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题
第9课 对外开放
主备人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1
总课时数
上课日期
学习
目标
1.识记我国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最先开放的四个经济特区,并了解我国是如何逐步扩大对外开放领域的。
2.知道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及意义。
学习
重难点
重点: 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的格局。
难点:理解经济特区的作用和影响。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札记
温故知新
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首先从什么地方开始?________
2.我国的城市改革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其中心环节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中共十四大确立的符合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经济体制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设问导读
1.阅读“经济特区的建立”,回答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标注:
(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迈开对外开放的步伐,最早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是哪四个?其中对外开放的“窗口”是哪儿?
(2)国家对这个些地区采取了怎样的特殊政策和灵活的措施?有什么影响?
2.阅读“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回答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标注:
简述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的经过?如今,中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3.“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回答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标注: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背景是什么?中国是什么时候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会面临怎样的机遇与挑战?(影响)
三、探究分析
1.P45“课后活动”,谈谈经济特区对我国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起了哪些作用?
2.当今我国的对外开放和近代中国的开放一样吗?为什么?
四、当堂检测
1.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这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下列哪一城市既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现代史上设立的第一批经济特区( )
A.上海 B.深圳 C.汕头 D.厦门
2.下列城市成为经济特区代表、对外开放“窗口”的是( )
A.杭州 B.深圳 C.武汉 D.南京
3.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围绕“我国近代的开放和当今的开放”这一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B.
C. D.
4.2018年4月13日,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对外开放的地区逐渐扩大,增设海南岛为( )
A.经济特区 B.沿海经济开放区C.沿海开放城市 D.特别行政区
5.《走进新时代》中的两句歌词“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这其中提到的两位与中国历史发展密切相关的人物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6.2001年,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是( )
A.举办经济特区 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实施“一带一路”建设
7.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后以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以建立新体制为主要使命的新阶段。材料中的新体制指的是( )
A.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B.资本主义计划经济体制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8.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我校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举办一次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果展览”,请你协助完成以下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展览一:追根溯源】
(1)改革开放这一重大战略决策是在中国共产党哪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对内改革在农村和城市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3分)
【展览二:领袖风采】
要展示“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的光辉形象,应选择哪副照片?(写序号即可) (1分)
【展览三:开放的窗口】
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3)1980年,我国决定设置经济特区,请你写出四个经济特区。归纳经济特区的设立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起的重要作用。(5分)
五、课堂小结
六、教学反思(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