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明达高考专题知识结构

文档属性

名称 滨海明达高考专题知识结构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9-07-02 17:3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009年高考历史第二轮专题复习
高考热点一 三农问题
考点1 中国历代土地制度
一、原始社会:土地氏族公社所有制。土地归氏族公社所有,氏族成员共同劳动,共同享用劳动成果。
二、奴隶社会:奴隶主贵族土地国有制——井田制,实质是国王私有制,即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三、封建社会:地主土地所有制、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和自耕农土地所有制三种形式
 1、地主土地所有制(我国封建社会最主要的土地制度,占支配地位)
 ①确立: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标志着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商鞅变法规定: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②影响:对中国封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繁荣起过积极作用,但其闭塞性和自给自足的特点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尤其是阻碍了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造成中国社会的长期贫困和落后
 ③废除:1950年新中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2、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
 ①屯田制:西汉、东汉、曹魏、蜀、金朝、元朝、明朝、清初等实行过屯田制,屯田制的推行,安置了大批无地农民,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均田制:始于北魏(孝文帝改革),流行隋唐,且被日本借鉴、吸取,其影响深远。后随着土地兼并的严重,唐玄宗时国家无地可分,均田制崩溃(这是实行两税法的原因之一)
 ③更名田:1669年,康熙帝宣布把原来明朝藩王的土地,归现耕种人所有,叫“更名田”
 3、自耕农土地所有制(个体农民土地所有制):其特点是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四、中国近代的土地制度
 1、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天朝亩田制度》
 ①内容:a、土地问题: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b、分配问题: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②特点:绝对的平均主义
 ③评价: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以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结晶,但这种绝对平均分配产品的方案,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是一种空想,根本无法实施
 2、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中提出平均地权
 ①内容: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
 ②评价:表明资产阶级已开始注意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
 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①1931年土地革命路线: 
a、内容: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的有制
 b、意义:使广大贫雇农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土地,生活上得到保证,提高了农民的生产和革命的积极性,推动了革命的发展
 ②抗日战争时期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作用:提高了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也利于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
五、建国后的土地政策:土地政策的四次调整
 1、1950年土地改革,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①背景:新中国成立后,封建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新解放区的农民无地或少地  
②内容: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保护富农的政策
  ③意义:连续二千多年的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农民翻了身,为新中国农业的发展和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2、1953年开始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①原因: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②内容:把土地等农业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实行集体经营
  ③意义: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3、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
 ①原因:党的主要领导人主观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②内容: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
 ③结果: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挫伤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4、改革开放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①原因:过去的人民公社体制,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党中央总结了合作化的经验教训,作出正确的决策
  ②内容: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③结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考点2 中国古代赋税制度
 1、春秋末年:齐国管仲“相地而衰征”,鲁国实行“初税亩”
①含义:“相地而衰征”,是指根据土地多少和好坏征收赋税。“初税亩”是指无论公私田,按实有亩数收税 
②实质:承认土地私有制
  ③影响:标志着井田制的瓦解,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奴隶制生产关系向封建生产关系转变
 2、汉朝:编户制度
①含义:政府把农民编入户籍(称为编户),实行按编户征收租赋和征收徭役、兵役的制度。当时农民的负担有:田租(土地税)、人头税、更赋、徭役、兵役等 
②特点:田租轻而人头税重
  ③影响:a、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轻徭薄赋,迅速恢复发展了社会生产 b、编户齐民赋税沉重,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
 3、隋唐:租庸调制
? ①原因:a、吸取隋亡教训;b、唐初政局混乱,经济衰败,财政困难,减轻人民负担,缓和阶级矛盾,成为当务之急。 
②目的:缓和阶级矛盾,保证封建剥削,巩固封建统治 
③指导思想:轻徭薄赋
  ④内容:  a、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缴纳一定的谷物,叫做“租” b、缴纳定量的绢和布,叫做“调” c、不去服役,可用纳绢或布代役,叫做“庸”
  ⑤作用: a、保证农时,赋役负担相对较轻,许多荒地开垦出来 b、政府的赋税收入有了保证,府兵制巩固,国家富强起来
 4、唐中后期两税法
  ①原因: a、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无法推行,国家财政收入减少
  b、为解决财政困难,实行两税法 实行: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
  ②内容: a、每户按资产交纳户税,按田亩交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
   b、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③作用:a、税制得到统一,在一定时期内保证了国家的财政税收 b、改变了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 c、扩大了税源,增加了财政收入,相对减轻了农民负担 d、是我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和进步
④局限: a、土地兼并不再受限制,越来越严重 b、大地主隐瞒财产,把赋税转嫁到农民身上,政府征收额外杂税,农民负担沉重 c、不可能缓和尖锐的阶级矛盾,因而不可能从根本上挽救唐朝的统治危机 
⑤地位:两税法是我国古代赋税制度史上的转折点,它标志着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过渡到以土地财产多少为主,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大变革和进步,奠定了唐后期到明代中叶赋税制度的基础。
 5、北宋: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
  ①募役法:政府向应服役而不愿服役的人户,收取免役钱,雇人服役 作用:减轻了农民的差役负担,保证了生产时间
  ②方田均税法内容: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按土地多少、好坏收取赋税 作用:使官僚地主无法逃避赋税,增加了国家的田赋收入
  ③实质:是纳钱代役和按亩征税
 6、明后期:张居正一条鞭法(1581年)
  ①背景: a、明朝中期,农民赋税负担过重,阶级矛盾尖锐,国家财政困难; b、旧的赋税制度不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②目的: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增加政府收入,挽救统治危机
  ③内容: a、赋役合并,征收银两 b、役银入亩,丁亩分担
  ④意义: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 a、纳银代役——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松弛  b、赋役征银——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
 7、清:摊丁入亩,征收地丁银
  ①措施:  a、1712年,规定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数作为征收丁税的固定丁数,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b、雍正帝推行“摊丁入亩”,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
  ②影响: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进一步松弛,隐蔽人口的现象减少,对我国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理解:这一制度的实行,部分减轻了无地、少地农民的经济负担,有利于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它废除了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的人头税,封建国家对劳动人民的人身控制松弛了,杜绝了历史上长期存在的隐瞒人口的现象,也促进了人口出生率的提高,有利于我国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劳动者有了较大的人身自由,又有利于手工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赋税规则的简化,有利于政府征收,保证封建国家的财政收入。)
 小结:
 1、以税种来分类:
  ①以人丁为主要征税依据的赋税制度有:编户制度、租调制、租庸调制;
  ②以土地和财产为主要征税依据的赋税制度:初税亩、相对而衰征、两税法、方田均税法、一条鞭法、地丁银
  ③征收货币的赋税制度:募役法、一条鞭法、摊丁入亩;
 2、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特点
  ①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步向以土地财产为主转变(以两税法为标志),直至取消人头税(以摊丁入亩为标志),反映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驰
  ②农民由必须服徭役逐渐发展为纳绢代役(以“庸”为标志)
  ③赋税由实物为主到货币为主转变(以一条鞭法为标志);反映了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
