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3-02 18:56: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岗子中学导学方案 年 月
年级科目
初一历史
课题
第七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编号
007B
主备人
修订人

班级
姓名
学 习
目 标
◆知道辽、西夏和北宋是三个并立的政权;了解耶律阿保机、元昊两位杰出政治家的主要功绩。 ◆分析澶渊之盟、宋夏议和的影响,客观评价两次议和。 ◆了解边疆少数民族对开发祖国边疆地区、促进社会进步作出的巨大贡献:认识到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学习重难点
了解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澶渊之盟、宋夏议和
学生自主学习方案
课堂同步导案
一、课前预习
1.(2016四川内江)毛泽东<沁园春雪>中说:“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其中“宋祖”和“一代天骄”.分别是【A】 A.赵匡胤和铁木真 B.赵匡胤和忽必烈
C.赵构和铁木真 D.赵构和忽必烈 2.(2016湖南株洲)?“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读诗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读是【B】
A宋辽对抗 B.南宋与金对峙 C宋夏和议 D北宋与金对峙 3.契丹族在10世纪初建立政权,雄踞中国北方,与北宋并立,这个政权是【C】
A.吐蕃??B.西夏 C.辽??D.北宋
二、合作探究、展示 【要点】1、契丹族和党项族封建化进程的相同点
契丹族
党项族
社会进程相同
兴起之初社会形态都处于奴隶社会阶段,过着游牧生活
封建化的原因相同
都受到汉族地区先进农耕文化的影响
采取的措施相同
都建立政权,仿效中原王朝建立各项制度,仿照
汉字创制本民族文字
和北宋的关系相同
都曾和北宋发生过大规模的战争,后又与
北宋议和,接受北宋的岁币,议和后都与北宋维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友好局面;官方和民间经济文化往来频繁,进一步推动了封建化进程
2、客观评价澶渊之盟 (1)对辽:不仅使辽兵安然脱险,还得到了岁币。
(2)对北宋: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的沉重负担。 (3)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促进了宋辽经济文化的交流,也加深了各族人民之间的了解。
【歌谣记忆】汉人避乱出长城,带来先进生产术。
农料、冶铁和纺织,建造房屋和城色。
建立政权阿保机,都城上京临清府。
西北地区党项族,原属羌族的一支。
首领无昊称皇帝,都城设在兴庆府。
仿效唐宋订官制,发展农牧创文字。
辽军攻宋潼州城,直接威胁都开封。
寇准力功带米征,士气大振退辽军。
宋过议和订置约,宋给岁币辽搬军。
宋夏战争好被动,再订“和约”保和平。
政权
辽(契丹)
西夏
建立时间
10世纪初
11世纪前期
民族
契丹族
党项族
建立者
耶律阿保机
元昊
都城
上京临潢府
兴庆府
【借图启思】
宋夏议和 澶渊之盟
【收获满满】?建立政权: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统契丹各部,建立政权,都城在上京临潢府;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皇帝,定都兴庆府,史称西夏。 ?澶渊之盟: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看,澶渊之盟的订立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不仅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还加深了各族人民之间的了解。
【时空串接】 1、唐朝与北宋处理民族关系的政策及其原因、影响 (1)政策
①唐朝:军事打击,设置机构(唐太宗设置安西都护府、武则天设置北庭都护府来管辖西域地区);册封少数民族首领;和亲政策(文成公主人吐蕃)。 ②北宋:战争,如宋辽战争,宋夏战争;议和,如北宋与辽的澶渊之盟,北宋与西夏议和,北宋都要送给少数民族政权岁币。 (2)原因①唐朝:唐朝制度先进,国力强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相对落后;唐朝统治者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②北宋:北宋封建统治者不思进取,朝廷中投降派占上风,抵抗派受压制;受中原先进生产方式的影响,少数民族政权逐渐封建化,实力上升。 (3)影响①唐朝:唐朝加强了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发展与繁荣。②北宋:北宋的议和助长了少数民族南下掠夺的欲望,加重了北宋的财政负担和积贫积弱的局面,但客观上有利于双方的和平交往和交流,有利于我国的民族大交融。
2、同期世界——日本平安朝
北宋时期,日本处于平安朝的统治之下,平安朝的藤原氏对外采取闭关政策,严禁日本人民私自渡海,违者惩罚,故日本船很少人宋。宋朝海外贸易发达,宋船可随意往航日本。北宋期间,宋船往来于中日之间达七十多次。日本朝野上下对中国货物都很喜爱,除太宰府的公家贸易外,私下民间贸易也很频繁。日本政府按前代惯例,对宋朝商人和海船进行安置和优待。
三、课堂检测
1.据藏文史料记载:夏尔巴人是历史上曾建立过西夏政权的党项羌人的后裔。西夏政权的建立者是【C】
A.耶律阿保机 B.寇准 C.元昊??D.宋真宗
2.宋真宗时,针对辽军的大举南犯,坚决主战的大臣是【A】
A.寇准 B.宗泽 C.岳飞??D.于谦 3.杨家将的故事流传至今已有1000多年,这些故事反映的是澶渊之盟订立前【C】 A.北宋与西夏的争战 B.辽与西夏的争战
C.北宋与辽的争战 D.南宋与金的争战
4.学生甲:“堂堂中原王朝,在没有战败的情况下与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妥协议和,不仅称兄道弟,还给岁币,这难道不是种耻辱吗?”学生乙:“客观上说,这次议和取得了通过战争没有取得的结果。之后很长时间,双方之间再无大规模战事,礼尚往来、榷场贸易、互通有无,不也造福百姓?”据此可知,两位同学谈论的“议和”出现在下列哪两个政权之间? 【A】 A.宋、辽 B.宋、夏 C.宋、金??D.辽、夏 四、拓展延伸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 元昊称帝后,宋夏战争不断。夏军虽胜,得利不多……误不得已,乃利用宋廷急于求和的心理,通过辽国,压宋议和。经 过讨价还价,元昊取消帝制,宋册封其为夏国主,每年以“岁赐”的名义,给夏银、帛、茶若干。
(1)材料一中的“大宋皇帝”是指谁?“北朝”是指什么政权?此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答:宋真宗。辽。澶渊之盟。
(2)根据材料二,谈谈北宋与西夏达成和议的原因。 答:西夏虽然在战争中多次取得胜利,但也消耗了大量的人力、财力;战争破坏了宋夏双方的正常险中贸易,中断了北宋对西夏的粮食 供应;西夏人民反对战争:西夏、北宋政权都不具备彻底战胜对方的实力。
(3)通过以上两则材料,分析辽、西夏与北宋的关系,你能得出哪些认识?
答:战争是短暂的:各族人民的友好相处是当时民族关系的主流。辽和西夏人民在我国北方辛勤劳动,不仅开发了我国东北和西北地区,而且还创造了各族丰富的文化,在我国历史上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祖国的文明历史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五、教学反思(学习收获)
【知识拓展】(辽)与朝延和好年深,善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苏级(栾城集)
宋与辽议和后,边境植场贾易迅速发展。北宋的帮米、茶叶、丝织品、瓷器、漆器,辽的马、牛、半、骆轮等,都在这里交易,人民生活安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没有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