内各种社会矛盾激化,反对战争和要求社会变革的呼声越来越高。
时间:1917年3月
地点:俄首都彼得格勒
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局面,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性质:资产阶级革命
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
退出帝国主义战争;国内一切土地归国家所有,没收地主土地,由当地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支配……成立从下到上由全国的工人、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组成的共和国。 ——《四月提纲》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政府不愿意结束战争,因为俄国对它的盟友负有某些不可推卸的义务。这些论点似乎是合情合理的。 同时,政府拒不接受工人八小时工作制的要求,也不实施土地改革。 —《全球通史》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参加一战,但惨败。7月彼得格勒的工兵示威游行。遭到镇压。
七月事件:1917年7月俄国临时政府镇压彼得格勒工人和士兵游行示威的事件。克伦斯基发动六月攻势失败的消息传到彼得格勒后,引起群众极大愤慨。7月3日(公历16日)维堡区工人自发举行反临时政府示威。示威迅速发展成全市总示威,并有转入武装起义之势。布尔什维克认为武装起义的时机尚未成熟,在劝阻无效后决定参加示威,使之具有和平性质。4日,布尔什维克领导五十多万工人、士兵和喀琅施塔得水兵举行和平示威,要求“全部政权归苏维埃”。临时政府调兵镇压,死伤四万余人,并封闭《真理报》,解散赤卫队,搜捕列宁,布尔什维克被迫转入地下。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
二、十月革命:
1.时间:1917年11月
2.领导者:列宁
3.起义指挥部:斯莫尔尼宫
4.过程:
1917年11月6日晚,列宁到彼得格勒的斯莫尔尼宫亲自领导起义。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于1917年11月7日21时45分,用炮声发出进攻冬宫的信号,为十月革命的胜利立下功勋。为了纪念这一伟大历史事件,“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作为革命纪念物,是涅瓦河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结果:起义的第二天起义就取得了胜利,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发生在俄历十月,史称“十月革命”
5.主要特征:在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
6.性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三、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1、背景:1917年11月7日晚(时间),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会议),苏维埃政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通过《和平法令》,宣布成立苏维埃政府,新政府由布尔什维克党组成,列宁任人民委员会主席。
会议主要内容:
通过了《和平法令》
法令揭露和谴责第一次世界大战交战双方的掠夺目的以及战争的帝国主义性质和战争的罪责。向一切交战国政府和人民建议“立即缔结停战协定”、“立即就公正的民主的和约开始谈判”,立即实现“不割地(即不侵占别国领土,不强迫合并别的民族)不赔款的和平”。反对兼并或侵占别国领土,明确指出:“如果违反这个民族的愿望”,强制其留在别国版图之内,就是兼并,即侵占和暴力行为。苏维埃政府废除秘密外交,并立刻着手公布俄国地主资本家政府从1917年2月至10月25日(俄历)所缔结和批准的全部秘密条约,“立即无条件地废除这些条约的全部规定”。
②宣布成立苏维埃政府,新政府由布尔什维克党组建,列宁任人民委员会主席。
2、巩固苏维埃政权的措施:
政治上:废除了旧的国家机器,创建了新的政权机关;
军事上:废除了旧的常备军,组建红军;
经济上:将大工业、铁路和银行收归国有,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废除土地私有制,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外交上:废除沙皇政府和临时政府与外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3、苏俄内战:
英、法、日、美等协约国为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乘机进行武装干涉,扶植俄国反革命势力发动武装叛乱。至1918年夏,苏维埃共和国丧失3/4领土,陷入四面受敌的险境。
军事上:通过三年国内战争粉碎了国外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
经济上: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苏俄在国内战争时期实行的社会经济政策的总称。
开始:1918-9-2 中央宣布,将全国变为军营,“一切为了前线”。
内容:1、国内贸易国有化。一切食品、个人消费品和家用物品均由国家和合作社组织提供。
2、余粮收集制 。富农多征、中农少征、贫农不征。
3、产品配给制。一切非农业人口都必须加入消费合作社,统一配给。
4、劳动义务制。“不劳动者不得食”。
5、全部工业国有化。
4、十月革命的意义:
材料一:“十月革命是马克思主义者对其理论的一次成功的实践性试验。”
——《全球通史》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
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即社会主义国家。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
十月革命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三)、课堂小结
十月革命是经伟大革命导师列宁同志领导下的布尔什维克领导的武装起义,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二个无产阶级政权(第一个是巴黎公社无产阶级政权)和由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简称苏俄。革命推翻了以克伦斯基为领导的资产阶级俄罗斯临时政府(俄罗斯共和国),为1918年-1920年的苏俄内战和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成立奠定了开端。
(四)、课堂练习:
1、十月革命,又称十月起义,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领导这次革命的政治组织是(B )
A、共产主义者同盟 B、布尔什维克党 C、苏联共产党 D、统一俄罗斯党
2、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C )
A、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B、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没有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C、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矛盾,推动革命的发生
D、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具备有战争的条件
3、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后,苏维埃政府的下列措施带有明显无产阶级革命性质的是(A)
A、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收归国有 B、建立红军,反对协约国武装干涉
C、签订和约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D、把首都从彼得格勒迁到莫斯科
4、俄国十月革命在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地位:( B )
A、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C、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 D、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五)、板书设计:
第9课 列宁与十月革命
一、十月革命前的俄国
1、社会矛盾激化
2、二月革命
二、十月革命
1、列宁的革命活动
2、十月革命
三、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1、成立苏维埃政府
2、苏维埃政府采取的措施
3、十月革命的意义和影响
(六)、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