  ④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以两税法为标志)
⑤税种由繁杂多项逐渐演变为简化单一(以一条鞭法为标志)
3、古代赋税制度调整的原因
①王朝建立之初,吸取前朝教训而减轻赋税。
②是在国家控制大量无主土地而推行均田制时实行租庸调制。
③是为解决经济困难,增加财政收入,调整赋税制度。
④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
4、不同的赋税制度产生的影响
第一种情况,迅速改变了经济凋敝、民不聊生的状况,缓和了阶级矛盾,有利于经济恢复和发展。
第二种情况,通过税制改革,扩大了国家税源,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第三种情况,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成为农民起义的原因之一。
5、认识
①随着历史的进步,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
②用银两收税则是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活跃及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相应反映。
③赋税制度的沿革取决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水平状况,实质体现了对生产关系的调整。
④赋税是封建国家生存的经济基础,赋税的合理与否关系到社会进步与倒退,是评价历史人物和封建统治的依据之一。
考点3 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土地政策
一、英国的圈地运动
评价:
 1、实现了英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和经营方式的根本性变化,导致了农村阶级关系的变化,其实质是英国农业的资本主义改造运动
 2、圈地运动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圈地运动中成长起来的新贵族和资产阶级一起充当了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为工场手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本主义性质的大农场和大牧场有利于革新技术和改良推广新品种等,有利于工业革命条件的成熟。
 3、圈地运动对农民而言是一场灾难
二、法国的土地政策:小农经济大量长期存在
 1、原因:法国大革命时期,雅各宾派把逃亡贵族的土地分成小块出售给农民,形成法国农村的小农经济
 2、影响: ①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赢得了农民对雅各宾派政权的支持,是法国大革命相对彻底的表现之一 ②给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农业中小农经济长期占据优势,影响了雇佣劳动力的来源,限制了国内市场的扩大
三、美国的土地政策:林肯政府颁布《宅地法》,
内容:规定美国公民只要交付10美元的手续费,就可以在西部获得一块相当于64公顷的土地,边疆耕种五年以上,成为自己的私有财产
  影响:①使北方获得广大人民的支持,很快扭转了战局,为北方战胜南方提供了基础 ②促进了美国西部的开发,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四、日本的土地政策: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影响:从法律上保障了新兴地主的土地所有权,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五、俄国的土地政策:废除农奴制,农奴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以高出当时实际地价许多的价格出钱赎买  影响:废除了农奴制,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农奴不是无尝得到土地,改革不彻底
高考热点二  商业 城市 交通
一、我国古代商业、城市的发展
 ※1、商代①商业:重视商业,商民善于经商(称“商人”),以贝为货币,②城市:夏、商、周都城都是全国的政治、交通中心
 2、春秋战国时期 商业:中原市场繁荣,可买到南方的象牙,北方的马,东方的鱼、盐,西方的皮革 城市:齐国的临淄、赵国邯郸、楚国的郢聚集着许多人口
 ※3、魏晋南北朝时期:  商业:北方不少城市破坏、商业一度萎缩,商品经济发展缓慢,北魏后有所恢复。南方商品经济相对活跃
 4、隋唐时期
  商业: a、商人足迹遍全国,胡商也遍布各大都会 b、隋铸五铢钱,唐通用开元通宝,成为历代货币的范式 c、城里有固定的交易场所"市",政府设官员管理物价、税收等,市内有邸店、柜坊
 d、大城市里有夜市,农村有定期举行的草市
  城市: a、长安与洛阳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全国商业大都会 b、扬州与成都是长江流域东西两个商业中心,扬州集散江南物产,国外商人云集,夜市繁华,唐后期,是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成都物产富饶,有“扬一益二”之说
(注:隋唐的商业与城市是考生掌握的重点,现补充唐朝在商业繁荣的同时也受到一些限制:①店铺不能任意扩大铺面、摊位 ②市的买卖有时间限定,仍有日中为市的古风 ③长安城内坊、市分开)
 5、明清时期
  ①商业 a、国内市场扩大,大量农产品和手工业品投放市场  b、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 c、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商贸城市,全国还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商贸城市 d、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
  ②城市: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商贸城市,全国还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商贸城市
二、古今交通的发展
 ※1、夏朝:有“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的记载
 ※2、商周:大道宽广平坦,沿途设有旅舍、建立了邮驿传递制度,夏商周三代都城是全国政治、交通中心
 3、汉: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路线、影响)
 4、隋: 
①开通南北大运河 
②修筑两条驰道:榆林→涿郡 太原→洛阳,改善了北方的交通状况
 5、唐:
①陆路: a、长安(向东)→朝鲜
 b、长安→(向西经陆上丝绸之路)→印度、伊朗、阿拉伯、欧非国家
 ②海路:  a、 登州(向东)→韩国
 b、扬州(向东)→日本
 c、广州(经海上丝绸之路)→波斯湾
 6、近代中国:列强在中国抢夺修筑铁路的权利,控制中国铁路大动脉,将其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7、新中国: 
①一五计划期间修成宝成、鹰厦等三十多条铁路,建成武汉长江大桥,康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 
②十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完成兰新、包兰铁路,加快了西部的开发 
③文革时期完成了成昆、湘黔铁路,建成南京长江大桥 
④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建成大秦、京九铁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⑤亚欧大陆桥:东起中国连云港,西至西欧鹿特丹,连通中国与中亚、西亚、欧洲的联系
 8、世界史: 
①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制成汽船,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蒸汽机车 
②19世纪80年代,卡尔·本茨制造出用内燃机驱动的汽车
高考热点三: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
考点1 经济全球化
20世纪90年代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是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
1. 经济全球化在90年代发展迅速的主要原因
①市场经济制度在全球范围得到普遍认可和接受;
②新科技革命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物质条件;
③国际金融的发展是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催化剂;
④跨国公司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力量。
2、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
(1)积极作用: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和繁荣;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机遇,有利于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追赶发达国家。
(2)消极作用:
①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其本质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因此,全球化带来的利益和风险必然是不均衡的。
②对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全球化可谓一把双刃剑,虽然为它们赶超发达国家提供了机遇,但由于资金匮乏、债务负担沉重等问题,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
③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经济主权正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和挑战,1997年下半年发生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就是一个例子。
(3)发展中国家保持清醒头脑,制定合理对策,在积极主动参与中谋求发展。东南亚金融危机说明:世界各地区经济的相互依存和一体化,使一个地区的经济波动往往影响到另一个地区的国家,国家不再是控制本国经济的单一力量。虽然当前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经济主权正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和挑战,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趋势,在这样的历史趋势下,只有顺应潮流,才能争取主动,获得发展。如果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会有出路的。
3、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①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WTO)正式运转。它的前身是1995年以前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②宗旨是削减贸易壁垒,促进贸易自由化,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世界资源,扩大商品的生产和交换。
③意义:世贸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一个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囊括当今世界经济各领域的多边贸易体制建立起来了。这一体制的确立大大促进了国际经济的发展。
4、经济全球化对近现代中国的影响
⑴经济全球化对近代中国造成了双重影响:一方面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成为西方列强的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资本输出场所,造成中国的贫穷落后,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另一方面也在客观上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瓦解了旧的社会结构,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出现了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救国救民的探索和社会实践;促使先进的中国人产生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⑵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中国共产党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实行了对外开放,并相继加入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等区域性经济集团和全球性经济组织,为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5、加入WTO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①为中国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营造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
