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儿童诗两首》课件+素材 (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9《儿童诗两首》课件+素材 (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3-02 20:11:47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自学
小结
导入
品读
板书
作业
封底
是啊,
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首歌;歌里有我们的幸福和欢乐;童年是一个梦;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让我们一起走进童年的生活,去感受童年生活的乐趣和幸福。
听到这熟悉的歌曲,你会想到些什么呢?
会想到幸福的童年生活。
返回
返回
3.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
1.朗读本课,注意诗中
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我想》。
1.初读《我想》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听了范读,你有什么感受呢?
(2)自读诗文,自主感悟。你读懂了什么?
(1)齐读第1节。
想想作者是按照怎样的思路去写的。
诗文导读思路:
我想什么?——干什么?——怎么样?
2.再读诗文
理解内容
我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带着
……牵着……悠出……歌唱
写作思路:
创设情境
,再现诗文内容。
一棵桃树,枝繁叶茂,一只小手抚摸着桃树枝,突然,桃花长出花苞来了,金灿灿的太阳出来了,春天来临了!
(2)学生自学第2—5节。
按照学习第一节的思路分组学习。
先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边读边想:每一小节都写了些什么

学习思路:
我想什么——干什么——怎么样
小组交流:
说说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3.品读诗文,畅谈感受。
(1)自读。
这首旋律优美的小诗共有5个小节。
你最喜欢读哪一节?
为什么?
(2)展读。老师抽几名同学分别读一读自己喜欢的诗句,希望能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学生每读一节后,
说说你读出了怎样的
感受,或者读了(听了)这些诗文后,你有什么感受。
你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
你认为自己哪儿读得好?
(3)评读。
(4)赛读。
你最喜欢哪一节?
你准备用什么方式读出来?
我们来比赛比赛。
(5)齐读。
这么动人的儿童诗,让我们合作朗读,好吗?
返回
返回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我想》这首儿童诗,分享了诗中“我”的愿望。
“我”想
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我”
想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我”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
——“我”想把我自己/种在春天的土地上
——“我”想变小草、小花、柳絮和蒲公英——“我”
想飞。
相信同学们也有自己美好的愿望。
返回
我想:
我想什么?
干什么?
怎么样?
1.抄写本课中的词语。
2.给画线的字选取正确的读音。
抹零(mǒ


汲取(jí
xī)
花苞(bāo
pāo)
膝盖(xī
qī)
喧闹(xuān
xiàn)
蒲公英(pǔ
bǔ)






3.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反义词。
(1)看白云多柔软(
),瞧太阳多明亮

)。
(2)伸进湿软(
)的土地,汲取甜美(
)的营养。
返回
苦涩
僵硬
暗淡
干硬(共15张PPT)
自学
小结
导入
阅读
板书
作业
封底
2.上一节课我们是怎样学习《我想》这首诗的?
初读课文,总体感知—再读课文,理解内容—品读诗文,畅谈感受。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童年的水墨画》这首组诗。
感情朗读,复习导入。
1.有感情地朗读《我想》。
返回
返回
3.感受儿童丰富的想象力。
1.了解诗文内容,感悟诗文意境。
2.领悟表达方法,感受童年生活情趣。
(一)略读诗歌
赏析意境
街头(闹市苦读);
溪边(欢快垂钓);
江上(游泳嬉戏)。
1.初读诗文,感知内容。
这首《童年的水墨画》从三个方面描写了童年时期快乐美好的生活。
选择《童年的水墨画》中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
教师把学生按学习的内容分为三个小组进行学习。
学习时要重点体会诗文描写的画面,感悟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情感。
2.细读诗文,感悟意境。
1.《我想》前四节都用大致相同的结构和句式来表达,选取了“小手、脚丫、眼睛、自己”这几组事物,写出了“我”的梦想。
(二)总结写法,读中悟写。
现在我们来看看这几首儿童诗在写法上都用了哪些方法。
2.《童年的水墨画》分别选取了“街头、溪边、江上”
几组生活画面,通过丰富的想象,表现了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
3.熟悉的事物,大胆的想象,活泼的语言,比喻、拟人等修辞,押韵。
同学们在课外都收集和阅读了哪些儿童诗呢?
能读出来和同学们一同分享吗?
(三)交流童诗,课外拓展。
请同学们模仿《我想》第1—4节的结构特点和句式特点,进行填写。
我想把_____________________
贴近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聆听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超越文本,学编童诗。
返回
返回
童年的生活是一幅连绵不绝的水墨画,里面有许多值得我们记忆、收藏的场景。我们曾经阅读过许多描写童年生活的文学作品。今天又学习了两首儿童诗,让我们再一次打开通往儿童世界的大门,请大家课外阅读其他儿童诗,丰富我们对童年生活的记忆。
返回
童年的水墨画
街头
(闹市苦读)
溪边
(欢快垂钓)
江上
(游泳嬉戏)
熟悉的事物、大胆的想象、
活泼的语言、修辞、押韵
写法:


有一天,萌萌望着我,突然说:“妈妈,你的眼睛里有我。”
接着,他又问:“妈妈,我的眼里有你吗?”
于是,我望着他说:“在我看你的时候,你的眼睛里也有我。”
“你知道我在你的眼里是什么样子吗?”他又问。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练习。
“知道。”
我说,“你聪明,顽皮,又听话,又不听话,有时又做鬼脸……

“那你知道你在我眼里是什么样子吗?”他又问。
我一下子回答不上来,但我却由此想到: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的眼中都有别人,都注视别人。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时时处处注意到自己在别人的眼中究竟是什么样子。
如果每个人都能注意到这一点,那该多好。
1.短文中不少句子里用了“眼中”“眼
里”“眼睛里”。这些词语有两种意思:
A.就是视觉的眼睛里;B.有“心目中”
的意思。请你联系上下文,给下面句子中
的词语选择合适的解释。
(1)妈妈,你的眼睛里有我。(

(2)妈妈,我的眼里有你吗?(

(3)在我看你的时候,你的眼睛里也有我。(

(4)你知道我在你的眼里是什么样子吗?(

A
A
A
B
返回
2.作者说“如果每个人都能注意到这
一点,那该多好。”句中的“这一点”
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那你知道你在我眼里是什么样
子吗?(

(6)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的眼中
都有别人,都注视别人。(

B
B
我们每个人的眼中都有别人,都注视别人。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时时处处注意到自己在别人的眼中究竟是什么样子。