②有利于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
③有利于加快国内产业结构调整。
④进一步推进中国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促进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⑤将进一步提升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
当然,也会在享受国际合作巨大利益的同时,要履行相应的义务,并承诺开放市场所可能面临的风险与压力。
考点2 经济区域化(区域经济集团化)
1、出现原因:世界经济区域化的出现,是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使世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达到绝非一国所能驾驭的程度,国际间的经济竞争和客观上存在的分工,促使一些国家和地区在相互之间建立起一种较为稳定的经济联系,组成区域性的经济组织。
2、经济区域化在50年代是初创时期;60年代至70年代是发展时期;80年代是较高层次时期。90年代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形成了三大区域经济集团;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世界经济的多极化是经济区域化的基础,经济区域化是世界经济多极化的特定表现形式。
3.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区域化关系
①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是矛盾的统一体,在发展中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共同形成对世界经济、政治及国际关系的影响。
②经济全球化不平衡发展,出现经济区域化的趋势。
③经济区域化是经济全球化在当前的具体表现,对经济全球化起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
考点3 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可持续发展
1. 知识经济的兴起
1 原因:
a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b冷战结束后,经济科技领域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从而加速了经济知识化的步伐。
c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产物。90年代中期以来,一种不同于传统的农业和工业经济的新型经济即知识经济,开始在美国首先形成。
②定义:1996年,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表了一份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指出知识经济是以知识资源占有、配置、生产和使用(消费)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已大为降低,知识已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知识经济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它具有低失业、低通货膨胀、低财政赤字、高增长的特点。
③作用:a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反过来又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b知识经济促进了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形成和发展。
2.可持续发展战略
①定义: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对可持续发展作出了最权威的界定:“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②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存在的问题较为严重。在今后制定新的经济发展战略时,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面临的迫切和艰巨的任务。世界各国都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的一种重要选择,这是人类发展观的重大转折,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规律总结】
①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是人类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只能积极去应对,而不能盲目排斥或回避。
②经济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是一把双刃剑,既给我们发展带来机遇,也带来巨大的挑战,我们要积极参与,趋利避害。
③经济区域化是经济全球化在世界各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的产物,我们也要积极参与地区经济合作与发展。
高考热点四 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考点1 世界近现代主要矛盾的变化
 1、16世纪:英西矛盾。为争夺大西洋海上霸权,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确立海上霸主地位
 2、17世纪:英荷矛盾。三次英荷战争,荷兰丧失欧洲强国地位
 3、18世纪中期:英法矛盾。英国通过七年战争打败法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4、18世纪晚期到19世纪早期:英法矛盾。法国大革命时期,英国多次组织反法同盟,进攻法国,1815年拿破仑帝国覆亡,法国丧失欧洲霸主地位,之后俄国在欧洲称霸,英俄矛盾尖锐
 5、19世纪中期:英俄矛盾。1856年沙俄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丧失欧洲霸权,俄国进行1861年改革
 6、19世纪七八十年代:法德矛盾。普鲁士为完成统一大业,与法国矛盾尖锐,1871年普法战争,法国失败丧失欧洲大陆霸权
 7、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德矛盾。19世纪末,德国迅速强大,德国成为英国的主要竞争对手,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之间的主要矛盾,以德国为核心的三国同盟和以英国为核心的三国协约最终形成
 8、一战后:英美矛盾。一战后,英美围绕国联、制海权方面展开了激烈的争夺,美国取得与英国相等的制海权
 9、30年代至二战结束:法西斯国家与反法西斯国家之间的矛盾。在30年代大危机的影响下,德日等国走上法西斯道路,形成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随着法西斯在亚非欧的侵略扩张,各国人民英勇地进行了反法西斯的斗争
 10、二战后:美苏矛盾。二战后,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美苏冷战,北约与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抗
 11、20世纪90年代后:南北矛盾。1991年,苏联解体后,世界呈现多极化的趋势,世界面临经济发展的激烈竞争,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矛盾即南北矛盾日益尖锐
  认识:世界主要矛盾的变化是由大国间经济实力对比发生变化决定的。
  归纳:欧洲大国之间在争夺欧洲霸权和世界殖民霸权的斗争中,欧陆霸权几经转移:法国(拿破仑战争)—俄国(神圣同盟)—法国(克里米亚战争)—德国(普法战争)—法国(一战)
考点2 现代国际关系格局的三次演变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0世纪20年代到二战前)
  ①形成背景:一战后列强各国实力对比变化,战胜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调整其在欧洲、亚洲的秩序
  ②形成标志: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
  ③主要内容:凡尔赛和约、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等
  ④维护工具:国际联盟
  ⑤评价:
  a、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客观上维护世界形势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开创了国际合作新形式。
  b、是战胜国分赃妥协的产物。导致了许多新的矛盾出现,使此国际新秩序潜伏着深刻的危机,不会长久,必将崩溃
 2、雅尔塔体系 (20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初)
  ①形成背景:二战后西欧各国普遍衰落,唯美国马首是瞻,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②形成标志:雅尔塔会议
  ③主要内容:处置战败国,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重新确立战后欧亚的政治地图,重划法西斯战败国及其被占领地区的疆界;建立联合国
④维护工具:联合国
  ⑤评价:
   a、雅尔塔体系原则上倡导自由、民主,对战后世界各国的和平运动和政治民主化进程起了推动作用,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如主张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共处与合作有利于东欧各国建立人民民主政权,有利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等)
   b、雅尔塔体系是建立在美苏实力均势基础之上的,事实上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深深打上了大国强权的烙印,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发展也产生了消极影响(如对朝鲜的北纬38度分界线,对德国的分区占领,美国单独占领日本等)
 c、雅尔塔体系的确立标志着近代以来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现代国际关系开始进入一个新阶段
 3、多极化趋势(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后)
①形成背景:苏联解体,美国霸主地位动摇,西欧.日本崛起,第三世界国家崛起
②形成标志:东欧巨变,苏联解体
③主要内容:总趋势走向缓和,但天下并不太平,呈现出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政治上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经济上呈现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趋势
④评价:使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但霸权主义依然存在,经济全球化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一轮资本扩张,第三世界面临机遇与挑战
  雅尔塔体系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比较
相同点:
  ①都是在世界大战破坏了原有的世界体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②都通过一系列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体系;
  ③都是大国意志的体现,其内容体现大战前后各大国力量对比的消长变化,打上了大国强权的烙印,都随着各国力量的消长而瓦解、破坏。
不同点:
  ①凡-华体系体现了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大国的意志,而雅尔塔体现了美苏两国的意志;
  ②前者调和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后者则是资本主义大国和社会主义大国的暂时妥协;
  ③前者是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后者则超出了欧洲的范围,反映了欧洲地位的下降;
  ④前者是建立在战胜国对战败国的掠夺的基础之上,必然随着德国的崛起而破产,而后者则是两个战胜国的妥协;
  ⑤前者的主要矛盾是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后者则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
  ⑥体系的性质不同。前者的本质是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后者则是由于二战后反法西斯性质和社会主义的介入而是有反法西斯、实行民主政治以及大国称霸的多重性质
考点3 法德关系
    ①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普、奥积极组织反法同盟。
  ②1870年爆发普法战争,法国战败后被迫向德国割地赔款。
  ③19世纪晚期,法德矛盾十分尖锐。双方加入不同军事集团对抗。
  ④一战爆发后,法德在西线对抗,进行凡尔登索姆河战役。
  ⑤巴黎和会后,法国主张全面削弱德国。收回阿尔萨斯洛林,瓜分德国海外殖民地,索取战争赔款.
  ⑥30年代,法国纵容了德国的侵略。
  ⑦二战初期,德国进攻,法国沦亡。
  ⑧二战结束时,法国同美英分区占领西部德国。
  ⑨西德成立后,法德同为北约与欧共体成员国,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
 
考点4 近代现代国际关系的基本线索与阶段特征
 1、第一时期:17世纪下半期至一战
  欧洲资本主义最发达,国际关系的中心舞台在欧洲。欧洲列强之间为争夺欧洲霸权和世界殖民霸权展开激烈的角逐和斗争,最终导致一战爆发
 2、第二时期:一战后至二战期间
  美国势力大大增强,欧洲势力削弱,十月革命与苏联的诞生从根本上动摇了旧的国际秩序,国际关系中心从欧洲向两侧转移
  ①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继续争霸,英美之间的争夺成为全球主要矛盾,在欧洲,法国同英美相互对立,在远东,日美英三国斗争,日美争夺激烈但这一时期斗争方式由战场较量转到和会的谈判桌上
  ②帝国主义与苏联的关系,先是两种制度军事冲突,后转到和平共处
 3、第三时期:二战后至今:经历了两极对峙向多极化演变的趋势
  ①1945年到50年代末,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与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对峙与抗争
  ②60年代到70年代,两大阵营开始解体,美苏争霸与三个世界形成
  ③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巨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全面崩溃,世界政治格局进入两极化向多极化转换的过渡时期
考点6 主要国家的对外政策
高考热点五 坚持可持续发展,建立和谐社会
一、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
 1、孔子提出“仁”的学说,如“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要求统治者以德治民,爱惜民力,不要过度剥削压迫人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2、孟子主张施仁政,提出“民贵君轻”、“政在得民”、反对苛政,还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的劳动时间,宽刑薄税
 3、唐太宗即位后,吸取隋亡教训,反复强调“存百姓”的思想,轻徭薄赋,励精图治,出现“贞观之治”的治世局面
二、经济发展与人类生存环境
 1、战国时期荀子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人定胜天”的思想
 2、两汉时期黄河流域因过度开垦造成环境破坏
 3、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环境破坏的状况有所缓解。原因:中原战乱,农耕规模缩小,畜牧业因少数民族的内迁有所扩展
 4、唐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圩田更加普遍。出现了放火烧山、向山要田和围湖造田等现象,对自然生态平衡造成破坏
 5、明清时期随着人口的激增,与水争地的现象更加普遍,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显露并激化
 6、近代对来的科技革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尤为严重。我们应该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强调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高考热点九 科教兴国
 1、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世界的原因
①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长期相对稳定的政治格局为科技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环境。
②生产的不断发展促进科技的进步。生产的发展不仅为科技进步奠定了基础,也对科技发展提出了要求 
③各民族间联系和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加强,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促进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
④教育和科举的发展促进了科技进步 
⑤中华民族具有勤劳、刻苦钻研、重视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富于智慧和创新精神
⑥明清以前,中国历代统治者大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2、明清时期中国古代科技衰落,整体落后于西方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是当时中国落后的社会生产关系和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地束缚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②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 
③中国封建统治者历来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清朝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的规模。压制了手工业的发展,不利于科学技术成果的产生和推广。
④明清统治者加强文化专制统治,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不利于自然科学的研究与发展。
⑤明清时期,欧洲的科技迅速发展
 3、我国领先于世界的著名科技成就
 提醒:特别注意宋元文化(繁荣原因、历史地位、表现等),其次是隋唐文化、秦汉文化
4.反思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发展
中国古代科技文化辉煌,但自明朝中后期起,落后于世界。究其原因,一般是从中外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对比分析。从内在因素看;主要是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本身有内在缺陷。
中国古代杰出人物举不胜举,真正的科学家、发明家凤毛麟角。中国文化的特点是重人文、伦理,科技只占从属地位,与西方重自然、重科技相比,科技革命的作用差异巨大,主要表现在:①中国古代文化忽视理论探讨,重视实用性;②注重思辨性思维,缺乏实验事实做基础,对自然科学的发展不能产生积极影响;③古代文化中缺乏科学实验的精神,不能深入分析研究。由于以上诸原因,中国科技文化的近代化转型分外艰难与缓慢。
考点2 中国近现代科技
政策:中国科学院[郭沫若]
1956“向科学进军”
邓小平:“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成就:武汉大桥、原子弹爆炸、
葛州坝工程……
科学家:钱学森、邓稼先…
考点3 世界近现代科技
1、文艺复兴时期产生了近代自然科学,它是以天文学的革命为开端的。
2、17世纪法国学者笛卡尔把变量引进数学,实现了数学的转折;解析几何、微积分发明以后,数学进入了一个新的以变数为主的领域,称之为“高等数学”。从常量数学向变量数学的转变,在人类的认识史上是一次巨大的飞跃;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是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这是在人类认识史对自然规律的第一次理论性的概括和综合;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是19世纪电磁学的辉煌成就,为制造发电机创造了可能,从而开辟了人类生活中的新时代---电的时代;17世纪英国科学家波义耳被称为近代化学的创始人;19世纪60年代,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的化学元素周期律是无机化学的系统化和大综合;17世纪早期,英国科学家哈维建立了血液循环学说,是现代生理学的起点;18世纪,瑞典的生物学家林耐制定了对植物的分类法;19世纪早期,德意志的生物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创立了细胞学说;19世纪中期,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创立了生物进化论学说;19世纪60年代,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奠定了微生物学的基础;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早期,德国科学家伦琴发现放射现象,法国科学家居里夫妇发现放射性元素镭,由此把人们引向微观世界;20世纪初,德国科学家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是物理学思想的一次重大革命。
3、世界现代时期,自然科学飞速发展,从20世纪40、50年代开始,出现了原子能、电子信息、航天技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系列高新技术,形成了第三次科技革命。这次科技革命对社会生产力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对改变世界面貌和人类生活,影响极为深远。
4、近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大体经历了3个阶段:
⑴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阶段:17世纪,近代数学兴起、牛顿力学体系的创立、电的概念的提出、近代化学的创立、近代生理学的创立等,都体现了兴起的特点。
⑵19世纪综合化阶段: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综合了电和磁的关系,并取得了电磁之间关系研究的飞跃;分子—原子结构学说的确立、化学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达尔文进化论的提出、相对论的创立等,都是各学科发展过程中综合化的表现。
⑶飞跃阶段:20世纪40、50年代兴起的新技术革命,科技的各个领域都有突破性进展,而且整体化、综合化程度更强,出现了许多新兴学科。
5、世界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至今。
成果: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还包括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高新技术。
影响:(1)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往,人们主要是依靠提高劳动强度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在新科技革命的条件下,主要通过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劳动者素质和技能的不断提高、劳动手段的不断改进,来提高劳动生产率。(2)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生活结构的变化:它造成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而第三产业的比重上升;为了适应科技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强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大大加强了对科技的扶植和资金的投入。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的衣、食、住、行、用等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发生了变革。(3)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存、联系的日益紧密,科学技术的竞争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的地位也日益重要。科学技术水平的差距,进一步扩大了发达国家同不少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因而,第三次科技革命对每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三次科技革命对资本主义各国工业布局也带来了深刻影响:第一次科技革命时,由于蒸汽动力代替了水力,使工厂能远离河流峡谷,在煤、铁产地和交通方便的地方,形成和发展起一批新的工业城市,使工业生产由分散走向集中。“煤铁复合体型”的工业布局方式出现。第一次科技革命形成的工业中心都分布在英国,主要有以伯明翰为中心的钢铁工业基地,以曼彻斯特为中心的棉纺织工业区。第二次科技革命中,内燃机和电力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煤铁资源开发规模迅速扩大,出现一些大规模的现代化钢铁工业、化学工业、机械制造工业,形成世界性的工业地带,工业向大型化、联合化方向发展,多数工业企业仍然属于“煤铁复合型”布局方式,原料缺乏的日本等国出现在沿海地区建立大型工业联合企业的“临海型”布局方式。
第二次科技革命形成的工业中心有:德国的鲁尔工业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原苏联以莫斯科和列宁格勒(彼得堡)为中心的欧洲工业区。
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由于超高压输电技术和核电技术的出现,以及能耗少的电子工业的兴起,进一步使工业布局摆脱了能源和地域的限制;科学技术的进步,更多的自然资源被发现、被有效地开采和进行综合利用;许多新兴工业部门(如电子、通讯)能源和物质资料的消耗都很少,决定这些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是知识、技术、清洁的环境和高速交通运输条件,出现“临空型”的工业布局。第三次科技革命形成的工业中心有:美国西南部的斯坦福工业区(硅谷),日本的九州岛(硅岛),英国苏格兰电子工业基地,德国南部慕尼黑工业中心。
科技革命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每一次科技革命的出现都是实践的需要;科学技术革命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生产的发展;三次科技革命既有共同点,又有各自特点,这说明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三次科技革命不仅对社会经济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对社会政治、社会思想、社会生活也产生重大影响,这既说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也说明事物是相互联系的。科技革命,不仅促成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也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这说明马克思主义是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发展的,不是一成不变的。
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新的科技革命?
(1)从国家来讲,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经济搞上去,为科技的发展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要大力发展科技文化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重视人才,尊重人才,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作用,要建立知识创新体系,鼓励知识创新。
(2)从学生个人来讲,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高科技知识,努力参加社会实践,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3)从经济学上讲,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使经济的增长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经济效益的轨道上来,充分认识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充分认识到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4)从哲学上讲,要充分认识科学理论的指导意义,明确科技的作用。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明确在激烈的科技竞争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是极为重要的。
(5)从政治学上讲,要充分认识到国际竞争重点的变化,认识到决定一个国家国际地位高低的关键因素。要全面行使国家职能,把发展科教作为国家的战略重点。
高考热点十 改革开放
 1、改革的前提、内容、目的、实质
①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
②内容: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
③目的: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④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2、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
  ①内容: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
②意义: 
a、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b、农村改革和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
 3、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①内容:a、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b、把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改变为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
②成效:城市经济生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
考点2、中国古代的对外开放
一、秦汉时期
 特征:时期主要往来的仅限于近邻的朝鲜、日本、越南、泰国、柬埔寨、缅甸等一些国家。直到东汉晚期才和西亚、欧洲有了正式直接往来
 1、丝绸之路
①开通条件: 
a、西汉国力强盛,经济文化繁荣  
b、张骞通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新纪元
  ②路线:长安→河西走廊→玉门关→葱岭→大月氏→安息→大秦
  ③意义:促进了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友好往来。中国的铁器、丝绸、井渠法、造纸术先后西传,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2、海上丝绸之路
①时间:汉武帝后
②路线:广东沿海港口→向西沿海岸线→印支半岛南下→马来半岛→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印度半岛南端
③意义:加强了中国和东南亚、南亚各国的关系,从水路沟通了东西外交圈之间的联系
 3、与安息的交往
①安息利用丝绸之路与汉朝频繁交往
②安息还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在汉朝与大秦之间进行丝绸转手贸易
 4、与大秦的交往(指古罗马)
①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至波斯湾,未能到达大秦
②166年,大秦安敦王朝派出使者到达东汉(此史实记载于《后汉书》中)
二、隋唐时期
 1、隋唐的对外交通
①陆路: 
a、长安向东到达朝鲜 
b、长安向西经陆上丝绸之路到达印度、伊朗、阿拉伯、欧非国家
②海路:  
a、 登州、扬州出发到达韩国、日本
  b、广州出发经海上丝绸之路到达波斯湾
③长安、洛阳成为当时国际大都会
 2、对外交往概况:
三、宋元时期
 1、南宋时期,指南针传到欧洲。
 2、元朝时,火药传到欧洲
四、明清时期
 1、郑和下西洋(1405年开始)
  ①条件: a、明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b、指南针的使用,地理、天文导航技术的进步 c、明政府的大力支持
  ②目的: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③到达范围: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地区
  ④评价: a、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主动外交。其规模之大,历时之久,航程之远,在世界航海史上空前。比欧洲的远航早半外多世纪。郑和是世界航海事业的先驱 b、局限:其目的不是发展贸易,它采取的不计经济效益的政策,给明朝造成巨大负担。随着国力衰退,航海的壮举结束
  ⑤华侨对南洋的开发:从唐朝开始,东南沿海一带很多人去南洋谋生,郑和下西洋以后,更多的人去南洋定居,带动先进的生产技术,对南洋的开发作出的贡献(南洋:指东南亚地区)
 2、戚继光抗倭:台州抗倭九战九捷,与俞大猷合作,1565年,倭寇基本肃清
 3、葡萄牙殖民者1553年以欺骗手段占领澳门,后长期租占澳门
 4、郑成功1662年收复台湾,意义:维护了祖国完整,促进了台湾的开发,符合中华民族利益
 5、1685年和1686年,康熙帝两次进行雅克萨自卫战,俄军损失惨重,1689年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都是中国领土
 附:
 1、明清时期对外关系的特点
①对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②中国与外来侵略势力矛盾日益尖锐 
③由对外开放转入闭关自守
 2、对闭关锁国的评价:对防止西方殖民势力渗透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几乎完全隔断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造成中国的落后
高考热点十一 思想解放与“三个代表”
考点1 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
 1、原因:
①井田制崩溃,土地私有制产生,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文化思想的发展 
②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人们思想导演活跃
③各国统治者出于争霸的需要,网罗人才,优待知识分子
④私学的兴起与讲学的出现,造就了一大批有知识的思想家
 2、概况:
二、西汉:儒学从此成为正统思想
董仲舒改造儒家思想
①主张:
a、天和人息息相关,皇帝要依照天意办事
b、用儒家思想统治天下,其他学说都要禁止 
c、建立太学等学校,儒家经典作为教育内容
②影响: 
a、适应了当时封建大一统和中央集权的需要,符合历史发展的要求,具有积极作用
b、儒家思想从此成为封建正统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c、主张建立太学和地方教育系统,有利于封建教育的发展
d、独尊儒术长期束缚人民的思想,不利于科学文化的发展
三、宋明时期:儒学新发展——理学产生发展
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
代表人物:朱熹,
内容:
①“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
  ②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实质是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
四、明清时期: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出现
 1、原因:
①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②明清时期,封建专制制度达到顶峰并日益腐朽衰落
 2、概况:略
考点2 中国近现代思想的演变
1、地主阶级改革派:师夷长技以制夷,向西方学习
2、地主阶级的“洋务”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不触动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与科学技术,维护封建统治
3、农民阶级的“平均”思想:“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建立绝对平均的小农社会。具有空想性与落后性。
 4、资产阶级阶级维新派“维新变法”思想: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相结合,主张实行自上而下的改良,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发展资本主义。具有进步性与爱国性。
 5、资产阶级革命派“民主共和”思想:以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作为革命斗争的思想武器,主张通过自下而上的武装起义,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6、资产阶级立宪派“实业救国”的思想:把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与同拯救国家结合起来。局限:不摆脱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的压迫,民资经济无法争取独立发展道路,因而难以实现。
 7、资产阶级“民主科学”的思想:主张用资产阶级新文化改造封建旧文化,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矛头直指孔子代表德儒家思想。彻底动摇封建正统思想,但对待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错误倾向
 8、新文化运动后期:马克思主义思想开始在中国传播,为中国革命指出了新的道路
 9、以毛泽东等为代表的革命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提出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武装夺取政权和建立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等主张。毛泽东思想是中共的指导思想。
 10、1956年,毛泽东总结中国建国几年来的建设经验,并借鉴苏联的经验和教训,在实践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的道路。中共“八大”明确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总任务。
 11、1978年,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人,总结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和教训,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中共“十三大”在认识国情和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制定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3、1992年,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人在进一步认识国情的基础上,在中共“十四大”上,提出了20世纪90年代改革和建设的主要任务,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同时,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致力于理论创新,又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三个代表”思想的提出,标志着中共对自己的使命有了进一步认识
考点3、中国近现代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运用和发展
1、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毛泽东思想
①开始形成: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探索出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它的创立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已经开始形成
  ②丰富成熟:抗日战争时期,提出建立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论持久战等思想,1945年,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③继续发展:解放后,提出三大改造等,大大丰富了毛泽东思想的思想体系
 2、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邓小平理论
  ①产生: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确定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②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行了全面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扩大企业自主权,在沿海兴办经济特区,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③成熟:中共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3、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三个代表的思想
考点4 近代西方的思想解放潮流
一、文艺复兴(14-17世纪)
 1、性质:是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在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名义下发起的弘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的运动。
 2、意大利的文艺复兴
  ①原因 a、经济因素: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b、政治因素: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经济和政治利益,要求打破旧观念c、文化因素:意大利有着丰厚的文化遗产和优越的人才结构 d、外来因素:大批学者逃往意大利,带去大量古籍
  ②指导思想:人文主义a、含义: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要求把人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b、评价:对当时的科学、哲学、文学、艺术、教育,甚至生活方式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是资产阶级反封建、反中世纪神学世界观的思想武器。但对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造成了文艺复兴运动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和社会混乱。
③表现: 
a、但丁:《神曲》 是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又是新时代最初一位诗人
b、乔托:欧洲绘画之父
c、彼特拉克:人文主义之父,以“人学”对抗“神学”
 d、薄伽丘:《十日谈》
  e、美术三杰:达·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米开朗琪罗:《大卫》、拉斐尔:《西斯廷教堂》,被称为“画圣”
  f、思想家:马基雅维利:《君主论》,以“人”的眼光研究政治学说,提出“强权政治”理论。
2、西欧诸国的文艺复兴(15世纪后期起)
  ①英国:莎士比亚的戏剧
  ②法国:拉伯雷:《巨人传》,鼓励人们成为“全知全能”的人
  ③德意志:伊拉斯谟:以人文主义精神批判和考订基督教经典,著《愚人颂》
  ④西班牙:塞万提斯:《堂吉诃德》
 3、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近代科学的起步)
①科学勃兴的原因:
a、文艺复兴使人们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认识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b、面对现实世界,注重实践的时代精神
c、生产经验和积累,技术能力的提高也为科学研究创造了条件。
②成就: 
a、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
b、开普勒:发现行星沿椭圆形轨道绕太阳运行的规律。 
c、伽利略:自制望远镜,证实了哥白尼学说的正确性。 
d、布鲁诺、培根:提倡唯物主义的科学研究方法。
二、启蒙运动(17、18世纪)
 1、背景 ①欧洲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要求清除封建专制制度这一发展的障碍。 ②自然科学的发展,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2、性质:欧洲资产阶级发动的一场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
 3、思想原则:自由平等、君主立宪、三权分立、人民主权和社会契约
 4、代表人物
  ①霍布斯 a、代表作《利维坦》 b、社会契约建国,君权人民授予。 c、主张君主专制,专制政权有权干涉臣民财产。 d、认为世上无神,但宗教有助于维持社会秩序。
  ②洛克 a、社会契约建国,保护私有财产 b、赞成君主立宪,主张分权
  ③伏尔泰(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a、主张信仰上帝,但极力抨击天主教会和教皇。b、反对君主专制,提倡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
  ④孟德斯鸠:代表作《论法的精神》,发展了洛克的分权学说,提出三权分立的原则
a、内容:三权分立,立法权应该由人民集体享有,司法独立,君主享有行政权。
b、核心:权力的互相制约和平衡
c、意义:就反对封建专制制度而言,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
⑤卢梭 
a、代表作《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社会契约论》 
b、否定封建王权,倡导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
 c、重视公共意志,反对任何个人因谋私利而违反公共意志
d、局限:认为人类不平等起源于财产私有制,但并不主张废除私有制,只是要求进行比较平均的分配,表现了他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⑥百科全书派:狄德罗主持编写《百科全书》,反映当时一切科学成就,宣扬科学与理性,反对专制与迷信,成为法国启蒙运动后期的中心
 5、影响: 
①对资产阶级: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提供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②对法国: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③对欧美:对欧美资产阶级革命起了影响和推动作用,也影响了一些封建君主,使他们不得不借“开明专制”来维护自己的统治 
④对亚洲:鼓励中国、日本等国的仁人志士为改造旧社会而斗争
高考热点十四 中国近代化(现代化)问题
考点1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
中国的近代化(现代化)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它将引起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的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中国的近代化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启动,一直贯穿着两大主题:一是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二是争取繁荣富强和持续发展
一、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
 1、起步阶段(1840~1895年)担负近代化任务的主角是地主阶级洋务派,主要在经济领域
  ①政治上:洋务派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并未将政治体制的近代化提上议事日程
  ②经济上:洋务派领导了洋务运动,民族资产阶级开始创办近代工业
  ③阶级关系上: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产生,资产阶级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④思想文化上:地主阶级改革派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向西方学习;洋务派创办新式学堂,培养科技人才,派人出国留学
  ⑤军事领域:洋务派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⑥外交领域:总理衙门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外交由传统的理藩外交向近代外交转变
 2、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年)担负近代化任务的主角是资产阶级,近代化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全面展开
  ①政治上:政治体制的近代化有了重大突破。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维新变法运动,想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
  ②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一是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工业初步发展,二是辛亥革命后和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
  ③思想文化上:维新思想与顽固派的论战、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新文化运动的产生等,民主主义思想广泛传播,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
 3、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年)在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极为尖锐复杂的历史环境下,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几乎陷入绝境。但中国无产阶级开始担负起中国近代化的任务,中国近代化进入全新发展阶段。
  ①经济上,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实行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动了经济领域近代化进程,但官僚资本的形成和垄断,又使民族工业的发展日益萎缩。抗战期间,原有的工业在日本侵略下遭到严重摧残。抗战胜利后,美国垄断资本与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相结合,又把中国近代化事业推人绝境
  ②政治上,国民政府对日本侵略的妥协退让,对共产党、工农群众的屠杀影响了民主制度的正常发展;实行保甲制度和特务统治;制定"伪宪法"确认以蒋介石独裁统治为核心的国家制度。
  ③现代化的新发展:首先,体现在无产阶级成为近代化重要角色。其次,近代化的政治内容由实现资产阶级民主共和转变为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再次,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开始成为新思潮的主流,为政治民主化的新发展提供科学理论
 4、腾飞阶段(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担任现代化任务的主角是无产阶级
  ①政治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完成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制定和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后来不断对宪法进行修订和完善;不断完善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实行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拨乱反正,纠正冤假错案等
  ②经济上: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一五计划取得经济建设巨大成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实行改革开放,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③思想上:1957年整风运动提出反官僚主义、反宗派主义、反主观主义;文革后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邓小平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新时期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等
  ④外交上;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
二、重点难点:
 1、近代化与民族民主革命的关系(实现近代化与完成反帝反封建两大任务之间的关系)
近代中国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完成民族民主革命任务,二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完成近代化任务。近代百年的历史证明: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和取得民族独立,是实现近代化的前提和根本保证,实现近代化是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和取得民族独立的最终目的。 不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地位,不解决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掠夺和压迫,近代化就无法实现
 2、影响中国近代化的不利因素(与西方相比,中国近代化的特点)
  ①中国近代化存在一些先天的不利条件:现代化缺少必要的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技术、人才和思想准备不足。近代化起步较晚,它的推动力主要不是来自内部而是来自外部,不是以民间自发创办近代企业为先导,通过自由竞争发展资本主义,而是依靠政权的力量,以官办军事工业为起点。
  ②中国近代化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情况下起步的,不仅受到内部封建势力的压迫抵制,还不断遭到外部资本主义列强的剥削、排斥和摧残,发展缓慢,历经曲折
  ③一开始由地主阶级中洋务派领导,资产阶级始终没有真正掌握近代化的领导权
  ④近代工业结构不合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小,地区分布不平衡,发展严重畸形。
 3、中国近代化的启示
  ①国家独立、政权巩固、秩序稳定是实现近代化的必要前提
  ②必须解决农业问题,才能加快近代化进程,为近代化提供支撑
  ③对外开放、兼收并蓄,国家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④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⑤科教兴国是现代化的关健
  ⑥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根据我国具体情况做出科学决策
考点2 中国经济近代化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衰过程:
 1、产生: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
  ①地点: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
  ②原因:
  a、中国封建社会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
  b、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渐分解
  c、外商企业的刺激,洋务运动的诱导等
  ③代表企业:(二厂一坊):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④特点:
  a、从一开始就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束缚
  b、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有一定的依赖关系
  ⑤影响: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既有革命性,又有妥协性,中国无产阶级产生发展,是中国最革命最先进的阶级
 2、初步发展:甲午中日战争后
 原因:
  a、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使中国的自然经济进一步遭到破坏
  b、主观上: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影响: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其上层维新派发动了维新变法运动,其中下层革命派发动了辛亥革命
 3、进一步发展:一战期间
  ①原因:
  a、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b、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外因)
  c、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有力的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实业救国浪潮的推动
  ②概况:
  a、新建厂矿六百多家,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
  b、“实业救国”和“民主共和”成为当时并存的两大思潮
  c、涌现出张骞、周学熙、荣德生兄弟等一批著名实业家
  ③特征:
  a、主要是发展了轻工业,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b、与外国资本相比,力量十分薄弱
  c、封建自然经济占绝对优势,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极大束缚
 4、日益萎缩:国民政府统治时期
  原因:帝国主义对中国经济的掠夺和国内官僚资本的压迫
 5、获得新生:新中国成立初期
  原因:建国初期,国家对私营工商业进行合理调整,使有利于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经济在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领导下,得到恢复和发展
 6、进行改造:1953-1956年
  ①原因:私营经济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②特点:国家采取赎买政策,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到公有制的和平过渡
  ③步骤:开始时实行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等初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发展到公私合营和高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后来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④意义:到1956年底,全国基本上完成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此,民族工业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考点3 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
  特别提示:中国现代化是从鸦片战争以后开始的,但在甲午战争前主要限于经济领域。1894年爆发的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现代化的一大转折,标志着现代化由经济领域转入政治领域
  1、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维新变法运动,提出变封建专制制度为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度
  2、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成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成为时代潮流,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临时约法》,开展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
  3、资产阶级激进派发动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口号,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4、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民主协商制,民族区域自治等民主制度
高考热点十五 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
考点1 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历程
  1、萌芽——简单协作时期(14—16世纪)
  重大事件: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2、兴起——工场手工业时期(17—19世纪初期)
 重大事件: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英法美三大革命)、欧洲封建国家改革、启蒙运动
  3、发展——蒸汽时代 (19初-1870年)
 重大事件: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运动(美国内战、日俄改革、意德统一)、社会主义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第一国际、巴黎公社)、民族解放运动(亚洲革命风暴)
  4、成熟——电气化时代前期 (1870年—1917年)
重大事件: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组织产生、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狂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一战爆发
  5、相对稳定发展——电气化时代后期(1918-1945年)
  ①战后初期(1918--1923),一战给欧洲资本主义国家造成严重破坏,美国开始取代英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
  ②二十年代(1923--1929),经济复苏,相对稳定繁荣
  ③三十年代(1929--1939),爆发世界经济大危机,法西斯上台并对外侵略扩张
  ④二战时期(1939--1945),二战爆发,法西斯与反法西斯的矛盾成为世界主要矛盾
  6、进一步发展——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 (1945 年-至今)
  ①1945-1950年,西欧、日本经济快速复苏并达到战前水平,美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
  ②1950—197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强(西德、日本经济崛起),经济格局由美国独霸发展美日欧三足鼎立
  ③1973-80年代初,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相互交织(“滞胀”阶段)
  ④1980初-90年代初,经济回升并增长
  ⑤9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加强、知识经济兴起
考点2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1、形成过程:
  ①开始形成:新航路开辟后
  原因:新航路开辟后,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加强各地之间的联系,早期殖民扩张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②初步形成:19世纪六七十年代
 原因: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推动工业资产阶级对外强占商品市场与原料产地,世界各地许多国家和地区被沦为列强的经济附庸,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其标志是1857年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
 ③最终形成:二十世纪初
 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列强加紧对外侵略扩张,掀起瓜分世界的高潮,世界被瓜分殆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世界市场的作用(评价)
 ①促进了世界各国生产力的蓬勃发展
 ②进一步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客观上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展到世界各地,冲击了当地落后的社会生产方式
 ③加强了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联系,导致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考点3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格局的演变
1、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①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东岸,意大利的商业垄断地位逐渐被葡萄牙、西班牙、尼德兰所取代。
②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工厂”,其煤、铁、纺织品的产量相当于法、德、美三国的总和。
③19世纪末,美国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英、法工业产量分列第二、三、四位。但欧洲仍然掌握世界经济霸权,是世界金融中心。
④一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大国,与伦敦一起成为世界金融的中心。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中心逐渐转移至北大西洋西岸。
⑤二战后初期,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绝对的经济霸主。美国拥有最雄厚的和黄金储备,建立了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其他资本主义国家都依靠美国的经济援助。日本、西欧受控于美国。
⑥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动摇,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出现美、西欧、日三足鼎立的局面,但美国仍然是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强国。
原因:日本、西欧经济崛起,开始冲击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美国经济实力则相对衰落
⑦九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形成
原因: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强
2、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
①战后初期到50年代末形成美国独霸世界的世界经济格局,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占绝对优势,它通过1944年确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1947年成立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1948年开始实施的“马歇尔计划”等确立了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②7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逐步形成了美、欧、日三足鼎立的局面,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舞台上进行了要求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西亚石油国欧佩克等组织建立起来,新加坡、韩国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脱颖而出。
③80年代以来,经济区域化步伐加快,中国发展迅速,美、欧、日争夺势力范围和经济主导权的斗争直接推动了西欧、北美、亚太三大区域经济集团的发展。
④90年代经济区域化趋势迅速增强,形成了三大区域经济集团:、和,在三大区域经济集团的基础上,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也形成了。
3、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演变
①确立的原因:a英国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经济实力最强大。19世纪中期,英国煤、铁、纺织品的产量超过了法、德、美三国的总和。b英国拥有广阔的殖民地。
②确立: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丧失的原因: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资本家不愿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美、德经济的迅速发展。
③丧失:19世纪末英国丧失了在世界工业中的垄断地位。
丧失原因:
  a、19世纪末20世纪初,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资本家不愿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
  b、美德经济的迅速发展,超过英国
4、美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
①原因:a、美国在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过程中,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
  b、两次世界大战,使美国大必横财
  c、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力量在战争中被削弱
②表现:“二战”后,美国操纵了国际金融,建立了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它的建立,标志着美国在国际资本主义经济领域中霸主地位的确立。
考点4 世界近现代史上资本主义经济有四次快速发展,是哪四次?原因分别是什么?分别造成什么影响?
 1、第一次:19世纪中期
原因:
 ①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
 ②新兴资产阶级在世界范围内抢占更为广阔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特点: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影响:
 ①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浪潮掀起,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②资本主义国家进一步对外侵略扩张,最终东方从属于西方
 ③促进社会进步,工业文明逐渐取代农业文明
 ④三大进步潮流自由主义、民族主义、社会主义相位而生
 2、第二次:1870~1913年
原因: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②帝国主义疯狂瓜分世界,促进经济的发展
 ③欧美处于相对和平发展时期
 ④资本主义产生了垄断组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特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美德经济迅速发展,英法相对缓慢,英国丧失世界工厂地位,俄日发展较快,但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影响:
  ①列强疯狂瓜分世界和资本输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②帝国主义矛盾加深,最终引发一战
 3、第三次:1923~1929年
原因:
①欧美各国重视技术的革新,注重调整政策
②战胜国以“委任统治”的形式对殖民地进行瓜分
③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世界形势相对和平
 特点:美、日发展突出,美国掌握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权。德国经济重新崛起
 影响: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加据,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日益尖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最终爆发1929-1933年经济危机
 4、第四次:20世纪50~70年代
 原因:
  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②发达国家利用国际经济旧秩序,加强对第三世界的掠夺
  ③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在一定时期内使世界局势相对安定
  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空前发展
 特点:日本、西欧发展迅速,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
 影响:
  ①70年代,美、日、欧三足鼎立的经济格局形成
  ②西方大国利用雄厚的经济实力,加强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干预
  ③使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科教在国际竞争中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
 考点5 列举三种资本主义不同发展阶段上的经济思想,简要指出它们的核心内容,实践措施,并分析它们兴衰的原因。
  ①重商主义※
  ②自由主义:
  核心内容: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
  实践措施:资本家自由经营工厂,国家不干涉其内部事务,消除关税堡垒,各地正常贸易
  兴衰原因:为各私营企业发展消除了限制,自由资本主义盛极一时,但无法调整各企业间的无政府状态
  ③凯恩斯主义:
  核心内容:政府从信贷、投资、生产、销售各方面干预经济
实践措施:加强对经济的宏观管理,鼓励资本家按照政府的计划进行投资。政府直接投资高风险工业,不同程度地推行国有化政策。
兴衰原因: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规模经营和良性发展,但无法克服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